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振兴文娱从1993开始 » 第八十章 天下怎么会有如此无耻之徒?

第八十章 天下怎么会有如此无耻之徒?

    经过楚之珩三人组在各个学校不要脸的宣传,专辑的销量出奇的好。

    许多学生回到家便和自己的父母吵着闹着要购买楚之珩的《世界》专辑。

    在九十年代能有七十万张的销量可是能上排行榜的。

    这可把毕晓世和海蝶音乐赚得盆满钵满的,他们都开心的合不拢嘴了。

    当然楚之珩也没少赚,至少赚了93年时一套四合院的钱。

    楚之珩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多钱,一摞摞放在书桌钱,眼睛都放着光。

    他搓了搓手,舔了舔干涩的嘴唇,开始点钞。

    小爷这辈子第一次见到这么多钱,有钱真好!

    发财了!发财了!

    小爷要环游世界,不,应该先买房。

    买房乃发家致富首选之道!

    可现在的商品房没多少,大部分还都是公房,无法买卖。

    自己有钱没处花,重生以来第一次遇到暴富后最大的烦恼。

    要不买地?囤地?

    楚之珩被自己天才般的想法震惊到了!

    没想到自己这么有商业天赋!!!

    这哪是什么商业天赋,但凡重生的人都知道的常识!

    陈修休和屈伯康对京师颇为熟悉,父母也是京师人,打听一些事儿也比较容易。

    楚之珩托他们问问京师有哪些土地在拍卖?

    多方打听之下,听说南二环边上的方庄有块土地下个月要拍卖。

    方庄是京师第一个整体规划的住宅区域,是第一大社区,也是第一个大型富人区。从1984年规划拆迁一直到90年代初形成规模,方庄一直是高大上的存在。

    方庄的住宅小区的名字很有特点,就是其名字都有一个“芳”字。

    其中四个最大的小区分别叫做芳古园、芳城园、芳群园、芳星园,将这四个小区的中间名字连起来就是“古城群星”,即古老的京师中新的亮点之意。

    为什么叫方庄,其实就是方家庄的地名。

    蒲黄榆,蒲家庄、黄土坑和榆树庄三个村子的合称。

    在天通苑出现之前,方庄社区是绝对的最大社区,常住人口接近10万人,同样是一个小城的规模了。

    现在的方庄对京师人来说感觉和后世的三里屯似的,美食购物加高楼大厦霓虹灯。

    在九十年代中期之前,方庄的消费在京师不能算最高,但绝对是高的之一。

    而且这里是京师最早最大的商品房聚集区,第一家贷款银行就出现在方庄环岛。

    1995年之前,但凡是明星,有小一半都在方庄住过。

    还有一个标志性单位就是出国人员服务部,之所以设在这里就是因为能出国的人多、方便。

    在九十年代甭说出国了,去趟通州天津的都能吹牛半年,坐飞机更是要介绍信的。

    在方庄成立服务部之前,要买带指标的外汇商品都只能去进口商品大楼。

    在惠新东街,对现在的京师人来说感觉好远好远的,都快到四环了。有了方庄的就方便多了,买不起的可以来看看,反正也不要钱。

    陈修休家在方庄也有套房子,双休日和他父母来方庄的豪宅里度过。

    楚之珩不知道的是楚敬昇也有一套房子在方庄,楚之琦寒暑假就会去那里过。

    到了周末,他亲自去了一趟方庄走访,这块土拍的地址在左安门桥南800米路东,后世的首开璞瑅公馆,在它北侧约120米的地方会有一所四中璞瑅学校,依托国际生活区,紧密连接新世界商圈、CBD商圈、东单商圈及西单商圈,距离CBD约6公里,天安门9公里,金融街11公里。

    按照现在的周围土拍成交价格,这简直就是白菜价,怪不得当初李老头囤了这么多地。

    兜完一圈后,楚之珩很满意的打道回府了。

    在回去的路上,他还畅想着未来要如何打造他这块地,越想越兴奋。

    他连地都没有拍下,就已经异想天开了。

    一边走在长安街上,脑袋里一边琢磨着,丝毫没察觉前方有人。

    于是,他和对面一女孩撞了个满怀。

    “楚之珩,你干嘛呢?走路不看路吗?”蓝言溪揉了揉自己的头,埋怨地看着楚之珩。

    楚之珩从地上爬起来,拍了拍屁股上的灰尘,来个恶人先告状,“你还有理了?你明明都看到我了,你还不让开,你是不是傻啊?”

    蓝言溪委屈巴巴地看着他。

    天下怎么会有如此无耻之徒?

    见她快要哭出来了,楚之珩心头一软,蹲下来摸了摸她的头,免为其难地道歉。

    “好了好了!对不起,你别哭了,我带你吃火锅,吃涮羊肉。”

    一听有好吃的,蓝言溪眼眶上打转的眼泪瞬间憋回去了。

    “我要吃东来顺。”

    “行行行,西来顺,我也带你去吃。”

    蓝言溪两眼突然放光,“真的吗?西来顺也带我去吃?”

    楚之珩一时哑然,这家伙真是蹬鼻子上脸,顺杆往上爬啊!

    “行行行!随你定。”

    “那我们先去西来顺吃吧!”

    “那快走吧!”

    蓝言溪利索的往前走,见楚之珩还没跟上,转身看向他,“快走呀!晚了就没位置了。”

    1935年4月25日《京师实报》写道:“西长安街的西来顺,在教门馆子中比较摩登……往往运用思想,发明一些新菜式,介于半中半西之间,也介于荤素之间,阔人请客,朋友小吃都行得”。

    西来顺刚开张那会儿,买卖十分简单。

    当时门口左右两边,挂着红字白底“烤涮”两个磨盘般大字,周围点缀满了小电灯,既豁亮又抢眼。

    一进门是长条院子,正房跟两边东西厢房,都隔成雅座,高大的铅铁罩棚底下,摆了一排烤肉炙子,只要是饭口,不论谁打从西来顺门口路过,那烤肉的香味,搁谁都忍不住得迈腿进门解解馋。

    后来,西来顺以清真炒菜扬名京城,靠的是掌灶师傅褚祥。

    早在进西来顺之前,褚祥就已经是京师清真餐饮业大师一级的人物。

    褚祥世居牛街,四代为厨。他在厨艺方面颇有灵气和悟性,不到20岁就在牛街厨行崭露头角。

    宣统元年,褚祥被选入清宫御膳房。25岁开始又成了北洋政府总统府清真厨房掌灶厨师,深得府内外社会名流、文武要人的赏识。

    所以,当年社会名流创办西来顺时,首先礼聘褚祥担任经理兼主厨。

    那年月,国人观念比较保守,在餐饮上也如是。

    如何能在众多餐饮老字号中站住脚?

    褚祥选择了创新。

    因为在宫里、府里都干过,见的东西也多。

    褚祥大胆引进番茄、芦笋、洋芋、生菜等“洋菜”,西餐调味的沙拉酱、番茄酱、咖喱粉、起司粉、辣酱油、鲜牛奶也用到清真炒菜里边。

    一下子,褚祥在西来顺创新了70多种菜品,菜单上的菜一共达到145个。

    都说众口难调,到了西来顺基本上不算事儿了。

    这样,生意自然火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