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人生万道论 » 人生万道论 四十五 论戒定慧

人生万道论 四十五 论戒定慧

    人生万道论四十五

    论戒定慧

    上次那方丝砚,虽申请了退款,但是不久之后又撤销了。毕竟那方砚台价值应在八百左右,现在卖家便宜出售,只需二百,款式价格舒心,错过了或许就没有。于是乎撤销退款。

    但在日日焦灼地等待中,卖家一直没有上线,发了好几个信息也没回。心里爽朗若失,又日日沉迷在搜寻好的砚台中,希望能抵却对红丝的期望。于是不久之后,又在闲鱼偶然看到一方端砚石料,坑仔名岩的,上面有老坑独特的冰冻纹,和隐隐的鱼脑冻,质非平常。应该是九十年代坑仔挖到接近老坑处,所出的石料。石料十寸左右,厚有足足的七公分,我若是把两边的石皮磨掉,雕刻成一个两面砚,再冒充老坑出售,这大尺寸的老坑,岂非三千起点?

    价值不可估计,但卖家仅售三百,我这人,无论捡到什么便宜,都是要砍价的。说了一下砚台的缺点,砍了一个百元?但这个卖家不像别的卖家那么热烈,反而很平淡,等了一天以后,终于上线,说了砚台太重,运费都要七八十的。之后我又还了一个价,望卖家考虑一下,于是在焦急地等待中。等待卖家同意,好捡一个漏,但是每一个小时焦急等待中,卖家一天了也没回信。

    于是呢?人心不足,又去淘宝搜砚台,又看到一方徐公砚。我之前买了一方徐公砚,但砚池太小,装不了什么墨,于是退货了。但这次看到的这个,全没这样的忧虑,砚台长九寸左右,砚池有十公分的圆形,也够深,拿来储墨磨墨应该是不错的,况且冬不枯,夏不冻。对于爱砚之人,收藏那么一方应该是正常的,但犹豫没有下单。

    继续在砚海中游玩,只是觉得这方也动心,那方也想要,似乎想要的砚台无穷无尽,突然之间想到一句话,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这无穷无尽的砚台,就像无穷无尽的男女爱欲一样。但惊心动魄,矢志不渝的心灵之爱实在太少。往往与恋人分手,那一刻委实伤心动骨,每天以泪洗面。但谁知过了几天,三月半载,于某某聚会上,又遇见一个人,又萌发了爱心,便把之前的委弃了,一直在变,一直在追求。

    这便是人对情爱的贪爱,没有尽头,一直都在追寻,在谈恋爱中,没有什么是最后一个的,有的只有下一个,有些人一辈子谈几十段恋爱,难道不是因为贪欲吗?可是人最后要寻找自我,总是需要从男女情爱中回头的,只有回头,你才能出离这个世间,超脱这个轮回。但是太多人因为贪爱,总是舍不得回头,一直在情爱中追寻,仿佛不到地老天荒,世界毁灭,他便是永远无法回头的。

    其实我曾经也一样,情爱之心很重,追求的女生不计其数,想追的不可胜数,但通通都失败了。也许是打击太大,总会想起高中的一段时光,让我度过这么长的人生,后来终于明白一点。这个世界我应该已经无法遇到同你一样的人了,也无法遇见比你更好的人了。或许这个世界最后每个人都需要回头,从情爱中回头。那么我希望那是我的最后一段恋爱,让我在漫长的余生里可以回忆怀念,以此度过生活苦难的空虚。

    如果这个世界最后每个人都要有最后一次,那我希望我的最后一次是你。别你之后,我已不奢望再恋爱,也不想再恋爱。我已可以一千年,一万年,甚至永生永世都不在恋爱,亦不求恋爱。或许最后有幸遇见你,若不能相呴以湿,相濡以沫,那不若相忘于江湖,与其爱你却又要失去,不如最后同修大道,在大道之中相见吧。

    有句话说:“如果这个世界曾经的那个人出现过,那么,其他的一切都会成为将就,而我不愿意将就。”或许这是我在情爱中回头的原因。

    歌声甫歇,手机放的情歌终于到了末尾,天气也慢慢地阴暗下去了。只见黑暗从繁烟柳絮之中升起,在久锢的空虚中,又生出一种悲哀的魔鬼来。他们约定此生起义,于是化成狂乱的飓风,踽踽独来,通过你的皮囊吹到你的心房。突然急雨狂风,摆簸山岳。通过迅雷暴雨又将你淋湿,过去的一幕幕恍在眼前?我的生命慢慢消暗,我的灵魂暗暗空虚。从窗户缝看一点一点渐黑的青天,窗棂上积的冷水又往往落在头颈上,如置身毫无边迹的荒野,经历其无可措手的悲哀。有如修炼千年的大毒蛇,缠住了我的灵魂,或许要与我一同覆灭在泥土里,我并不愤懑,只是有些遗憾。那再也无法见到的人,再也无法握住的手,再也说不出口的对不起,再也…………

    手机突然一响,把我的思维拉到现在来,点来手机一看,只见久别的卖家发来一句话:“您好还需要吗抱歉好久没来看了”。原来是红丝砚的卖家,之前我等了六天,早已没什么耐心。得不到的不如不要。这么长时间的等待中,早已消灭了我的期待,于是乎申请退款。人生往往这样,有时你一直期待的东西,老天不会给你,而当一点不期待了,或许老天又想给你了,常常想求的求不到,不想求却顺手而来。

    这时,我却又有些陷入纠结之中了,究竟是要还是不要。要了这一方,还有下一方,我的贪欲要如何才能停止,砚海无边。不要,失去了这一方好的砚台,仿佛我的收藏又有些残缺,内心耿耿于怀,惨惨不乐。

    这时我又仿佛想起人生的另一件事情了,前言男女,更多是心灵上的萌动,产生的追求,天经地义,尚且不能止情。可人生肉.体上的嗜欲,何以自持?人因情欲而生,在人死后的中阴身,飘摇流离,但在温柔乡里,看见男女欲爱,贪恋不过,神被欲迁,于是入胎,这便是轮回之根源。人即因情欲而生,故其习偏浓,也可略而言之称为人的兽性,管不住自己下体,皆想着阴阳缠绵,巫山云雨,软语温存,难解难分,于是很多不管不顾,置出早孕堕胎一夜之举,情何怪谁。

    又有一种,尚存道义,不敢出去风月烟火场中,做出坏理之行,但控制不住其情欲之心,猥亵之念。如红楼梦说:淫虽一理,意则有别,如世之好淫者,不过悦容貌,喜歌舞,调笑无厌,云雨无时,恨不得尽天下的美女供我片时之趣兴,此皆皮肤滥淫之蠢物耳。如尔则天分中生出一种,吾辈推之曰:“意淫”。此可心会而不可言传,可神通而不可语答。

    多是暗地里邪念发动,不能自恃,半手指消乏,遗留漏泄,半看娱乐之影,色授魂交,欲念颠倒,间或想美人之容,起心念之,甚是下流。我昔年也曾受情欲之折磨,后来慢慢醒悟,多能制之,只是有时候,人还是有些舍不得,这毕竟是男女大欲,能断之者唯八地菩萨之上,连朱子也说:“十年浮海一身轻,乍睹黎涡倍有情。世上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

    古今多少英雄好汉,到此亡身丧国。绣口绵心之才士,因兹败节堕名,轻狂小子,固耽红粉之场,慧业文人,亦效青衫之湿。我多年戒之,但贪爱之心甚重,后来欲念袭来,总会想到,这一次屈服,下一次亦会屈服,欲海无边,何时是个尽头。其实芙蓉白面,皆是带肉骷髅,美貌红装,不过蒙衣漏厕。男女之事,即使分成诸多情节故事,也不过那么一回事。就像我买的那么多砚台,即使名称花纹不同,但终归是砚台,储墨之用,皆是大同小异,无甚分别,情欲之事,亦是如此,看得太多,嚼而无味,不如吐弃,回头是岸。

    回狂之秦昭,与一绝世女子同船至京师,日同食,夜同寝,经十日之久,然私毫无犯,秦昭之心,了无人欲,浑全天理。即使夫妻之行,也只为生育后代,但不以此享乐,因为我始终认为夫妻之间,是心灵之爱,而非肉.体之欲。至于夫妻之外,则不合其人道,属背理乱欲,贪花好色之举,更当远之。何况床塌风光久之不过如此,有何意义,故而想之,纵佳人再侧,也战兢自恃,不将动念。总之,世人追求情欲,我追求自我,谁对谁错,我也不知道,我不会说你,你也不用来嘲诮我。

    左丘明在左传,吴许越成里写道:“树德莫如滋,去疾莫如尽,树立美好的德行应该日益增多,祛除疾病不如干净彻底。其实祛除人的贪欲,也应该干净彻底,不要在悬崖边,不要在流水边,因为可能会掉崖落水而死。就像我天天搜寻砚台,起初只是想欣赏,后来看到合心的满意的,难道不会想购买,可是我已经买了近三十方,用了上万块,已经没有任何的财力来支撑我去买砚台了,这时我还天天看,难免会陷入得之不到的空虚苦痛中。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忘记砚台之事,转身回头,再也不要去看,再也不要去听。不看则不动,不动则不伤。

    其实现在的我,早已经没有此心了,男女先天本是独立个体,后天阴阳拼命地想连为一体,牵引缠绕,以此轮回。但是男女既已分开,便都是单独自由的个体,为什么还想着连为一体呢?无论是谁,都不想结为一体,眼神相接,便已足够,虽不说早已超脱人的大欲,但一些定力尚存。但还是联想到贪嗔痴,戒定慧里来,我虽然财气不足,但应该具备一定的才气,能让我从小事中扩展到大道来。

    从古到今,众生受到贪嗔痴的蒙蔽,造下了无端罪孽。但总有些人,想着解脱人生,如老庄孔孟,释迦牟尼,各种修身修道修德,皆是让自己趋于大道光明之境。但修身修道修德今日不讲,讲讲佛家的戒定慧,其实跟儒家很多修身道理,大同小异。

    一,戒,就是戒律,是起心动念和言行的标准。众生因困于愚痴中,常常嗜于杀生,享口腹之欲,耽于淫欲之念,好寻花问柳,多放纵欲望,常争强斗胜。因为愚痴,做下了很多下流无耻,甚至伤天害理的事情来。这是大的,小的平日言行中粗鲁野蛮,出口成脏,没有信义,礼义,道义。因为人的种种,孔夫子当年创立儒家,立下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这些种种信条,希望人去遵守,学习。但是因为近年来,特别到了末法时期,邪师横行,大道不显,于是种种世风日下,民风扭曲,也是常见的。

    人并不是生来就是完美的,我们是带着人的原罪出生的,比如人的七宗罪,傲慢、忌妒、暴怒、懒惰、贪婪、暴食和色欲。

    但丁在《神曲》里根据恶行的严重性顺序从轻到重排列七宗罪,其次序为:

    一,色欲,指放纵自己的欲望,只重视肉.体的满足,忽略心灵的沟通交流。色欲是指过于强烈的、不合乎道德的欲望。对于异性的猥琐之心,不合于礼节的行为,圣经说:“情欲的事,都是显而易见的。就如奸.淫,污污,。人与人之间应该以心灵之爱为重,而不是肉.体的欲望,所以这是人的第一原罪,人赤裸裸的兽性,是人出生死亡轮回的根源。

    二

    暴食,指浪费食物,沉迷享乐。狭义的观点认为“暴食”等于浪费食物。从广义来说,就是指“沉迷”于某事物,如酗酒、滥用药物、囤积不必要的物品、沉溺于赌博玩乐而不思进取等。但丁的观点是“过分贪图逸乐”

    三

    贪婪,指希望占有比所需更多的事物。尤其是指对金钱或权力的过分追求。圣多玛斯·阿奎纳认为贪婪是“背向神的罪恶,正如所有朽坏的罪恶一样,是人为了会腐败的东西,放弃永恒的东西。”与贪婪有关的罪包括偷窃、打劫、贪腐、叛国等。但丁的观点是“过度热衷于追求金钱上或权力上的优越。”

    四

    懒惰,指逃避现实、无责任心及浪费时间。懒惰被宣告为有罪是因为:1.其他人需更努力工作以弥补缺失。2.该做的事情还没有做好,对自己是百害而无一利。从但丁的神学观念上去看,怠惰是“未能全心爱上帝,未能全副精神爱上帝,未能尽全人之心灵爱上帝”,具体来说包括怠惰、怯懦、容易满足及无责任感。

    五

    暴怒,指憎恨他人。产生无理的愤怒,对人复仇。在律法所赋予的权力以外,行使惩罚他人的意欲亦被归作愤怒。歧视、过分的警戒心、对他人有伤害的意图也算是暴怒。但丁描述为“把对公义的爱护歪曲为复仇和憎恨。

    六

    嫉妒,指因对方所拥有的资产比自己丰富而恼恨他人。忌妒跟贪婪一样,是一种因为不能满足的欲望而产生的罪恶。贪婪通常跟物质财产有关,而忌妒则跟其他方面有关,例如爱情,或他人的成功。但丁说:“对自己资产的喜爱变质成了忌恨其他更美好事物的拥有者的欲望”。

    七

    傲慢,简单来说,看不起人,蔑视人,滥用自己的权利对别人不敬,视别人如草芥,可以草菅人命,滥杀无辜,杀人取财,倾人取位,对北恶骂,杀龟得蛇,掠夺他妻,毁他坟墓等。指最严重的罪恶,包括对上帝不敬、对他人凶残。

    《圣经》在路加福音4:5-8记载:撒旦是这世界的统治者,撒旦也曾以他所统治的世界荣耀试探耶稣,这显示撒旦拥有全世界的政治权柄。圣经中并没有交代撒旦的真实身份,仅在旧约有提到:上帝明令人类不可食用智慧之树的果实,撒旦为了摧毁上帝的创造物,化为蛇引诱人类犯罪,导致人类被逐出伊甸园,从此必须忍受寒冷与饥饿。后来其他人的小说写作内容借用撒旦代表:傲慢被认为是七宗罪中最原始,最严重的一项,因为撒旦拥有统治世界的权力,而滥用权力正是一种傲慢。

    人其实是带着七种原罪出生的,所以我们需要戒掉这七种原罪,但丁在神曲里写道:

    傲慢戒之在骄-负重罚之

    嫉妒戒之在妒-缝眼罚之

    暴怒戒之在怒-黑烟罚之

    懒惰戒之在惰-奔跑罚之

    贪婪戒之在贪-伏卧罚之

    暴食戒之在馐-饥饿罚之

    色欲戒之在色-火焰罚之

    而戒从佛家来说,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停止一切恶的行为,不再造恶因恶果,从大乘说摄心为戒。不旦行为不能有,连念头也不能生起,如色欲之事,不但没有那种行为,连那种念头也被消灭。佛家戒律很多,但最根本的便是杀盗淫妄酒。其实无论佛儒道,基督教这些西方宗教,所指的大同小异,如人有两面,善的一面,恶的一面,戒便是戒掉恶的一面,回到善的那一面中,回到神性人性中,所以孔夫子终生修身修道,战战兢兢,才臻于圣人之境。

    二,定

    人有惰性,随性,跟随众生而走,被外物影响。如置一童年人于乡野中,跟随各种酒肉之徒,吃喝玩赌,眼耳鼻舌皆是俗言秽语,不自觉就会影响到人的心里面来,久而久之,此人也会变得跟接触的人一样。而所谓戒定慧,就是时时刻刻保持自己心里面的清净,虽然外界事物缠身,但无一事能入其心,能动其念。心如明镜,每天拂拭,战兢自持,不敢有一二日弗离。不管在这样的环境中,接触什么样的人,需要做什么样的事。但总不被影响,每日读书保持内心的清净,以超越一切的大定力,在这纷扰的世俗中,做到心如明镜台,高坐紫云端,八方吹不动,我自守寂然。

    所以,什么是定,便是人在向上修行的过程中,心念会受外界环境和内在的心境所影响,受到色欲,傲慢,嫉妒,各种各样人性恶的一面所影响。所以人生是一场无休无歇无情的战斗,凡是要做个够得上称为人的人,都得时时刻刻向无形的敌人作战。本能中那些致人死命的力量,乱人心意的欲望,暧昧的念头,使你堕落使你自行毁灭的念头,都是这一类的顽敌。

    是的,一个人,你想成为君子,想要改变自己,想要超凡入圣。就要和过去的自己作战,和人的原罪作战,和那种乱七八糟的念头作战,在小桥流水边作战,在街头闹市中作战,在自我独处时作战。人生无一处不是战场,这战场便是在人的心中。你可能一时会失败,但只要你永不放弃自己的信念,你不可能一世都会失败,只为正必胜邪。

    而定,在这场人生的战场中,各种杂念,妄想,魔障,纷至沓来。就像你在海边,大潮犹如玉城雪岭,天际而来,吞天沃日,仿佛要将你卷入鲸波万仞之中。如你在战场中,敌方十万兵马,铺天盖地,如同黑云压山,白浪横江,你要将死于马蹄之下,死于乱刃之中。仿佛你又在一座尖峰上,挺拔而立,欲登天游雾,可这时,八面飓风吹来,你曾经经历的一切,所惧怕的一面,化成一个面目狰狞的老妪在吞噬你。这个人要来影响你,那个人要来影响你,而这些人全是最污秽的人,也是你的魔障。这时,你若是念头屈服,仿佛下辈子就要跟这些人有什么纠缠因果。

    我经历很多,我一贯的做法,无论是谁幻化成魔障,我永不屈服。宁愿孤高独立于天地之间,也不会和别人有什么干系。初始影响最多是男女阴阳,我一贯以昔之恋人幻化与我组成阴阳大道,外一切,无论老妪老叟,中年恶妇蛮人等等无法影响我,无论魔障幻化成谁,皆是如此。最后魔念越深,出现无极纯阳之道,我之一人,立于天地之间,回到无极之中,无男无女无阴无阳无一切所有物,我自成一道,不被天下恶念杂念魔念影响。若最后魔念越甚,还是要来纠缠我,与我要有干系,那么,我最后回归无极,在混沌之中,独身孤立,外物尽无形无相,又何来纠缠干系。

    我心清净,我自成一道,宇宙法则无法影响我,天地毁灭无法影响,俗世杂念不能影响我。这个世界,所有众生,无论是谁,皆无法影响我。我的精神意志像一颗顽石,像一棵青松,像一片虚空,从大山跌下也好,八面来风也好,狂风暴雨也好,我就是我,因为重来没有我。

    就如尼采说:其实人跟树是一样的,越是向往高处的阳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自从厌倦于追寻,我已学会一觅即中;自从一股逆风袭来,我已能抗御八面来风,驾舟而行。所以即使妄念如风,但我不动如山。

    佛家的定通过念佛号,忘想杂念来,一心念佛。置换我们的妄想杂念,最后如是降伏其心,心不为所动。我有时也用,但更多通过自己的精神意志与之搏斗。我未曾言败,因为那些不能杀死我的,将会使我更强大。

    三

    慧,初则是读书,读佛儒道圣经等等典籍,开启自己的智慧,前期可能好读书,但不能了解。而若通过戒定,我们会慢慢开悟,也会对圣贤之书豁然开朗,明白这个世界的大道理,宇宙的真相,人生的真相。能够修行十年渐有成,洞明天下心纵横,不为外物所扰,不为俗事所困,不为情欲所诱,从此自成一道,上可超脱六道之外,下可黄泉说法,圣贤之道,我心具足,从此无求。

    知道终极的道理,人生本来就是一场虚无,人生之初,无男无女,无阴无阳,无善无恶,这便是我们的原始清净心,我们的原始佛性,只不过被忘记罢了。

    我走到今天,究竟是什么击倒了我的自信,又让我站起来了呢?原来正是因为人生是一场永无止境的奋斗啊!即使有一天一无是处,鄙陋不堪,也还有那生生不息的斗志在陪伴你啊!你我都还没有死,怎么能认输呢?曾经的懦弱一慕慕在哪里,流到我的眼睛里,我怎么能认输呢?

    铁甲依然在!

    各种战士的声音汇聚在一起,仿佛山一样宏大,海一样磅礴,我们必将逾越山川,披荆斩棘,征左右上下十方的八万妖魔,恶念,业念,然后朝向心中寂静的无极,混元一念。

    ——周北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