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四合院,从下乡陕北农村开始 » 21章 教书 求投资求追读

21章 教书 求投资求追读

    ps:高考恢复时间是77年10月……

    “刘婶这是护手霜,平常干活的时候擦一些,我保证您的手跟18岁的小姑娘一样,滑嫩着呢。”

    “李阿姨这是肥皂,您啊,平常洗衣服不用再那么卖力的揉搓了,只需要往上擦一点,轻微一搓衣服就干净了,你拿回去试试…”

    周晓雪吧,准备好的护手霜和肥皂都拿了出来。

    很快就和几个女人搞好了关系。

    来这里帮忙的大多数都是农村的妇女,平时顶着风吹日头晒的,哪里见过这些个东西。

    一边感慨周晓雪不愧是从大城市来的,一边欢喜地收下周晓雪递来的东西。

    顿时对周晓雪他们更加热情了,这个时候的农村人大多都是热心肠,生活朴素。

    你对我好,我也毫无保留地对你好。

    邻里之间有什么事,都可以互相帮衬。

    没有几十年以后人,那么多的心眼子,尔虞我诈。

    没有多久,李大有也背着一捆柴,放在了周子林家里。

    “子林,这些柴是额刚捡的,你们留着用吧。”

    周子林点了点头。

    “大有,村里的事情还得你跟我说一说。”

    李大有笑着说道。

    “别急嘛?子林哥马上到饭点儿了,村长家做好了饭让我来通知你和你妹妹过去吃饭。”

    周子林家里此刻已经被几个阿姨大婶打扫的,干净的不能再干净。

    现在村里的人还是特别淳朴和热情。

    小孩子都抱着好奇的眼神看着他俩。

    周子林还是每人都给上一把糖。

    很多村民看着周子林和周晓雪的眼神也不一样了。

    在路上,李大有给周子林介绍情况。

    双水村地处偏僻。

    但是村里有自己的民兵队。

    配着火力。

    村民们春耕时要忙农活做农活,然后挣工分。

    在秋天冬天时打猎。

    没事就可以去。

    整体生活上基本是不愁吃的,当然就是吃的不算好,跟在京城比起来,那真是差远了。

    生产大队定下工作任务,然后由村民们完成。

    好的劳力上强壮的男人一天可以挣10个工分。

    普通的女人是6个左右。

    老人一般在3~4个之间。

    好的劳力一年除了自己吃喝之外,还可以挣下30块钱。

    这么一点儿钱,让周晓雪都是有些惊讶。

    周晓雪询问道。

    “大有哥,那我们应该要做什么呢?”

    李大有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这个要看村长安排了,我给你俩提个醒,这次过去也有可能他会和你们说。”

    “我曾经听别的村子里人说过知青,都吃不了苦跑路了,但是我看着你们两个不同。”

    周晓雪笑了笑。

    “都是两个眼睛,一个鼻子有什么不同呢?”

    李大有也说不上来。

    “就感觉不一样!”

    说是叫两人吃饭,但是身后跟了不少村里的小孩,还有看热闹的村民。

    他们两个现在已经成为村里的焦点。

    周子林已经习惯了。

    周晓雪倒是有些不好意思。

    说着说着几人就到了村长家里。

    刚进门,村长就热情的把他们招呼了进去。

    大锅冒着蒸腾的热气。

    火炕烧的温热温热的。

    “两位知青同志不远万里而来,额代表双水村大队,感谢你们!”

    “被褥生活物资那几个老婆姨儿给你们送过去了吗?”

    看着田福堂关心的眼神。

    周子林点了点头。

    “劳村长费心了,几位婶婶阿姨都给我们送过来了,很周到。”

    村长看着院外那么多人,然后挥了挥手。

    “行了,都各回各家去吧,以后知青同志还要长期的在咱们这儿没啥好看的。”

    村长说的话还挺管用。

    老老少少们都离开了。

    等他们走后,村长和他老伴把热乎的饭菜端上了火炕上的地桌。

    然后招呼着周子林周晓雪吃饭。

    周晓雪跑了一天,舟车劳顿着实饿坏了。

    一顿风卷残云之后。

    村长老伴收拾碗筷。

    郑田福堂则是说道。

    “两位知青同志上面,把你们给我派下来,在这儿再一次感谢你们,不知道你们两个准备想干什么呢?”

    周子林想了想。

    这次本来就是插队下乡。

    在村子里要干些事情的。

    “咱们这儿的孩子们平常怎么上学呢?”

    村长愣了一下,随即有点不好意思。

    “让两位知青同志笑话了,以前啊额们村子里的条件上学是不具备的,只能等开春了,把十三四岁的孩子送到县城里去,上个小学就回来了。”

    “村里大部分的人斗大的字不认识几个。”

    周子林点了点头说道。

    “那这样,我妹妹小学是初中毕业,他可以在咱们村建立一个临时的学校,语文,数学体育美术,音乐她都可以教,孩子们年纪不小了,要接受教育,你们的孩子迟早要走出去的。”

    “真的吗”,田福堂惊喜到,“这可真解决了我们村子里的大忙了,额做主,小雪同志每天挣7个工分。”

    周晓雪笑着说道。

    “村长同志您就放心吧,只要把孩子们组织起来到我这里学习就好,至于学习科目什么的,你们这儿有教材吗?”

    田福堂高兴地说道。

    “有的有的,以前就从县城里弄过一套教材,让孩子们自选,可惜没有人辅导,小雪同志额这就把村里的孩子交给你啦!”

    周晓雪笑了笑。

    “包在我身上!”

    村子里不缺劳力,所以周子林给周晓雪想的营生就是教孩子们读书。

    这也正合了村长的心意。

    连村长老伴李大娘,听了这个消息后都笑着合不拢嘴。

    “再也不用让孩子们翻山越岭去县城里学了,你们可真是孩子们的救星。”

    周晓雪接着说道。

    “村长同志,李大娘我是初中毕业,可我哥是高中毕业,人家文化程度高着呢。”

    “高中毕业啊?子林,你的学历厉害着呢!”

    田福堂激动的说道。

    “这样吧,你和小雪都负责办这个学校,我给你10个工分,你觉得怎么样?”

    周子林倒是没什么意见。

    “这样也可以,但是我有个要求,村民们一起进山打猎时我也要去。”

    田福堂高兴地说道。

    “没问题,子林同志。”

    他握着周子林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