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苏醒与重生 » 养生颂

养生颂

    这是我在一本书里看到的,也算收集前辈贤者达人的观点意见,以丰富和佐证我的思索,破除人生的种种烦恼执念,最终达到身心的平衡与和谐,颐养天年。

    若想调理呼吸,不必于特定的时候,只要伸直身体,端正坐好,然后松开衣带束缚,放松身体,达到舒服的状态。舌头在口中搅动几下,轻微地吐出一口浊气,但是不要出声。然后鼻子吸进新鲜空气。三五七次,如果口中生唾沫,就缓缓咽下。

    然后上下牙磕几下,再用舌头抵住上颚,紧闭双唇,眼脸渐渐垂下,让自己进入一种朦胧恍惚的状态,然后缓缓调整呼吸,不要喘气,不要使劲,呼出几下,再吸气几下,慢慢拉长时间,从一呼一吸,到十呼十息,到后来甚至可以百呼百吸,吐尽全身的浊气,再让新鲜空气浸润四肢。

    如果达到了心跳与呼吸同律,胸中一片澄澈,全无杂念的状态,就不要再计数自己呼吸的次数,而是任身体自然呼吸,这就是“随”的感觉。(这个方法对治疗失眠很有帮助)

    像这样坐的时间越久,就越觉得奇妙。

    要停止调息起身时,必须慢慢放松手脚,千万不要一下子就站起来。

    这种调息之法,如果能时时践行,就可以感受到静下来之后的种种奇妙光景;“自然明悟,定能生慧,譬如盲人,忽然有眼”就是这种感觉。

    调息到一定境界后,可以清晰地审视自己的内心,直指灵魂深处,直面最真实的自己,并不只是强健身心颐养天年的作用。

    若是能修到呼吸细微长久,绵绵不绝,精神与灵气仿佛随之延伸到无穷,那就是进入了“真息”的境界,每一下呼吸都是在浇灌生命之树,自然就能够不受天时造化的约束,得以长生不老。

    只要是人,就不可避免忧虑思索,壮年之人因此老去,老去之人转为衰朽。

    但只要和这种“人之常情”反着来,岂非就是长生之道。

    要知道时间的种种耳目享乐,转眼就会过去;种种身体享受,本身就是幻觉。需要我们点亮灵魂中的火,以照亮看清迷离的情丝,并决绝地斩断种种爱念和欲望。

    当然,真正做到这一步的,非得是大智大勇之人。因为只要是人,就会有情,只要有情,就得寄托于某些人或事。那么不防想一想,一样是寄托感情,寄托于草木书画,一样的赏心悦目,和那些艳妆美人又有什么区别?

    这样一想,岂非可以省去许多烦恼。

    千古圣贤,不能免生死,不能管后事。

    一身从无中来,却归无中去。谁是亲疏?谁能主宰?

    既无奈何,即放心逍遥,任委来往,如此了断,既心气渐顺,五脏亦和,药方有效,食方有味也。

    只知安乐人,忽有忧事,便吃食不下。何况久病,更忧生死,乃在大怖中,饮食安可得下?

    注:这一段没有翻译成白话是希望每个人都保留好学之心,试着自己去翻译。

    据说沐浴也对身体非常有好处,每次泡澡沐浴后,身心都极为畅快舒适。

    可见有病时治病,不如无病时养生;治疗病体,不如先治疗心病;等别人来治疗,不如先自我治疗。

    曾有诗句:“自家心病自家知,起念还当把念医。只是心生心作病,心安哪有病来时。”

    这就是自我治疗的良药。

    养生向来就是先养心再养身,人应当将心放置在空灵宁静之中,致力于世间幽微美妙之事,消减欲望以消减忧虑,最终做到清净无为,心如止水,就能领悟生命的本源而延长生命,与天地之道相始终。

    我曾在书里看到一位禅师说的话:“只要做到少看、少听、少说、少想,则爱恨嗔痴、是非恩怨就都能放下了。

    平时无事不要生事,遇到事情不要看得太重,事情过去了不要多想。

    总之,对待世事的态度,就是听之任之,来了就来了,该怎么办怎么办,完了就完了,只要能摆正这样的心态,哪里还会有什么愤懑惶恐,喜怒忧惧。

    这实属养心的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