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秦汉芳华 » 第12章 半篇《过秦论》

第12章 半篇《过秦论》

    荣毅不禁眉头一挑,看来秦朝时期的儒家和法家果真争斗得厉害,双方之间完全是水火不相容的架势!

    老实说,荣毅对儒家子弟方才提出的诸多见解,还是挺认可的。

    可是俗话说得好,民不与官斗,这话一点也不假。

    自秦国到大秦帝国这段时期,法家之人长期处于执政状态。

    仅凭儒家空口白话之能,哪里会是执掌国家公器的法家之人对手?

    公子扶苏继法家执政之人表态后,当先起身上前,并严肃斥责孔鮒甲道。

    “儒家真是狂妄和自大,竟然教出这等祸国殃民之徒!

    治国、议政乃是利国利民之善举,非是尔等可以借机妄言是非,甚至诅咒吾大秦国运。

    此事本公子会如实禀明父皇,请儒家上下自省,并引以为戒!”

    此刻,一名神色冷峻的白衣中年男子疾行上前,主动向扶苏执手一礼道。

    “法家李瞻,拜见公子扶苏!”

    扶苏客气回礼,然后严肃点道。

    “今日儒家子弟乃是言语失当,此罪当祸不及家人,更不及亲友。

    至于儒、道、法家以及诸子百家之事,今夜宫中会有消息传出,法家子弟不必在此做出定论。”

    此刻那名儒家子弟早已吓傻,整个人都瘫坐在席位之上。

    早在孔鮒甲出言喝止,以及公子扶苏出面维护儒家之时,他便已经猜到自己即将面临的凄凉结局。

    法家李瞻闻言之后有些诧异,既然是公子扶苏出面维护儒家子弟,他也不敢把事情闹大,甚至是做绝。

    “法家李瞻,谨遵公子之命!”

    扶苏转身退回席位,法家李瞻迅速上得争鸣台,接替下孔鮒甲的位置。

    “以李瞻之见,当今大秦始皇帝继承数代秦王遗志,纳用吾法家治国之道。

    时至今日,秦国不但富国强兵,而且成功一统六国。

    接下来,大秦帝国一是在中央创建皇帝制度,实行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

    二是地方上采取废除分封制,施行郡县制。

    三是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

    四是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

    五是修直道,筑灵渠,沟通全国交通和水系要道。

    大秦始皇帝用吾法家治国之策,诸上种种举措,哪一项不是利国利民,为天下百姓计?”

    法家李瞻一番慷慨陈词下来,心中豪气更生,他那睥睨儒家子弟之态更是一览无遗。

    李瞻历数秦国和大秦帝国数大举措,这些皆是天下之人无法忽视的壮举。

    反观以孔鮒甲为首的儒家子弟,此时全都涨得满脸通红,偏偏一个字也不敢反驳。

    因为之前那名儒家子弟言语失当的缘故,导致原本稳稳占据上风的儒家,整个气势彻底跌入了低谷。

    此刻以道家为首的诸子百家之人皆缄默不语,谁都不想因为声援儒家,从而当那个出头鸟!

    所有儒家子弟不予以反驳,便是默认了此次议政的失败。

    就在此时,扶苏突然再度起身,他直接登上争鸣台席位,并接替下李瞻的位置。

    扶苏面向全场之人拱手一礼,然后朝着右首上座道。

    “荣毅公子,不知你对法家和儒家所说之事,有何看法呢?”

    荣毅不禁无语,他是真被扶苏这一问给难住了。

    他的本意是作壁上观,采取两不想帮的态度。

    可谁知扶苏突然脑袋发热,竟然将他给拉下水来了。

    荣毅无奈之下,只好硬着头皮起身向众人一礼,然后又开启了搬书之旅。

    “大秦始皇帝统治下的秦国,毫无疑问是六国无法媲美的存在。

    大秦始皇帝的丰功伟业,想必诸位已是有目共睹。

    荣毅心中也有些溢美之词,想要一吐为快,哈哈!”

    荣毅心中不禁偷笑,《过秦论》来了,诸位且听好。

    “昔年之秦国,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

    于是六国之士,有甯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

    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诏废先王之道,置郡县。令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

    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始皇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天下已定,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大秦帝国万世之业也!”

    荣毅话毕,整个兰亭阁鸦雀无声。

    此刻众人纷纷沉浸在这半篇,被荣毅篡改过的《过秦论》带来的震撼之中。

    公子扶苏和法家李瞻最先回过神来,二人立即抬手鼓掌,均以无比热烈的掌声送给荣毅。

    “蜀郡荣毅,果真是吾大秦帝国栋梁之材,甚好!

    本公子必将今夜之事如实回禀父皇,尤其是这篇绝代佳作,真是为吾大秦量身定做!”

    “荣毅公子,乃吾大秦帝国之大才,法家李瞻佩服!”

    孔鮒甲沉吟片刻,终于代表儒家子弟起身向荣毅执礼,并由衷赞道。

    “荣毅公子,果然才华横溢!

    仅此一文,足以盖压全场。”

    还不待荣毅答话和谦虚一番,孔鮒甲已是迫不及待的皱眉问道。

    “只是不知荣毅公子,具体是出自诸子百家之中的哪一家?”

    此话一出,儒家、道家、法家以及诸子百家之人纷纷作倾听状,似乎生怕错过了什么。

    荣毅不禁无言以对,不就是抄了半篇贾谊的文章吗,难道非得是出自诸子百家不可?

    “呃……小子非诸子百家之人,刚才所言皆是有感而发,实为不吐不快!

    在座皆是诸子百家之大才,小子若有不对之处,请诸位不用在意,也不用跟小子一般见识。”

    孔鮒甲不禁有些失望,在他心里最想要的答案,其实是荣毅出自儒家。

    他不禁暗自叹息,可惜啊,真是可惜!

    荣毅一文盖压全场,以儒、道、法三家为首的诸子百家之人,无人敢于质疑和驳斥。

    整个三楼一时之间落针可闻,议政之事也无法再进行了。

    最终,在全场诸子百家子弟的沉默之中,法家李瞻再次上台。

    “诸位若是无人迎战,法家李瞻便在此宣布此次议政的结果!”

    此刻整个三楼鸦雀无声,无人敢于挑战荣毅的大作。

    李瞻以法家之人惯用的冷肃目光扫视全场,然后高声宣布道。

    “既然儒家无人迎战法家,则法家胜出。

    今夜兰亭阁议政,就此结束!”

    接下来,兰亭阁三楼渐渐恢复推杯换盏和觥筹交错的盛景,仿佛之前议政之事从未发生过一般。

    唯一有所区别的,则是有的人是在纵情享乐,有的人却是在借酒浇愁。

    同坐一席的公子扶苏和荣毅依旧是老样子,根本无人敢于上前敬酒。

    公子扶苏是身份摆在那里,非是不愿,而是不敢。

    荣毅刚才的惊艳表现,虽然赢得了不少才子佳人的欣赏,但是碍于扶苏的面子,他们也只得作罢。

    扶苏除了自斟自酌,还频频举杯相邀荣毅,并时不时的调侃上几句。

    “荣毅,扶苏是真没想到,你对大秦帝国的治国之策,竟然看得如此透彻。

    要知道这些策略,可是来自父皇和丞相李斯多年来的谋划,非一般之人可以理解和参透。

    若是父皇知道你的存在,必会将你视为知音。”

    荣毅不禁摇头苦笑,这样也行?!

    他晃动着手中的酒杯,然后有些意兴阑珊的笑道。

    “公子太抬举荣毅了,我只是直抒胸臆而已,没有你说的那么厉害。

    大秦始皇帝是何等的英明神武,丞相李斯大人又是何等的栋梁之材,荣毅岂敢与他们二位相提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