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莲弓狐剑驭怒马 » 第17章 这幅对子不一般

第17章 这幅对子不一般

    夏先生呷了一口茶,冲着他笑了笑,一边微微点头,一边不紧不慢地说道:

    “县长所言不虚。不过,西楚霸王虽然兵败垓下,乌江自刎,终究不愧为一代枭雄。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项羽活着时是人中豪杰,即使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他,是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你看,这就是大丈夫、硬汉子、真英雄!活着时,项羽爱江山也爱美人,及至江山易手、虞姬死别,他也能够追随内心,慨然赴死。单就这一点,又岂是一般常人能够做得到的呢?

    “至于这位‘大老爷’老乡嘛!嗯……虽然我和他都是莲花人,有着同乡之实,却难有同志之谊。这又是怎么说呢?道不同不相为谋嘛!

    “不过,话还得说回来,这位老乡如今已经驾鹤西游,我就索性写一副对联,也算是对他的悼念和哀挽吧。”

    夏先生未及说完,便起身移步走近书案,一边动手研磨,一边低首蹙眉,凝神冥思。张县长和秘书小王随即跟随在他身后,屏息凝目,急切地翘首观望。

    宣纸虎踞,镇尺龙盘,夏先生左手扶案点张,右手攥起如椽大笔,饱蘸浓墨,舔笔直书,纵横捭阖,笔走龙蛇,不一时,一幅行草写意一挥而就,跃然眼前。

    张县长二人举目看去,但见书案宣纸上赫然写着:

    大老爷千古

    中国人民万岁

    小王秘书仔细瞅着书案上的对联,东瞅瞅西看看,看来看去不禁眉头一皱,偷偷瞄了张铭轩县长一眼。

    当他看到张县长目视书案,心无旁骛,手托下巴,似乎陷入沉思,感到不便惊扰,便又怯怯地将疑惑的目光觑向夏先生,忐忑不安,欲言又止。

    张铭轩县长和小王秘书直到最后还是没有想明白,他们不清楚这副对联上联明明是五个字,而下联却是六个字,下联怎么就偏偏比上联多出一个字呢?

    他们谁也不敢说出来,怕是夏先生一时疏忽遗漏了吧。往小了说这该有多难为情?往大了说那叫斯文扫地啊!你想夏先生一世英名,实在丢不起这个人哪!

    他们相视一笑,不约而同地齐声叫好,交口盛赞夏先生学问渊博,书法高明,就是绝口不提对联写的是什么。

    夏先生早就猜到张县长二人的心思,知道这副对联一定会让他们惊诧不已。看到二人如此迁就地恭维、附和,他便将毛笔轻轻往笔托上一放,心平气和地望着二人微微一笑:

    “哎哟我说二位呀,你们也给说一说评一评嘛。这上联写的是什么?下联写的又是什么呀?哈哈……”

    秘书小王早就憋不住了,听得夏先生问起,便对着书案朗声念了出来。

    夏先生又笑着问小王:“你再仔细瞅一遍,难道没觉得有什么地方看着不对吗?瞅瞅,再瞅一瞅!”

    那张县长是何等聪明之人,他故意佯装不知,伸手揉了揉眼睛,尽力睁大眼珠子,俯身凑近书案,仔仔细细端详了好大一会儿,这才极不情愿地“嘿嘿”笑着说道:

    “夏老先生,依学生看来,这上联嘛,好像是少……少了那么一个……一个字哦。不过,这样也好、挺好的,这就叫作……对了,推陈出新、推陈出新,真是令我等耳目一新,如坐春风啊!”

    夏先生会意地一笑,指着书案上的墨迹说:“张县长啊,想必您心中已经有了想法,只是顾及老朽颜面不便挑明而已。

    “我之所以要执意写下这样一副看似有违形制、不伦不类的对联,是因为我心里时时刻刻在思考着一个问题。二位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在国家、民族和百姓的利益面前,我们个人的一点点私利又算得了什么呢?简直是微不足道,根本就不值得一提嘛!

    “这也就是这副对联的内涵和存在的意义。从形制上来说,虽然违背了一般对联的工整,但是这也正好是它要着重强调并要告诉大家的:

    ‘大老爷’对不齐(起)‘中国人民’啊!”

    一说到这里,夏先生明显感到有些激动,有些愤慨,甚至还夹带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怒火,“啪”的一声,他举起拳头重重地砸在书案上。

    张铭轩县长和小王秘书一下被夏先生的举动惊得目瞪口呆,连连后退。他们感到夏先生的这一记重拳不是砸在书案上,而是狠狠地砸在了他们的心窝里,激起了朵朵浪花,掀起了惊涛骇浪。

    夏先生一记重拳砸出了中国人的血性和良知,他的一席肺腑之言,道出了所有华夏儿女发自内心的呐喊和心声。

    张县长默默无语地走上前去,伸手拿起书案上的对联,目不转睛地仔细端详着,看了一遍又一遍。

    末了,他转身注视着夏先生,一字一顿动情地问道:“夏先生,你老能把这副对联送给我吗?我辈要以此为鉴,时刻警醒啊!”

    夏先生爽朗地哈哈大笑起来,他紧紧地一把抓住张铭轩县长的双手,激动得热泪盈眶,声音微微颤抖,哽咽着说:

    “那咱可就说好喽。我等着你,到时候我一定要再写一副对仗工整的对子送给你!”

    张铭轩县长不住地点头:“好、好、好!一定、一定!”

    傍晚时分,张铭轩县长和小王秘书二人离开了莲溪书院,他们带走了夏先生的墨宝,也带走了他的心。

    夏先生一个人孤零零地伫立在莲溪书院大门外,目送着张铭轩县长远去的背影,心中不觉油然升腾起一股豪迈之情,同时一丝丝无可名状的郁闷和愁苦也正偷偷地向他袭来。

    他感到内心极其痛苦而又非常无助,但是张铭轩县长的到来,让他仿佛又看到了些许希望。

    张铭轩县长和小王秘书渐行渐远,终于消失在远处。

    夏先生转眼向莲溪望去,一望无垠的莲溪,风吹涟漪,水波荡漾,莲叶葳蕤,生机蓬勃……

    多么美好的景色啊!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他无论怎样就是高兴不起来,感觉身心俱疲,真的是好累好累呀!

    夏先生踽踽独行,慢慢踱步回到书院,提起笔稍作停顿后便落笔为文,一挥而就:

    曾因读书引为豪,隐居莲溪图逍遥。

    静坐思过圣贤训,闲谈论史古今笑。

    又忧国来又忧民,也学释来也学道。

    廉颇虽老尚能饭,光华无悔把心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