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让明末不留遗憾 » 第120章 宁波(1)

第120章 宁波(1)

    明义兴三年,清顺治四年,新年悄然过去,如今已是正月十五,但今天的宁波却没有像往年一样大放花灯,而是四门紧闭,全城大索。

    一座小楼二楼的窗户轻轻挑开一道缝,一双清澈的眼睛看着街上来来往往的清兵。

    今年二十三岁的沈云英,是明朝道州守备沈至绪之女,自幼习武,随父从军。崇祯十六年,张献忠攻打道州,沈至绪战死,沈云英临危接管了部队,夺回父亲的尸体,守住了道州。这时,又一个凶报传来,李自成在去年十二月攻下了荆州,偏沅巡抚陈睿谟、惠王朱常润望风而逃,只有一些基层军官还在为大明拼死效忠,其中就有沈云英的未婚夫,荆州都司贾万策,他在城头拼死抵抗,中铳身亡,然而城内的达官显宦们却连他的尸体都顾不上收就逃走了。沈云英心灰意冷,辞去了崇祯皇帝破格授予她的游击将军之职,返回家乡浙江萧山,在家开设闺塾为生。

    两年前,浙北沦陷,沈云英对明朝的命运感到绝望,一度想要自尽,但由于母亲年迈,最终还是决定活下去。但她也不想在沦陷区生活了,决定奉母前往绍兴投奔舅父,在逃亡的路上,她救起了一个落水的女子。

    左梦梅那日为丈夫项谦留下断后,为免受辱投水自尽,不想却被沈云英母女捞起,她背上箭创发作,高烧不退,险些死在来绍兴的路上。万幸她终于挺了过来,如今身体已经复原。去年绍兴也沦陷了,沈云英的舅父死于乱军之中,沈云英、左梦梅和几个仆人保护沈母一路逃到宁波,想前往舟山,不料清军已经占领了宁波,无法再渡海。他们一行人无处可去,只能在城内赁了一间房,权且安身。

    宁波虽然沦陷了,但宁波的人心却并未沦陷。很多明朝官员潜伏了下来,打算联络舟山明军,光复宁波。其中活动最积极的名叫华夏,他本是一个生员,后来担任了鲁监国政权的兵部职方司郎中,宁波沦陷之后,他暗中联络了王家勤、屠献宸、杨文琦、杨文瓒、董德钦、董志宁等人,私蓄家甲,招募江湖游侠,想在城内发动起义,策应舟山的沈廷扬以及四明山中的王翊、李长祥反攻宁波。可就在今天早上,华夏突然被知府衙门捕去了。

    沈云英望向左梦梅,只见她枯坐在桌旁,形容憔悴。原本伤愈之后,左梦梅对生活颇有希望,一门心思放在了寻找丈夫项谦上。本以为不知要费多大工夫,可没想到,竟然不费吹灰之力就找到了。

    那个坐着绸子大轿入城的新任宁波知府,不是项谦是谁?包括父母在内的全家二十余口死于刀下,项谦竟然降清了?起初左梦梅还安慰自己说,或许他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然而项谦上任之后,所作所为与其他清朝官员别无二致,强制推行剃发,搜刮钱粮供给清军,捕杀抗清义士。左梦梅的所有希望都被彻底击垮了,从此之后,她便成了这副魂不守舍的模样。

    沈云英能理解她的感受,这比当年她父亲与未婚夫战死更令人感到痛苦,兄长做了汉奸,丈夫也做了汉奸,左项两家声名尽毁,对于一个有尊严的人来说,这比死更加可怕。但是现在的情形让沈云英不得不强迫左梦梅走出来,宁波全城百姓,舟山、四明山两支军队,全都危在旦夕,容不得片刻耽搁。

    沈云英轻轻扶住左梦梅的肩膀:“姐姐,我有一件事要求你。”

    此时在府衙的花厅之中,正在进行着一场审讯,巡海道孙枝秀、宁绍台道陈谟、知府项谦三人正在审问华夏。在两位上官面前,项谦坐得笔管溜直,屁股只挨着椅子的一点边,心中万分紧张,要是这个华夏什么都不说,事情可就难办了。

    华夏已经被夹棍夹昏过去,又用醋熏醒,孙枝秀厉声问道:“你还说你没有同谋吗!”华夏喘着粗气,断断续续地说:“有……有……同谋。”孙枝秀大喜:“你一介生员,何苦为前朝殉死,只消你供出逆党同谋,本官定保你前途无量。”华夏只是喘气,却不说话,陈谟急道:“快招,快招!”华夏突然抬起头来,大喊道:“崇祯先帝造谋,弘光皇帝统兵,其余大学士范景文、四川御史陈良谟、南京礼部仪制司主事黄端伯、杭州府钱塘县知县顾咸建、监国太常寺少卿陈潜夫一班忠义皆予布置也!”

    范景文和陈良谟都在大顺军攻克北京时自尽,黄端伯在南京沦陷时被俘,宁死不降,慷慨就义,临行前望北跪拜,色不少变,连多铎也不由得感叹:“南来硬汉仅见此人。”顾咸建为官清正,有恩德于百姓,人望极高,在潞王朱常淓降清时被博洛俘虏。博洛亲自去劝降他,执手为礼,许以高官厚禄,顾咸建回答:“愿早赐一死!国不可负,亲不可辱!吾文康公孙、汪夫子门人,若苟偷视息,所失多矣,如所学、所志何。”博洛屡次劝降无果之后凶相毕露:“尔从则为杭严道,不从则死。”顾咸建答道:“死则死耳,吾岂为一杭严道生哉。”博洛把价码提高到巡抚,顾咸建只是说:“可速杀我!”博洛最终决定杀害顾咸建,杭州百姓遮道恸哭,连刽子手都不忍动手,顾咸建说:“我暴烈日下渴甚,早一刻受一刻之赐。”刽子手这才含泪将他杀死,博洛叹道:“好官也。”命人收葬顾咸建。陈潜夫则是在绍兴沦陷时力抗清兵,自尽殉国。

    听到华夏“招”出这五个人来,孙、陈、项三人都不禁色变,陈谟拍案大叫:“加刑!加刑!”孙枝秀使了个眼色,两名衙役把一个人带了上来。

    谢三宾,鲁监国政权的大学士,当初鲁监国政权建立的时候,他就曾经出卖策划此事的钱肃乐等人,只是那时的他不太会选择告密对象,他把这个消息报告给了王之仁,不料王之仁竟起兵反正了。王之仁本想杀了谢三宾,但是钱肃乐等人考虑到谢家是浙东大族,势力庞大,对他一味迁就,不仅没有明正典刑,还任为高官。浙东沦陷时,谢三宾降清,但并未得官。这一次,他侦知了华夏等人的图谋,又急急忙忙来向官府告密了。但是,他的告密并没有给自己换来官爵,而是换来了杀身之祸,孙枝秀早就觊觎谢三宾的家产,把他也当成“逆党同谋”抓了起来。此时谢三宾一见华夏,不由得魂飞魄散,自己的告密坏了华夏的大事,华夏不肯招出别人,岂有不攀咬自己的道理。谢三宾叩头如捣蒜一般,一边歌颂大清圣天子恩德,一面拍眼前三位官员的马屁。华夏轻蔑地看了谢三宾一眼,孙枝秀早就告诉他:“谢氏汝冤家,可力引之,当为汝报仇。”只要华夏随口说上两句,谢三宾就得满门抄斩。华夏略一思索,慨然道:“此人我倒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