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建文盛世 » 一[洪武帝崩]

一[洪武帝崩]

    洪武三十年,正月三十日夜。

    太孙府,后院。

    “今天你怎么了,一整天魂不守舍的?”

    “今晚就不要批阅奏本了,解大人不是回来了吗?让他先过来看着,有什么紧要的摘画出来也就是了。”马琪慧给朱允炆添了杯贡茶,雁荡毛峰,清明后采摘的新茶,贡品到了京城后,因为朱允炆喜欢,朱元璋就直接让人把上贡的所有雁荡毛峰都给朱允炆送了过来。

    朱允炆前世也十分喜欢喝雁荡毛峰,雁荡毛峰外形秀长紧结,茶质细嫩,色泽翠绿,芽毫隐藏,其汤色浅绿明净,香气高雅,滋味甘醇,这种感觉实在是让人陶醉。

    有诗曰:到山春已晓,何更有新茶。峰顶应多雨,天寒始发芽,采时林狖静,蒸处石泉佳。持作衣囊秘,分来五柳家。

    “无碍,只是不知怎的,今日我总心神不宁的,总感觉有大事发生。”朱允炆温言一笑,只是眉宇间的愁云并为散去。

    “没事的,那就这么定了?我让人去通知解大人。”马琪慧先是吩咐人前去传消息,然后慢慢走到朱允炆面前,脸红了起来,悄声说道:“夫君,我们就寝吧。”

    朱允炆看着眼前的马琪慧,心里顿时一阵火热,刚才的忧虑也被一冲而散,自家妻子说的对,孤堂堂大明太孙,能有什么大事?

    “啊~”马琪慧一声惊呼,却是被朱允炆一把抱起,慢慢的走向床榻,屋子里伺候的侍女见状都识趣的快步退下了。

    就在朱允炆准备更进一步的时候,房外传来了朱允炆贴身太监宝祥的声音:“启禀殿下,宫里来人了。”

    听到这瞬间让朱允炆停了下来,暗道一声扫兴,不过还是很快整理了下衣物,抱歉的看了眼马琪慧,然后走了出来,瞪了一样宝祥,让他前面领路。

    “你不是吉祥身边的那个跟班吗?皇爷爷派你来所为何事啊?”朱允炆一走进大堂便看着一个规规矩矩的站着的有些眼熟的太监。

    “奴婢刘谨参见太孙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刘谨见朱允炆走了进来赶忙跪下行礼。

    “好了好了,起来回话。”朱允炆挥了挥手,然后走上大堂的六层台阶之上的书案座椅,那个专属他的位置,除了他和皇帝外,谁坐都是死罪。

    “启禀殿下,陛下口谕,让殿下速速进宫。”刘谨挺直腰杆说完口谕后又弯下了腰。

    “皇爷爷现在让我进宫?可是这个时辰宫门应该快要落钥了吧?”朱允炆有些不解,不应该啊。

    “是,是陛下龙体欠安,所以才……”刘谨哆哆嗦嗦的小声说了一句。

    “嘭!”

    朱允炆刚拿起的茶杯应声而破,赶忙对着宝祥喊道:“什么!快,备马,孤要进宫。”

    是了,除了龙体欠安,皇爷爷怎么也不会这么晚了还召我入宫。

    随后朱允炆一阵小跑到太孙府外,护卫已经牵来了马匹,朱允炆一个翻身上马,朝着皇宫奔去,身后则是一队护卫。

    ……

    乾清宫。

    “皇爷,太孙殿下到了。”

    朱允炆刚走进暖阁,还未见礼,朱元璋的贴身太监吉祥便对着他做了一个禁声的手势,蹑足到榻前,跪身耳语。

    “嗯。”

    正闭着眼睛养神的朱元璋睁开了眼,微微侧首看了一眼朱允炆,后者忙拜倒。

    朱元璋招手,“不用见礼了,过来,咱要问你几句话。”

    朱允炆诶了一声,忙膝行向前,一把攥住了朱元璋的手,立马哽咽起来,“爷爷,您保重龙体。”

    “哭甚!你什么时候也变得这么婆婆妈妈的!”

    朱元璋一瞪眼:“你父亲和几个叔叔都走在了咱的前头,这生老病死乃是寻常之事,何需因此而动心神。”

    朱允炆这才收声,紧攥住朱元璋的手,小声道:“孙儿明白,可是,可是……”

    “好了,不说这些了。”

    “天下初定不久,百姓尚在水深火热之中,你以国事为重,日夜操劳,咱都看在眼里,心里是非常开心的。

    你勤政勇毅,温和爱民,和你父亲太像了,咱这个时候叫你来为了啥,你应该也猜到了,咱大限到了,大明日后就看你得了,咱相信你以后会是个好皇帝的。”

    朱元璋说道:“咱们是天家,自然要做天下之表率,只有天子勤劳,才能让天下官员不敢怠慢民事,你须谨记,他日也一样不可缀慢朝政。”

    “孙儿记下了。”

    “允炆,今时今日,你几个叔叔羽翼已成,除了咱,他们是不会服你的,为了国家安稳,削藩势在必行。”

    “好孙子,你要原谅咱,咱老了,你父亲和几个叔叔死的时候,咱心里疼啊,咱当初可以狠下心杀掉那些手足兄弟,却再也狠不下心杀掉自己的亲生骨肉了,咱给你留下了这江山,却也给你留下了对手、敌人。”

    朱允炆轻轻摇了摇头,坚定的说道:“爷爷您言重了,爷爷您既是一个好皇帝,也是一个好父亲,历史会予爷爷以公正评述。

    至于孙儿,爷爷大可不必担心,朝廷有百万大军,而且孙儿的储君之位,是爷爷告祭太庙列祖列宗,明发圣旨昭告天下所定,大义尽在孙儿之身,假日孙儿继位,自是天下万民人心所向。

    更何况朝中文臣武将忠心之辈无算,所以,孙儿没有对手,四叔他们,也不配做孙儿的对手!”

    “好!好!好!不愧是咱的好孙子,不愧是咱选出来的继承人。

    这些年你的本事咱看在心里,你会是个好皇帝,只不过你没打过仗,没带过兵,军事上,多听听徐辉祖,耿炳文,傅友德,郭英,他们的建议,他们有能力,而且不会有二心的。

    另外,李景隆这人虽有能力,但做事左顾右盼,不可重用。唉,咱当年对不起他父亲,也是因为这件事,你父亲对咱也多有怨言。不管你用不用他,就当为咱还债,保他家富贵可好?”说着,朱元璋似乎想起了什么,眼里闪起了泪光。

    “爷爷,孙儿听你的,除谋逆外,不论李家做出何事,皆赦。”

    “好好,至于其他的,咱就不多说了,咱相信你会处理好的。”

    朱元璋顿了顿,叹了口气,接着道:“允炆,咱还想求你件事,如果可能的话,放你几个叔叔一条生路,圈禁什么的看你,成吗?”

    “皇爷爷,您放心,大明绝不会出现李唐的龌龊,皇族血亲绝不会被屠戮。”朱允炆松开朱元璋满是老茧的大手,眼里闪着泪光,以头抢地。

    “听到你这句话,咱可以放心的去见列祖列宗和你奶奶。”

    朱元璋复又大笑少顷,身体一顿,颓于榻上,吉祥唤了两声未得回应,以手轻触,面如土色,瞬间跪了下来,哀号起来。

    “皇上大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