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人生万道论 » 二十三 教育论

二十三 教育论

    教育论

    —周北辰

    关快手的前一秒,听到:我刚考上清华的时候。哀,我高中都没毕业!还是去读古书好了。

    左传石碏谏宠州吁曰:“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骄,奢,淫,佚,四者是邪路的开始。你想立州吁,就定下来,如果没有,则为祸事。能够宠而不骄,骄却能身处低下,低下却不怨恨,怨恨却能克制自己,这样的人太少了!尊卑相害,少长相凌,疏远君子,亲旧离间,小加于大,淫而破义,此所谓六逆。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此所谓六顺。去顺效逆,所以速祸也!君人者,本应消除祸害,今加速祸害的滋生,恐怕不好吧!

    从这一文章就可以看得出来,古人对于人性的认识是非常深刻的,故而提倡教育。人生八岁,王公之子,庶人之弟,皆入小学,教之以,诗,书,礼,乐,射,御,术,数,窥六经之言与古今文章,谨痒序之教申之以仁义。及十有五年,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已,治人之道,正其心体,耳目,手足之举措。

    自幼自长,自家自国,人人皆学,防其邪僻放肆,贪欲妄为。知天地事物之变,古今治乱之理,临之以福祸物欲之诱,而无动其意者,为天下之士,故出履天下之任,治九州四海之业。故古代名士,皆勇于自立,无苟且之心,进退,去就,必度于仁义。出入六合,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协和万邦,黎民于时变雍。

    而一个人,想要经世济民,无非两点,一是道德,二是才学。你没有德行,气度威严养不出来,则无法匡扶天下,兼济万民。其身正,不令其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如果一件事自身做不到,而强加于人,则为不义;如果纵情而傲物,而为不仁,如果懈怠而谗邪,则为不礼。故要知足以自戒,知止以安人,正身以黜恶,虚心以纳下。无论一家之长,一乡之长,一省之长,一国之长,都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当然也可以暴戾不仁,夏桀,商纣,可是都是被推翻,因为他德行已失,无德,不能长久。

    故而教育,一是为德,二是为才。德是隐性的,才是显性的,德性一般人看不见,但是才华学识是可以看得见的,简单来说,就是你会什么?你能干什么?你能做什么?你能完成什么样的任务?你有什么样的本领?无论古今,都是你有什么样的本领,做什么样的事,显示什么样的命运,安定社稷的安定社稷,带兵打仗的带兵打仗,做泥瓦工的做泥瓦工,社会会有无形的分配,因才而分。故而教育,就是一为德,二为才,如果不是教这两样东西,那就是耍流氓,误人子弟,断绝别人人生的希望。

    我以前看神雕侠侣的时候,杨过彼时已经等了小龙儿十六年,哀,小龙女真狠心,此时,杨过武功已经大成,凭借自创的黯然销魂掌,几乎天下无敌。他向黄药师打听小龙女下落的时候,两人交了手。杨过凭借十一路黯然销魂,黄药师无论换落英神剑掌,或弹指神功,总是略逊一筹,后道:“老弟的这一路掌法,以力道的雄劲而论,当世唯小婿郭靖的降龙十八掌可以比拟,老夫的桃花落英便输却一筹了,”

    我那时候上高一,面对着看都看不懂的数学,化学,我简直不知道学习的意义是什么,学了有什么价值?对于以后走某一个方面专业的人,如文艺,你学那么高深的数学英语以后买菜要跟人谈几何讲英文吗?东邪西毒南帝北丐,每人最出名的绝招,就是那么一两门,凭之纵横江湖,今有人想把几人的绝招都学会,可能吗?内功心法完全不一样,走不远。即便剑魔独孤求败在世也做不到,他虽天下第一,也只会独孤九剑,加之深厚功力而横行天下,几十年未尝一败,最后只好埋剑深谷,与雕为友,诚寂寞难耐也!

    那时候韩寒很火,看见他书里说,“如果现在这个时代能出全才,那便是应试教育的幸运和这个时代的不幸。如果有,他便是人中之王,可惜没有,所以我们只好把“全”字人下的“王”给拿掉。时代需要的只是人才。

    我认为现在中国的教育越改革越奇怪了,仿佛中国真的紧缺全才,要培养出的人能今天造出一枚导弹,明天就此导弹写一篇长篇并获茅盾文学奖,后天亲自将其译成八国文字在全世界发行似的。假如真有这种人我宁愿去尝他导弹的滋味。

    就我而言,理科已经对我完全没有意义,尽管它对时代的发展有重大的意义。对于以后不去搞理科方面研究的人,数学只要到初二水平就绝对足够了,理化也只需学一年,如果今天的学习只为了明天的荒废,那学习的意义何在?

    如果我们只是为了高考就要不得不一把一把将时间掷在自己将来不可能有建树的或者有接触的学科上的话,那么拜托以后请不要来说时间是什么金钱银钱之类,因为你所学的东西毫无作用。到出社会以后,遇见很多大学生在工厂上班,努力十几年的寒窗苦读,就是为了工厂上上班吗?学英语,除了极少数出国的,谁用得上,学数学,除了一些专业,你买菜要用吗?什么物理化,学了几年有用吗?对我而言。

    即便老师,也只是教一门功课,即便这些学问的创始人,穷其一生也只是会这门学问。而今把当今天下各路巅峰高手的东西,全部拿来给一个人学,是否每一个人都要当全才,要培养一个人样样精通,身兼数职,即是文学家,数学家,翻译家,生物学,物理学,化学方面的专家,还得精通中国的历史地理政治,这就是老庄孔孟来也做不到啊!开国教员,在中学时代,作文很好,历史学得也不错,但其余功课,尤其是数学和英语,可说是一塌糊涂,都是0分或接近0分。这样的人自然不可能考上大学,尤其上不了北大。我想即便这样的人,面对今天的教育,是不是也得高中辍学。

    据说有记者问陈丹青:“你怎么看中国的教育?”陈:“你这个问题很可笑。我们今天还有教育吗?”我们的学校只是把学生训练成应试的机器,我们的教科书则充斥着瞒和骗;无休止的应试训练,加假大空的说教,这就是我们当前学校教育的全部。

    所以我们的教育培养出全才了吗?我看,并没有,因为很多人他都只能有某一方面的专长,罗曼罗兰说,与其花相当多的时间去挖凿一些浅井,不如花同样的时间去挖凿一口深井,因为这个世界是没有全才的,所谓的全才就代表全面的平庸。很多人就从小到大就学了一门技能,如周杰伦,丁俊晖等等,然而他们今天的成就呢?他们花在学习上的时候,可能比很多苦读十几年的学生,还要少,然而所取得的成就事半功倍。而很多同样花了十几年去学所谓的全科全才,应试教育,出来电子厂,要不找家公司上班,月薪几千块。

    而假如你这十几年的时间,就花在一门技术上,相信你绝对能成为一个大师,所取得的成就也绝对比苦读八门十几年的高。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然上食埃土,下飲黄泉,这是由于他们心思专一。螃蟹有八只脚两只鳌,但如果没有蛇蟮之穴则无可寄托其身,这是他们没有专一的本领,用心浮躁,只能去别人的地盘打工。故无刻苦专研的精神,就不能明辨事理,技艺不深,则不能有显赫的成绩。同时侍奉两个君主,两个君主都不会接受他,眼睛无法同时看清两件东西,耳朵无法同时听两种声音,腾蛇无足而飞,梧鼠有五门技能却陷入穷困。吕奉先常被人喷三姓家奴,他却没有想到,后世有这么多八姓家奴,一无所成。

    很多考上名牌大学的学生,最后做出来的学问非常有限,这么多年的教育,根本没有出过几个大师,因为从古至今就没有全才,有的只是人才。从前,瓠巴弹瑟的时候,水底深处的鱼儿都浮出水面来听,伯牙谈琴的时候,拉车的马儿也会被琴声吸引,这是由于他们功力深厚。诗曰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的意志坚定专一,不怕千招会,就怕一招精。

    其次教育,当以修身之本。因为人体有眼耳鼻舌身意,眼睛好色,耳朵好靡靡之音,吃要吃好吃的,玩要玩好玩的,住要住好住好,心里更是常动男女之欲,这就是人躯体的本性。故而人需要教育,如果不教育,顺着本性发展,到处争名夺利而辞让亡焉,阴贼残生而忠信亡焉,男女性乱而礼义亡焉,这不是赤裸裸的当今的社会吗?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则是争夺,乱理,故而需要导之以礼乐,加之以思索。

    要完善学生的人格,建立学生的德行,教他们懂是非,明善恶,知廉耻,晓本心,早早地就把这些灌输给孩子,不要等孩子长大之后伤身败德时再说,那时,为时已晚。万事备之于未乱之前,无须已乱之后。教育孩子也是一样,五七岁的时候就应该给孩子打下人生根基。古时的大才子,大文人,近代的很多思想家,政治家,六七岁就开始背四书五经入门,打好人生根基,便盈耳充腹,久自安习,虽以他言惑之,不能入也,故能成才。哪里像现在的孩子,七八岁了,除了认得几个字,就只会玩玩手机,打打游戏呢?

    我们今天的教育相比古人的教育是进步了吗?还是退后了,这不是很明白的事情吗?我们实行了这么多年的教育,出了几个大师级的人物吗?我不知道,亦没有见过,华而不实,沽名钓誉之辈倒是不少,但真正内外兼修,比肩圣贤的有几个呢?

    社会人心浮躁,研究学问的静不下心来,不肯潜龙勿用,好好提升自己,反而有一点的东西,就要全世界知道不可。有一句话,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研究学问更是如此,必须要下一番苦心,经历千磨万难,才能有一点成就。王国维的治学三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而我们社会浮躁风气丧乱,真正静以修身,俭以从学有多少?

    明明是男盗女娼的社会,我们偏说是圣贤礼仪之邦;明明是人心浇漓的世道,我们偏要歌功颂德;明明是不可救药的大病,我们偏说一点病都没有!却不知道:若要病好,须先认有病;若要教育好,须先认现今的教育实在不好。

    明明我们现在的教育并不好,为什么我们不敢改变,一味执着西方那一套,培养流水工人?我们为什么不能做到反省自思,不断地完善自己呢?我可以说,我们当今社会的种种问题的根源,就在于教育。我们教育不注重人的思想建设,人文建设,只是一味地注重成绩,功利主义,所以导致今天的道德沦亡,礼崩乐坏。但即便如此,我们为什么要认为自己的教育是完美呢?固执不肯改变呢?

    明明知道自己错了,却不肯改变,这不是夜郎自大,井底之蛙行为吗?就是因为五四文化,我们就放弃自己中华几千年的文化结晶吗?难道我们还没有看清人心人性吗?我们为何不去看看古代的大才,近代的伟人,从小是经历什么样的教育,我们为何不能学之一二?守着一条明明知道是错,却要一味走下去的路,这不是傻子的行径吗?教育应该是给人希望,而不是当工人培养,流水线的传播。

    我们为什么看不到自己身上的缺点呢?知过能改,善莫大焉!我们应该要有敢于承认自身缺陷的勇气,并努力改变自己,如此才能向着更好的地方行走,才能完善自己的身心,才能更好的逾越自己。

    只有我们认清自己的错误,肯改变自己,那么就有进步的空间,相反,如果我们夜朗自大,自视自傲,不肯以六经为旨,仁义修身为重,而使人间全部男盗女娼,蜂狂蝶乱。今天最基本的夫妻之道,已经被社会风气毁坏了,这是稳定社会的基石,基石都出了问题,社会还能长存吗?人人乱交乱配,风情月思,没有礼仪廉耻,出轨离婚,究竟是要把人向动物带,还是要学一个人?天下皆以修身为本,夫妻礼节是社会的根基,外无旷夫,内无怨女,如果乾坤毁,礼节崩,社会乱,经济发展再好有用吗?不一样毁灭。

    金庸说:“今天的中国,有的人很有权力,有的人很有财富,有的人很有知识,有的人很有名气。可他们普遍都没有一样东西——良知。因此,当官的鱼肉百姓,有钱的为富不仁,有知识的助纣为虐,有名气的麻木不仁。活生生使这个社会堕落成非人的人间。纵使你拥有得再多,你依然只能算衣食无忧的穷人。教育没有教人思想,修德,使之出来的不过一群没有良知,没有责任之辈,一群渣男渣女,海王海女,你以为你来人间是干嘛的?取肉卖肉?仁之不修,德之不讲,但好像都是某某高校毕业!有用吗?插标卖首之辈,鸡鸣狗盗之徒。

    钱学森说:想要瓦解一个民族,

    只要抽掉男人的脊梁和血性,

    拿走女人的廉耻和善良。

    秦二世尤以为娱。丞相李斯进谏曰:“放弃诗书,极意声色,祖伊所以惧也;轻积细过,恣心长夜,纣所以亡也。”金钱主义,功利主义已经荼毒了我们社会民心,我们的社会风气已经危在旦夕,男女不结婚就乱交,没有婚姻家庭的维持,社会绝对无法稳定。人人向着功利,男的卖笑女的卖娼,斗争妄取,没有后代,种族就灭绝。很多人把出生率低认为是金钱原因,错了,是因为民族已经没有了希望,很多九零后的一代人,幸勤苦读十几年,结果一无所能,拿几千块钱的工资,连他自身都养活不起,他除了躺平,他能干什么,阶级已经资本固化,所有人只有打工的命运。难道再辛勤劳苦,供一个小孩子二十年后在工厂拧螺丝吗?何必呢?一起躺平多好,几十年之后,不过一堆黄土。

    苟利众生生死与,岂因福祸乃避之,无论如何,不应该拿掉底层人民的希望,富人子弟可以拼爹,而他们的希望,只有教育。万事一定要有通道,一定要有流通的空气,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而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社会风气坏了,一切的根基就完了,最后我只能说,即便世道已经崩坏,人生没有希望,但书不可一日不读,德不可一日不修。道德仁义礼智信,诗书礼乐易春秋,即便天寒地冻,路远马亡,我们也要自身完成自身的教育,宁愿葬身鱼腹之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