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逆袭三十年 » 第19章 借了就不还

第19章 借了就不还

    胡力找浩楠借书,浩楠问了他借书看什么,他就说免得上当受骗。学了知识有了见识就不会上当。

    “我也没什么好书,你要看什么样的?我听听,看有没有你想要的书。”浩楠问。

    “我要有图画的,有字的不好看,我不要。”胡力说。

    “看书就是要看有字的,没字的,只有图画的书,不能起到作用,看了图画,对你没什么帮助。”浩楠说。

    “我就要看有图画的,没有图画的不行,我看字有困难,在学校,老师讲课,对有字的没兴趣,上课老想睡觉,对有画的就有兴趣,很喜欢看。”胡力说。

    “那么,我同学胡建送给我了一本年画册,你要是想看,就借给你看吧,借书就是借,跟借钱一样,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如果借了不还,就会有灾难的,我说这话,有道理,不信就看后来吧。”浩楠说。

    “你还能预言以后?”胡力惊讶得合不拢嘴。

    “那当然,喜欢贪小便宜的,往往会吃大亏,轻者有财产损失,重者会丢掉性命。这个已经经过很多人很多时代的人验证过的,不说电影电视剧,或者书籍等,那些人物传记或者历史故事,大概都有这些描述,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浩楠问。

    “这个还真没注意,你知道的,我很少读书,人家晕车晕船晕飞机,我呢,别的都不晕,就是晕字,看到文字就如同听到催眠曲,看到字就想睡觉,我在学认字,学了很长时间,都无法全部认识。这件事让人头疼烦恼。”胡力说。

    “那行,就给你图画书,记得看完了还给我,希望你有借有还,再借不难。”浩楠说。

    “没问题,没问题,我要是不还,将来没有好结果。”胡力说,他竟然赌咒起来。

    浩楠不免有些担心起来。

    第二天上学的时候,浩楠就把年画册带来,借给了胡力,胡力高兴得很,立马把书放在书包,在最里层,十分小心。

    浩楠得到这本画册,是因为同学的慷慨大方,这位同学名叫胡建,知道浩楠喜欢读书,就带着他到胡建家里,让浩楠去挑选几本书来看。

    胡建的家庭属于知识分子家庭,家里藏书有不少。

    “这里不算什么,听妈妈说,现在留下的,都是侥幸没被收走的。”胡建说。

    “有这事啊?太恐怖了。我妈说,只是我们没经历过,现在看来,不可想象。”浩楠说。

    “那你现在想看什么书?都在这里,随便选。”胡建说。

    “谢谢!我看这些书都比较专业,英语的也挺多,不过,我还都不认得。这本画册挺好,就要这本吧。”浩楠说。

    “不用谢,你是我同学,书给喜欢读书的人,才会让写书的人高兴,有的人不喜欢读书,喜欢藏书,书上布满灰尘,目的是让人觉得他有学问。我们读书,纯粹不为功名利禄,是陶冶情操。”胡建说。

    浩楠心想,知识分子家庭的孩子就是不一般,说话都特别有水平。

    胡建给了浩楠一本年画册,说:“这些画都是画家亲自画的,后来又影印排版印刷装订成册,发行量不大,得到这样的书的人并不多,这要费力才能得到,这画册就给你了,希望你好好保管,收藏,将来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拿出来作为参考。”

    胡建的妈妈看起来非常敏捷,思维也独特,胡建介绍说她是英语老师,也能教语文,是一个人才,口才不错,说话有条理。

    浩楠心想,胡建的小学成绩很一般,说不定以后会好,现在成绩好不是真的好,小学生的学习成绩大都差不多,到了以后才见分晓。

    男生的后劲儿充足,女生的后劲儿就难说。女生在小学和初中学习成绩好,到了高中就不好说。

    浩楠知道初中毕业,还可以考中专,上了中专,毕业就可以分配工作,人们对中专生也十分重视,农村的孩子能考上中专,就意味着跳出了农门,像是鲤鱼跳龙门,跳过去就成龙,跳不过去就还是鲤鱼。

    从胡建那里拿来了画册,浩楠就开始认真地读,画册真的印刷精美,十分好看,浩楠爱不释手,没事就看看。

    浩楠也喜欢看连环画册,他父亲总是想办法弄来一堆连环画册给他看,他也看得津津有味,后来就买了一些唐诗,也教给浩楠和浩怡,学习唐诗,给浩楠留下深刻的印象。

    再就是一些神话故事书,连环画册里有关于神话传说的画,文字介绍比较简洁,要想看文字多一点的书,就要读原著,不看改编的,看原著,更能了解作者及其所写的内容。

    不管是什么书,只要愿意读,总能发现一些可取之处,不是每一本书,都一无是处,要有分辨是非黑白的头脑才行。

    胡力看书,并非完全自愿,以前胡贵林在家,他还怕他爸爸,现在他爸在接受劳教,家里只剩下他和他妈妈、他妹妹,现在他妈妈说让他借书来看,他本来十分不愿意,因他晕字,对阅读很不感兴趣,为了让他妈妈放心,一个人扛下整个家庭的确不能,特别是到城里吃商品粮的只有胡贵林一人,其余的都不是,都要靠掏高价购买商品维持生计才行。

    这样困难的情况下,胡贵林出了事,违法了,正在接受惩罚。

    他不在家,家里就剩下胡夫人和孩子。胡力和胡凤都还在上小学。好在有浩楠和浩怡一起上学一起放学,相互都有个照应,胡夫人也就可以安心上下班,在上班的时候,也就有胡思乱想,不存在一些不切实际的东西。

    胡夫人在胡力和胡凤回来之前就先回来,回来就开始生火做饭。

    忙得不可开交,以前有她丈夫在家,可以帮一下忙,并不觉得累,后来,就发生了变化。她丈夫和她在一起的时候,不管是做饭还是做事,都很开心,觉得有盼望。现在的情况对胡夫人来说十分不利。一方面要养家糊口,另一方面要督促孩子读书成器,将来就不必害怕。

    胡夫人见自己的长子非常理顺和听话,就感到十分欣慰,想不到孩子的爸不在家,孩子还听话,这是天有眼的节奏,真的不错,通过胡力借书并读书这件事,她就得到了最大的安慰,对未来抱有浓厚且清晰的希望,这样的希望确凿无疑,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无中生有。

    哪怕胡力晕字,一句话读不出来,读不完整,只要张口就需要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