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逐梦白于山 » 2白于山的惨淡

2白于山的惨淡

    贺录想当这风景线上的一株小花。

    外公曾经的话深深感染了他。外公说他们那个年代的人眼睛里只有一种原色:绿!

    贺录觉得,那是外公那个时代的人们受条件限制、受环境限制、受格局限制而不敢太多地去要求生活,去追求更加多彩的生活。

    是的,自己应该让毛乌素的色彩更绚丽起来。

    毛乌素不仅仅只是绿色环绕,更应该是五颜六色、七彩斑斓。毛乌素上生存的人们应该享受到更加美好的生活!

    自己做为一名大学生,一名毛乌素的襁褓中成长起来的汉子,只有把这片土地建设的更妩媚、更妖娆、更亮丽,才对得起外公他们那些人的努力。

    因为治沙成绩的突出,外公曾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受到第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们的亲切接待……每次翻看外公历经沧桑,见证辉煌的已经泛黄了的照片,贺录都会受到激励。

    人的一生,平平淡淡的随遇而安,也是一种无可厚非的生活习惯。然而,不甘现状的拼搏躁动似乎更是自己骨子里已经烙下的一种秉性。

    这种躁动白于山人有,毛乌素人有,黄土地上的人都有。只不过,有的人只是把这躁动压抑在自己的内心深处没有表露出来;有的人内心躁动不安,却不知道该如何去实践自己的想法;有的人躁动的狂热,便义无反顾地尽情发泄……

    从白于山和毛乌素走出去的女人,都把这种"躁动"当做"嫁妆"带给了她们的夫家,在另外一个同样的荒芜之地一棵树、一棵树地繁衍。她们繁衍树木,有时候比繁衍后代更觉得神圣。

    电视上,贺录看到那个和自己母亲一样年龄的女人,她粗糙的皮肤布满了沟壑,脸颊仿佛被太阳蒸熟了、就和荞麦皮一样的颜色……听着她平稳讲述自己治沙的历程。

    听到她为了治沙而搭上了丈夫的生命,听到她为治沙而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听到她从青春到垂暮就只是干了治沙这么一件事,贺录的眼泪不由得模糊了起来。

    苦难是老一辈白于山人,是老一辈毛乌素人忠实的伴侣。从外公曾经的讲述中,从电视上那个苍老枯萎的女人的平淡中,贺录总感觉到有一种责任在呼唤自己。

    "哦,也不算是责任。这么说可能有点标榜自己伟大。"

    想到这,贺录苦笑了一下。

    "就算是为了自己生活的更好一些吧。就和从以往的14寸黑白电视机,到如今的24英寸大彩电,这是时代发展和变化的必然欲念。

    记得上大学之前,父亲就给自己叮咛说:“现在国家的政策变了,毕业后的大学生不包分配工作。你要做好两手准备,在学校学一门实用的技术,即便将来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有点手艺回到家也能用得上。”

    听到父亲的担忧,贺录面对着他低声嘟囔了一句:

    “爸,我准备上的是大学,又不是技校。你让我学什么实用技术,说了你也不懂。”

    “大学不就是学技术的吗?你看电视里那些大学生给果树看病、给庄稼看病的,他们都懂得很多呢。”

    听了儿子的话,贺大山不解地低吟着。但是,他还是疑惑起自己是不是说了什么让人笑话的话来。他也不敢再给儿子提起大学的长短来,他只是又重复了一句:

    “还是学上一些实用技术好。你看你二表哥,每天挂个兽药箱子,东家进西家出的,给人家骟个猪娃子也挣两个好钱。他如今在村里不是顶好的光景么。”

    听了父亲的一席话,贺录闷了半天没再言传。说什么呢?自己念了十几年的书,出人头地这是黄土地每一个父母不二的想法。尤其是在黄土圪塔里刨食的农民,他们一生受的苦太多太多了。因此,他们把自己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儿女们身上。当然,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倒并不是图谋着能享受到儿女们的多少福利。

    其实他们的想法很筒单,就是不想让后辈们步自己的后尘。

    辛辛苦苦地一辈子和泥土打交道,也未必能换得到电视剧里演绎出的农村美好的生活。更不要说那许多的幻想了。

    想起父母的愿望,贺录也总不甘心就这么地平淡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