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大晋雄主李存孝 » 第三十八章 董卓进京

第三十八章 董卓进京

    中平六年,三月。

    接到皇甫嵩奏折的刘宏,本就虚弱的神色更显惨白。

    “愚蠢!朕给了他这么大的机会,这个匹夫居然不敢除掉董卓!”

    看到天子发怒,身边的太监们大气都不敢出一下。赵忠见状,走到刘宏身侧躬身,

    “陛下!这皇甫嵩如此软弱,终究难成大气。

    董卓不过边疆武人,在雒阳也难堪大用。

    如今大将军受士大夫蛊惑,大封士大夫一系。奴婢以为此举甚为不妥。”

    听到赵忠的话,刘宏轻叹一声,

    “如今大汉各州遍布士族势力,刘焉自从领了益州牧,便与朝中使者断了联系。

    乱世将起还企图偏安一隅,愚蠢至极!

    皇室宗亲尚且如此,又岂能指望武人救国?

    传我旨意,责令董卓立即赴并州上任!”

    刘宏这几年费尽心思收回皇权,最终却是竹篮打水。大汉如今的局势更令人绝望,外戚掌权后被士大夫拉拢,如今身边可用的竟只剩一群宦官,着实可悲...

    收到圣旨的董卓,在李儒的建议下仅带了熊、虎二营向河东进发,到达河东后便停滞不前,众人开始观望雒阳的局势...

    ...

    同年四月,天子刘宏驾崩!十常侍秘不发丧,下矫诏命大将军何进入宫。

    大将军府内,收到圣旨的何进正准备进宫面圣。

    “末将袁绍(曹操),见过大将军!”

    “本初、孟德,无需多礼!起来吧。”

    两名三十出头的男子来到了何进府内,领头的男子身长七尺有余,身长貌伟,满脸的英雄气;跟在身后的那人则是面如黑炭,身长不足七尺,矮胖圆脸,相貌如此不堪,但唯独一双大眼却是炯炯有神。

    “大将军!据末将得到的消息,天子今日早已殡天!

    如今下诏让将军进宫,必是十常侍等人的阴谋!

    将军万万不可以身犯险!”

    俊秀男子正是袁家长子袁绍,字本初。此刻一脸忠贞的表演,让何进颇为感动。

    “若不是本初提醒,吾命休矣!

    我即刻点备军马,尔等随我杀进宫去,剿除宦官!”

    士大夫的能力遍布朝廷内外,听到袁绍的劝阻,何进深信不疑,满脸杀气的便要进宫!

    “大将军万万不可!

    今日之计,当先宜正君位,然后图贼!”

    矮胖男子当即阻拦,正是曹操,曹孟德!

    “哼!汝这小辈安知国家大事?再敢阻拦,定惩不殆!”

    曹操在何进眼里可没有袁绍的地位,不过是袁家的附庸罢了!

    “大将军!孟德所言不无道理!

    当务之急还需扶皇子辩承继大统!

    天子新丧,我等若是贸然进宫大开杀戒,与谋反何异?”

    听到袁绍的劝阻,何进逐渐冷静了下来。

    “本初之意我如何不知?可十常侍除我之心不死,

    若不先下手为强,后患无穷也!”

    虽停住了脚步,何进依然是眉头紧锁。

    “此事不难,大将军可召四方英雄之士进京剿贼,此借刀杀人之计也!

    如此,大将军即得高位。杀人之名则由边疆武人背负,岂不两全其美?”

    袁绍轻声笑道,何进听后默默赞许。

    “此事万万不可!大将军,若让边疆武人进京,后患无穷也!

    大将军若想攘除奸凶,只需一狱吏即可,何须如此大动干戈?”

    听到曹操的建议,袁绍脸色渐黑,何进则不以为意。

    “孟德今日为何百般阻拦,宦官不死本将军岂能心安?

    哦,本将军想起来了!孟德乃宦官之后,汝可放心。

    此事定不会牵连曹家,哈哈哈哈!”

    何进放声狂笑,袁绍随即附和,气的曹操甩手而去。

    “此事有本初相助,我便放心了。

    听我将令,即刻召集大臣们入宫吊丧!”

    ...

    众人在何进的带领下来到皇宫,见事已败露,十常侍当即斩杀了西园校尉蹇硕,去求见何皇后,一番阿谀奉承后,直言此事皆蹇硕所为。

    何进带着袁绍等人入宫后,大臣们跟随何进吊唁刘宏。一切丧礼操办结束后,何进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龙袍,直接披在了皇子刘辩身上,当众宣布由皇子辩继承大统,百官附议!董太后见大事已定,气冲冲的跑回寝宫...

    后堂内,一名相貌奇美的高贵妇人将何进唤入房中,正是大汉皇后何氏!

    “都进来吧!”

    二人迎面跪坐,何皇后轻声低语。十常侍众人依次涌入,何进以为这些人心怀叵测,当即起身,抽出佩剑!

    “大将军切莫误会!前番起事皆是蹇硕与董太后的主意,我等怎敢挑战大将军虎威?

    今日特来献上蹇硕首级,请大将军明察!”

    张让带着十常侍一一跪下,不断的像何皇后使着眼色。

    “兄长!宫中之事皆在我手,兄长无需担心。

    我何家能有今日,十常侍出力不少,兄长可不能滥杀无辜啊!”

    听到何皇后的话,张让赶忙磕头赔罪。见十常侍均已服软,何进冷笑摇头。在他看来,等董卓进京便是他们的死期,也不急于一时...

    “这个董太后!一把年纪还不消停!看来董家是活到头了!”

    何进眼中满是杀意,同为外戚,岂能允许董家做大?

    “兄长无需担心,对付这个老妇人,小妹自有办法!”

    何皇后微微一笑,示意何进退下。

    ...

    次日,董太后突然临朝听政。下旨封皇子协为陈留王,加封国舅董重为骠骑将军,并重用十常侍共理朝政!

    接到消息的何进心下大骇,赶忙进宫求见何皇后。得知此事的何皇后却不以为意,直言早已安排妥当,只是美眸中泛起的杀意却不如她说的那般轻巧...

    数日后,一道圣旨直指骠骑将军董重蓄意谋反。何进领禁军逼近董重府外,董重不堪受辱,当众自刎。失去庇护的董家,在董太后被赶出皇宫后,一杯毒酒赐死!

    自此,朝堂之上何家一家独大。以袁家为首的士大夫团体接连被敕封高位,何进如今意气风发,十常侍在他眼里已彻底没了威胁。

    收到董卓、丁原等人即将进京消息的十常侍等人,终日惶恐不已...在张让与赵忠等人的商议下,众人决定以讨好何太后、舞阳君、何苗为突破口,而独揽朝政的何进,却不知背刺即将来临。

    十常侍经过数日的谋划,最终策反了何苗等人。众人下矫诏宣何进进宫,这次的袁绍等人却并未阻拦,只是将其送到宫门外待命。最终何进中伏,当场死亡。看到被扔出的何进首级,袁绍等人瞬间暴起,带兵以清君侧之名杀入皇宫,宦官皆杀,不问官职!

    整个皇宫彻底陷入混乱......

    ...

    ...

    河东郡,董卓营帐内。

    “贤婿!这何进召我入京是何意?不过屈屈宦官,还需我等带兵剿灭?”

    董卓与何进并无交际,此刻看到诏书一脸不解。

    “大将军死期将至...”

    “还请兄长直言!”

    听到李儒的话,一旁的李存孝也来了兴趣,前世他便知道何进是死于宦官之手,不解李儒为何能未卜先知。众人期待的眼神纷纷望向李儒,待他解惑。

    “主公!若只是诛杀阉党,安排几个禁军便可轻易办到!

    这何进召我等入京剿贼,以十常侍的能量怎会不知?

    必会先下手为强,诛杀何进!”

    听到李儒的解释,众人纷纷点头。

    “献此策之人,庸臣耳!而何进还能采纳,当真愚蠢至极!贤婿为何发笑?”

    董卓的吐槽,却引来了李儒的轻笑。

    “主公!此策必是士人所献,为的就是激化阉党与何进的矛盾!

    只要何进一死,士大夫便可轻易诛杀阉党。此乃渔翁得利之法,妙计也!

    如今宫内有变,还请主公即刻发兵!”

    李儒将一切想通后,当即建议出兵。

    “贤婿言之有理!大军出发,直奔雒阳!”

    随着董卓令下,六千精锐骑兵奔赴雒阳而去。

    ...

    待他们抵达雒阳城外,见皇宫方向浓烟滚滚。众人加快脚步进城,即将抵达宫门,却见到一队人马杀将而出,领头之人正是董旻和一名大将军府的将领!

    “叔颖!速来!”

    董卓看到亲弟,激动不已,赶忙招呼。董旻也看到了带兵进城的二哥,策马向前,却隐晦的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董卓心领神会,向李存孝低语,

    “存孝,杀了叔颖身后那名将领!”

    李存孝弯弓搭箭,一箭直中将领眉心!

    “二哥!你总算来了!”

    看着神色激动的弟弟,董卓赶忙追问发生了何事。

    “陛下前几日便驾崩了,大将军在袁绍等人的帮助下,让皇子辩继承了皇位。

    昨日十常侍下矫诏,命大将军入宫觐见,最终大将军中伏被杀。

    今日太傅袁隗又命我等诛杀何苗一族,这些士人当真是心狠手辣。

    刚刚被存孝射杀的那人名唤吴匡,便是何进的家将,早已投靠了士人!

    二哥还是赶紧带队返回西凉吧,士大夫的阴谋,不是我等这些边官武人所能撼动的!”

    听到董旻的解释,众将纷纷将目光看向李儒,这也猜的太准了!

    董卓则陷入了沉思,心下有了一个大胆的谋划,

    “叔颖!今日即便我等重返西凉,依然也只是袁家的一条狗罢了!

    如今外戚、宦官皆已伏诛,正是我等重新做人的大好机会!

    如今关中混乱不堪,我有三十万西凉军,何不趁此机会立足雒阳?”

    而李儒则是第一个站了出来,

    “主公英明!此乃天赐良机,不可弃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