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我和木匠蜂的战争 » 第二十三章 西瓜熟了

第二十三章 西瓜熟了

    天气渐渐炎热,天空一片晴朗,微风拂动的上午,果园像一个刚刚加热的蒸笼,处处透着热气,苗木全都半卷着枝叶,像一群挨了老师批评的学生,一棵棵焉头耷脑的,只有知了不知疲惫的叫着,给夏日平添了一种烦躁。

    穿过园内的小路,缕缕热气夹杂着绿阴处的凉风,迎面扑来。近处的葡萄架上,挂满了一串串的各色玛瑙,青涩的龙眼葡萄已经长到算珠般大小,鱼鳞般的巨峰葡萄已经染上了淡淡的玫瑰红色,豌豆大小的山葡萄(嫁接失败的葡萄)早已紫红诱人,但是尝一颗却酸涩难忍。

    向里走就是成片的甜瓜地,从早春分几茬种下,攀爬的藤蔓长短不一,有的刚刚拖秧,有的正在开花挂果,有的已经长出了各种各样的甜瓜。

    小梢瓜像碧绿的翡翠,大小都可以食用,咬一口清冽甘甜;羊角脆外形像羊犄角,弯弯的一头大一头小,吃起来又甜又脆,是我们小伙伴的最爱;脆皮甜瓜泛着暗绿,还没有成熟,表皮泛白以后才会香甜……

    再向里就是大片的西瓜地,满地深绿色的瓜秧,点缀着大大小小西瓜蛋子。小的西瓜刚刚褪去花蒂,长满了长长的白晶晶的绒毛,擎在秧藤上,只是一个绿色的小疙瘩,翠绿的西瓜皮上布满了细密的墨绿色纹路,显得精巧可爱。

    大的西瓜隐没在藤叶间,站在远处,不仔细观看,很难分辨西瓜隐藏在哪里,只有站在近处,一个一个不断发现的大西瓜,带给我们惊喜和渴望。

    辨别西瓜的生熟有多种技巧,村民们仅凭听声音就能分辨出生熟。“嘣嘣”,声音清脆短粗,说明西瓜里面致密结实,还只是生瓜蛋子;“嘭嘭”,说明西瓜里面水分增多、果肉开始松散,刚要成熟;“通通”,声音沉闷,说明西瓜里面水分丰沛、果肉松散,已经成熟;“噗噗”,声音不显,说明西瓜里面水分流失,并且有空心传导声音,已经熟塌瓤了。

    另外,瓜蒂的长短,也是分辨西瓜生熟的方法。最开始挂果的西瓜,生长的时间长,瓜蒂长、细且卷曲,是瓜田里面是最早成熟的一批。挂果的时间越往后,雨水量大,营养丰沛,瓜蒂则越来越短粗,成熟的时间就越靠后。

    我和皮猴、柱子,都是分辨西瓜生熟的行家里手,甚至能分辨出西瓜的公母。母西瓜水分多、糖分大,肉质甜软;公西瓜相较母西瓜糖分低,水分少、肉质柴,口感会差一些。

    分辨公母西瓜,一是看瓜皮上面的条纹,母西瓜纹路宽且散乱,公西瓜纹路细且直;二是看颜色,母西瓜即使成熟了,颜色也是深绿色,公西瓜成熟以后颜色泛黄;三是看花朵凋谢处的瓜脐,也就是条纹聚集的瓜屁股,母西瓜有明显的一圈凹坑,公西瓜有很小的凹坑或者干脆没有。

    西瓜地是我常来的地方,不需要辨别哪一个西瓜熟了,只凭着记忆,就找到了最早坐瓜、长得最大的那个西瓜,有二十多斤重,皮猴弯曲食指敲上去,“通通通”,肯定是熟透了。

    拧掉瓜蔓,柱子弯腰抱起西瓜,感觉有些吃力。我找来一个筐篮,皮猴和柱子合力把西瓜放到筐篮里,俩人合力抬着,到果园门前的小溪里洗西瓜。

    流水潺潺,小溪清澈见底,溪底铺满了水草。把大西瓜扔到水里,西瓜就漂浮在水面上,我们挽起裤腿赤脚站在溪水当中,感受着溪水的凉爽,翻转着西瓜洗去表面的泥土,又把西瓜按在水里,来个“冰镇西瓜”。

    过了一会,估计溪水的凉气已经浸入西瓜,我们才把西瓜捞出来,仍旧放到筐篮里,抬回到草屋门前的石桌上。

    我拿着水果刀从西瓜中间一分为二,切开的瞬间,红通通的瓜肉尽收眼底,哇!熟透啦!按照每次一分为二的切瓜法,我把整个大西瓜全部切成小块,铺满了整个石桌。皮猴和柱子双手端着西瓜,早已啃了起来。

    我们都是喜欢啃西瓜的,炎热的夏季,一口溪水浸泡的西瓜,汁水凉甜,沁人心脾,身上的暑气立即消失了。我们比赛谁吃得快,一块块西瓜迅速下肚,每人七八块西瓜以后,我们都收了手,吃饱了、咽不下了,石桌上还剩下一半的西瓜块。

    怎么办?剩了许多块西瓜,不全部吃完,过一段时间就会招来许多苍蝇,浪费了实在可惜。皮猴出了主意说,我们进行跑步运动,让胃里的西瓜快速消化,就能把西瓜全部吃完。

    于是,我们三个小伙伴围着园里小路跑开了步,一二一,一二一,天气非常炎热,几圈下来,我们都已是汗流浃背,刚才吃西瓜带来的凉爽已经消失,感觉胃里的西瓜消化很快,又可以啃西瓜了。

    我们三个小伙伴又回到石桌前,继续啃西瓜。啃了三四块西瓜以后,又咽不下了,每个人都撑圆了肚皮,于是继续跑步,回来继续啃西瓜……

    许多年以后的今天,回忆起那次傻傻地跑步、傻傻地啃西瓜的场景,仍然是记忆最深处的烙印,也因为整个过程无比滑稽和幽默,透露出童年的乐观和活泼。

    最让人期待还是西瓜收获、售卖的季节。每天早上天刚蒙蒙亮,我们就被大人催着起床,帮忙收割西瓜。为了售卖时西瓜新鲜好看,要把瓜蒂处的瓜藤剪下来一段,带着几片绿叶,到了集市上,村民们都愿意买带着秧叶的新鲜西瓜。

    剪断的瓜藤,有的就干枯了,有的因为中间藤蔓压了土块(瓜秧生长过程中要不断压秧),时间长了,土块下的藤蔓生了根,仍然能吸收水分,还能继续供养出小西瓜。

    为了保证西瓜长得大,通常一株瓜秧只分出四五条藤蔓,随时掐掉多余的侧藤;一条瓜藤上就允许留一个西瓜坐果,其余的一开花就全部掐掉,集中营养供应一个西瓜,才能长得大。

    大人们拿着剪刀在西瓜地里挑熟瓜,剪瓜秧,我们小孩子就跑来跑去搬剪完瓜秧的西瓜,装到独轮车车篓里。那时代独轮车是山村最重要的运输工具,后来才有了双轮人力车,以及马拉车、自行车。

    收获满了一独轮车西瓜,大人们吃过早饭,就要到集市上去售卖,我们小孩子就留在家守园。有时候一独轮车西瓜装得满且沉重,爸爸就在独轮车前拴上一根绳子,让我帮忙拉车运送。

    这是很辛苦的活,我都是在绳子一头打个绳套,把前臂伸在绳套里,把绳子背在肩上,弓着腰向前使劲拉车,满载的独轮车才能翻山越岭,送到集市上去售卖。

    等到了集市上,我已经累得汗流浃背。爸爸先切一个甜甜的大西瓜,我急不可耐的啃上一半,才消除了一路的干渴;另一半西瓜放在车上作展示,红彤彤的西瓜瓤很快吸引了赶集的人。

    当瓜车四周围满了买西瓜的人,爸爸忙着讲价钱、称西瓜,我忙着收钱的时候,一路拉车的辛劳早已抛之脑后,浑身洋溢起收获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