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题西林璧 » 第六回 兄弟相聚

第六回 兄弟相聚

    毒士将军魏阳在诏令下日夜兼程赶到京城。

    赵宣素小步走到李道机旁边:“皇上,魏阳将军奉旨进宫,现在宫外等候。”

    “宣!”

    “魏阳”皇上言道。

    魏阳心里没有底,不禁提高了声音道:“末将在!”。

    “你的战报朕看过了,洪都城外埋伏,歼灭郭巳部三千骑兵,按这个功劳可以封侯了,然而郭巳是谁斩的,你给朕说说。”皇帝看了一眼魏阳说道。

    “回禀皇上,末将率夷陵骑兵迎战郭巳部时,未见郭巳本人,据郭巳帐下副将说,他在息县被不知名的敌将三回合所杀。”

    “是他,若是郭巳没死,你是否能战胜他?”皇上疑问道。

    魏阳先是冷静思考了一下,斩钉截铁道:“若郭巳没死,末将也一定会拿下他的首级向皇上请功!”

    “好,还算有些骨气,来人,颁旨改封魏阳为洪都总兵,赐黄金锁子甲一副,御马一匹,赏夷陵骑兵御酒三百坛,每人肉十斤。”

    “末将谢过皇上,皇上万岁万万岁!”

    魏阳退下,心想若是自己斩了郭巳,今日便已经封侯了,不禁憎恨平等王。

    明泽的皇子身份有名无实,租了一个院子住下,四海漂泊让他对家没有概念。

    明潇和众兄弟朝夕相处,深知他们的脾气秉性,虽然他只和六哥相处了几个月,但是明白他对名利没有追求。

    一大早明潇便差人驾马车来到了明泽的府邸,门是敞开的,虽然门窗很旧,但是井井有条,踩到柔软的黄土地上,有别样的感觉。

    “六哥?”明潇沖院里喊道。

    等了一会,明泽便缓缓从屋里回来,迎面是一个眼里有神,身穿黑色袍子的男子,走路和善慈爱。

    “六哥十年未见,一切安好。”明潇激动的走了上去。

    明泽说:“嗯,明潇别来无恙?”明泽望着眼前的儒雅少年,眼中无尽的欣赏。

    经过短暂的叙旧,兄弟二人进了堂屋,明潇说道:“六哥,母妃让我来接你进宫,有话要对你说。”

    明泽问道:“母亲身体还好吗?”

    明潇说:“母妃身体很好,她很挂念你,母妃求了父皇很多次,终于放皇兄回来了。”

    明泽说:“多谢母亲挂心。”

    两人坐马车进了宫,明泽和明潇在宫墙里走着,还是记忆里的样子,又高又冷。

    “母妃你看这是谁?”明潇指着身后的明泽。

    “儿子给母亲磕头。”说罢明泽便向静妃行大礼。

    “好孩子请起,这些年受苦了,以后就住在母亲身边好吗?。”静妃像母亲一样抚摸着明泽的额头,这是明泽所渴望的。

    明泽说:“泽儿,皇上下旨要给你指婚了。”

    明潇和明泽震惊到了,明潇问道:“父皇要六哥娶谁?”

    敬妃说:“鞑靼可汗有个公主,前几日鞑靼派使臣觐见,想指定一位皇子和亲。”

    “可是六哥连人都没有见过,如何娶?”明潇替六哥不平说道。

    敬妃说:“听说彩华公主能歌善舞,是草原上有名的大美人,倒也配得上泽儿。”

    此时赵宣素拿着圣旨,“皇上诏命,六皇子李明泽一个月后与鞑靼公主成婚,钦此!”明泽明潇不悦。

    皇上下旨宣众皇子乾清宫觐见,李明潇自从返京,还没见过父皇。

    李道机看见几位皇子都到了,令人展开拓本,明潇看见题西林壁全诗便了然于心。

    李道机说道:“相传此诗中蕴含着一笔宝藏,朕令全天下有才学的文人都看过了,没找到半点蛛丝马迹,明潇你看看!”

    明潇回道:“禀父皇,儿臣在北麓西林寺看过石壁,诗中所写,并没有机密,传说是有一批宝藏,那批宝藏是中唐时期所藏,传说安禄山造反后,自知没有能力夺取天下,于是搜刮了很多财宝藏起来,后来被其长子刺杀,从此便没有了下落。”

    李道机推算一下合情合理,问道:“明潇,依你之间那批宝藏在哪?”

    明潇推测道:“儿臣认为,很可能在洛阳。”

    李明渐说道:“洛阳很大,没有具体地址,很难找到。”

    鞑靼部落,彩华公主正在闹情绪,这位公主深得草原习气,豪爽,不拘礼节。“本公主不想嫁给一个汉人,就算要嫁,也要嫁给一个天底下第一勇士。”

    后来她要是不悔婚,真算得上是梦想成真,不至于因此丧了性命。

    鞑靼大汗安慰道:“本汗唯一的公主,草原上的勇士怎么配得上你,父汗给你找一位天底下最有身份,并且文武双全的驸马。”

    彩华求道:“女儿要亲自挑选。”

    图门说:“好好,大明皇帝有九个儿子,据说个个人中龙凤,你自己选。”

    彩华说:“我不信,大明皇帝都不敢和我们鞑靼在草原决战,他的儿子定是书呆子软骨头。”

    图门说:“父汗在草原上雄霸了四十年,看人的眼光就没错过,我听说李家七皇子文武双全最得皇上喜欢,还与你年龄相当。”

    彩华说:“父汗,您给我嫁个皇子,人家皇帝愿意把他送来吗,真是的。”

    图门说:“事关两国和平,大明皇帝不敢不答应,不答应便同他宣战!来人请丞相修书一封,本汗要亲自奔赴京城陪公主和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