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风雨即来 » 第一百六十六章 奔走都城

第一百六十六章 奔走都城

    梁国国都,杭州城。

    巍峨高耸的城墙矗立在人们眼前,青灰色的城墙上有绿色的青苔,零星点缀在城墙上显得十分好看。进入了北城的余杭门,鱼贯而入的人们像赶集一般,匆忙地奔波着自己的生活。狭窄的城门口,兵士们松垮地站在城门前用慵懒的眼神打量着每一个路过的行人。

    金浩被拦下了,没错!是他!

    进了城,除非达官显贵或者情报驿足才有资格在城内骑马。显然金浩是着急了忘了这一茬,能骑马的人一般都不差钱。所以被余杭门的官兵罚没五两纹银之后,才让金浩一行人牵马入城。

    西湖东面是梁国诸多官员的住宅。在一条青石板铺就的路面上,来来往往轿夫们摇摇晃晃地抬着不同颜色的官轿,十分热闹。红色是四品以上的官轿,蓝色是四品以下的官轿,绿色的官轿几乎没有。因为这一带没有绿色品级官员住宅。

    在这条青石板路的尽头,有一户平常人家五进院子的宅邸。这宅子有些老旧,甚至围墙的涂层有些破败,大门口上挂着极为朴素的匾额,匾额上写着大大的两个黑色的字——金府,此府正是吏部右侍郎金正明的府邸。

    此时,已经接近午时。

    金浩带着四个护院和一个账房大清早就从湖州骑马赶来。路上差不多用了三个时辰才到这里,全程一百六十多里地。

    进入这金宅之后,是金正明的大儿子金璋接待了金浩一行。金璋比金浩小两岁,从小一起玩到大,关系十分亲密。金璋相貌堂堂,身高七尺,文儒书生气颇重。现是西湖书院的学子,已经取得了举人功名,此子颇受老爹金正明喜爱。

    金璋带金浩进入后院书房之后,丫环端来香茗,收盘退下。

    金浩端上茶盏,小抿一口笑道:“多日不见堂弟,没想到今日能在府上遇见你!”

    金璋恭谦有礼回道:“是的,平日基本都在书院,家父交代我接待为兄。堂兄今日舟车劳顿赶来杭州,这到年关了,想必是遇到什么急事?”

    金浩自己犯了事,需要堂叔金正明来帮忙搭救的。已经到正午还没见到自己的堂叔,金浩内心难免有些焦急。喝茶的时候,金浩虽然隐藏了神色,但是飘忽不定的眼神已经深深地出卖了他。

    金浩笑道:“此次来杭州,确有要事和叔父相商,只是叔父这......”

    金浩故意把话半截,想试探一下堂弟怎么表现。通过堂弟的表现就能看出叔父对自己的态度,如果堂弟坦诚布公,那就代表着这次没有白跑一趟。如果堂弟推脱出各种借口,就说明自己来杭州这一趟是无功而返,自己可能要遭遇大的麻烦,甚至人头不保。

    金璋紧盯着金浩的眼神,看着金浩的眼神里好似有很多话要说,但是却不把话说完。想必是当着自己的面不好说,或者自己还不够资格来听堂兄和老爹的事。金璋是步入中年的男人,是知晓分寸的。既然表兄不愿意说,金璋也只好知趣避让。

    金璋一脸尴尬笑道:“堂兄远道而来,想必还没有用过午饭,家父早上进宫入朝还没回府,我现在命人安排一顿午饭,堂兄可以边吃边等!”

    金浩听了金璋所表达的意思,金璋应该不知道自己在湖州犯的事,顿时心里就放松了许多。这叔父还上朝还没回来,金浩也只能等了,他在这杭州人生地不熟的,杭州就叔父一人最亲,金浩打算先通过叔父想完法子之后再来决定自己在杭州的行程。

    金浩拱手作揖笑道:“有劳堂弟盛情款待!”

    金璋说道:“堂兄,你稍待片刻,午饭马上就好,你我移步到餐房,你我兄弟边吃边聊!”

    金浩也就却之不恭,跟随金璋到餐房。

    等当兄弟吃过午饭之后,回到书房继续喝茶。金璋的二弟金桓、三弟金彪不约而同地跑过来会见金浩。

    金浩的爹这一辈就两个兄弟,二叔金正明早年考入进士,在杭州官场一路摸爬滚打到今天的位置,不过人也进入了天命之年。

    金家兄弟三人都已经成家立业,并且几乎都步入中年,而最小的老三金彪则今年才二十七岁。除了金璋在考取功名之路上打拼以外,老二金桓在都尉府谋得一个参将之职,老三金彪则是在内城里的禁卫军校尉,一个是四品武官,一个是六品武官。

    两个武官弟弟和一个举人哥哥是无话可说的,文武频道不对。老二老三反而和金浩打得热乎。这不是这腊月二十九要过年了,早早回到府上休沐准备过年,结果遇到堂兄金浩。这几个堂兄弟也是平日不经常见的,今日得见,金浩内心十分高兴。

    几个兄弟见面逐渐聊到了兴致话题,什么女人,生意之类的事情。而金彪是一个粗鲁的直性子,劈头盖脸地对金浩说了一句:“浩哥,此次来杭州是否在湖州受了人欺辱?是不是要我们兄弟帮你找找场子?你跟弟弟说!我去帮你劈了这帮不长眼的东西!”

    金彪的话一出,顿时让金浩有些尴尬。这明眼人都知道金浩这大过年的跑杭州肯定有事。大过年跑路要么欠债了,要么就是被人逼上门追杀。金家在湖州还是有些名望的,应该是不差钱的主。要说欠债跑路是应该不可能的,被人追杀倒是还有一定几率。

    金家三兄弟一脸沉默地看着金浩,金浩一脸尬笑道:“小事情,就是官场上的事情,需要叔父在都城里的管事的官员递一个话就行了。”

    金彪一听,笑道:“我就说湖州金家谁那么不长眼,敢欺负金家?原来是官场上的事,兄长你尽管说,小弟在这杭州官场上还有些薄面,我看看能不能帮你摆平了!”

    金桓也是一脸好奇地看着金浩,跃跃欲试地想说话。他心想真要是堂兄金浩真有什么难处,自己也会出手帮着堂兄处理的,毕竟金家都是自己家事!

    金璋看着两个兄弟一副热心肠,有些忍受不住了,喝道:“二弟,三弟!堂兄远道而来找父亲办事,你们俩武官怎么能插手文官的事情?”

    金璋不愧是金正明看中的人,文人就是花花肠子多。虽说金璋不在官场,但是能一眼就能看出金浩的心思,并且一语中的说中要害。金浩心里则暗中竖起大拇指给金璋点赞。

    老二金桓一脸明悟的神色,道:“也是!要是武官刁难,堂兄直接安排人打了就是了,都不用来湖州的。湖州的武官最多就一个参将正四品,提到金家,湖州的武官哪里敢造次!”

    金彪挠挠后脑勺,有些不好意思地笑道:“啊!文官啊!那就只能找爹了!找爹绝对好使!”

    金浩正要说话,就听到前厅下人喝了一句:“老爷回府!安排伺候更衣!”

    听到前厅的喝声,四兄弟沉默了。刚才还霸气十足的老三金如同霜打的茄子,紧张道:“怎么办?怎么办?大哥!要是爹知道我们两旷班回家躲清闲,肯定难免会被老爹责罚的!”

    现在午时还没过,老二和老三现在府中一定是旷班,按照正常应该是每日申时或者酉时回府的。

    金璋笑道:“你们刚才不是挺能干的吗?在堂兄面前如同猛虎一样的人物,怎么?老爹回来你们就怂了?看看你们这副德行!”

    老三金彪一副可怜撒娇的神情说道:“大哥,你要帮我们呀,帮我们和爹说说情!”

    金璋一脸道不同,不相为谋的表情道:“我今日是父亲安排我在府上接待表兄才回府的!你们回来我就不清楚了!”

    老二金桓见老大一副见死不救的德行,叹叹气道:“老三!老规矩,走后门,赶紧的!”

    说完,老二和老三瞬间从后院书房撤了出去。

    金浩看着金璋一脸微笑,金璋也是一脸尴尬,道:“他们俩那么多年一直是这个德行,都是长不大的孩子!”

    金浩笑道:“叔父家风严厉我早有耳闻,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俄顷,一个看似五十多岁的男子进了书房,他身着杂色文绮,团领衫,腰间玉带,服饰绣孔雀暗色花纹。国字脸,两鬓斑白。神情自若的看向坐在厅内旁坐的二人。

    金浩与金璋见了来人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从椅子上弹跳起身,忙拱手作揖行礼,同声道:“见过父亲大人,见过叔父!”

    此人正是金府一家之主,金正明。金证明一脸笑意看着行礼二人,笑道:“你们坐吧!”

    说完,金正明走到正堂太师椅坐下,丫环奉上香茗之后退下。看着这两兄弟刚入座,金正明淡淡道:“璋儿,你先退下,我和你堂兄有事相商!”

    金璋领命起身,拱手作揖缓缓退下,顺带关上了书房的房门。

    俄顷,金正明看了一眼金浩,表情变得有些阴冷,淡淡地说道:“跪下!”

    金浩顿时如坐针毡,起身对着叔父金正明的正面,径直地“扑通”一声跪了下去,道:“小侄知道犯下的罪孽深重,望叔父责罚!”

    “你的书信我已经收到!何必再从湖州赶来?”金正明没有理会金浩的真诚表现,而是一副淡然和不屑地样子说道。

    “小侄心里不踏实,总觉得见到叔父后会心安一些!”金浩装着一副可怜虫的样子说道。

    “哈哈!好一个不踏实!之前作孽的时候怎么不想想?有了事情就想到你这个叔父给你擦屁股?”金正明依旧语气冰冷地喝道。

    金浩听到金正明语气里有埋怨,忙着辩解道:“小侄也只是想让自己的产业能更上一个台阶,这高粱醇确实是一个好东西,小侄当时头脑一热就想据为己有!才,才惹下了祸事!”

    “你在湖州如鱼得水那么多年,竟然还不知足!你惹下了那么多祸事都是老夫为你兜着的!若不是看我死去的兄长.....在走的时候对老夫千叮万嘱要照顾好你!我早就不会理会你这个逆子!管你怎么死!这次倒好!下毒、纵火、杀人,杀官!你还有什么不敢做的?是不是老夫脖子上的人头让朝廷拿去你才甘心?”金正明说到愤怒的地方,情绪激动地站了起来。

    金浩知道这次难逃斥责了!斥责总比自己丢命要好吧?现在叔父在气头上,肯定不能对着来,自己只能沉默认错,听着叔父的责骂了。

    金浩只有顺着金正明的脾气来,不断地磕头认错。

    “这事闹到朝堂上了。江宁府是没有错,刑部、礼部、兵部都为江宁府说话。老夫的面子没有那么大!你的事情陛下已经责令刑部拿你到归案!你自己看着办吧?”金正明语气严厉地把这次朝会结果直言不讳的告知金浩。

    跪在地上的金浩听完之后,顿时吓得瘫软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