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从大槐树下开始 » 第二十八章、送书

第二十八章、送书

    乡勇追上了车队的时候,车队才刚刚走到北平城下,运送那么多的货物不可能走的太快,百十里的路程空车快行用不了一天,装上货物之后要爱惜牲口,节约畜力,速度就变成正常步行的速度了,一天半的时间才到达北平。

    守城门的虽然换了一批人,但是还是有脸熟的,打了个招呼,规规矩矩地缴纳了入城税,车队就进了北平城,粮行总店是在城北商业区,其他的小街坊也都有分号,大宗的货物还是得到总店才行,从左安门进过崇文门,沿着大街一直走就可以直通北城斜街商业去。那里集中着几乎所有的商家大户总店。

    古永义自从上次来北平和粮商谈妥生意回来之后,陈庆山便请他和彭永双两人为正副领队,组织了一个车队,车队涵盖了村里所有的骡子和大车,又从骡马市花三百两买了四十多匹骡子和大车,凑了一支百辆车队,老兵和乡勇会轮番担任护卫,村里会赶车的老人都被招来做车把势。

    这是他们出的第一趟任务,古永义格外的用心,到了粮店门口,停住车古永义和彭永双两人走进粮行,有伙计赶忙迎了上来:“二位爷来了,您二位要来点什么?”

    “你们掌柜的在吗?”说着把订货单递给伙计。

    “在呢,在后堂,您稍坐我这就去请掌柜的,来给二位爷上茶!”伙计展开看了一眼,忙让人招呼给上茶,自己进了后堂找掌柜的。

    不多时,粮店掌柜从后堂走了出来,人未见面先闻笑声:“哈哈哈,今天早晨就听着喜鹊在叫,敢情是贵客到了啊!”

    “掌柜的有礼了,我们按着合约来送面粉来了!”古永义起身抱拳道。

    “多谢多谢,请喝茶您二位稍坐,我让伙计去验货,没问题的话咱们很快就可以钱货两清!”掌柜的招呼着。

    彭永双低语一声,便领着伙计一起去验货,老古坐在堂中和掌柜的闲聊着。

    陈良他生产的面粉质量还是很过关的,低于八成的出粉率面粉就会白上许多,这批面粉全都按照陈良的要求控制在七成五左右,面粉白如雪,品质看着很好,伙计很快就验货完毕返回大堂,当着古永义的面说道:“掌柜的!过已经验看完了,共五百石,品相都是上好,这是货单!”

    掌柜的接过货单:“古老哥果然是诚信之人,或许数量和品质都好。这次的货款是想要现银还是粮食?”

    古永义哈哈笑着:“那是自然,我们是要做长久生意的货品上自然要保证。我们想换些粮食回去继续扩大生产,只是不知现在市面上粮食价格如何?”

    其实哪里是不知道,之前来的时候早就讲北平粮价摸了个透透的,现在也是想看看这家掌柜的是不是一个可以长期做生意的人。如果想要坑自己,那么下次转头就卖给别人,北平又不止你一家粮商。

    粮店掌柜的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之前一次也见识到了燕王府的公公来给他们送人又送粮,早就知道是能够通天的人家,自然不会得罪,笑着说:“现在北平的市面上小麦六百文一石,咱们是大宗货物,我给你老哥五百五十文一石如何?我们就某个长久的合作。”

    “掌柜的是个痛快人,以后生意必定越来越兴旺,我这次带来了一百辆车,全都装满,不够的我再往里添钱。”

    “唉老哥哥这是说的啥话,如果不够下个月送面粉的时候我再从货款里扣就是了。”

    “哈哈哈哈,痛快。”古永义很满意掌柜的处事方法。

    很快卸车装车,五百石面粉卸下,一千三百石小麦将百辆骡子车装的满满的。古永义他们这一趟还倒欠了粮店二百多两银子的面粉。

    交割完毕已经过完晌午了,要赶在晚上关城门前全部出城,古永义交待彭永双带着车队先往回走,自己送完书册再去追赶他们。目送车队出发之后,古永义才牵着自己的青鬃马向着王府走去。

    恰巧今天在门口执勤的是陈兴,看到古永义走过来,陈兴很少激动,向领队的小旗告了声假快步跑过来:“古爷爷您怎么来了?”

    “陈兴啊,嗯这身打扮不错,站好了让我看看,嗯嗯不错,更壮实了也黑了。在王府里过得怎么样?苦不苦?”古永义看着满身戎装的陈兴不住的点头。

    “挺好的,王爷王妃对我都挺好,邱百户对我也挺照顾,就是训练累一些,比在家里干活累多了。”

    “用力道的地方不一样,习惯了就好了,在营中要和同僚打好关系,不能因为王爷的照顾就目中无人,王府的各项规矩要严格遵守知道吗?”

    “知道了古爷爷,家里还都好吧?”

    “都好放心吧,这不是我来城里送货顺便将三儿写的文章送来给王妃看看,一会你递进去。好好干将来谋个官职娶个漂亮媳妇,小日子得多好!”人上岁数了以后就爱絮叨,尤其古老头他们几个确实吧陈兴陈良几个当成自己家的孩子,总想着叮嘱几句。

    把稿子交给陈兴以后,又交待了几句,古永义从王府离开赶紧趁着天色还早去追车队,这才是重中之重。

    稿子很快从陈兴这里通过内侍传到了王妃徐妙云手中。

    徐妙云也很是好奇,自从年节宴会之后三个儿子就一直念叨着陈良将的故事,还讲给自己听过,故事到是挺有趣。

    随手打开厚厚的书册,将其拿在手中阅读起来,夏商周的历史徐妙云自然是知道,大明女诸生的名头不是白来的,那也是博览群书的。结合历史能编出这么光怪陆离的故事也是难得了。不知不觉就被其中的故事吸引进去。

    直到掌灯时分,才有宫娥过来提醒:“王妃您都坐着看了好长时间了,要不起来活动一下,舒展一下筋骨,也到用晚膳时辰了。”

    “嗯,过得真快都天黑了,王爷过来用膳吗?”

    “刚才奴婢问过了,王爷今天军营中演兵现在还没有回来,按王爷的脾气估计就就在营中过夜了”徐妙云的贴身宫娥回道。

    “那就不等他了,用膳吧,稍后你去看看高炽他们吃的怎么样,和他们身边的嬷嬷说下别让他们吃他太多,再积了食。”

    “是,我稍后便去。”

    等待膳食上来的功夫,徐妙云还忍不住翻看了两页,其中的故事情节确实很吸引人,从中她看到了帝王的荒淫无道给百姓造成了怎么的恶果,苏妲己被狐狸精替换掉祸乱朝纲,虽然说的是神怪故事可实际上的寓意还是说出了世间的道理,君王和当权者就要勤政爱民,不然国家就会妖孽丛生,荼毒生灵。

    想到这里,徐妙云不由得感叹,不知道这孩子脑子怎么长的,能想出这么有趣的故事,还能通过故事讲出这么多的道理,看来以后要多多关注他一下,只是这文章写得通篇大白话实在是……。

    故事看到西伯侯姬昌被囚禁在羑里城专心推演六十四卦,便没有后续了。轻叹了一声“老天已定兴衰事,算不由人枉自谋,一切都是定数,纣王怎会想到被他囚禁的姬昌会取代了他六百年的江山。”

    轻轻合上书,站起身来走到窗前遥望南方:“历史上多少争斗都是从削藩开始,只是不知道太子殿下将来会怎么做。真希望他们永远这样兄友弟恭!”

    可是徐王妃又怎会知道,再过几年太子殿下就会驾鹤西去,而朱棣从小宠爱的侄子一即位就把矛头指向了他们这些叔叔呢。

    把手中的书卷交给侍女“找人把这书誊录几本交给高炽他们看,这本装裱起来莫要损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