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三年一统江山,你管朕叫傀儡昏君 » 第165章 打破僵局

第165章 打破僵局

    除了代州的战报外,淮北的战事也愈发激烈。

    据关羽部回报,这一个月里,赵军已经数次渡过淮江,对齐军的据点发起进攻,险些占领了岸边渡口。

    若渡口丢失,藩王军以及赵军大部渡河,给淮北带来的军事压力,是不可估量的。

    淮江防线之宽,让齐军必须将兵力分散,守卫所有据点。

    江面的控制权,完全在对岸敌军手中。

    这群拥有舰队的敌军,随时可以从各个方向,各个据点,对淮江发起登陆作战。

    齐军的被动局面,依旧没有得到缓解。

    本来需要增调到淮北的援军,又因为代州战事的紧迫,前去增援西线。

    淮北三州,完全由关羽部八万人驻守,防御压力可想而知。

    幸而淮江中上游水流湍急,能够平稳渡江的渡口不多,关羽只需将小部军队驻守在各个渡口,而后设置烽火台,大军随时增援。

    而处于下游的江州,水流较为平稳,也是渡江作战的最为理想之地。

    负责守卫此地的吕布大军,与赵军交战的频率也渐渐增加。

    江州之北背靠青州,重要性不言而喻。

    对岸敌军的进攻重点,也在江州方向。

    根据情报得知,赵军将在二十日后,对江州风门渡发起总攻。

    不论情报真假,吕布的兵力部署也不会改变。

    因为他手中的兵力,也就这么多,而朝廷面临如此之多的威胁,完全没有援军支持边境。

    大齐中原刚从战争中缓过来,慢慢恢复生产,若继续发起战争总动员,对百姓或朝廷而言,并非一件好事。

    目前仍然战事仍在可控范围,朝廷虽没有过多的兵源,但足以保证边防以及战事需要。

    若再强征百姓,增加赋税,恐怕又将引起大齐各州的农民起义。

    对于一个刚从战争中走出来的地方,无为而治恢复生产方为上策。

    李衡是这么认为的。

    目前朝廷的总兵役政策,仍然是以府兵制为主要。

    百姓若想从军,也可得到不错的军饷。

    征兵一直在进行着,相较于强制征兵法,此政令效果更好。

    ……

    当李衡的命令从凌阳传回龙康城时,黄文敬部大军已经休整了十二日。

    整个代州战场,重新回归到对峙状态。

    楚军仍然在进攻代北,但遭到陈子光部的齐军反击,战线已经无法向前推进,更何况黄文敬部此刻已经占据龙康城,威胁着楚军的南侧,故而楚军不敢过于冒进,开战前的势头,早已经慢慢消退。

    在前线楚军的阵中,已经出现了消极的气氛,由于后方补给线时常遭到齐军袭扰,楚军的粮草供给困难,粮草不足,士兵每餐所得米粟减少。

    吃不饱,打仗自然也无力。

    在前线的楚军阵中,不时有士兵因为争夺食物,而发生内部矛盾。

    代州西面所有城池村子,都已经被楚军掠夺了个遍,完全捞不到油水,留在前线,随时可能丢掉性命……

    楚军内部略显颓势,而齐军这边却愈发士气旺盛。

    自从攻下龙康城后,齐军的部队行动愈发频繁,时常有小股齐军部队,对楚军的援军突袭行动渐渐增多。

    此举风险小,收益甚大。

    除此之外,齐军便没有大规模的调动。

    黄文敬此时暂且不能增调兵力到代北,原因是探子得到消息,楚军已经在往西山关增兵,而在西山关东南侧,距离龙康城不过六十里的城池,又有三万多楚军集结。

    龙康城西面,已经集结了几乎八万的楚军,如此规模,似乎是要重新争夺龙康城。

    黄文敬不敢大意,目前他所拥有的兵力,足以守住龙康。

    龙康城只要不丢,便可牵制楚军的一切动向。

    经过如此多日的休整,再确认楚军的目标后,黄文敬开始了下一步的行动。

    首先,他在龙康城西面各处要道,设置哨所以及少量埋伏部队,以防楚军突袭龙康。

    保证龙康城安全后,黄文敬方可调动兵力,解救北面的困局。

    又是三日。

    即便一直打听到楚军的动向,但楚军仍然没有发起对龙康城的进攻。

    时间就此来到了开战以来的第二个月。

    从春到夏。

    代州的酷热,让楚军士兵无从适应。

    即便前线集结越来越多的主力,但面对守卫坚固的龙康城丝毫没有办法。

    终于在一次夜里。

    楚军先头部队,偷袭了齐军位于林山的一处哨所。

    守备这里的齐军一百余士兵,没有作过多的抵抗,点燃了烽火后,便撤出此地。

    这哨所战略位置并不高,只是为了观察楚军前线动向,以及防御楚军偷袭之用。

    如今楚军偷袭了此处,正印证了他们要再次进攻龙康城的目的。

    在夺取据点之后,楚军主力果然向着龙康城方向进发,行军速度缓慢,谨慎地往前,一步一步靠近。

    因为齐军踪迹之神出鬼没,楚军上下都心有余悸,生怕两边山林之中,会突然冲出一股齐军军队。

    在得知楚军偷袭哨所后,黄文敬没有感到惊讶,只是两日之后,听得楚军主力才往前走了二十里,疑惑其行军之慢,但转头一想,黄文敬也明白过来。

    他大可以利用楚军谨慎这一点,在龙康城外各处要道设置少量部队,增多哨所,迷惑敌军,拖延其行军速度。

    而这些宝贵的时间,足以被利用起来。

    经过数天的休整后,齐军在龙康城的防御阵线已经完全稳固。

    现在黄文敬终于可以空出手来,协助代北的友军。

    代北陈子光部,面对楚军猛攻,胜少负多,目前战事颇有不利,急需要援军相助。

    听闻北面楚军再次对代北发起进攻,围困了陈子光所在的城池。

    为此,黄文敬特意留守三万余部队,自己则率领一万精兵北上,前去解救陈子光。

    此行颇为冒险,若是让楚军得知齐军这般动向,必然会加快步伐进攻龙康城,皆时黄文敬的处境将如当初的霍振一般。

    但这是唯一能够打破僵局的办法,只有代北危机解除,将楚军赶出代州,北面的陈子光便可以调兵南下,与黄文敬一同作战,夺回战略要地西山关。

    倘若让楚军攻下代北,那么龙康城将要被楚军两面夹击,形势极其危机。

    黄文敬每一战,都抱着视死如归的信念。

    即便皇上特意吩咐让他谨慎行事,保证自身安全,但面对此情况,黄文敬知道自己必须亲自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