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梨云阁 » 第八章 清都山水郎

第八章 清都山水郎

    洛阳城郊外有苍翠的群山重重叠叠,雄伟壮丽。山脚下一条小道尽头,有一乘绛红色的轿子正在落轿,四名体态匀称的轿夫把轿子稳当地放下,动作轻松、行动利落,不像是寻常的轿夫。

    一名身着琥珀色宽袖常服、戴着白色暖玉头冠的公子从轿子里优雅的走出,君子如玉,行走如松,气度凌云却又矜贵如云端高阳。他抬头看着云雾缭绕的苍奇山,高险幽深,飞云荡漾。阳光穿过云层,照射在规模宏阔的皇家寺庙上,金顶辉煌、气象庄严。已经进入皇家寺庙“法相寺”的地界了,几个“轿夫”把轿子存放在山脚下的茶寮,走到这位气质清冷的公子周围,呈保护的姿态。远处的山门里匆匆跑出一名穿着百衲衣的小和尚,他气喘吁吁地看着这位公子,歇了口气,装作沉稳小大人状:“师傅说有贵客至远方来,让我来迎一迎,原来是清平王爷~”“嗯~般若大师神机妙算”没错,这位公子正是永安王府世子、9岁便封王开府的清平王苏清云。

    “王爷此番微服前来可是为了解惑?”小和尚一本正经的样子,看得一向清冷的王爷抬手轻轻摸了摸他的脑袋:“般若大师看卦象多了会消耗元气,明境小和尚得提醒你师傅呀~我可不想回宫之时父皇教训我~”这个叫做“明境”的小和尚忍俊不禁的笑,想起什么又忍住:“王爷请,师傅在逍遥峰上的禅房念经。”“好,明境小可爱~”一行人沿着山道往上行走,步履轻盈、如履平地。走出很远,还依稀听到小和尚稚嫩的声音,夹杂在众人的笑声里:“明境不是小可爱,明境是般若大师的入室弟子”

    法相寺是苏国的佛教圣地,香火旺盛、普度众生,同时也是人间福地,传说曾有仙人在逍遥峰上羽化登仙,因此历届主持都喜欢居住在这里。沿着花木扶苏的山路,众人来到了逍遥峰。“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几个侍卫沿着禅房外面的四个角站定形成阵法,明境小和尚也退下。清平王独自站在禅房外的松树下,呼吸新鲜的空气,看般若大师双膝盘坐、手捏佛珠、念着经文。直到禅房里的檀香燃尽,般若大师睁开眼睛,那是一双平静如一汪潭水般清澈安详的眼睛。他慈祥地看着清平王:“你父皇可好?”

    清平王从松树下缓慢走出,来到禅房里坐下,倒了一杯茶给般若大师,神色自然亲近,像是经常做的样子。仔细观察会发现他眼里闪过的精光:“皇伯父,您回宫去看看父皇不就知道了,您多久没回皇城了,父皇惦记着您呢~”般若大师一脸慈爱沧桑,年轻时乌黑的头发已如严冬初雪般落地,根根银发半遮半掩着,脸上条条皱文,好像一波三折的往事。他对清平王这个每次看到都感觉惊鸿一面的侄儿很纵容,丝毫不介意晚辈对他前尘俗事的提及,还有小辈对长辈的不敬。他假装生气的肃容:“你小子想让我回去做什么?今天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对不对,你呀~”说完就闭上了眼睛。清平王在窗户下的蒲团做好,让侍卫拿来笔墨纸砚,开始描画般若大师的样子:“皇伯父笑一个嘛~父皇知道我来这里,让我把您的画像带给他呢~您看他那么思念您,您跟我回去一趟?”空气里散发着淡淡的墨香,气氛轻松,满室温情。

    原来般若大师是苏国皇室中人,因自小研读百书、喜好游历,常年在外而称病告假,等闲人并不知他的去处。至于苏国的官员及百姓,他们只知大王爷苏慕时流连病榻多年,却没人想到一代大师、天下人争相膜拜的般若大师正是苏国王爷。此时,他仍然闭着眼睛,闻着侍卫刚换上去的“苏合香”:“辜国公主倾城佳人,你父皇自有缘由,不必多问,清儿你着相了”清平王拿着画笔的手顿了会儿,继续作画:“辜国公主是命定之人?寿昌山的了悟大师所言是否为真?”

    般若大师慈悲地笑:“出家人不打诳语~”

    小和尚明境这时端着素斋走进来,看着清平王寥寥几笔就将般若大师刻画得栩栩如生,眼睛里充满了崇拜。他自发走到清平王右边侍立着,看到王爷在澄心堂纸上题词:“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明境匆匆把松木托盘放在小桌案上,双手捧起画作,小心翼翼地将墨迹吹干“这可是宝贝~王爷的诗词画作当世少有,这幅画可以给明境拓印吗?师傅还给明境拓印王爷幼时的《山水郎》,那是明境最喜欢的一首诗了,希望王爷保持初心,阿弥陀佛~”

    清平王看着逐渐暗下来的天色,听着微风穿过树梢发出的“沙沙”声,心境宁和。回忆幼时自己在禅房外的松树下画画,末了用紫毫笔写诗,那是至今流传最广的一首诗。时间过去了几年,那天的天气那时喝的果酒已不记得,脑海里只有一个画面,幼小的自己坐在石凳上笑得开怀,看着自己的皇伯父,肆意念诵刚作的诗: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著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