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长风萧索 » 第九十一章 帝王人性

第九十一章 帝王人性

    轩辕嵘看了今日堂审清平的对话,一边觉得这个家伙天真可笑,一边觉得自己狭隘愚蠢。自己分明就给了清平台阶下,清平偏不,一定要就事论事,丝毫不给面子。她想要的就是整个案件能够大白,没有任何臆测,不是迎合任何人的大白。若是要这样的大白,便得逼着轩辕嵘和温际承认自己的错误。

    轩辕嵘手里掂量着温际的奏折,里面清清楚楚地说着:当年事态紧急,他不得不尽快做出决定,如此这般行事也是会受蒙蔽、也是会判断不清的。这就是温际在变相的承认错误,这样的方式,能让温际少一点罪责,毕竟清平的证据已经是板上钉钉了。

    可是那又如何,当年若是没有温际,边境也不可能拿到那样的条约,只是想不到,他做了这么多见不得人的事情。

    轩辕嵘想着清平说的事实因果,便想到了佛家的如实观照。曾经他以为,客观的事物便是如实观照,山是山,水是水,月亮是月亮,可是看着清平这些话,他怀疑自己没有理解如实观照。轩辕嵘想找清平聊一聊,可是又觉得自己一个皇帝,去问一个小孩,实在丢了脸面,况且这个小孩也未必知道这些。但轩辕嵘转念一想,若是清平不知道,那她就是个死心眼,若是知道她才担得起她天才这一名号。

    轩辕嵘翻着奏折——他好久都没有看过这么的奏折,里面是官员们对太子的弹劾,说他在边境大肆收集江湖门派的证据,在京城又和江湖门派交往甚密,乃是想借机搜刮武器、拉拢江湖门派,为自己造势。也有官员弹劾宁王,说宁王和唐秉玄关系亲密,监察此案只怕是有失公允。

    对于太子的弹劾,其实并无道理。太子主战,早就想和胡狄一决高下了,就是因为有温际压着,才没有对胡狄出手。至于太子和江湖门派如何,轩辕嵘也派人盯着呢,与其说太子与江湖门派交往甚密,不如说是太子做清平的靠山,同时太子要拿到证据,弄垮温际。轩辕嵘想到清平之前和他说的,他纵容官员就是无为而无不为,就是什么都作为了,还是不好的作为,对于这件事情,他想要插手。太子行事高调,难免被温际党派的人抓来弹劾,再加上太子明显想要安置清平的位置,方便以后能够让她入朝堂助他一臂之力。

    对于轩辕嵘的私心,他不想承认那个错误,可是如果他不承认,将责任全部推给温际,那让温际权衡太子的作用也就没有了,况且温际都看出来了这一点,给好了台阶下,他还不如顺着这个台阶,惩罚温际,同时敲打太子的行事。而出于对大局的考量,他这样做,就是给太子立威的机会,太子对温际该如何便如何,无非就是想要查出温际在边境走私武器,和长生教勾结,然后处罚温际及其党羽。一朝天子一朝臣,他不久后也要魂归西天,迟早是要放权给子孙的,太子自己的势力也要上台不是?

    至于那个清平,如若给她时间,她必定是个人才,就是不知道这个人才会不会和醉墨书斋里的那位胡越凌一样,不理俗世;也不知道会不会自己揭竿而起,取缔这个王朝。她的一些想法,轩辕嵘一点都不认同,却也没办法否定。你说她幼稚吧,她说的又是真理;你说她是在说真理吧,她又会告诉你换一个前提条件,这就不是真理了,这只是我有限的认知得出来了东西。你说她不懂吧,她还就承认她不懂,可是结果又正如她所料。这么一个家伙,轩辕嵘真是杀又杀不得,又不想留,好生无奈。可是自己的两个儿子却把她当宝一样,或许是自己年纪大了,和年轻人的想法完全不一致。

    轩辕嵘对清平是束手无策,他猜想温际是否会有对策的时候,便接着温际的奏折。奏折中温际一是为自己当年的鲁莽请罪,二是希望陛下削弱江湖的权力,此刻不是切割江湖和朝堂的好时机。如果此时不下手,长生教对朝堂的蚕食将会对轩辕王朝产生巨大的威胁。

    轩辕嵘知道温际和边境的武器买卖有关,他之前一直纵容长生教的原因和清平说得一模一样——可以中饱私囊。这不仅仅是中饱自己的私囊,还养活了一堆贪官污吏。一旦查缴,他们贪来的钱财收归国库就是一笔不小的数目。现在想想,温际执政这几年,国库的财富上涨,同时边境是民不聊生,里面的账目证据必然不少,毕竟这么大的数额,不可能全部销毁。就算不让太子去查,也必然有人去查,不然清平和路弗言也不会同时状告温际参与边境走私,这件事情已经躲不过去了。

    其实一开始清平就计划好了吧,不会让真正的始作俑者躲过这一审判。

    轩辕嵘想到今日贵妃来找他,就为求他们那一双儿女的事情。如今宁王用城防军把安阳的府邸围得和铁桶一样,生怕安阳出去听到一些不好的言论。安阳已经嫁人了,和驸马那么恩爱,这件事情捅出来就得伤害到安阳,同时宁王也不可能再与太子争什么东西了,他只能做个远离政治舞台的闲散王爷,因为安阳没有和亲的事情将会是他一辈子的政治污点。同为女子的清平难道不为安阳的前途考虑一下吗?她这样做会毁了安阳呀!轩辕嵘想到,或许她考虑了,她的考虑就是最终的真相,就是要他全部担下本该他担下的错误,他是帝王、是男人、是父亲,更重要的是他是个受教育的男人,那么多抗下一些东西不是应该的吗?

    想到这儿,轩辕嵘纠结的心也算安定了一些。清平啊,算无遗计的清平啊!你怎么生在宇文家了,怎么不能给我做孩子;你怎么是个女孩啊,怎么不是个男孩子啊!不对,是你好在是个女孩子,若你是个男孩,以你那不臣服于任何一个人的性格,轩辕王朝就不存在了吧。

    轩辕嵘知道,那个叫清平的人威胁着他的权力,他怒火中烧,决不允许清平和她背后的门派日益壮大。是的了,朝廷一定要下手铲除这些个江湖门派,长生教不能失势,温际也不能完全失势,朕还要用温际的人、用温际的才呢!朕的朝廷,不允许你个小女子来指指点点!

    也是很好,清平不用听轩辕嵘这些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话,不然轩辕嵘又要看着清平的脸色被嘲讽一番。没人想要你那轩辕王朝,若是你那王朝把百姓剥削的受不了的时候,你的王朝自然就不复存在了,需要清平来动手吗?真是“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鶵竟未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