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从大槐树下开始 » 第二十七章、抄袭未来的古人

第二十七章、抄袭未来的古人

    将唐司制递上来的配方整整齐齐的叠起来收好。

    陈良说道:“唐姐姐,咱们预定的织布机还没有到,趁着修建织坊和等织布机的这段时日,请你们办两件事情,第一在全村女子中挑选心灵手巧的学习这两种新布的纺织方法,第二、继续研究提高质量的方法,有什么需求尽管提,从今天开始你们不用在做其他任何工作,待遇也翻倍。”

    “倒是还真有个事情想让你帮忙想想办法!”

    “你说!”

    “你也知道我们这些人都是从选秀的宫女,虽然被分到了王府绣坊,但是户籍还是王府之中,眼下虽然离开了王府和正常人无异,可是我的姐妹们要想嫁人没有王妃同意,怕是万难,所以这个户籍想请你想想办法”唐婉说道。

    陈良低头沉吟,是啊,这些人的户籍都在王府不是自己的人,但是他们研制出来的新技术是宝贝,要想自己占先那就要把这些人握在手里,不然哪天她们被调回去岂不是亏大了。但是如何才能办到这件事呢?

    捏着下巴转悠了半天,忽然站定面对唐婉严肃的说道:“唐姐姐,咱们明人不说暗话,我需要你们帮我研制新布料和教人,想办法从王府帮你们脱籍我应下了,但是我有个要求,就是十年之内你们只能为我工作,工钱待遇一点都不会少你们的,十年之后想离开的才可以离开。你们可以商议商议给我回话。”

    “好,我会认真和姐妹们商议,晚些给你回话”唐婉点点头。

    “我等你的好消息。”

    送走唐婉,陈良转身回帐篷,坐在桌前思考起来,到底用什么东西来换取这些织女的户籍呢?粮食?金银?燕王府难道少这么东西吗?肯定不会的。要是落下脸子让爷爷陈初九去求王妃殿下也不是不行,可人情这个东西有来有往才行,总是单方面求人最后难免遭人厌烦。

    想来想去也只能走胖胖儿朱高炽他们的路子了,自从上次王府宴会给他们讲了封神演义的故事,几个孩子对于这个故事一直念念不忘,前几天还派人来问什么时候陈良再去北平给他们讲故事。现在正好是有由头了,陈良打算把封神演义的故事都写下来,隔三岔五的送过去,到时候有朱家几位公子给说话,几个工匠秀女户籍出府落到河西村还不是手到擒来。

    说干就干,虽然感觉有点对不起原著作者许仲琳先生,但是现在也顾不了那么许多了,当下就摊开纸张开始写,凭借着记忆陈良开始书写:

    混沌初分盘古先,太极两仪四象悬。

    子天丑地人寅出,避除兽患有巢贤。

    ……。

    成汤乃黄帝之后也,姓子氏。初,帝喾次妃简狄祈于高禖,有玄鸟之祥,遂生契。契事唐虞为司徙,教民有功,封于商。传十三世生太乙,是为成汤;闻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是个大贤,实时以币帛,三遣使往聘之,而不敢用,进之于天子。桀王无道,信谗逐贤,而不能用,复归之于汤。后桀王日事荒淫,杀直臣关龙逢,众庶莫敢直言;汤使人哭之。

    ……

    写着写着陈良就感觉不对劲了,要按故事的发展他是知道的透透的,毕竟后世书籍、电视剧都有,陈良也看过不止一遍,这个简单的很,问题是这文字文邹邹的实在是编不出来,就最开始这几段都已经是绞尽脑汁才凑出来的,文言文的功底实在是太烂了。看来自己还真的不适合考科举。

    忽然陈良有一个想法,要不完全用白话文些这本书?这本书出来肯定朱棣和徐妙云都会看,让他们提前适应适应自己的说话和文书的方式,到了以后没准就不会觉得自己才学不高了,嗯是个办法!

    于是陈良把写好的纸在掌中一揉扔在地上,重新摊开一张写到:大禹治水有功,被推为天下共主,建立夏朝,定都阳城,后大禹年迈,欲让位,禹本来传位于益,但益却让位给禹的儿子启,启又讲王位传太康,后历经四百七十余年,方国国君商汤在鸣条之战灭夏后,历六百余年传至帝辛,又称纣王。

    纣王乃是帝乙的第三个儿子。帝乙一共生了三个儿子:长子叫微子启;二儿子叫微子衍;三儿子叫寿王。

    ……

    果然还是用白话文写着比较顺畅,也不用琢磨那么多词汇。

    清楚故事的脉络写起来自然轻松,根据自己的记忆陈良将自己完全沉浸在故事之中,伏在案头奋笔疾书,整整一个天都基本上没有挪动地方,直到傍晚时分天色已经暗淡下来,陈良还在刷刷点点,就连帐篷帘被人挑开他都没有察觉,韩钰雯点着马灯轻轻走到桌前,将灯放到案头时候,陈良反应过来:“天都快黑了啊!哎呀!时间过的真快啊!”这才放下手中笔伸了个懒腰。

    “是啊!晚饭都已经做好了也不见你过来,我就来看看!你这是在干嘛?”

    “哦,给王府的小公子们写个话本,不知不觉就入迷了!还别说现在真的觉得又饿又累。钰雯辛苦你帮我收拾整理一下,我出去活动活动,一会吃饭!”陈良站起来扭着腰说道。

    “嗯,你去吧我帮你整理!”

    “就按着页码来就行,你看我在着下边写着页码呢啊!”

    “好我知道了!”

    陈良转身出去帐外,活动一下身体,远眺一会恢复眼睛,然后就听到自己肚子在咕噜咕噜叫,这时候才感觉到了饿了,循着味道就来到饭桌前,虽然现在都是村中集体供应饭食,但陈良还是喜欢吃自家做的饭菜,尤其是韩钰雯做的,毕竟人家吃过见过,她家没有获罪之前韩钰雯除了读书,也就是绣花、羹厨了。

    痛痛快快的吃了一顿晚饭,也不见韩钰雯回来,陈良又返回自己的帐中,进门便看到韩钰雯端坐在书桌前的背影,她正在拿着稿件认真读着,时不时还提起笔在里边填上一下字。

    陈良拿起加有批注的稿件,看了一遍,确实比自己之前些的通畅圆润了不少,对韩钰雯开着玩笑说道:“以前只知道你是个大家小姐,没有到你还是个才女啊,都快和燕王妃一样成女诸生了!哈哈哈!”

    “哎呀,哪有啊!我就是看的兴起随便填了几笔,倒是公子你能写出这样的故事,真是厉害,可是为什么用白话写啊?”

    陈良挠挠头,尴尬的一笑:“这还不是文笔不好,白话写着更畅快,干脆就全用白话写了,你觉得怎么样?”

    “故事倒是挺精彩的!”

    看得出人家对自己的文笔也实在是不看好,好在陈良脸皮也够厚:“钰雯,以后你就帮我整理润色好不好,故事我脑子里都是,但是笔头上确实有些……!就劳烦你了!”

    “好呀!正好我也想知道后边的故事,那咱们现在就开始,你说我写!”韩钰雯也顾不上吃饭了,直接提起笔来等待着陈良开口。

    “好!话说那苏家女子为了让父亲躲过灾祸,不得已将自己送入宫去,路途行至恩州驿站之时天色已晚……”陈良就接着讲九尾狐吃点苏家女变换成苏妲己的模样。

    韩钰雯一边听着故事,一边用自己的理解写着,当然风格还是陈良的白话文风格,但是细节上的描写变得更加生动灵活。两人一直写到月至中天,三更鼓已经响过半天了,才不舍的结束了抄袭创作之路。

    第二天天一亮,韩钰雯又早早地出现了,两人先将之前的稿子整理誊录一遍,讲十几个章回的文稿装订成册,叫来一名乡勇,让他带上书稿,快马追上去北平送面粉的队伍,请古老跑一趟燕王府把书稿交给王妃请她代转朱高炽。

    乡勇骑马离去后,两人又进入到编故事的状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