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敢问阁下,吾妻何在 » 四百一十六章 议和

四百一十六章 议和

    打仗打的就是士气,古代战争几乎不存在双方血战至最后一兵一卒的情况。

    祝军拥有超越时代的科技,对于打崩敌人士气这种情况更是熟悉,不过五百禁卫对战一万多莒军,就是祝平炎都不敢说能赢,在禁卫下桥的瞬间,他就已经在调度第二批登陆士兵了。

    在他的计算中,诸葛连弩射击结束之后,基本就没有机会重新装弹了,禁卫要与莒军肉搏。

    再怎么有装备优势,五百禁卫也不可能打赢那么多莒军,但是在前期射击的配合下,短期内拖住莒军不难,此时第二批近战士兵就会登场。

    一千人对一万多人,表面上看还是差着十几倍,实际上已经没那么危急了,因为双方锋线上的人数差得不多,只是己方的纵深单薄了一点。

    锋线是当前战况的最大影响因素,纵深要有伤亡以后才能体现出作用,祝平炎相信祝军短时间内不会出现大规模伤亡,那从桥上源源不断补充的兵力就足够。

    一旦打开局面,之后战况只会越来越好,不用太多,只要有三分之一祝军登陆,这一战就稳了。

    谁能想到诸葛连弩一波射完,直接把莒军打崩了,那可是一万多人。

    就在这时候,祝平炎发现沂水下游一道波浪在逆流而上,虽然太远了看不清莒子是否在上面,不过这时候御浪而来的除了莒子还能有谁呢。

    祝平炎再也顾不上高兴,命令士兵们让开道路,让原本躲在后方不打算上战场的骑兵登陆,而他自己则飞奔下桥,命令禁卫让开道路。

    原本已经下马的季姜也上马,带领着祝骑向溃兵冲锋。

    骑兵全部下桥之后,祝平炎又跑回去,命令步兵骑着连弩禁卫的战马下桥,让禁卫上马追击,尽可能多杀伤敌军,不要俘虏。

    无论是自身道德、维护军纪与名声的角度考虑,都不应该杀俘,但现在是特殊情况,没有别的办法了。

    河对岸的莒军之所以有那么多投降,是因为被堵在河边没有退路,下水的都死了,除了投降没有活路。

    这边不同,莒军虽然士气崩了,觉得己方肯定会败,却不认为自己跑都跑不掉,毕竟岸上的祝军就这么点,他们一窝蜂的逃走,祝军又能怎么办呢。

    所以莒军都是溃逃,没有大规模投降,只有祝骑追击时会有小股莒军实在跑不掉,迫不得已才会投降。

    在莒子赶回来之前,没有时间把这些小股投降的莒军收拢,然后带到河对岸远离战场的地方,一旦被莒子的凤舞笼罩,这些人未必还会投降。

    所以只能装作没看见,能杀多少是多少。

    步兵的追击效率太差,从桥上下来就花了一段时间,再去追也追不上,所以都去帮助向军天骄。

    这次就没能再推动多米诺,很快莒子就到了跟前,祝平炎召回了四处追击的骑兵原地列阵,防备莒子的攻击,向军天骄则围绕着祝军列阵,防备莒子袭杀祝平炎。

    莒子见到自己三万大军几乎全灭,愤怒到眼睛都红了,指着祝平炎怒骂:“卑鄙小人,竟然背约偷袭!”

    祝平炎对莒子的辱骂当然毫不动容,他审视了双方的实力,不由再次叹息。

    莒方的凡人军队几乎全灭,没死的也逃远了,短期内无法收拢,但是莒国的天骄力量与己方依然差距不大。

    觉醒与证道的战斗倒是没有什么可指摘的,毕竟刚开打没多久,而且双方的实力差距不大,没取得什么优势很正常,让他叹息的还是灵台。

    有这么大的优势,又过了这么长时间,向军灵台还没战胜对面,只是打伤了三人,算是扩大了优势。

    可这些优势未必能抵消凤舞的加成,真打起来依然胜负未知。

    于是他对莒子喊道:“非我要杀向子,实在是他逼迫太甚,我不得已而反击,误杀而已,我亦悔恨,将苦心经营的新城送出,祝向恩怨已解,莒公何必插手。”

    莒子也已经冷静下来,祝平炎觉得胜负未知,他又何尝有把握。

    由他这个巅峰灵台跳出的凤舞,只能对地仙以下有加持,而且实力越强,加持越少,凤舞加成最大的就是凡人士兵,而他的凡人士兵所剩无几,战力损失大半。

    如今己方灵台一死三伤,对方又有床弩和未知法器支持,一段凤舞也未必能取得优势,必须得撑到二段凤舞,而在这期间,觉醒与证道天骄能撑住吗?

    他不得不承认,祝军是当世第一强军,在无数凡品法器的支持下,这支军队能对灵台以下的天骄造成巨大威胁,便是灵台也只能打一轮就跑,若是对自己的实力不够自信,绝不敢和这样的军队死战到底。

    现在他只是打了场败仗,损失惨重,若是再打下去,很可能就是全军覆没,齐鲁前一刻还是盟友,下一刻就是饿狼,莒国倾覆也只在旦夕之间。

    赌注太大了,哪怕他已对祝平炎恨之入骨,也不敢轻易去赌。

    他选择杀祝平炎为公子秋报仇,的确是放弃了利益最大化来发泄愤怒,但也不是完全失去理智,他有能力击败祝向联军,只是损失大些而已。

    就像关羽被杀,刘备一怒之下举兵伐吴,谁又能想到会被火烧连营呢。

    既然已经被火烧连营了,哪怕心怀大恨,刘备也只能退走。

    莒子沉默了十几秒,然后面无表情的说道:“原来如此,看来是我误会了。”

    莒子退兵,祝平炎和向男之子名义上依然是莒国臣子,只是拥有高度自主权,不再上供。

    这在封建时代也不是什么稀奇事,不过在通常情况下,国君举兵攻击地方却失败,代表了国君对国内的掌控力变弱,是一个国家衰败甚至分裂的开始。

    封建时代的国家,和后世君主集权的帝国不同,国君不是绝对领袖,更像是盟主。

    君主拥有最好的封地,最强大的力量,要打仗了,就联络小弟调集兵力,然后这个联盟去攻击敌人。

    战胜了就瓜分利益,联盟更加紧密,大家都觉得跟着君主混有好处;战败了就灰溜溜的逃走,内部会出现对君主的非议,联盟变得松散。

    战争有胜有败这是所有人的共识,只要君主依然拥有强大的力量,一两次战败不会动摇联盟根基。

    但这次的战败不一样。

    如果老大的一个小弟不听话,老大带着其他小弟打算把这个不听话的小弟揍一顿,让他重新听话,却反过来被揍了一顿,这时候其他小弟会怎么想?

    而且这次败得实在太惨了,三万多人的军队,九千人被俘虏,一万多人被杀,剩余一万多人四散逃走,至今还有三千人下落不明。

    相比于凡人军队的损失惨重,天骄的损失就要低得多了。

    天骄的敌人是向军天骄,和常规打仗没有区别,而且双方很多都认识,比正常打仗的伤亡还要低得多,战死的天骄大部分都是祝军杀的。

    莒子的异能要依靠凡人军队,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莒子的损失更大,威信受损,实力也受损,统治力必然大幅度降低。

    这次之后,莒子已经失去让群臣响应的资格了,需要花很长时间恢复力量,也需要花一些时间,用一些手段,让其他大夫继续听令,短期内没时间再管向国的事了。

    一旦失去了外部压力,祝向联盟就迅速瓦解,并且成为了敌人,各自内部其实也都是一地鸡毛。

    姓为血缘,氏为权力,向男的向就是氏,而此时向男儿子失去了向城,名义上也就失去了称向的资格,所以改名为新男。

    向国刚刚覆灭的时候,向国贵族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归顺莒国,要么拥立向男。为了对抗莒国,向男也必须强大,所以人心归附,向男迅速成为巅峰灵台。

    但是现在莒子兵败,向国旧贵族最大的敌人是祝平炎,祝平炎给的压力可要比莒子小太多了。

    主动送出新城之后,从势力范围来看,祝向基本对等,而从野战实力来看,一个灵台都没有的祝平炎,明显弱于向军。

    所以此时向国旧贵族不再需要一个强大的领袖,只想要一个听命的傀儡。

    新男陷入了死循环,他没有绝对的统治力,也就没有祭祀权,可没有祭祀权,就无法迅速提升实力,也就无法获得绝对的统治力。

    这时候他只能寻找外部帮助,当然不能找莒子,哪怕莒子被打残了,也不能随意招惹,只能找祝平炎,想要购买盔甲。

    他对祝平炎的感觉真是相当复杂。

    祝平炎是他的杀父仇人。

    向男不止一个儿子,他的地位并不稳固,可这突然的意外让他顺利继承了向男的权利。

    向男死得太突然,这权力非常不稳定。

    正因为权利不稳定,他需要祝平炎这个敌人,甚至希望祝平炎能更强大一些。

    祝平炎占了向城,成了旧贵族们不允许他祭祀的借口,他是以向国的名义祭祀,现在向城都丢了,有什么资格祭祀呢。

    情感上来说,他还是恨祝平炎,但一个领导者不能被情感左右,他只能笑脸迎接祝平炎,然后与之商议购买装备的具体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