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三年一统江山,你管朕叫傀儡昏君 » 第173章 运粮

第173章 运粮

    越王军的阵线一溃败,随之而来的,便是赵军之中出现混乱。

    本以为能够跟齐军正面交战的赵国主将,在得知部众伤亡过大后,感觉已经没有胜利的可能,立即命令全军后撤。

    随着赵军的撤退,负责断后越王军,根本无法阻挡齐军的进攻,投降者数千。

    此次交战,以关羽部齐军大胜而告终。

    眼看着赵军撤离,关羽也并没有任由其安全离开,命令副将留下清理战场后,自己亲率三千骑兵部队,竟是追击上万赵军的后撤部队。

    由于不知道齐军的追击兵力有多少,这群赵军即便拥有人数上的优势,但也只能望风而逃,不敢多做抵抗。

    赵国主将甚至连逃一百里,在部下的掩护下,返回了安州府新义城。

    此时的安州府,新义城,这一座越王经营十年的城市,陷入诡异的气氛之中。

    所有人都知道。

    朝廷的大军已经从淮北杀过来了。

    越王李瓒收到战报后,几乎瘫倒在地。

    安州前线战事已然崩溃,越王军的主力部队,已经伤亡过半,只能撤回第二道防线,以防齐军继续向东南进发,进攻安州府。

    李瓒再一次求见赵国使臣,请求最后的增援。

    但这一次,赵国使臣以赵皇召见为由,连夜返回了赵国。

    此时,前线溃退回来的赵国主将孟封,率领着赵军的残余部众,进入了新义城休整。

    “快去请孟封将军前来。”李瓒连忙吩咐属下道。

    即便到了最危急时刻,李瓒依旧只能将希望全部寄托在赵国上。

    他现在手中的兵力,根本不可能抵挡朝廷军的进攻。

    根据探子线报,此次渡江的齐军,至少有十万之众……

    约莫一个时辰之后,赵国大将孟封才缓缓来到越王府,与李瓒相见。

    一看见孟封,李瓒便低声下气地说道:“孟将军受累了,来人,上好酒好肉。”

    孟封坐下,脸色稍有不悦。

    前线大败,赵军伤亡不小,令他感到不满。

    孟封明报,此刻李瓒如此着急要求见,必然是有求于他。

    “王爷有何指示?”孟封开门见山问道。

    李瓒也不再绕弯子,直接说道:“齐军南下,将对大赵不利,望将军能够抵御齐军,与我军一同守备安州防线。”

    话里话外,都在表达一句话:“赵军千万别撤退,否则我安州就没了……”

    孟封自然懂李瓒的意思,如今朝廷命令,保存兵力,不再与齐军交战。

    为了这齐国藩王,流掉大赵将士的血,并不值得。

    “王爷大可放心,只要守住安州中部三城,便可以抵挡齐军之进攻,我大赵军队,必然会协助越王……”

    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

    你们自己守住,我们赵军暂且先观望。

    孟封的回答,令李瓒大失所望。

    李瓒本不想守在新义城等死,他要的是,赵军与越王军再度联手,将朝廷的军队赶回江北。

    只有固守淮江,李瓒才能看到获胜的希望,若再不阻挡齐军,安州府必然不保。

    “淮南回报,齐军已经向新义城挺进,倘若安州失守,大赵也将受到齐军威胁。”

    身为齐国王爷的李瓒,说出这般话语,确实有些过于讽刺。

    “放心吧,我大赵水师早已经占据淮江,齐军的粮草已经无法从对岸运来,只要坚守一个月,齐军必定不攻自破。”孟封说道。

    自从先前与齐军一战之后,孟封已经不愿再冒险。

    前几日战败的消息,传回赵国时,皇帝同样勃然大怒,认为孟封用兵过于冒进,以至于让赵军损失惨重。

    或许几日之后,孟封返回赵国时候,将会被朝廷问罪。

    如今赵国朝廷的策略已经十分明确,那便是让李瓒自己守淮南,赵军依旧驻扎,但并不参与前线作战,顶多也只是个震慑作用。

    李瓒丧权辱国,割让铭山八郡,却只换来赵国的背叛。

    得知孟封态度后,李瓒顿时心如死灰。

    几番商讨过后,李瓒依旧没能说服孟封。

    赵军将在两日后撤离安州府,驻守在铭山八郡一带。

    如今的铭山八郡,名义上属于安州地方,但实际上已经是赵国领土,完完全全在赵国军队控制之中。

    赵军所谓的协助安州防御,却只是在安州南部地区安插兵力。

    自从知道齐军渡河后,部署在淮江南岸的赵军,也开始逐渐向南转移。

    未等李瓒等来援军,关羽所率领齐军,已经继续往东而去,继续夺取淮江南岸渡口,争取让北岸的友军继续渡江。

    在关羽突袭安州的半个月后,赵军才完全封锁住所有渡口。

    如今整条淮江上,赵军以及藩王军的舰船,不时从江面渡口经过,袭击齐军的后勤补给。

    齐军的小船,根本不能对抗敌军的大船,不少齐军将士尝试划着小舟,靠近敌军战舰,准备登舰作战,但无一成功,损伤惨重。

    军中各营主将下令,不得冒险穿过淮江,徒增不必要的伤亡。

    在南岸,有齐军近十万的兵力,其后勤压力是巨大的。

    关羽部只能就地补充粮草,但由于越王军试行焦土政策,根本不给齐军留下任何粮食。

    随着战争的持续,前线运过来的粮草,几乎已经消耗殆尽。

    为此,北岸的齐军,只能借着夜色,用小船悄悄往南岸运送粮草,缓解齐军的燃眉之急。

    但夜里运粮的危险性也很大,经常发生船只触礁翻船事故,而且小船运粮的效率太低,难以完全满足十万大军的需求。

    为此,关羽决定,留守六万大军,稳固整条阵线,守住刚收复的城池,协助对岸友军运送粮草。

    而关羽自己,则率领精兵,迅速往东面进攻,夺取江州南部。

    淮江下游的渡口,是最为理想的渡江之地。

    倘若能够夺取江州的淮江渡口,便可利用大齐新造的战舰,封锁整个淮江江面,即便敌军水师想要袭扰,大齐军队也可以选择避而不战。

    敌军水师不可能每日每夜守住江面,等到敌军松懈之余,战舰便可护送运粮船,将齐军所需要的粮草物资,一一运送至对岸,解决敌军的封锁。

    根据情报得知,南岸的守住力量已经极其薄弱,只等待齐军对其致命一击。

    关羽率领的精兵,此刻正马不停蹄地赶往一个地方。

    禹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