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三年一统江山,你管朕叫傀儡昏君 » 第164章 收复龙康城

第164章 收复龙康城

    此时在两万楚军面前的,是狼烟四起的龙康城。

    不远处看去,能发现城楼上,齐军士兵正与楚军交战。

    “速速回援!”

    霍振心中震惊,策马往城中赶去。

    原来先前线报所说的齐军骑兵,只是迷惑楚军的手段。

    齐军的主力根本没有往西埋伏楚国援军,而是伺机而动,准备进攻眼前的龙康城,霍振等主力部队,无疑是中了齐军调虎离山之计。

    即便是兵力上完全不占据优势,齐军仍是毅然决然地展开猛攻。

    负责守卫龙康城的楚军部队,完全料想不到齐军会选择强攻。

    当主将率领主力部队出城后,战斗便开始了。

    天还没亮时,齐军便发动攻势。

    士兵们视死如归,拼命往上城楼上去。

    终于,在中午时分,龙康城南门被攻破,大部齐军主力进入龙康城,在城中与楚军展开厮杀。

    齐军以少胜多,攻入了龙康外城。

    部署在龙康城以西的少量齐军伏击部队,成功拖延了楚军主力数个时辰,导致霍振回援不及时。

    楚军主力难以配合,最终在齐军的猛攻下,城墙以及城门,几乎被齐军全部掌控,城中剩余五万楚军,竟是被围困在了内城,难以突围。

    霍振亲自率领主力精锐,来到龙康城城下。

    可此时此刻,齐军早已攻入龙康城,夺取南城后,便将全部云梯以及攻城锤拖入城中,准备加入对内城的围攻。

    如此一来,进入龙康城的齐军,完全将霍振的楚军阻挡在了城外。

    城楼上,楚军的士兵一个个被击杀,齐军掌握了主动权。

    没有攻城器械的霍振部楚军,难以对龙康城进行攻击。

    望着高耸的城墙,霍振又气又急。

    气愤的是,齐军竟使出如此阴谋诡计。着急的是,城中如此之多的楚军将士,竟然都无法抵达兵力稍弱的齐军。

    城门紧闭,霍振即便率领着两万的大军,却难以对齐军造成伤害。

    “撤出五里外,等候时机!”

    霍振命令。

    随即两万多士兵开始远离龙康城,躲避城楼上齐军的攻势。

    此时此刻,霍振只能期盼龙康城中的楚军将士,能够将齐军赶出城外,随即霍振亲率部众,与城中士兵里应外合,将齐军击溃。

    此想法的前提,便是城中士兵能够支撑住。

    现在霍振完全没有城中的消息,更不知道,齐军早已经对内城发起围攻。

    即便仍拥有五万多兵力的楚军,却难以抵挡三万多齐军的进攻。

    群龙无首的楚军内部,在霍振带兵出城之后,陷入了混乱之中。

    当初霍振率领精骑兵出城接应援军,把城中指挥权交给了副将,没料到他才不配位,难以服众。

    半日时间,齐军便攻陷龙康城。

    霍振所希望的守军反扑,并没有出现。

    龙康城中,硝烟渐渐平息。

    似乎已经结束了。

    身处城外的二万楚军,完全看不到城里友军身影。

    “将军,龙康城上皆是齐军士兵,我军恐怕……”

    “返回西山关!向朝廷求援!”

    霍振自知此刻无能为力,只好调转马头,率领部众离开,回到西山关布防。

    齐军之中,究竟有何人物,竟然做出如此抉择,令霍振难以相信。

    龙康城被齐军收复后,下一个目标,也将是西面的西山关。

    作为代州之中心,龙康城的作用不言而喻。

    黄文敬站在高高的城楼上,眺望西面撤离的楚军大部,心中开始谋划下一个进攻目标。

    得龙康城,齐军可南北西三面禁军,威胁楚军。

    如今身处代北的陈子光部,仍然再与楚军进行交战。

    为此,黄文敬准备率军增援陈子光,将代北的楚军包围歼灭。

    今日龙康城一战,歼灭三万余楚军,俘获两万多人,乃代州之战开打以来,齐军所收获的最好战绩。

    藴城一战,挫败楚军速战计划,龙康一战,夺回代州重镇,稳住了西面阵线。

    黄文敬的功绩,足以比肩大齐史上各名将。

    但他绝不会止步于此。

    上奏朝廷龙康城收复后,黄文敬开始休整大军,听取皇上吩咐。

    自代州之战打开以来,李衡便将前线大小指挥权尽数交给黄文敬,完全不做干预。

    因为代州距离凌阳遥远,倘若还要两边传信才实行计划,效率极其之慢。

    李衡相信黄文敬,即便手中兵力紧张,也增调了一万精兵,交到了黄文敬手中。

    战报日以继夜,从代州带回了关中,传到了凌阳城的皇宫中。

    在收到战报之前,李衡正在处理另一件重大事件。

    大齐收复凌阳以来,第一场宫廷事变。

    自从新宫发生两起命案后,又要几个曾是燕国旧臣的官员暴毙,神秘死亡。

    就在两日前,有大臣在朝堂上举报,十余名燕国旧臣,也即朝廷中魏党官员,勾结燕朝旧势力军队,意图谋反,危害大齐,理应当诛。

    此言一出,朝野震惊。

    这些官员,当场被宫廷侍卫拿下,查明之后,果然有谋反之意,即日问斩。

    而举报这些人谋反的臣子,他的名字,让整个朝廷。

    魏忠贤。

    朝堂上,没有人会知道,究竟是为什么他会亲自举报这些臣子的忤逆行径。

    莫不是要明哲保身?靠出卖自己派系的人,以洗清自己的嫌疑……

    朝中许多官员都有此怀疑。

    魏忠贤身为朝堂一派势力的头领,底下有臣子犯错,自然是脱不了关系。

    但陛下对此的处理,却是温和了些。

    李衡在朝上,宣布撤销魏忠贤的大太监之职,调派为司礼仪,位居四品。

    自从魏忠贤归顺大齐朝廷以来,他的一言一行,仿佛都是忠良之臣,与传闻中的奸佞大太监颇有不同。

    此次变故之后,朝堂之上,魏党的势力,几乎被清除干净。

    更为忠诚于李衡的关外派大臣,已经占据朝廷主导。

    自此之后,朝堂再无争夺。

    新宫刺杀案,反倒是帮助了李衡巩固皇权。

    似乎凶手是谁,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处理完此事,李衡终于有时间处理其他政务。

    “禀报陛下,西线我军已经收复龙康城,黄将军请示作战计划。”

    “前线战事安排,一切听从黄文敬将军吩咐,若有不从者,法皆斩……叮嘱黄文敬将军,务必保证自身安全,守住西线便可,切勿过于冒进。”李衡吩咐道。

    “是。”

    属下带着口谕,随即将命令传到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