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混迹在琉璃厂的日子 » 第四十九章 真作假时假亦真

第四十九章 真作假时假亦真

    尚珍阁这两日有些门庭若市的感觉,单论客流量,就连琉璃厂最大的店铺荣宝斋都比不上。

    但古玩这一行向来不以客流量为重,讲究的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做一笔大买***做一百笔小买卖要划算得多。

    而这几日来往尚珍阁的客人,都快比得上肉市上刚起新大楼的福聚德了,也不知是福是祸……

    “纪老前辈,您怎么也亲自来了,有什么需要的您派人言语一声儿,小子给您送去不就成了!”

    站尚珍阁门口瞭高的韩子奇,远远瞅见一老者正拄着拐杖,颤巍巍的从一辆黄包车上走下来,待认清来人之后他赶忙迎了过去。

    “麻烦什么,我这把老骨头好歹还能动弹一下,走两步路算不了什么。”那老者摆了摆手,任由韩子奇搀着朝尚珍阁走了进去。

    “师傅,纪老前辈来了!”刚到门口,韩子奇就扯开嗓子朝店里喊了一句。

    “喊什么喊!”老者生气的拍了韩子奇胳膊一下,“听说你小子搞了个什么展览会,老头子我今儿个就是来开开眼的,用不着兴师动众的。”

    话虽这样说,正在尚珍阁里看东西的人,听到韩子奇这一嗓子,一个个的鱼贯而出,跑到门口儿来迎接老前辈。

    来的这位老者名叫纪宗圣,是琉璃厂辈分儿最高的那几位之一,窜货场就是这老爷子主持成立的,现在他老人家虽说已经赋闲在家,但琉璃厂但凡谁收着什么看不准的物件儿,总会拿去请老爷子掌掌眼。

    不仅如此,纪老前辈还是北京古玩行商会的前任会长,整个琉璃厂的人都得给他几分薄面。

    除此之外,纪老前辈在政界、商界都有着不少的人脉,各大银行、商号、当铺乃至警察厅他老人家也都说的上话。

    “老爷子,什么个事儿啊,值当您亲自跑一趟,有什么吩咐安排子奇跑跑腿就是了。”周彝贵慌忙赶出来,搀住纪老的另一条胳膊。

    “老前辈,您进来身体还好?”天合居的蓝一柜朝纪老作揖问候道。

    “纪老,您身子还算硬朗?”燕居阁的沈松山也赶忙上前问候道。

    “老前辈,有些日子不见,我看您老是越活越年轻了。”泛古堂的佟奉全也上前招呼道……

    “诸位掌柜的都在啊。”老爷子环视一周,朝众人抱拳回礼,“劳您诸位挂念,我这把老骨头还算硬朗,能吃能睡,没什么毛病!”

    “唉,这就对了,您老人家的身体好,就是我们大家伙儿的福气啊!”一直没搭上话的余旺财趁机拍马屁道。

    这家伙在琉璃厂的名声一向不好,在行内没什么朋友,平时更没有机会同纪老前辈这样的鉴赏大家搭上关系,此时碰到机会赶忙见缝插针。

    纪老爷子今年虽说已是八十一岁高龄了,但人眼不花耳不聋,只朝余旺财撇了一眼,就认出了这位在琉璃厂臭名昭著的主儿。

    “彝贵,你们师徒俩这回弄得动静可不小,算是把琉璃厂叫得上号儿的人都给引来了。”纪老爷子没理会余旺财,扭头朝周彝贵说道。

    “大家伙儿捧场而已,再说了,恐怕诸位同行冲的也不是我周彝贵,而是奔着东西来的吧?”周彝贵朝众人调侃道。

    “那是,谁不知道你们尚珍阁捡了个大漏儿,藏了一个多月,总算藏不住了,这才拿出来让大家伙开开眼。”人群中一向同尚珍阁不对付的余旺财酸酸的说道。

    “余掌柜,这东西我可没藏过,再者说了,这是子奇的东西,只不过他在城里没有铺面,托在我们尚珍阁卖罢了。”周彝贵毫不客气的怼道。

    “韩子奇还不是你们尚珍阁出去的,师徒二人用得着算那么清楚吗?”余旺财阴阳怪气道。

    “余掌柜,我可是已然自立门户了的,依您的话讲您那贾方轩也有我成顺哥的一半儿了。”韩子奇笑着反问道。

    成顺正是贾方轩的学徒,余旺财唯一的徒弟,按照他的话讲,师徒之间不必分太清楚……

    “他敢?!”余旺财眼球瞬间变大,这厮向来是见便宜就占的主儿,怎么允许别人占他便宜呢。

    搅和事儿的余旺财不再说话,韩子奇和周彝贵便忙领着纪老前辈,直到店铺正中央的那张桌子边上。

    “天青无纹水仙盆?”纪老前辈望着锦盒中呆着那物件儿,一脸激动的朝身旁的韩子奇和周彝贵问道,“子奇,这就是你在窜货场收的那宋汝窑天青无纹水仙盆?”

    “纪爷爷,还请您老帮忙掌掌眼。”韩子奇躬身回道。

    “你这小子!”纪宗圣恨铁不成钢的点了韩子奇一记,“旁的没学到,倒把你师傅、师爷的假正经学了个十足十,你这哪是请我掌眼啊,让老头子我开开眼还差不离!”

    纪老前辈言毕,甩开周彝贵师徒二人搀着自己的手,直接稳稳的两手将那锦盒中放着的天青无纹水仙盆给拿了起来。

    纪老虽说年事渐高,但手上功夫却不见变弱,只见他右手稳稳托住水仙盆的盘底,左手则紧紧捏住盆壁,稳稳的将那水仙盆拿在了手中。

    “啧啧——”纪老前辈连声叹道,“正经的宋汝窑的东西,大开门儿的玩意儿,今日一见老头子是真正开了眼了,这一趟算是没白来啊!”

    纪宗圣不愧是琉璃厂公认的前辈,他老人家上手看东西的时候,整个尚珍阁瞬间变得鸦雀无声,来者不管年龄大小,都不由自主的把目光定在了老前辈的身上,直到纪老把那水仙盆放回原位的时候,屏着呼吸的众人才堪堪敢喘口大气。

    拜托,老人家都八十了,万一闹出点儿动静,把这价值连城的水仙盆不小心给cei了,这过错算谁的?!

    “纪老,您看这东西够真?”

    直到纪老前辈入座,喝了半盏茶的功夫下去,现场众人才敢大声喘口气。蓝一贵在徒弟王财的反复挑唆下,第一个鼓起胆子,小心翼翼的问了一句。

    纪宗圣并没有答他,端起茶碗轻轻的抿了一口,又在周彝贵的侍候下,狠狠了吸了一记鼻烟壶,在众人都鼻痒难耐的情况下,痛痛快快的打了一个喷嚏之后,这才不紧不慢的开口问道。

    “是天合居的蓝掌柜吧?”

    “正是小子,您老称呼我一贵,要不叫小蓝就是。”蓝一贵赶忙躬身回道。

    “行里人都称您‘蓝半张’,说的是你鉴定字帖古画的本事,但凡您看上眼的物件儿,只需打开一半儿就能看出真伪来。”纪老前辈没有回答蓝一贵的话,反而开口赞他道。

    “在您面前,我这点儿微弱的本事可不敢当,都是行里人的错爱!”蓝一贵见老前辈提起自己引以为傲的绰号,在众位同行面前也忍不住挺直了几分腰杆儿。

    纪宗圣是什么人物,蓝半张这绰号被别人叫是一个概念,让他老人家称上一句,完全就是另外一层意思了,跟前朝的御笔钦点也差不了多少了。

    “你这蓝半张的能力可不止是看字帖古画吧,瓷器是咱这行入门的基础,蓝掌柜先说两句吧。”纪老把皮球重新给踢了回去。

    “老前辈,您这是考我眼力呢。”蓝一贵朝纪宗圣笑了笑。

    “各抒己见罢了,我已老眼昏花,咱这琉璃厂最终还是要靠你们年轻人撑起来啊。”纪老打了个马虎眼道。

    “这老狐狸!”蓝一贵暗暗骂了一句,但无疑纪宗圣此时算是在替他扬名,蓝一贵也就没在推脱。

    “小子愚见,还请老前辈指正。”蓝一贵朝纪宗圣行了一礼,接着道:“这水仙盆,无疑是正经宋汝窑的物件儿,宋汝窑的东西虽说金贵,但想必在场的各位行家也都见过,这东西自打一个多月前出现在窜货场的那一刻,想必大家都曾心动过……”

    蓝一贵的话无疑说进了在场各位的心中,众人心底都是微微一痛,这么个大开门儿的物件儿,稀里糊涂的被一个小辈捡了漏儿,众人都是心有不甘。

    “然而,这东西好虽好,但毕竟有个纰漏——”说道此处蓝一贵不由自主的顿了一下。

    在场的众人瞬间停止了议论,纷纷把目光看向蓝一贵,既然有纰漏则说明东西很可能是假的,也就是说众位行家前辈所谓的“错过”瞬间就不是过错了!

    “师傅,您是说这东西是假的?”蓝一贵的大徒弟王财首先忍不住开口问道。

    “是啊,蓝掌柜,您这话什么意思接着往下说啊,别调大家的胃口啊!”另有目的的索巴也跟着应和道。

    “没错啊蓝掌柜,这水仙盆有什么问题您直接明说!”余旺财巴不得这东西是假的,好让尚珍阁吃个大亏。

    “谁说这东西是假的了?”蓝一贵话锋一转,“宋汝窑的东西,大家都见识过,旁的不说这天青釉就决计仿不出来,再者说了,这东西是大太监李莲英的后辈拿出来的,真伪自然不辨自明!”

    “那您的意思是……”另一个掌柜的忍不住开口问道。

    “我是指这东西被保存的太好,跟其他宋汝窑的物件儿不一样,这玩意儿许是在宫里放的时间久了,没什么人接触过,跟一般宋汝窑比起来少了那么一股子蕴意,但东西却是没错,纪老您说是吗?”蓝一贵扭头朝老前辈问道,

    “得,该讲的你这蓝半张都讲了,我还说些什么啊!”纪老前辈故作怪罪道。

    “纪老,您给解释清楚喽,蓝掌柜说的是什么意思啊?”索巴不依不饶的问道。

    “一事不烦二主,一贵,烦你给众位解释一下吧。”纪宗圣做出个请的手势来。

    蓝一贵看着众人求知的目光,忍不住有些飘飘然,接着道:“宋汝窑的物件儿,因为战乱给的缘故传世的本来就少,尤其是官窑的东西,更是可遇不可求!”

    “《石渠宝录》中就有对天青无纹水仙盆的介绍,乾隆爷御批的在底部刻过诗的,可是但凡贡皇帝玩儿的物件儿,就没有一件儿是独一无二的,底下人为了给自己留个活路,少不了得有那么一两件儿备份的东西。”

    “不为别的,万一手头这东西不小心被摔了打了,马上就得有能替换的东西献上!”

    蓝一贵说道这里,在场众人都是暗自点了点头,对桌上那天青无纹水仙盆的来历也有了一些判断。

    “想必大伙儿都清楚了,这水仙盆本就是用来顶替乾隆爷题过字的那个的,不过乾隆爷既在上面题了字,那件儿就成了独一无二的东西,剩下的这件儿估计就被丢在内务府了。”

    “内务府的东西,本就保存的比较好,这水仙盆一直被丢在仓库常年无人把玩儿摩梭,较其他宋朝的物件儿难免少了那么一丝韵味,但毫无疑问是正宗的宋汝窑无疑!”蓝一贵斩钉截铁道。

    “要不是出于这个原因,想必咱们大家伙儿也不至于打眼,最终让尚珍阁的一个小学徒给捡了漏儿!”说道这里,蓝一贵又是羡慕又是鄙夷的瞥了韩子奇一眼。

    原来如此!

    在场众人茅塞顿开,怪不得当初劳资看走眼了,原来是这物件儿本身就有些瑕疵,要不是被蓝掌柜点明了,自己现在还在懊悔不已呢!

    尚珍阁的小学徒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年轻人没见识,傻不拉几的捡了个漏儿而已,算不得什么。

    想到这里,在场众人因错失至宝的懊恼也不由得减少了许多——要是乾隆爷亲自题字的水仙盆摆在眼前他们决计不会错过,眼前这个因在仓库置放的时间久了,太过“新”了,自己才没狠下心买的。

    人,最容易原谅的就是自己。

    当他自己想给自己找借口的时候,他可以轻轻松松的找到一万个理由出来。

    仿造的水仙盆,最大的破绽并不是破绽,而是会成为它最容易被众人接受的优点。

    哦,原来当初我看走眼是因为这样啊,原来尚珍阁的小学徒没这层考虑所以才捡的漏儿啊……

    如此,众人不再羡慕韩子奇,而是觉得这小学徒无非是占了自己没看出来的便宜而已,他们看向韩子奇的目光也不再是看着一个少年天才,而是一个走了狗屎运的傻子罢了……

    “没错!”趁着众人对水仙盆的认知盖棺定论的当儿,纪老前辈总结道,“宋汝窑的物件儿,之所以难得,一在其存世较少,汝窑开办不久就被战火所破坏,二在其难仿,旁的不说,居上坊的吴师傅是正经官仿窑的传人,你问问他仿的出来这么好的物件儿吗?!”

    躲在角落里的吴德章连连摇头,仿不出来!真的仿不出来!!确实仿不出来!!!一定不能仿出来!!!!

    韩子奇见状微微送了口气,老家伙就是老家伙,故事果然朝着佟奉全预想的方向发展过去了——

    人们为了掩饰自己的错误,往往会自欺欺人的去肯定另外一个错误,而且是打心眼儿里的肯定。

    这正是所谓的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作假时假意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