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回天有术 » 第三十六章玄武门事变

第三十六章玄武门事变

    “陛下,微臣已经仔细巡查了一遍,并没有发觉什么异常之处,实在是不知道那些本是普通的猎物为什么会突发异状的。”

    李淮跪伏在地,此刻他已经无计可施了,只有静待永安帝的发落了。

    “你……”

    永安帝气的差点破口大骂。不过他还是忍住了,并没有发作。

    李淮是他的潜邸旧臣,一向忠心耿耿。

    他之所以把锦衣卫交到李淮的手上,就是因为对李淮的无条件信任。

    可是现在出了这么大的事故,如果不惩治李淮,恐怕太上皇会不悦。

    “李淮,朕现在命你戴罪立功,如果能够查清楚此事,朕必有重赏,要是再办不好这件事,朕砍了你的脑袋,快滚下去!”

    “臣遵旨!”李淮连忙带着收下抱头鼠窜。

    看着高台下混乱的人群,还有不时传来的几声哭喊,太上皇叹了口气。

    自从他在十一年前因“玄武门”事变而心灰意冷,不得不禅位后,就一直郁郁寡欢。

    到如今好容易看开了一些,想着和子孙后代一起热闹热闹,不想又出了此事。

    太上皇回头冷冷地盯着永安帝,觉得眼前的一切都是因为自己的这个二儿子,弑兄逼父,倒行逆施才造成的。

    “父皇,你为什么这么看儿臣?”

    永安帝看着父皇的目光不善,心里暗暗叫苦。

    太上皇指着下面道:“你知道今天为何会发生此事吗?”

    “儿臣不知?”永安帝硬着头皮道。

    “你不知?这难道不是上天对你的惩戒吗?”

    “父皇为什么会如此认为?”永安帝心想不要什么事都朝我身上推啊!

    “当年玄武门的事难道你忘了不成?”太上皇冷冷地道。

    永安帝脸色霎时间变得惨白:“父皇,这么多年你还忘不掉?”

    太上皇怒目而视:“朕的两个儿子自相残杀,做弟弟的杀死了哥哥,你让朕如何能够忘记?

    朕这些年一直想着,万一有一天朕死了,又该如何面对大周的列祖列宗!”

    永安帝低声道:“父皇,是大哥勾结了羽林卫要除掉儿臣,儿臣迫不得已才会选择先下手为强的!”

    太上皇闭目道:“朕不管,朕只是知道你杀了你大哥!”

    “父皇,你要如何才能原谅儿臣?”永安帝低声道。

    “想要朕原谅你,除非你大哥能活过来!”太上皇神情木然。

    永安帝颓然坐倒。

    太上皇在位时,当时的皇后为他连生了两个儿子。分别是大皇子和二皇子。

    后来皇后因病去世后,太上皇对两个儿子甚是疼爱。才十几岁就让他们进入六部习学处理政务。

    但是直到两位皇子长大成人后,太上皇依旧未决定立谁为太子。

    大皇子处事果断机敏,二皇子待人宽厚仁义,两位皇子在朝中都有大量拥护者。

    太上皇的原意是自己春秋正盛,立储君的事情不必太着急,准备再考验他们几年再说。

    哪知十三年前,太上皇最宠爱的夏贵妃生下女儿也就是后来的福宁公主后一病不起。

    太上皇日夜守候在夏贵妃病床前,衣不解带的服侍夏贵妃,以期她能早点康复。

    不想夏贵妃的病却一日重过一日,日渐消瘦,大有不治之忧。

    太上皇也无心朝政了,就把朝政大权完全交付给两位皇子,让他们二人可以便宜行事。

    太上皇认为,这几年一直都是他们两兄弟辅助自己处理政务的,现在自己偷个懒,让他们俩多管一点事也不会有问题的。

    谁知道以前两位皇子能够始终相安无事,是因为有太上皇在中间做“定海神针”。

    现在太上皇完全撒手不管了,两位皇子就彻底走向了对立。

    他们二位在朝堂上拉帮结派,各显神通,都在尽量争取更多的大臣支持自己。

    时间久了,两位皇子终于分出了高下。

    朝中大臣们经过长时间的相处,发现了大皇子性子急躁,喜怒无常,做事刚愎自负。

    大臣们就害怕他要是以后做了皇帝,自己的日子不会好过。

    而二皇子却性格宽厚,待人以诚,从不乱发脾气,也不会动辄迁怒于人。

    于是胜利的天平就向着二皇子了倾斜了。大臣们纷纷向太上皇进言,请求立二皇子为皇储。

    这时候夏贵妃的病情已经很严重了,太上皇实在无心朝政,也顾不上立太子的事,就随便应付了过去。

    哪知大皇子见此情景,以为满朝大臣皆被二皇子收买了,自己与皇位无缘了,就暗暗起了杀心。

    于是大皇子就许下重诺,买通了羽林卫统领,商定了九月初四这一天晚上,趁二皇子入宫见驾的时候,在玄武门截杀二皇子。

    大皇子自以为一切皆在掌握之中,却根本没想到,羽林卫统领早已提前归顺了二皇子。

    他表面上唯唯诺诺,结果当天晚上就把大皇子要在玄武门伏击二皇子的事,原原本本地说给了二皇子本人听了。

    二皇子一琢磨,既然你不仁,就不要怪我不义,就来个先下手为强,抢先一步在玄武门埋伏了重兵,杀死了大皇子和他的卫队。

    这一天月黑风高,玄武门外杀声震天,血流成河。一千年前发生过的玄武门事变再次重演。

    二皇子取得最后的胜利,提着大皇子的首级到乾清宫请罪。

    谁想也是这一天,太上皇最宠爱的夏贵妃也撒手人寰。太上皇一夜之间失去两位亲人,严重刺激之下,顿时昏厥不醒。

    太上皇这一病足足躺了半年之久,他当时年纪还不到五十岁,本来正当盛年,却一夜之间满头白发。

    太上皇病好了一点后,就下诏禅位给二皇子,也就是现在的永安帝。

    永安帝当时跪请太上皇收回成命,不要禅位。

    太上皇却冷笑着说:“你既然都已经学当年李世民玄武门弑兄了,朕再不逊位,难道非等到你带兵逼宫那一天吗?到时候咱们就真的再无半点父子之情可讲了。”

    永安帝无言,只有眼睁睁看着太上皇自闭于太极宫,十年不问世事。

    太上皇一直躲在太极宫里不见外人,任永安帝和诸位王公大臣如何请求也不愿意露面。

    只到最近两年太上皇才逐渐和外人接触,

    偶尔也愿意和永安帝说一句话了。

    永安帝本来认为以前的事可以翻篇了,可是太上皇刚才的一番话让他明白了,这件事就像一根刺,会永远的刺痛他们两个人的心。

    永安帝登基这十余年来,为了大周朝可以说是夙兴夜寐,殚精竭虑,年纪轻轻就两鬓斑白。

    他只希望父皇能看到这一切,知道禅位给自己是最明智的选择。

    但是今天的事情却让他明白了,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的,在太上皇心里自己永远都是那个为了皇位泯灭亲情,不择手段的不肖子孙。

    父子俩相对无言。

    贾瑛这边在福宁公主的带领下,隔着帷幕和姐姐元春说了几句话。

    贾元春对于弟弟被敕封四品骑都尉的事欣喜万分,连连叮嘱贾瑛以后要更加努力读书习武,长大了好报效朝廷。

    听见贾元春的声音都哽咽了,贾瑛知道她是真的疼爱自己这个弟弟,就认真的回答了一句:“谨遵贵妃娘娘旨意!臣弟一定会有所成就的。”

    “好好!宝玉,你真的长大了!”贾元春不禁泪如雨下。

    “贾公子,你看她可爱吗?”

    姐弟两个刚叙话已毕,福宁公主怀里抱着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出来了。

    “这位是?”贾瑛问道。

    “这是皇兄最小的女儿沁儿,我平时最爱领着她在宫里玩啦!”

    “微臣见过公主殿下!”贾瑛连忙对着这个小丫头躬身施礼。

    “静姑姑,我怕!”

    小公主有点怕生,搂住福宁公主的脖子不愿意撒手。

    “沁儿别怕,这位贾公子,是姑姑的好朋友,以后沁儿你再大一些,让他带我们出宫去玩。”

    “真的吗?你会带我出去买糖葫芦吗?”吴沁睁大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流着口水问。看来长大了也是一个小吃货。

    “这个,皇宫里面没有糖葫芦吗?”

    贾瑛小心翼翼地问。心里说:福宁公主,你真会给我找麻烦,你以为谁都像你一样可以到处乱跑啊!

    我要是敢带着小公主四下闲逛,就算有十个脑袋也不够皇帝砍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