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混迹在琉璃厂的日子 » 第二十五章 热闹而寂静的龙门石窟

第二十五章 热闹而寂静的龙门石窟

    韩子奇此刻当然不知道自己已经被师叔田守长背刺了。

    他此时正跟着佟奉全、周子贵二人,在当地一个向导的陪同下,一起朝龙门石窟进发。

    洛阳既已不是当初那个恢弘磅礴的超级城市,自然也就没了行人如织举袖成云的场面。

    一行四人从南门出来直奔洛河,按照向导陈老大说的,乘船过了洛河后再走不久便能到达龙门石窟所在。

    一路行来,倒也遇上些三三两两奔着龙门石窟而来的游客,大都是些路过洛阳的旅客,出于对洛阳这座千年古都的推崇,在此滞留几日,抽出时间来游玩一番。

    这类游客多以学生或文人为主,冲着洛阳的名胜古迹而来,同韩子奇他们一般,雇一个本地人为向导,四处游览一番,条件优越的还带了照相机,遇着风景瑰丽之处也好拍照留念一番。

    韩子奇的提包里就装着这么一个相机,乃是1908年美国产的柯达相机,长约十五公分,宽九公分,在这个年代算得上小巧玲珑了。

    单这个相机就花费了韩子奇整整一百五十块大洋,他又用同样的价钱买了十卷胶卷,算下来拢共也就能拍二三百张照片,这让韩子奇无比怀念起后世的智能手机来……

    随着一行人离洛河越近,遇上的游客也渐渐多了起来,虽比不得后世人头攒动摩肩接踵的场面,但也算渐渐形成了一股不大不小的人流。

    “陈老大,这些人都是冲着龙门石窟来的吗?”韩子奇见状忍不住开口问道。

    “对喽!”陈老大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汉子,常年的体力劳动让他的年龄比看上去至少大了十岁有余,“以前也没有这么多人,从前几年一个东洋人从龙门石窟离开之后,来的人就越来越多了,甚至还有不少洋人呢!”

    说话间,一行人已到达洛河,虽说韩子奇他们出发的很早,但此刻渡口已陆陆续续聚了有数十人,一团团的坐在一旁的简易茶棚里,或点壶儿茶,或要几样小吃,随意聊着天打发下时间。

    小茶棚的桌子已经被占的差不多了,韩子奇几人只好从店里拿了两条长凳,要了壶信阳毛尖,在外边随意找了个地方坐了下来。

    等船的功夫,韩子奇趁机打量了一下聚集在此的游客,大多数都是国人,穿着西服或是长衫,一看就知道其文化水平不低。

    只是,有那么一行人尤其吸引韩子奇的注意。

    那是一群金发碧眼的洋人,因离得远听不见他们说话,韩子奇一时倒无法判断他们是哪个国家的。

    韩子奇悄悄查了下人数,整整五个洋人,除却他们之外,跟在他们身旁的还有一个西装革履的中国人,估计是他们请来的翻译。

    除了那个中国人外,还有七八个穿着粗麻褂子的年轻人,一看就是附近的村民,不过他们手上都拿了短刀和长棍,一看就知道不是什么善茬!

    这数十名游客当中,属这群人势力最大,整个茶棚也基本上被他们给占了,除了一些大胆些的游客敢坐在茶棚里悠闲的喝茶之外,其他人都同韩子奇他们一样,拿了凳子坐在茶棚外面……

    很快,几艘客船从不远处摇摇晃晃的游了过来。

    据向导陈老大介绍,这都是在洛河一带讨生活的船夫,一般是夫妻二人经营,有的在河边随便搭个棚子住着,有的干脆直接住在船上。

    一条客船能搭七八个人,每人渡河一次收5个铜板,运气好的一天下来倒能赚个一两块大洋。(此时1块大洋≈200铜板)

    只不过这钱他们却无法全部拿到,想靠着这条河吃饭,他们每天还得给龙门地面儿上的保甲长和土匪们上供,在北京这玩意儿叫做份子钱……

    几条船刚一靠岸,洋人为首的那十多号儿人就径直抢了两艘最大最舒服的坐了上去,好在韩子奇远远看到手里拿着照相机的那个瘦高瘦高的洋人在登船的时候顺手给了船家两块大洋。

    说来好笑,在中国这群洋人平日里看起来倒也人五人六的,轻易不会欺压百姓,做起事情来也是一股子中国人没有的所谓“绅士风度”。

    只是,韩子奇知道,所谓的“绅士风度”只不过是他们披在身上隐藏自己兽性一面的外衣而已,此时的中国对于他们而言,不过是摆上桌面的一道美味佳肴罢了。

    在正式“用餐”之前,这群披着羊皮的狼总会虚情假意的祷告一番。对于中国普通民众所谓的礼貌,也不过是他们的“餐前祷告”罢了……

    “妈的,这群洋鬼子一准儿又是冲着咱们的龙门石窟来的!”洋人那波船已提前开走,落在后面这群国人终于忍不住开始破口骂道。

    “都怪那个小日本儿冈仓天心,要不是那个家伙,这群洋人哪儿能知道咱中国还有这么好的东西!”一个穿着西服的年轻人忿忿道。

    “冈仓天心是谁?”同船的有人好奇的问道。

    “日本的一个著名学者,东京美术大学的校长,龙门石窟第一次被国际上知道,就是因为他在1893年来中国游历的时候发现龙门石窟,回国之后又专门围绕龙门石窟举办了一个讲座……”

    “……可以这么说,最近这几年来龙门石窟的洋人越来越多,这冈仓天心是罪魁祸首!”那年轻人最后总结道。

    “我也是在日本留学的时候听说这件事的,后来又听说近几年来龙门石窟偷凿石像的洋人越来越多,这才一回国就直接奔着洛阳来了,可是我就算来了又有什么用呢!”那年轻人懊恼的叹了口气。

    “这位小哥,您千万别这么想。”一旁的佟奉全闻言忍不住开口道,“既然咱们来了,最起码也得看看咱们老祖宗的东西,洋人咱们惹不起,但至少也得让子孙后代们知道这群王八蛋在咱们中国干了什么!”

    “我看您像是个文化人,文化人有文化人的办法,咱把这东西写成书,写成报纸,让更多的中国人看到,让政府的官员们知道,让他们不能再装作眼瞎,就任这群洋人们肆意妄为!”

    佟奉全这么一番话说下来,引的船上的人都是连连喝彩,一时间众人皆是心潮澎湃,恨不得马上回去拿笔杆子跟洋人干上一仗……

    很快船便靠了岸,众人各自告别,随着自己原有的伙伴,分别前往目的地。

    本来韩子奇三人准备径直前往龙门石窟的,但听陈老大介绍从此地再走十五里路便可到达关林。

    关林,即关帝庙,据传是埋葬关羽首级的地方,为国内三大关帝庙之一,既至此地,不得不去拜访一下关公。

    韩子奇当即雇了一辆马车,载着几人一路直到关林。

    青翠茂密的柏林之间,一道朱红色围墙隐在其中,遥遥便可望见关公庙主殿,气势极其宏伟。

    几人顺着青石路面一路走去,待进了关公庙的大门,两旁高柏干云,石道深遂,空气开始变得肃穆起来……

    连着进了两道大门,这才到了正殿。正殿中央石砌的关公像栩栩如生,凤眼长髯,面如红枣,青龙偃月刀树立于殿前,有一丈多高,让人望而生畏。

    只是,不知关老爷当世,看到如今国贫民弱之景象,又当做何想法……

    出了关林,众人又坐着马车走了有十里地,总算来到了本次旅行的终点站——龙门石窟。

    韩子奇站在伊河岸边,看着隔岸而立的龙门山和香山,两山相望,如同一道天然的门阙一般,龙门石窟就开凿于这山水相依的峭壁之间……

    “鬼斧神工啊,夺天地之造化也莫过于此了!”望着眼前的景象,韩子奇忍不住开口叹道。

    “是啊!”一旁的佟奉全也仰头望着山间的瑰丽景色跟着叹道。

    “我就是怕再也见不到这些东西,这才着急忙慌的从北京赶过来,那群该死的洋人,你们就怎么敢出手糟蹋这集天地神秀于一体的宝贝呢,你们就他娘的不怕遭报应吗?!”佟奉全咬牙切齿的骂着。

    “报应,总会有的!”韩子奇点了点头,很是肯定的回道。

    “希望如此吧!”佟奉全信心则没那么大,“我这次来就是为了好好的瞄一些小样儿,我得把咱们老祖宗的东西留下来一点儿……”

    “是啊,要把老祖宗的东西尽可能的留下来!”韩子奇坚定的点了点头。

    这龙门石窟他一时半会儿找不到办法保护下来,可那天青无纹水仙盆,他一定不能便宜了那路德维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