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我和木匠蜂的战争 » 第二十八章 蚂蚁的战争

第二十八章 蚂蚁的战争

    没有了麦收季节的忙碌和喧嚣,夏季的打麦场显得空旷、寂静,被石辘辘碾平的地面,在几场暴雨过后,压实的地面拱起了一块块土皮褶皱,像是披上了一层细密的鱼鳞。

    在打麦场的边缘,脱粒的麦秸被垛成垛,用来烧灶火或者喂牛;一些被石辘辘压扁的麦粒,保留了完整的胚芽,混杂在麦糠中,被雨水浸泡后开始抽丝发芽。

    在麦芽集中的地方,麦糠混着泥土覆盖在上面,经过雨水的浸润,麦糠与泥土连接,下面形成了密闭的空间,许多麦芽埋覆在里面逐步发酵。

    到了中午,太阳暴晒炙烤,在这个密闭的空间里,发生了类似于蒸煮的效果,发酵后的麦芽烘干了水分,产生了少量的麦芽糖,为生活在此处的各种昆虫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一窝一窝的蚂蚁在此处安家落户,比邻而居,繁衍生息。

    炎热的夏季,蚂蚁窝一片忙碌生产、繁殖的热闹景象,蚂蚁数量不断增多,族群不断壮大,领地不断扩展。周围麦粒已经搬运完毕,新的粮食还没有长出,食物发生了相对短缺,矛盾在食物竞争中越来越大。

    某一天,在两个蚂蚁窝领地交错的地界,因为一份食物的争抢,双方“擦枪走火”,几只蚂蚁扭打在一起,战争由此爆发,源源不断的行军蚁从窝里赶赴战场,双方展开无止无休的拼杀,直到一方行军蚁死伤殆尽。

    行军蚁包括工蚁和兵蚁,工蚁负责发现和搬运食物;兵蚁负责保卫家园,有时也参与搬运食物,两种蚂蚁都参与战斗。

    我曾经亲手炮制过这种蚂蚁的战争,寻找两个相邻的蚂蚁窝,只需要一只捏死的豆虫就够了。豆虫是豆天蛾的幼虫,喜爱蚕食大豆的叶片,在缺少农药的农耕时代,每片豆地里都不缺豆虫。

    把豆虫放在一个蚂蚁窝的附近,待到有几只工蚁爬到豆虫身上,然后把带着工蚁的豆虫移到另一个蚂蚁窝附近,同样爬上来几只另一个窝里的工蚁,最后把带着双方工蚁的豆虫放到两个蚂蚁窝的中间,战争的导火索就人为地造成了。

    因为豆虫身体“巨大”,能够提供大量的食物,豆虫身上的几只工蚁纷纷回窝报告消息,一路循着气味进入窝里。三五分钟以后,从两个蚂蚁窝里各冲出一队行军蚁,冲着豆虫的位置奔赴而来。

    两队行军蚁前后赶到,开始对豆虫进行分割搬运。这时,突然发现有另一个窝的蚂蚁在哄抢食物,立即冲上去,展开叮咬,试图驱赶或消灭对方,战争由此拉开序幕。

    双方越战越勇,僵持不下,于是各自回窝搬取救兵。你会发现,从两窝蚂蚁到战场之间,各自形成一条黑线,源源不断的蚂蚁大军奔赴前线,加入到你死我活的争斗中,战圈不断扩大……

    到了第二天早上,我再次来到事发地,现场呈现出惨烈的景象,双方蚂蚁密密麻麻地死了一地,到处都是残肢断臂。有的蚂蚁紧紧叮咬在一起,双方同归于尽;有的蚂蚁受了致命伤害,躺在地上微微抖动着腿爪,垂死挣扎。

    双方争夺的豆虫,已经被获胜的一方搬运走了。除了满目疮痍的死亡战场,所剩无几的蚂蚁们又回归了正常的生活轨道,于附近信步漫游,开始悠然地觅食。

    再过几天,满地死亡的蚂蚁被一场大风毁尸灭迹,或者被其他窝里的蚂蚁当成食物搬回窝里,展现出了大自然残酷的竞争法则!

    蚂蚁是社会性很强的昆虫,同窝的蚂蚁具有特定的信息素,彼此通过身体发出的信息素进行交流沟通,可以协同作战。对方死亡的蚂蚁身上没有同样的信息素,有时也会被当成食物拖回洞里。

    我也曾经目睹过不同蜂类的战斗,在果园东北角一个盛开的向日葵花盘上,一只黑翅狭长纤腰的野蜂(黑胸蜾蠃,捕食性蜂类)停着休憩。这时从远处飞来了一只蜜蜂,被向日葵花粉吸引,也落到这个花盘上,降落扇翅的风力震动到了野蜂,引起了野蜂震怒,立即展开了致命报复。

    野蜂飞起来直接落到蜜蜂身上,展开攻击,六只细腿紧紧地抱住蜜蜂身体,两枚大牙紧紧咬住蜜蜂的脖子,拱起它的腹部,亮出尾部的蛰针,猛烈地扎向蜜蜂身体,蜜蜂被迫展开自卫反击。

    野蜂比蜜蜂的身体大许多,力量上占有绝对的优势,性情更加凶猛。蜜蜂不是敌手,很快处于劣势,闪动翅膀想要逃脱,双方从向日葵花盘上掉落到地面。

    野蜂用力对合两瓣嚼吸式口器,蜜蜂的脖子就断了大半,受到了致命伤害,躺在地上奄奄一息,失去了反抗能力。蜜蜂的身体成为食物,被野蜂叼起来扬长而去。

    果园草屋里,新孵化出的小木匠蜂越来越多,木匠蜂一家越来越壮大。在同一个屋檐下,我们经常不期而遇,双方都有过短暂的惊诧、停顿,然后装作若无其事地走开。

    但我每次见到它们,都会小心翼翼,担心对面的木匠蜂会出现意外,突然把我当成入侵的敌人,不由分说猛冲过来,在我头上、脸上狠扎几下。

    目睹了蚂蚁窝之间的战争后,我产生了一个作战方案:人为引来一个野蜂巢,安放在草屋房梁上,引发木匠蜂和野蜂两个蜂窝之间的战争,从而彻底消灭木匠蜂一家。

    怎么才能引来一个野蜂窝,让两个蜂窝进行战斗呢?

    在自然界中,蜜蜂都有领地意识,每一个蜂窝分布的位置都错落有致,彼此相隔一定的距离。一方侵入另一方的领地,就会引发战争。我们从没有见到过两个比邻而居,又相安无事的蜂窝。

    蜜蜂是社会性昆虫,群居生活,族群内部分工明确。唯一的蜂王负责产卵繁殖后代,少有的几只雄蜂负责交尾,绝大多数的工蜂分工承担采蜜、酿蜜、哺幼、筑巢和清理等工作。保卫蜂在蜂窝四周巡逻,负责安全警戒,一旦发现有入侵的动物,立即上前侦查或进攻驱逐。

    我们都有过这种经历,在蜜蜂养殖场,当我们离蜂箱近的时候,有几只守卫工蜂就飞到我们身旁侦查,围着我们身体转来转去,甚至会落到我们身上。

    这是因为我们不小心侵入了蜜蜂的领地,守卫蜂前来确认我们有没有危害,确认无害后就会离开。假如你在这时做出了危险的举动,将立即引发守卫蜂的攻击。

    野蜂的种类千差万别。在大山北面的山坡上,有虎头蜂、牛角蜂、黄蜂等各种各样的蜂巢,其中以黄蜂巢最多,黄蜂又称为“胡蜂“、“蚂蜂“或“马蜂“,广泛分布于我国农村地区。村民们分不清野蜂的种类,只好对野外的任何蜂类,都俗称马蜂。

    在树枝上、灌木丛里、屋檐下、石洞中,都有马蜂窝的踪迹。马蜂性情凶猛,蜂毒毒性强烈,被蛰上一下,就会疼麻好几天。

    在白天光线明亮的时候,守卫马蜂都在蜂窝四周巡逻,小伙伴们很难接近马蜂窝,更别说我想要转移一个马蜂窝了。在晚上呢?马蜂在晚上睡不睡觉?

    所有的蜂类都会睡觉。晚上马蜂聚拢在蜂窝上,会轮班进行值守或睡觉。有时天气炎热,窝里的幼蜂怕热,轮值的马蜂就会在蜂窝上扇动翅膀,给整个蜂巢降温。

    马蜂睡觉不只限于晚上,有美洲的昆虫学家研究发现,在白天采蜜累了的时候,马蜂也会在花朵上打盹睡觉,时间很短暂。

    马蜂在晚上视力有限,主要依靠气味识别周围物体,活动范围就有所限制。我计划在晚上摘个马蜂窝,也具有危险性和挑战性,马蜂窝振动,马蜂就会像无头苍蝇一样四散飞舞,一旦落到我的身上,它们是绝对不会客气的。

    我和皮猴商量办法,皮猴说,我们可以用知了套子套住蜂巢,来回晃动套子,把固定蜂巢的挂柄折断,我们就能把马蜂窝连同马蜂整个搬迁。

    我和皮猴开始寻找位置合适的马蜂窝,便于在晚上进行采摘,准备实施接下来的铲除木匠蜂的蜂窝作战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