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建文盛世 » 十四[荐人]

十四[荐人]

    “臣的理解,新政摊丁入亩,最重要的有两点!”解缙沉思开口:“一是地,二是人!”

    “臣去了之后,首先要查清郡县之内的田亩,无论是官田还是民田,都要一清二楚。这样一来,再对照历年的税赋存单,有些事就一目了然!”

    “第二就是人,境内有民多少,在户籍登记有多少?”

    “每家每户实行户帖,有帖子的就是良民,没帖子的自然……”说着,解缙看看朱允炆的脸色:“大户人家,无论是谁,胆敢隐藏人口,一律以大不敬论处!”

    “有些狠!”朱允炆心道:“解缙这是明摆着过去就要动刀子,快刀斩乱麻去了!不过,有些东西,就是要这么狠,不狠是做不了事的。”

    “不错,你有了腹稿便好,朕也放心不少。”朱允炆笑了笑。

    “不但是田地,还有工坊!”解缙眼神闪烁精光:“臣在地方都听说了,南方的工坊里,盘剥太重,拿人当成牲口来用。臣这次去,就是要治治他们这股歪风邪气!”

    “好!”朱允炆朗声道:“你既然有这种心气,朕就成全你。许你凡事专权之权,若遇到地方官阻挠,不必理睬他们,你直接去做,要是他们给你使绊子,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不要怕做错,做错了,朕给你托底!”

    解缙沉思片刻:“浙州财阀豪门官绅富商众多,真若是抱团的话,还真有些棘手!而且,正因为那边读书人太多,喉舌太广,所以更加难办!”

    “陛下让臣去,臣自然竭尽所能,不过有些事,臣一个人也是独木难支!”

    朱允炆想想:“这倒是,你一个人面对那么些人,通天的本事也不行。是不是要朕再调几个能臣干吏给你?”

    解缙又想想:“其实,臣是想推举一人!”

    “哦?”朱允炆顿时大奇,笑道:“你推举人,谁?说来听听!”

    解缙这人出名的铁脸铁面,莫说推举人了,就算想从他口中听到别人的好,都有些困难,就连铁铉都被他说过不好。

    “这人是关陇州人,其实早就名满天下,不过却是因为触怒了太祖,所以……”说着,解缙顿了顿:“臣推荐这人,刚正不阿,才华德行无不是上上之选。若不能为国效力,实在是暴殄天物!”

    “快说,是谁!”朱允炆越发好奇,被解缙如此称赞的人,当朝可没几个。

    “景清!”解缙开口道。

    “景清吗?”

    一时间,朱允炆竟然有些分神。

    景清这人早年连着两届乡试解元,才名远播,就连朱元璋都有耳闻。可不知怎的,却拒不入京参加会试,结果朱元璋龙颜大怒,罚他十年之内不许科考。

    等到洪武二十七年,这人高中榜眼。本该是做翰林院编修,御史这样的清贵官职。但不知哪根筋错了,非要去做地方官,结果又是惹得朱元璋大怒,直接发回老家去了。

    这个景清也是古往今来,不可多得的忠臣孝子。

    原本时空的历史上,朱棣入京之后,对不肯臣服他的官吏,大加杀戮。但对投降他的人,格外优渥。景清就是投降朱棣的文臣之一,相传朱棣还是藩王的时候,就十分欣赏景清的才学。

    所以朱棣登基之后,马上给了景清高官厚禄,但景清,做了一个自古以来,几乎没有任何读书人做过的壮举。

    他之所以会投降朱棣做大官,是因为做了大官后大朝会时距离朱棣的距离更近了。

    大朝会时,他在袖子中,藏了一把刀,他要把朱棣,捅死!

    一介书生,要捅死一位马上帝王?

    结果自然是事情败露被抓,朱棣问他,老子对你这么好,你居然要捅老子?

    景清盎然道:“为故主报仇耳!呸!”

    朱棣大怒,将其碎尸万断还不解气,诛了景清九族,景清的故居也被付之一炬,村庄成了瓦砾遍地、满目疮痍的废墟,谓之“瓜蔓抄”。

    见朱允炆似乎在沉思,解缙又道:“陛下,景清之所以会触怒太祖,是因为关陇州右布政使兼学正张允照张大人和景清有过争论,而且张布政非常不悦,后便是上书太祖,说景清目中无人不参加会试,视朝廷取才为儿戏,当时太祖震怒,便罚景清十年不能科举!”

    “哦,还有此事?那景清和张布政到底争论了什么?另外张布政对景清可是栽赃陷害?”朱允炆皱了皱眉头。

    “陛下,具体为何臣不知。”解缙摇了摇头。

    “那就先这样,日后再说。”朱允炆也没深究,不过却记下了这件事。

    “陛下,景清是铁铉好友,臣也与景清相识多年,过去臣常和景清论道,论才学,为官,为政,他都强臣十倍!”

    “忠臣惜忠臣!”朱允炆心中暗笑,你们都是有名的忠臣孝子,自然惺惺相惜。

    “那人呢,还在老家?”朱允炆笑问。

    解缙赶紧道:“他正月和臣一起回的京城,如今住在臣京师的宅院之中,本来他是住在铁铉家中的,这几日铁铉忙于练兵,景清在铁铉家多有不便,这才搬到臣家!”

    “好!”朱允炆笑道:“既如此,宝祥传旨,景清任浙州巡察御史,有专奏之权!”

    “那臣现在就去通知景清,让他进宫谢恩。”

    “不忙,朕过几日再宣他入宫奏对。倒是你,赶快抓紧时间准备,早日前往浙州上任。”

    “臣明白,臣告退。”解缙说完便起身离开。

    ……

    坤宁宫。

    “梓潼,朕想跟你商量个事。”朱允炆把脚伸进马琪慧端来的热水,缓缓开口。

    “陛下有事直说就是,陛下不是说过嘛,我们夫妻之间有事直说。”马琪慧帮朱允炆洗着脚,抬头笑着说。

    “你说的对,那朕就直说了。朕想调岳父回京。”

    “陛下,可是这次叩阙牵扯到了父亲?”马琪慧听到是关于自己父亲的事显得有些紧张。

    “你宽心,不是牵扯到岳父,但岳父却有不作为之责,而且岳父确实老了,力不从心,浙州的摊丁入亩推行的太慢了。”朱允炆摸了摸马琪慧的头,又接着道:“所以朕便想趁着这个机会把岳父调回来,然后将浙州大换血,派解缙去处理。”

    “臣妾谢过陛下。这次父亲回来,臣妾想求个恩旨,回家住个几天。”见不是马全被牵连了,马琪慧明显松了口气,说话也变得轻快许多。

    “准,梓潼看着办就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