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敢问阁下,吾妻何在 » 三百四十七 第一场仗

三百四十七 第一场仗

    由于祝平炎是在最右边,所以当他突破的时候,吴军是在他的左前方,不过他并没有选择直线接近吴军,而是先绕了一圈,从侧后方攻击吴军。

    这当然不是为了偷袭吴军,毕竟是当着人家的面绕过去的,他只是不想被夹在奴隶和吴军之间,万一他和吴军打的有声有色,奴隶从背后掏他一下,那该多难受。

    不过这一绕,无形之中也建立了一些优势,祝平炎知道源大夫不可能帮助他,可是吴军不知道。

    虽然源大夫一点也没有要进攻的意思,但对于吴军来说,十辆战车的威胁还是要比祝平炎的三百步卒更大,万万不敢面向祝平炎列阵,将后背不设防的交给源大夫。

    所以最终吴军两线布防,五百人列阵防御源大夫,五百人防御祝平炎。

    当祝平炎绕到了合适的位置,开始逐渐逼近,明显表现出了攻击的意图,吴军的布防也随之调整,两百人从后方调到前面,只余下三百人排开横阵布防源大夫。

    针对源大夫的布防十分单薄,而对于已经确定将要攻击的祝平炎,阵型则极具侵略性。

    中军是两个二百五十人的大方阵,每个方阵五十人一列,纵深五人,两个方阵中间留有空隙,空隙里是吴军将领的战车。

    这布置中规中矩,比祝平炎的军阵更长,也更厚,能抗住祝平炎的攻击,凶险之处在于两翼。

    吴军的两翼布阵相同,都是一百人分为四个方阵,但这四个方阵并不是一字平铺,而是阶梯式排布,靠近中军的第一方阵比中军领先,第二方阵又比第一方阵领先,到第五方阵,已经领先中军一大截了。

    从高空俯视,这阵型就像是一个盘子的剖面图,而从态势上看,这则是一张血盆大口,一旦他与中军交战,两翼就会快速机动,将他包围其中。

    祝军前进的时候,吴军阵中走出两排弩手,走出阵线约三十米,然后便开始射箭。

    对方的射程竟然比他这边更远,这有点出乎祝平炎的预料,赶紧呼喊举盾。

    他未来的发展主力在骑兵,所以兵器发展长杆,远程武器也只打算发展弓。

    骑射需要短弓,而如果是单体弓,短弓必然不如长弓,所以骑兵多用角弓,以弥补短弓带来的射击劣势。

    角弓工艺复杂,直到出来作战之前,第一批角弓都还没完成,所以在武器盔甲全面进入汉代时,弓弩还停留在战国初期,连蹶张弩都没有,全是臂张弩。

    这样来说,如果别人的弩比他更高,应该不会让他疑惑。

    问题是交战国家明显都处于春秋时代,春秋时期虽然有弩,但大规模装备弩兵要到春秋后期,祝平炎手里的弩就是这一批,理论上不应该存在射程差距才对。

    但很快他就明白为什么了,在吴军将领的指挥下,这些吴军竟然用弩箭大角度抛射。

    弩比弓更准,力量也比弓更大,所以直射杀伤比弓高得多,但由于箭杆粗短而尾羽少,抛射时受到的减速会比弓更多,而这种臂张弩的力量并没有比弓强太多,抛射效果就更差了。

    所以祝平炎指挥弩兵时,一般是平射或者小角度抛射,像这种大角度抛射,便是牺牲杀伤力以换取更高的射程。

    如果是对付无防护目标,这招数倒是管用,可现在他们要射的是身穿铁甲且人人带盾的祝军,几乎没有造成杀伤效果。

    但吴军压根就没打算靠弓弩杀伤,祝军人人具甲且带着盾牌,这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抛射不会造成太大杀伤,这也是不难预料的。

    但祝军以紧密阵型举盾防御,就像是乌龟将四肢缩进壳子里,防御有余,却丧失了机动性,而吴军则乘着祝军举盾防御,成包围之势进军。

    吴军在战前摆了类似雁型阵的阵法,但他肯定不会指望祝平炎傻乎乎的钻进去任他包围,所以此时趁着祝平炎难以机动逃离,他们主动冲过来,要把祝平炎吃下去。

    对于大规模装备甲胄盾牌的正规军,弓弩很少会成为杀伤主力,但弓弩等远程武器从未被淘汰过,便是因为即使无法杀敌,能够打出远程压制,也是很好的限制与骚扰手段。

    祝平炎慌得一批,对于数百人级别的战斗,他也算是经验丰富了,所以对自己的领导能力很自信。

    但现在看来,帮派斗争就算用了军阵,和真正的战争依然有很大差距,哪怕是春秋时期的战争他都应付不来。

    得赶紧找军师啊!

    他确实该找军师了,吴军用的压根就不是春秋时期的战法。

    春秋时期的战场上,顶多也就出现鱼丽阵这样的步车协同方阵,雁型阵这种以步兵为主力的阵法,要到战国时期才会出现,这种战术也是一样。

    不过在这种杂糅时代,出现这种情况也不算意外,吴国旁边的楚国可就是处于战国时代,而这位吴军将领和那些能乘着战车冲锋陷阵的同僚不一样,他只能靠步兵战斗,所以就学习了楚军的战法。

    但很可惜,他也不是什么久经战场的老将,这是他第一次参战,也是第一能用上这样的阵法,有些纸上谈兵的意思。

    吴军不可能乱糟糟的跑过来,哪怕是春秋时期的人也知道阵型乱了就等于兵败,所以吴军需要在保持阵型的基础上压过来。

    而他带领的这一千人,除了他自己的少数仆从军,大部分都是东拼西凑的预备军,根本做不到在保持阵型的情况下快速冲锋,所以冲锋速度异常缓慢。

    再加上祝平炎命令士兵有序后撤,导致弩兵已经射出七八枝箭了,还远远没有达到预期位置。

    这些弩兵其实也没有达到大角度抛射的熟练度,但是将领自身经验丰富,他的命令可以迅速且准确的传给每一个人,而这个人也必定会按照他的命令去做。

    所以吴军抛射纯粹是将领一个人在干活,他根据距离,命令所有弩兵将弩调整到合适角度,如果很多人都错了,他就给错误的人下令指导,只要保证大部分人都没错,就可以射击。

    所以吴军的射击间隔很长,而现在吴军体力不支,射击间隔就更长了。

    此时祝平炎发现吴军的射击出现断档,立刻高呼:“换弩,冲上去射他们!”

    祝军没有训练过大角度抛射,所以之前只能举盾防守,无法还击,但现在双方接近不少,再稍微冲锋一段,就进入了直射距离,训练有素的祝军迅速从密集阵型切换成散阵,一轮射击打的敌方弩手猝不及防。

    春秋时期的士兵质量都还不错,即便是随军的步卒,也至少是国人,也就是贵族代代传承时,没有继承权的旁支,这些人没有封地,也几乎没有官职,本质上就是条件稍好的平民。

    至于更加贫穷的庶人,压根没有资格参战。

    所以步卒的甲质量虽然差了点,但披甲率也很高,从莒军的情况就能看出来,即便是最后排类似预备军的,也大多会弄点简易胸甲。

    但吴军就是属于质量最差的那批,虽然最前排也能有正式的皮甲,但到第二排质量就已经下降,第三排几乎和莒军的预备军一个水平了。

    这些弩手也都没有正式的皮甲,不过就算是竹木甲、石甲、生皮甲,总也能起到一点防护效果,虽然中箭的大部分都受伤了,但死亡或者重伤的不到一成。

    吴军的弩兵本就疲惫,突然遭遇打击,第一时间就想撤回本阵。吴军将领立刻下令稳固阵线,虽然他也看出来双方差距很大,远程攻击多半是打不赢,但打不赢和不打是两回事。

    双方弓兵对射,己方本阵依然可以谨慎前进,如果敌军射击两翼阻挠包围,对方就会被己方射手打击,如果双方互射,本阵就可以继续前进。

    所以不能退,哪怕战死也得起到牵制作用!

    换做一般将领,根本无法给杂鱼军下达如此严苛的命令,但是这位将领的异能就是精神引导,所以弩兵们都开始重新整队。

    尽管将领用了异能,但这些弩手自身素质摆在这,重整队伍快不到哪去,而就因为慢了一点,他们又遭受了第二轮打击。

    祝军的射击频率比正常情况快得多。

    因为祝平炎一直训练直射,所以用的是轮换式射击,弩兵分为三排,第一排弩兵射完之后撤退,第二排的弩兵上前射击,之后是第三排,使射击连绵不断。

    当然,也只是连绵不绝而已,三百弩兵一次只能射出一百弩箭,杀伤力降低了不少,而且由于人员走动耽误时间,相比于排成长列齐射,这样的效率会略低一点。

    但相比于长列的散阵射击,这样的三列轮换射击更容易切换近战。

    长列的散阵几乎没有近战能力,一交战必然会被击穿,而临时调整阵型,两侧的士兵需要大幅度跑位,耗时比较多,也容易发生混乱。

    所以为了兼顾远近不同的交战方式,祝平炎将三百人分成三列,每人都有固定的站位,虽然灵活性差了点,但更加稳定,即便阵型乱了,也能迅速恢复。

    这种三列轮换射击,最早记载于宋朝,因为宋朝大量装备强弩,而更早大规模装备弩的秦汉,则由于年代过远,无法确切证明有此战术。

    不过秦汉时期很可能是没有的,因为宋朝铁甲已经十分普及,尽管弩也越来越强,但也只有直射才能破甲,所以只能以牺牲火力为代价轮换射击。

    而秦汉时期的铁甲率不到40%,大部分士兵还装备着皮甲,手臂和腿也少有防护,弩箭抛射就能有不错的杀伤,说不定那时候都是抛射,直接万箭齐发,不用轮换,就像现在吴军的战术。

    三轮齐射之后,敌军的反击也终于到来,虽然哪怕是直射,这些弩箭也穿不透铁甲,但铁甲也没法防御全身,在不举盾的情况下,依然有十来人手臂中箭。

    士兵们在箭雨中射出弩箭,然后后排士兵立刻顶上来,伤兵便撤到最后,由小白进行简单治疗。

    与一般的治疗不同,小白先治轻伤,迅速恢复一批战斗力,然后再治疗伤势较重的,因为要害都防御的很好,根本没有生命危险,也没有治疗重伤的必要。

    如此又放了三轮弩箭,己方有十多人等待治疗,而对方几乎人人负伤,大半失去战斗力,威胁也越来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