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题西林璧 » 第五回 争立储君

第五回 争立储君

    初九,午时,皇宫。

    明潇尚未加冠,更没有成家,以前也是一直住在皇子所。

    他是太子储君有的力竞争者,不免被人巴结,况且明潇对宫人极好,很是受人拥戴,便在众人陪同下入了母妃的钟粹宫。

    皇上信奉道教,深入简出,很少来后宫,皇上有一位皇后,四位侧妃。名义上皇后是大皇子,二皇子,三皇子,四皇子,五皇子的母亲,其实只是挂名养母,皇后张氏只有两个亲生女儿大公主李明温和二公主李明满,当朝首辅张万全是皇后的亲叔叔。六皇子李明潇名义上的母亲是庄妃。八皇子的母亲是良妃杜氏,并无外戚在朝任职。九皇子的母亲是惠妃王氏,都察院左都御史王吉安的妹妹。三公主李明洁是丽妃钱氏所生,是皇上最喜欢的女儿,极为看重,连带着丽妃一起受宠。

    三十多年前,皇上同胞大哥李道梁死在起兵的时候,遗留下两个儿子,便是大皇子李明池和二皇子李明渐。三皇子李明洗是皇上护卫之子,四皇子和五皇子是皇上三弟李道棋的儿子,因不服当今皇上称帝,图谋造反被皇上赐死。皇上亲生皇子公主的只有三个儿子三个女儿。

    收养兄弟遗腹子是因为三十年前张天师向皇上进言,龙生九子,帝位永固!

    大皇子李明池年三十二岁,有一个女儿。二皇子三十一岁有两个儿子。三皇子李明洗尚无孩子。四皇子李明溪三十岁有一子一女。五皇子李明浴正妃早逝,尚无孩子。明泽二十八岁没有成婚。李明潇十八,李明沿十五,李明汲十岁。大公主李明温已嫁给给户部尚书郑文的长子郑贤,二公主李明满下嫁给了上届新科探花郭振,三公主李明洁十六岁尚未婚配。

    “儿子拜见母妃!”明潇跪在敬妃身下。

    “请起,一年不见怎么黑黢黢的。”母亲打趣道。

    “哪有变黑,母亲说笑了,母亲身体安好吗?”明潇追问道。

    敬妃将他扶起来说:“好着呢,见过你父皇了吗?”

    “没有,父皇日理万机,哪有时间召见我!”明潇失落道。

    静妃说:“不许胡说,你父皇最想你了,没良心的孩子!”

    “母妃,我这一路上可惊险了,南朝的骑兵离我就十步远,我还见到了平等王。”明潇有些得意说道。

    “你还得意什么,被人家老鹰追兔子,还是在宫里安全。”敬妃生气道。

    明潇反驳说:“母妃外面的天下太精彩了,宫里天天都一样!”

    说道这里静妃内心感慨道:宫里虽好,但待久了思想也就禁锢了!所以三年前明潇去书院,她是很支持的。

    “明泽来京了,明天你把他带到我这里来。”静妃说道。

    明潇问道:“真的?十年没见皇兄了,他好吗?”

    明潇有四位哥哥是堂哥,三哥没有血缘关系,八弟九弟同父异母,而皇兄名义上的母亲庄妃是敬妃的同父异母的姐姐,所以亲上加亲,不仅如此,明泽十岁前是被敬妃以庄妃娘娘家人抚养,后来被皇上看上封了敬妃。

    第二天朝堂站班,第一列是李明池,李明渐,李明洗,李明溪,内阁首辅兼吏部尚书张善全,户部尚书郑文。第二排是户部侍郎兼大学士林严,都察院左都御史王吉安,工部尚书孙嘉承,礼部尚书周玄毅,刑部尚书石锡行,兵部尚书高祥业。

    “启奏皇上,昨日夷陵总兵魏阳快马呈上贼将郭巳兵符印章,称已经歼灭郭巳大军,击败申京,收回洪都。”李明洗扬着脖子说道。

    太和殿上一片叫好,皆称皇上英明神武。

    “好啊,魏阳立大功了,召他回京授封。”

    此时张善全出列言道:“启禀皇上,战报中并未言明郭巳或杀或俘,是否其中有变?”

    “皇上,郭巳此贼将在南方横行十几载,不仅勇冠三军,还诡计多端,天罡十上将高居第六,此时被魏阳所败,是否有些蹊跷。”郑文补充道。

    “皇上容禀,虽然郭巳为当世名将,但魏阳也绝不比他差,魏阳勇猛过人,不到三十便能在天罡榜上居位第八上将军,足证明其实力非凡,况且率领乃是皇上亲封的夷陵骑兵精锐,所到之处无不臣服!”李明洗替魏阳解释道。

    “吾儿有识人之才,众卿以三皇子为榜样,先召魏阳进京,朕自会问清。”

    见皇上如此袒护自己的儿子,众臣皆道:“皇上圣明!”

    “众卿有事启奏,无本退朝。”赵宣素在皇上示意下喊道。

    “老臣有本,皇上英明神武,为我大明江山万万年计,册立太子是朝堂头等大事。”

    “既然爱卿皆有此意,不妨说说谁能担此大任?”皇上来了兴趣问道。

    “老臣等八人推举大皇子李明池宜立为太子,大皇子人品贵重,辅佐皇上处理朝政十年了,从无差错。”张善全言道。

    此时李明池表面波澜不惊,实则内心慌的很。

    “启奏皇上,二皇子才是最佳太子人选,二殿下最像皇上,又对皇上皇后十分孝顺,立为太子众望所归!”户部尚书跳出来说道。

    兵部尚书高祥业不肯落后言道:“臣举荐三皇子李明洗,皆因天下尚未统一,四方贼寇犯上作乱,实在需要一位有勇有谋的太子出征,收复失地。”随后多位大臣附议。

    皇上心想,可惜明洗并非李家骨血,若传给他,岂非便宜外人。

    礼部尚书周玄毅反驳道:“太子人选不一定要勇武,只需懂兵法运筹帷幄即可。七殿下李明潇,师从白川,敏而好学,实为太子最佳人选。”他深知皇上心中,最看重明潇。

    “皇上,七皇子不仅足智多谋,而且文采斐然,请皇上三思。”刑部石锡行辩论道。

    此时都察院左都御史王吉安奏道:“皇上春秋鼎盛,等年幼的皇子成年后再选也不迟。”皇上知道他想推自己的外甥,但他年幼仅十岁

    李道机问:“工部呢推举谁?”

    “臣只觉的皇子们个个都好,皇上圣明,认定谁便是谁。”孙嘉承顺着皇上心意说道。

    “你啊,就知道把什么事都推给朕,朕真选了不合你意,你老家伙别怪朕!”皇上打趣说道。他喜欢这样的臣子,情商高,该糊涂的时候糊涂。

    看了看第二列林严没有说话,便问道:“林爱卿在想什么,格外出神?”

    林严答到:“启禀皇上,上个月鞑靼可汗遣使来京城,想要从众皇子里挑选一位与彩华公主联姻,还请皇上示下。”

    意思就是选一个皇子做倒插门,从此放弃立储,大臣们祈祷自己支持的皇子千万不能入选。

    张善全说:“回皇上,老臣有个人选,既能配得上公主,也能让皇上满意。”

    李道机问:“哦?是谁啊?”

    “六皇子出身高贵,最重要的是尚未娶亲。”张善全打坏主意道。

    “只怕年龄不合适,六皇子年龄要大彩华公主十岁!”林严说道。

    “只要公主喜欢,年龄不成问题。”有一个侍郎接话道。

    既能给可怜的老六娶个媳妇,又能将其撇远些,皇上觉的是个好主意便说道:“如此甚好,定了,明日下旨让六皇子进宫。”

    李道机说:“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