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狂潮:起点,中兴,终局 » 第1章 流浪四十年

第1章 流浪四十年

    阿森很荣幸自己能够成为第一批被放逐的人类,他与20万幸运儿一起,终于摆脱了那个连正常的一日三餐都要叫号的地球家园。虽然每艘反物质发动机舰船上平均要装一万三千多人,也显得非常拥挤,但大部分时间绝大部分人都在休眠舱内冬眠,所以大家并不会对那狭小的人均使用面积有太多抱怨。这支由15艘反物质发动机舰船组成的恒星际远航舰队,承载着第一批被放逐的20万幸运儿们,怀揣着对新世界的美好向往,以1/10光速的速度前往比邻星b。

    阿森、莉莉和弗拉姆是最后一组领航员小队的成员,他们的工作周期是三年,在他们的工作周期内,这支恒星际远航舰队将抵达比邻星b。阿森、莉莉、弗拉姆这三个名字,是他们登上舰船后给自己取的名字,因为他们都是工厂婴儿,没有家庭姓氏的传承,在地球近地轨道的太空城中生活和工作时,他们只有编号。获得登船许可后,他们的身份就从地球或星际公民变为了舰队公民,虽然依旧与地球人类保持着共生关系,但按照星际人类政府和舰队共同颁布的试行法案,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给自己挑一个名字。

    在恢复舱进行了3个小时机体恢复后,阿森、莉莉和弗拉姆与上一组领航员小队进行了工作交接。作为科学官,阿森的交接工作比较简单,只用与上一组小队的科学官交接比邻星b的观测结果,以及与地联络的新科学成果就行。莉莉是领航员小队的队长,她交接的工作要复杂得多,比如航向偏离值是否超过临界值,反物质燃料的使用、存量、稳定性和收集情况,上一个领航周期的遇险和排险情况,目前航线及接下来航线的预测情况等等。弗拉姆是机械师兼任莉莉的副手,与白皮肤金发碧眼的莉莉不同,弗拉姆的皮肤黝黑,他的出厂设置让他的皮肤内含有大量黑色素颗粒。

    舰队领航工作的交接非常繁琐,以至于阿森的工作交接完毕后,莉莉和弗拉姆还在与对方进行复杂的交接工作。等待的时间非常无聊,阿森一边喝着纸袋里的电解质营养液,一边与对方的科学官闲聊道:

    “你觉得在领航员小队中设置科学官的席位合理吗?”

    对方是一位东方女性,她的声音从阿森的耳机里传出来,说道:

    “尽管我与你有同感,但这是星际公民法案的要求,与合不合理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阿森否认道:

    “不……不……不……是试行法案,既然是试行,就说明尚有不足需要修改,等我们到达目的地,我一定会向我们的星际人类政府汇报这里面的不合理性,并让他们放过我们这些科学官。”

    对面的女科学官对阿森的话题仿佛很感兴趣,她鼓励道:

    “如果你愿意,你现在就可以联通地球轨道上的星际人类政府,只不过他们在听你的提案之前,会先给你来一个长达一周的心理测评,我感觉没人能通过那个该死的测评。”

    也许是刚从长达37年的休眠中醒来的原因,一些原始的本能让阿森对这个东方女孩儿的声音非常感兴趣,他津津有味地聊道:

    “听你这么说,你和他们聊过心理测评的事?”

    “还是算了吧!我苏醒的第二年曾向舰船的AI提请过心理测评,你猜怎么着?AI直接判定我为极度不适合向星际人类政府汇报者。”

    阿森安慰道:

    “嗨!别听它们瞎说,什么心理测评,就是因为人太多了,星际人类政府不敢开言路,打着心理测评的幌子设的一个逐级汇报的机制而已。我估计咱们这支舰队的20万中,有资格汇报的人不超过10个人。算了,不聊这个了,咱们聊点别的吧。”阿森心里想了想问道,“我刚刚大概看了一下你共享过来的清单,这37年来,地球那边又研究了不少新技术呢。你觉得哪一项最具实际意义?”

    阿森手里的通信面板被迅速滑动起来,这是对方在向他展示某些信息,画面最终停在亚原子新材料合成技术的一篇论文上,对方那个让阿森心情愉悦的声音又响了起来,说道:

    “我觉得这一篇亚原子新材料合成的论文非常有意义,如果这篇论文里的实验结果能够实现应用转化的话,我们不仅可以用宇宙中的任何物质制造宇宙舰船,大幅降低舰船建造的代价,实现大批量人类的星际移民。而且……”

    阿森看着论文的摘要出了神,自言自语般的插话道:

    “而且还能大幅提升我们对比邻星b的拓荒效率,如果能够提前完成比邻星b的适应性拓荒,地球的人口危机将会得到质的改善。”

    对面的声音突然变得忧伤起来,她说道:

    “是啊!真到那时,我们就又要开启新的流浪旅程了。”

    这句话将阿森从思考拉回现实中,他问道:

    “你这话什么意思?我没听太懂。”

    对面的声音依旧忧伤,说道:

    “虽然比邻星b与地球的相似度达到87%,但它的母恒星已经是一颗衰老的红矮星。这趟旅行之前,我们没有时间做任何先期的探测。随着我们距离这颗类地行星越来越近,我在领航的这三年里,对这颗星做了大量的观察。很可惜,目前没有任何一项指标能够完全证明这颗星适合人类永久居住。根据我的观察,那颗星的海洋面积比地球的占比大得多,即使那里具备人类居住的全部条件,稀疏的陆地环境根本不足以支撑大批量的人类移民。这也就是说,作为第一批恒星际探索者,无论比邻星b的情况如何,我们都将继续在看不到边的宇宙中流浪,寻找新家园。这个亚原子新材料合成技术,最多能让我们以更好的姿态继续我们的旅程。”

    阿森现在终于明白这个东方女孩儿为什么要申请AI心理测评了,作为科学官,她和她所从事的工作说到底就是对这20万舰船公民的未来,做更具现实意义的测评,如先知般的科学官们,能够先于所有人知道自己未来的命运,面对窘境时,也必将比其他所有人先陷入沉思。这20万人确实先于地球上200亿人类率先摆脱了拥挤的生存环境,随之而来的代价则是先于那200亿人类品尝宇宙流浪的孤独。

    阿森为那个声音打气道:

    “你希望三年后我叫醒你吗?”

    对面的声音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开朗地说道:

    “嗨!你沉重个什么劲儿啊?不管怎么样,我们也是拿到头等舱船票的幸运儿。工作虽然是枯燥了点,但总好过人均不到十平方米的地球生活啊。如果按照人均使用面积来评价一个人的财富的话,未来三年里,你们小队的三人是全宇宙最富有的人类。”

    阿森最后又与对面这个声音聊了很多科学技术以外的事情,等到莉莉和弗拉姆那边的交接工作结束时,阿森和对面这个全程未交换名字的女科学官便约定好,在20万人需要全部醒来时相约奔现。

    莉莉和弗拉姆回到控制室时,对面的小队已经进入他们小队所在舰船的休眠舱。阿森所在的流浪者14号舰船加速至舰队的最前排,代替流浪者13号,领航整个流浪者舰队,以1/10光速向比邻星b全速飞奔。

    舰船上虽然没有白天黑夜的区分,但按照人类已习惯了上百万年的生物钟,舰船的作息时间依旧按照24小时制执行。莉莉是领航员小队的队长,她决定第一天让大家轻松度过,上午半天的时间用来让舰船AI为三人做全面的身体检查,下午半天则是在舰船AI的辅助下,熟悉各自的工作环境和流程。小队的第一次工作会议时间设在晚上8点,地点设在让人心情愉悦的餐厅,三人三年的领航工作就在这样轻松愉悦的气氛和环境下展开了。

    因为三人都是工厂婴儿出生,包括汉语、英语、阿拉伯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在内的六大语种是他们最基本的“出厂设置”,所以他们三个在交流上不存在任何障碍,舰船上的AI系统有自我学习功能,这让三人的领航工作轻松很多,相比较在地球上的生活,三年的领航工作简直就像度假一样轻松。时间很快来到领航的第三年,随着距离比邻星b的距离越来越近,阿森对这颗类地行星的观测也越来越清晰。按照计划,阿森已经在距离比邻星b还剩12个月路程的时候,在当前的飞行速度状态下向这颗类地行星发射了一枚无人探测器,这枚探测器抵达目的地后,将会向舰队回传那里地表的生态环境。接触的时间是今天上午,阿森、莉莉和弗拉姆正装出现在控制室内,阿森通过舰船AI下达控制指令,从控制室的全息投影上,三人看到探测器正在通过比邻星b的大气层,探测器与大气层摩擦生成的绚丽火花不禁让弗拉姆感叹道:

    “能够生成这么激烈的火花,想必这里的大气层一定非常浓厚,这是生物生存的先决条件。阿森博士,是这样吗?”

    队长莉莉抢先说道:

    “20分钟前,我们借助探测器的实时画面观测整颗星球的全貌时,它的半球呈现出了优美的蓝色,从这一点来看,这颗星球的地表上一定有充足的海水资源。浓厚的大气层和适宜的温度是液态海洋的必要条件,按照地球的经验,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这颗类地行星上搞不好已经孕育出了生命。”

    终于轮到阿森发表观点了,他的自问更具社会学意义:

    “如果这里的生命已经孕育出文明,那我们的这次到访算什么呢?”

    阿森的话音未落,全息投影的画面冲破了绚丽的混沌,一抹火红色冲击着三人的视网膜。那是一片夕阳景象下的红色海洋,本该是蔚蓝色的一望无际的大海,被高悬在中天的暗红色恒星渲染出了史诗般的黄昏气质。

    “太空视角和地表视角的差别真是太大了!”

    没人理会弗拉姆的感叹,大家都在全神贯注地关注着探测器的降落。

    这时舰船AI发声了:

    “指挥官您好,根据地表实测信息,NO.1探测器将会在3分钟内在指定地点抵达地表,根据地表的实测分析,海面降落的概率为99.12%,距离目标降落地最近的陆地是一座面积约为1.2万平方米的海岛,直线距离为21KM。接下来是让NO.1探测器在原定降落点选用海面降落,还是改变探测器的降落轨迹,在海岛降落,决策时间为1分52秒。根据舰船AI判断,按原计划在海面降落更利于分析该类地行星的重力、大气成分、海洋成分及可能发现的生物特征等。”

    阿森不假思索地说道:

    “按照原定计划,在海面降落。”

    舰船AI收到指令后,向探测器发出了降落指令,三人从全息影像上看到,探测器开始减速。与此同时,画面上开始出现了一些数据指标,舰船AI同步播报道:

    “三位领航员,NO.1探测器将在1分钟内在海面降落,降落点为该类地行星北半球,坐标为东经110°45′、北纬31°13′。因为该行星的母恒星为一颗质量仅为太阳质量1/10的红矮星,所以该行星的日照面会一直呈现出暗红色,但这并不影响行星的大气、空气和温度,根据降落期间探测器对该类地行星的大气分析,其大气主要由氮气、氧气和其他微量气体组成,其中氮气含量占比约为79%、氧气含量占比约为18%、氩气含量占比约为0.5%、水汽含量占比约为0.15%、二氧化碳含量占比约为0.012%、其他55种微量气体的总占比约为2.338%,截至目前,未发现不利于碳基生命体生存的有害气体。因为与母恒星潮汐锁定的原因,NO.1探测器即将降落的地点为该行星的永日面,距离最近的晨昏线直线距离为300公里左右,根据探测器5秒钟前回传的数据显示,距离海平面1200米高度的空气温度为17摄氏度,预测该点海平面的温度约为20摄氏度左右,据此计算,该行星晨昏线附近的温度应该在0摄氏度以上。以上的初步数据显示,该类地行星适宜碳基生物生存,至于该行星是否已产生生命体并演化出文明,尚待进一步探明。”

    伴随着舰船AI的话音落地,探测器已经在海面降落,提前充满空气的气垫底座在接触海平面的一刹那激起了不小的水花,从全息画面中,三人可以想象得到探测器的无降落伞降落,让宁静的海平面荡起了不小的涟漪。三人正准备就比邻星b宜居的大气环境和宜人的温度欢呼雀跃时,舰船AI又开始播报这颗类地行星的海洋成分:

    “三位领航员,接下来是NO.1探测器3秒钟之前回发回来的该类地行星液态海洋成分的初步分析,该采样点的表层液态海洋是由氢氧原子组成的水分子溶液组成的,分析其主要成分包括:1、常量元素包括Na+、K+、Ca2+、Mg2、Sr2+五种阳离子和Cl-,SO42-,Br-,HCO3-(CO32-),F-五种阴离子,这与地球海洋的常量元素相似度高达99%;2、该采样点的液体海洋含氧量为9.12毫米/升,该数值高于地球海洋表面海水的含氧量;3、已探明其内含有丰富的营养盐和有机物,如氨基酸、腐殖质、叶绿素,这表明该液态海洋内存在至少是原核生物等级以上的生命体;4、已检测出来的微量元素包括……”

    三人已经没耐心听舰船AI继续往下播报了,他们兴奋地站起身来,热泪盈眶地抱成一团,用各种语言为这一具有人类星际移民里程碑意义的时刻欢呼了起来。作为领航员小队的队长,莉莉激动地用英语泪目道:

    “我们创造了人类的历史,我们即将改变人类的生存环境。”

    弗拉姆则用阿拉伯语说道:

    “是啊!这颗行星即将因我们的到来而变得繁荣起来。”

    阿森则欣喜地用汉语说道:

    “我们,我们还发现了外星生命,这是人类300多年太空发展史最重要的里程碑。”

    弗拉姆又转用西班牙语兴奋的问道:

    “莉莉队长,我们接下来要做什么?请原谅我,我太兴奋了,都忘记自己接下来要做什么了!”

    阿森则用俄语打岔道:

    “管他呢!先欢呼吧!先尽情唱跳吧!人类文明将因我们的发现而变得更加美好!乌拉……”

    莉莉是最早从兴奋中恢复理智的,她用自己的基因母语法语浪漫的说道:

    “亲爱的流浪者14号舰船AI,请你将这些初步分析数据按照法国童话故事《笼子里的星星》的排版模式汇总成图文报告,用最高等级的量子通信能级,回发给星际人类政府,并附言‘没人能主宰人类的幸福,除了人类自己’。”

    舰船AI仿佛理解了莉莉的兴奋,它用法语回复道:

    “好的,指挥官小姐。仍在太阳系的200亿人类将在10秒钟内知道这个好消息!”

    就在众人仍沉浸在兴奋中时,控制室中央的全息影像突然剧烈地晃动了起来。期初,三人只以为这是宁静的海水突然泛起的涟漪搅动了探测器的影像,这晃动持续了不到2秒钟后,全息影像的画面突然由暗红色的海平面变成满是气泡的水下,画面的晃动程度也同步变得剧烈起来,仅仅又过了3秒钟后,全息影像像是受到强烈的信号干扰一样,画面开始变得残缺不全。三人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焦急地看着面前这如同弥留之际的老人残喘式的残破画面,接下来映入他们眼帘的是被分解的探测器残骸,几乎是在他们看到残骸的一瞬间,残破的全息影像画面彻底消失了。

    “什么情况?”莉莉焦急地问道。

    舰船AI收起了刚才的浪漫法语,用严肃的英式英语回答道:

    “根据NO.1探测器最后回发的数据,应该是受到了不明物体的攻击。请问指挥官小姐,该数据需要一并打包,向星际人类政府汇报吗?”

    莉莉陷入了沉思,按照星际人类政府颁布的临时探索法案规定,探索者们应第一时间如实向星际人类政府汇报有价值的所有情报。阿森能够想象得到队长莉莉此时正在权衡将受攻击事件如实汇报后,流浪者舰队20万人未来的处境。

    “如实汇报吧!”莉莉的普通话说得非常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