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东陆战记 » 接诏

接诏

    昨晚那慧星自酉初时分出现在东方,自东向西划过天际,拖着长长的尾巴,在天边飞了近一个时辰,上京城中许多人都看到了,当晚整个上京城就已传遍,各酒楼夜肆繁华场所都在讨论。待到第二天一早,各种流言都已出现,一时间整个上京城竟人心惶惶。待到辰初时分,上京城内外十六座城门口,便都贴出了告示,大意是“京中良民,当各安本分,不得妄议天象,如有违反者,定严惩不待”。京兆府的衙役厢吏们也都上了街,沿街敲锣吆喝起来,向民众宣传告示。上京城中的各大酒楼脚店、茶馆客栈、街头路口也都贴满了告示,街面上也多了许多巡查的兵士,可饶是如此,百姓们私底下仍是议论纷纷。

    自打那慧星出现,钦天监便将此事报与了当今圣上,圣上于是连夜召集内阁重臣商议此事,没曾想君臣商讨一夜,竟无一人能解。此等天象之事,本是钦天监的职责,那钦天监监正高长福,生性胆小怕事,群臣问他此事的来龙去脉,他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圣上问他此事是吉是凶?他也不敢作答,只知一个劲的磕头谢罪,翻来覆去的就是那句“微臣该死”!众人正一愁莫展之际,一个老内侍对圣上耳语道:“何不召紫极观的慧善真人前来,或许他能解答这其中的奥秘”。圣上一听,抚额叹道:“朕怎么把这个给忘了”,当即传下口谕,命贴身内侍宦官去紫极观传召,还特意安排了八抬的舆轿去接。紫极观在上京城西,离京城尚有三十多里,来回要两个多时辰,慧善真人要响午时分才能到,圣上见群臣商议了一夜,此时也都累了,当下便退了朝,众臣亦是各归其位,自不待言。

    一众传诏内侍赶到紫极观已是巳时,观内像是提前知道要来传诏一般,早已打扫干净中门大开,慧善真人着一身御赐道服,带领一众弟子,在“太极殿”中迎接传诏使,领头内宦见此,当即宣完口谕,便要请慧善真人上轿回宫,慧善真人也不着急,与领头内宦言道:“内使倒也不用急在一时,此时已是巳时,赶到宫中也要午时了,怕是要耽误圣上用膳,你们赶了一早上的路,也是辛苦了,不如先在观中休息一下,喝杯清茶再起身也不迟”,领头内宦一听也觉得有道理,况且圣上也没有说一定要何时赶到,当下便应承了下来,慧善真人便让天璇安排一干人等到偏殿休息喝茶,自己则召集众师弟、观中有司职的弟子,到议事厅商议,观中慧字辈的十几人,有司职的二十几名天字辈弟子,和天志几位师兄弟,俱早已在议事厅中等候,慧善真人在案首坐下,对众人言道:“此次慧星现世,圣上召我入宫觐见,想必是遇到什么为难之事,我紫极观乃朝廷下令敕建,平日里受尽朝廷优待,当此人心浮乱之时,自当做好为朝廷为圣上排忧解难的准备”。接着言道:“观中自即日起,需加强防范,以防有宵小趁机搅乱,观中弟子无事不得外出,闲杂人等不得入观,烦劳慧灵、慧芳、慧虚三位师弟,拟个章程出来”。那慧灵、慧芳、慧虚几人,原本就是负责观中戒律清规的,当下即领了命。慧善真人接着温言问道:“对于此次慧星现世,你们都有何看法”?众人一时都默不作声,天枢见此情景,当下开口答道:“今天一早,天权师弟便与我们几个作了商议,我们商议了半天,也没个结果。于是分头去三大阁中,查找了一下资料,除了天璇师弟提到的几本官修史书,就只有天权师弟找到的那本《东陆异志》,似乎与此事有关,现在都找了出来”,说完便指了一下案头上的一叠书本,慧善真人拿出了那本《东陆异志》,交给了一旁的天志,让其先收好。其余的书也不再看,点点头道:“很好,你们也算是有心了,剩下这些书,天枢你都先放回原位吧”。接着沉声对众人道:“诸位都要清楚,此事非同小可,凡我紫极观弟子,不得与外人谈论此事,你们私底下也不要去乱行猜测,观中三百余人,人多嘴杂,难免走漏消息,传出去非但有损我紫极观声誉,也很有可能对朝廷对百姓造成不好的影响,你们都是观中砥柱,尤其要以身作则作好监督,若有违反,观中自有戒律清规处置”。慧善真人平日里对众师兄弟和众弟子,一向温和亲切,多是谆谆教诲,甚少责备,此番连声告诫众人,众人俱是心中凛然,当下领了告诫,各自去安排妥当。

    慧善真人告诫完众弟子,待众人散去,便带着天志往"太玄阁"而去,绕过"太玄阁",到了阁后一不起眼的小院前,那是一个二层两进四方的独立小院,院子周边空旷的连株花都没种,四周墙上早已布满了青苔,院门紧闭,门脸上的石牌匾,也快要被青苔遮住了,隐约能看到"潜龙院"三个字。这地方天志以前也到外面玩过几回,但是从来没有进去过,在他的印象中,观中好像没人提起过这个地方,像是一个荒废了的院子一样。慧善真人示意天志去叫门,天志一脸的疑惑,心想这里面原来住着人啊,当下上去小心翼翼的扣了几下门环,稍后便听到院内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问道:“何人上门”?天志正不知如何回应,慧善真人便先行开了口:“师侄慧善,有事求见几位师叔”。天志一听,心想:“好家伙,原来院里住着的是师叔祖,还不止一个,幸好刚才敲门时,没有用太大力”。院内一时没了动静,稍后便耳听得一阵小小的咔咔声,只见那院门缓缓打了开来,却没有看到开门之人。天志心下虽觉奇怪,却也不觉惊奇,紫极观中也有人钻研机关术,那天玑天权二人,便最是喜欢,也颇为精通,天志也曾受教与二位师兄,多有向他们请教学习,还曾在那“太玄阁”中,查看钻研过各类机关秘诀,此等机关门在他眼中看来,也不过是平常之物罢了。慧善真人向天志吩咐道:“你先在外面候着”,说罢便走进了院子里,随即那院门便又缓缓的关上。约摸过了一盏茶的功夫,那院门又打了开来,慧善真人从院子里出来,一手还捧着一个一尺见方的盒子,天志看到连忙接了过来,跟着师父往大殿而去,身后那院门又缓缓关上了。

    天志跟着师父回到大殿,慧善真人让他去偏殿请传召的内侍,那传令内侍宦官当即回到大殿,天璇一直都在偏殿陪着一众传召之人,便也一起跟了过来。慧善真人与众人说道:“让诸位久候了,我们这便动身吧”,说罢又叫上天璇天志二人,带上那个小盒随他一起进宫。天志一听要进京城去面圣,顿时便一脸的兴奋,把那盒子往天璇手中一放,说了声“我去去就来”,转身就往自己住的地方跑去,众人也不知他要去干什么,一时也不知道要不要等他。慧善真人见爱徒如此这般,便向那内侍官解释道:“我这徒儿年纪少,没甚见识,内使不要见怪,我们这就起程,不用等他了,他自会跟来”。当下便上了舆轿,众人随即动身,刚出了观门没多远,那天志便一路小跑的跟了上来,身背一搭裢,里面不知道装的什么东西,手拿一羊皮水壶,一副要出远门的样子。天璇见了打趣道:“小师弟,你这一身行头,是要赴京赶考吗”,天志哼了一声道:“你少拿我打镲,这一路上来回得有好几十里地吧,我得带点吃的喝的,这是给师父准备的呢,可没你的份哦”。天璇听了,心下赞了一声“这孩子想的倒是周到”,慧善真人听了,脸上也露出了一丝微笑。慧善真人修道几十年,一身修为极为精湛,这区区几十里路,自是难不住他,难得的是徒儿的一片孝心,心想总算没白疼他一场。领头的内侍听到天志这么说,哈哈一笑道:“小师傅多虑了,路上自有官驿歇息,累不着渴不着也饿不着你们的”。

    一行人走了两里多小路,便转到了官道上,那官道宽阔笔直,一眼能看出十几二十里地,天志远远的看到前面有一片房屋,当是内侍口中所说的官驿所在了。一行人到了官驿,稍作休息便接着赶路,出了驿站没多远,就远远的看到一道笔直的城墙,在路的尽头展开,那城墙气势雄伟壮观,隔着十几里地都能看到,这便是那天下闻名的“上京城”了。紫极观离京师虽不远,可天志却只进过两次京城,一次是十岁那年,由天玑天权二位师兄带着,打着为天志过十岁生日的幌子,去京城中耍了一番。在天志印象中,两位师兄进了城便只顾自己玩耍开心,他不过就是一小跟屁虫,跟着两位师兄到处转罢了,脑子里只记得一碗羊杂汤的味道,和临回观时,两位师兄给他买的一个小泥人。第二回是几年前,宫中一位皇太妃薨了,他跟着师父和一众师兄,去给她做法事,这次更是无聊透顶,随着众人一道,来去皆不得自由,去了等于没去一般。此番再次进京,天志心中早已暗自作好了盘算,心想一定要找机会好好看看这上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