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我和木匠蜂的战争 » 第三十一章 山村捕鱼忙

第三十一章 山村捕鱼忙

    有水的地方就有鱼,山村的暴雨天气里,大水冲毁了安定的家园水域,大鱼小鱼都流离失所,沟塘河汊里跃起一个个混乱的身影。

    菜泥河奔腾的洪沟两岸,湍急的河水中不时有大鱼越出水面,“啪”的一声,拍在河岸上,停顿个三两息,又急速弹跳几下,滑入水里去了。

    一片庄稼洼地里,擎着几棵半大孩子的高玉米秸,几尾大鲤鱼在里面闹出了动静,尾巴摆动溅出了一条水线,引起了大人小孩争相抓捕,有编筐的扣筐,有铁叉的甩叉。

    什么都没拿的,张开双手向前一个跳跃,整个身体砸到水面上,双手猛地插入水里,紧紧扣住窜行的游鱼,刚刚直起身拿出水面,却被大鱼“啪”的一尾巴,拍在胸膛上,留下一个红肿的尾巴印记,鱼却跃回水里去了……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雨季的农闲时节,捕鱼就是一种生产劳动,到处都洋溢着收获的喜悦!山坡溪水浅薄的地方,大小石块摆起了龙门阵,大鱼小鱼有路过不放过,迷阵里积满了各种绕不出去的鱼,人们只要守株待兔就有收获。

    水坝下面的河湾里,王二叔拿着撒网,站在河边凸起的岩石上,一旦看见有大鱼跃出水面,就一把网撒过去,拉回来时就带着沉甸甸的挣扎着的渔获。

    河水南岸竖着桔槔,一种旱时汲水的工具,中间竖立的木架上横着一根细长的杠杆,摇动绑着石头的末端,探出前端悬挂的水桶,从河里打上水来,倾倒进流向稻田的沟渠里。

    稻田里长期保持着一定的水位,泥鳅、黄鳝、草鱼、麦穗鱼藏身在里面,也有稻花鲤、胡子鱼(鲶鱼)顺着暴雨逆流而上,在稻田里觅食稻花、昆虫。在每一畦稻田入水口的地方,都设有了“鱼钻”,一种高粱秸编制的有倒刺的鱼笼,鱼儿只要钻进去就出不来。

    更别说到了夜晚,村外水田、河岸、溪湾等地方,不时有手电筒光柱闪烁,村民们拿着鱼叉,将一尾尾躲在草蔸里觅食的鱼,用鱼叉插住,放进小孩子背着的鱼篓里,引起小孩子们一片夸张的欢声笑语,和着远远近近蛙声一片,奏响了一首夜晚捕鱼的乡村乐曲。

    暴雨过后,天气放晴放热,原本被洪水浸泡的沟渠水量沉降,一些泅在里面的鱼,渐渐搁浅显现,就给小伙伴们提供了大展身手的舞台。

    水浅的地方,直接伸手在水里抓摸。水深的地方,回家去取捕鱼工具,一手拿一个盆,一手提一个桶,飞奔回来。用泥巴修一条向外的水道,双手端着盆,撅起屁股,向外泼水。

    水剩下不多的时候,水草中、淤泥里,隐身的大大小小的鱼就逐渐显露出来,需要动用“火眼金睛”,我们小伙伴才能一一擒获。待到水中和满了泥浆,鱼儿无法在水下呼吸,全都主动露出了拱动的脊背……

    少雨的夏日,我和皮猴、柱子喜欢坐在菜泥河岸边的岩石上,用自制的鱼钩、鱼竿钓鱼。

    渔具都是自己制作的,生一堆火弯一根缝衣针,在针鼻里穿上一根从化肥编织袋子口上拆下来的尼龙线,绑到到从野外田埂上折来的一根桑树条上,在尼龙线的中间系上一截高粱秸当浮漂,一套完美的钓鱼工具就做好了。

    钓鱼之前,必须挖蚯蚓,作为钓鱼的鱼饵。蚯蚓属毛足纲的环节动物,一般生活在阴暗潮湿的泥土里,庭园里垃圾堆、水缸下,特别是厨房附近的下水道边,最是它们喜欢藏身的地方。

    有时搬开果园里篱墙边调配农药的大水缸,底下大大小小的蚯蚓,惊慌失措地缩入洞里隐藏踪迹,来不及跑的,我们赶紧伸手捏住,放到准备好的小瓶子里;再用铁锹把缸底的泥土翻一翻,又抓获了多根蚯蚓。

    水坝下的河湾里,从坝顶飞溅而下的数条水龙,轰击向下面的深潭水面,泛起了充足的养料和氧气。溯游而上的鱼被水坝拦截,被迫停留在这里,自然形成了鱼窝。

    坐在河边平整的岩石上,我和皮猴、柱子展开鱼竿,在鱼钩上穿上蚯蚓,甩到河里试试深浅,调整好浮漂的高度,就开始静待鱼儿上钩了。

    不同的鱼咬钩的方式不同,显示在浮漂上各有特点,浮漂连续上下沉浮的是草鱼、鲢鱼;托漂拉动下沉的是麦穗鱼;黑漂拉住猛走的是鲶鱼、黑鱼;慢吞吞抬漂或黑漂,然后静止不动吃饵的是大鲤鱼;水平摆动一下又回来的,什么都不是,是鱼的身体蹭到了鱼线……

    更有放下钩就咬饵,却怎么也钓不上来的,是可恨的螃蟹。特别是长时间钓鱼的老窝,经常撒下米粮打窝,螃蟹就成群结队地藏身在里面。螃蟹在水底张牙舞爪、横行霸道,所有的鱼儿都不敢靠近。

    钓螃蟹是最难的,需要慢慢提杆,螃蟹吃得正起劲,两只钳子夹住不放,就会被慢慢提上来。

    一旦脱离水面,螃蟹就会松开蟹钳,这时就需要把鱼竿猛甩到岸上,螃蟹才会一同被甩上来。没有耐心、不懂钓螃蟹技巧的人,赶紧转移钓点吧,与螃蟹消耗时间,往往会一无所获。

    野外钓鱼首要的是选好窝点,常言道:方钓角、长钓腰,回水湾处效果好;盛草边、深浅点,鱼能一天钓到晚。有经验的渔人在四四方方的池塘钓鱼,要在塘角上下钩更有收获;长长的水域要在中间钓,收获的鱼儿才会更多;最保险是在水草丰盛的鱼窝边,一天都会有鱼获。

    钓鱼要掌握提竿的时机,无论咬钩的鱼是抬漂、黑漂或是拖漂,都不要性急,不能一见漂有沉浮就迫不及待地提竿,一般出现抬漂或黑漂的情况,不用说,要坚决提竿,但提竿也是要讲究技巧,轻轻抖动手腕,提竿绷线,遛鱼上手。

    特别是遇到大鱼时,起竿、遛鱼不能蛮干,要迅速向左侧或右侧反向横竿,阻止鱼的奔逃,然后主动地不停地遛鱼,直至大鱼白肚皮朝上,一副任人宰割的模样,就可用下抄网收鱼了。

    除了钓鱼,我最喜欢的另一种捕鱼方式是洋瓷盆提鱼,简单又实用,找一个破旧的洋瓷盆,盆沿上打一个孔,系上一根绳,蒙上一块旧蚊帐网,在中间留个孔,放进去几个砸碎的小动物尸体,一个有效的提鱼工具就做好了。

    早上把铁盆沉到河湾里,到了下午,牵着绳子提上来,铁盆里面就落满了各种小鱼,一次就能捕获小半盆。回到家里,将小鱼简单冲洗一下,两个手指挤出内脏,放到锅里用油一煎,放上辣椒、葱花和食盐,一份美味的葱煎鱼就上桌了。

    捕鱼的季节,家家都有收获,各种鲤鱼、草鱼、鲢鱼、鲶鱼等等,都是大自然送给村民们的馈赠。吃不完的小鱼,晒在簸箕上,晾晒成小鱼干。

    吃不完的大鱼,从肚子中间剖开,去掉内脏,撑上柳枝,挂在太阳下晒也成鱼干,便于储存。寒冬腊月里,大雪封了山、封了河,一家人围坐在房屋里烤着火,中央锅里炖着几条翻滚的鱼干,乳白的鱼汤早已飘起了芳香。

    碰到十年一遇的枯水冬季,汪塘河汊里,早就流干了水,河坝里也只剩下坝底的水面,囤积起来的鱼在薄冰下泛滥成灾,这时候都由生产队出面,春节前统一组织捕鱼、分鱼。

    凛冽的寒风中,坝滩里河水边站满了人,河面上撑起了几叶渔船,将长长的拉网围拢到岸边,活蹦乱跳的鱼在网里翻了锅。村民们合力拖网,一条条大鱼摞在一起,扭动着身体不情愿地涌上岸来。

    收获的鱼筐摆满了河岸,村干部用秤称鱼,用筐分鱼,一家一户聚在分到户的满鱼的筐边,抒发着收获的喜悦,更是令人难忘的山村捕鱼的盛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