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三年一统江山,你管朕叫傀儡昏君 » 第174章 归顺

第174章 归顺

    从关羽部进入安州的一个月里,越王军内部,便是昏招频出。

    先前李瓒想依赖赵国大军,与关羽大军进行决战,想要一举消灭齐军的主力部队,让其退回到北岸。

    但那场最为的关键的决战,却落得了个大败收场,自此之后,李瓒手中再无可对抗齐军的兵力。

    越王军大部开始退守安州府,做最后的挣扎。

    齐军的动作,却完全出乎李瓒的预料。

    朝廷大军并没有直接南下进攻安州府,而是一路东进,开始夺取淮江一带的城池。

    守卫禹州西北重镇的越王军将领,在没有上头指示下,擅自率领部众南下,直接将战略要地拱手相让。

    齐军没有花费太多的代价,便收复了禹州的重镇。

    越王军的将领在离开前,因为舍不得城中物资,想要将这些东西一一搬动。但没等他们运走物资,齐军便兵临城下。

    这些士兵没来得及将物资焚毁,便只能从东门狼狈逃出,将城中物资一一留给了齐军。

    得到补充后的齐军,调遣军队固守城池后,便继续往东前进。

    藩王军已是穷途末路,完全没有半点战斗意志。

    负责守卫禹州东北部的吴王部队,在面对齐军的猛攻下,果断选择撤退。

    淮南的整条江防线,已经是完全崩溃。

    齐军的主力都已经渡江了,那固守淮江也毫无意义。

    似乎藩王军的士兵都深知这一点,当齐军大部抵达时,不少人都已经开始准备跑路,转头一看,却发下军中主将早已不见踪影。

    齐军不费吹灰之力,连连收复禹州九座城池。

    负责守卫江州北部的一支藩王军部队,面对齐军大军的到来,却并没有出城逃跑。

    原因是,负责防御此处的将领,早已经提前跑了。

    留守在城中的,还有五千多士兵。

    “齐军有五万多人,而我们,却只剩下五千人,这场仗,根本不可能打赢。”留在城中的中级军官,向底下的底层士兵说道。

    “副官,那我们该怎么做?”

    “逃跑吧,我可不想死。”

    “将军下了命令,不许任何人撤退,否则就是死路一条。”

    “可他自己就已经跑了……”

    军中士兵议论纷纷,现场气氛极其压抑。

    副官说道:“既然逃跑也是死,死守也是亡,我们何不重新归顺大齐,为大齐统一天下献一份力,何苦相互残杀……”

    这些话,说中了士兵们的内心。

    其实早在得知齐军来临前,军中便已经出现了投降主义,只是碍于城中将军主战,没有任何人敢提出投降。

    如今军中主将都已经逃跑了,那么他们这群底层的士兵,还需要拼什么命。

    “归顺大齐!”

    士兵齐声喊道。

    五千人瞬间达成共识,决定打开城门,恭迎王师。

    齐军抵达此城时,发现大门敞开,城中士兵拆下越王旗帜,齐声高喊:“归顺大齐!”

    片刻之后,城中军官出城,独自会见齐军主将,道明投降之事。

    就这样,齐军兵不血刃地占据了城池。

    这也是藩王军中,第一个开城投降的部队。

    即便此城战略意义并非重大,但只要投降先例一开,其余藩王军部队必定有人效仿。

    “归顺不杀,优待降军。”

    此言迅速传遍了整个淮南,藩王军的将领都担心,底下士兵会不会趁机绑了他,拿去给齐军邀功。

    为此,防御淮南各城的重要将领,纷纷丢下城池,返回安州府。

    随着齐军进入江州,战场的走势已经逐渐明朗。

    现在藩王军所能控制的范围,也就只剩下安州府一带。

    齐军摧枯拉朽的攻势,让藩王军难以招架,随着投降的部队越来越多。

    两个月内,关羽所率领的齐军,已经收复了七成的淮南领土。

    如今只剩下最后的目标。

    安州府,新义城。

    藩王军最后的几万部众,守卫着这一条最后的防线。

    赵军已经从从江州撤退到了江东道,开始清剿此处的流寇势力,顺势将位于齐国的部队,一一撤回到国内。

    而协助越王李瓒守卫安州的赵军,也只剩下最后的一万两千千人。

    这还是李瓒多番恳求,提出了不知多少条件,才换来的兵力。

    赵国方面,也担心李瓒就此投降大齐,故此才派出一万两千多兵力,说是与李瓒共存亡,实则若有什么风吹草动,立即撤回铭山防线,阻挡齐军南下进攻赵地。

    有铭山八郡这一条天险防线,赵国丝毫不担心齐军会突破此处,更何况赵军已经在此要地部署了将近十万的防御兵力。

    如今赵军唯一担心的,就是与江州接壤的江东道地区。

    虽然此处河网密布,并非理想的进攻方向。

    但江东道的匪患,使得赵军不得不调遣更多的兵力,部队过于分散,难以集中力量防御各要处。

    此处的河流,并非是淮江一般的天堑。

    赵军只能依赖水师力量,迫使齐军无法渡河攻击。

    如今淮江两岸的战略要地,都已经被齐军攻破,那赵军水师也没有必要在淮江停留,在赵皇的命令下,强大的赵国水师已经撤出淮江一带,南下返回江南东道的海港。

    江东道的黄巢起义军,已经占据了东南部的六座城池,声势浩大,甚至还有往西面发展的趋势。在黄巢起义军起势之后,赵国各地的叛乱四起,导致赵军无暇理会北方战事,只能依托防线抵御齐军,而后迅速平定国内的叛乱。

    在此之前,赵国的平叛策略,一直都是以诏安为主。

    但黄巢部的起义军,却拒绝朝廷的诏安,坚决要与朝廷死战到底。

    听闻这支起义军部队是从齐国境内来的,赵皇便更加头疼。

    本来赵军进入齐国境内,便是为了协助越王李瓒剿灭江州的匪患,可如今江州匪患是除掉了,却没想到祸水南引,这支乱军竟是从江州南下,对赵国的土地发起了进攻。

    倘若再如此发展下去,赵国境内将一片混乱。

    而与此同时,北边的大齐,国内的动乱,已经接近尾声。

    大齐十九州之统一,只剩下最后一个地方还没收复。

    大齐定武皇帝李衡下诏令,对越王李瓒发出最后通牒,倘若不重新归降大齐,必定是死路一条。

    大齐光复的最后一战,也即将在安州府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