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建文盛世 » 十三[解缙往浙州]

十三[解缙往浙州]

    群臣退下后,朱允炆在乾清宫召见解缙。

    解缙生在赣州吉安一个传统读书人的家庭,从小就有神童的美名。十七岁参加乡试,中了解元。十八岁参加会试,和兄长解纶还有姐夫黄金华成为同科进士,传为一时的佳话。

    进士之后,朱元璋钦点解缙为庶吉士,入翰林院。这是对于读书人来说,是天下最清贵的官职。

    大明帝国之中,做大官必须是进士,入翰林院就是六部阁臣的候补人选,只不过是需要些时间磨练罢了。

    按理说,这样的仕途应该一帆风顺。

    可解缙不但仕途不如意,而且还不受原时空建文帝的待见。后来投靠朱棣,倒是一飞冲天,成了重臣。

    但是福祸相依,他得意之时正是他的死期。

    永乐年间,因为解缙插手嫡储之争,锦衣卫指挥使纪纲,领会了朱棣的用意后。把解缙灌醉后,塞进雪堆里,活活冻死。

    “大绅(解缙字),咋样,刚才朕驳回了你的请求,心中可有怨气?”朱允炆笑着道:“宝祥,赐座上茶。”

    “臣不敢。”解缙板着脸回道,好似朱允炆欠他俸禄一样。

    “你啊,当官这么多年了。还是那么个脾气,看来皇爷爷说得对,当年朕就不该劝皇爷爷,让皇爷爷把你贬回老家,好好磨磨你的性子。”朱允炆笑骂道。

    太祖对朱允炆说过:“解缙这人是个人才,不只会什么没用的琴棋书画,于国家大事也有深刻见解,但也是个愣头青。而且恃才傲物,看着一副彬彬有礼的样子,其实眼睛长在头顶上。而且有些执拗,认定的事几头牛都拉不回来,朝中这么多能臣翰林,偏就他是个刺头,不但总是仗义直书,而且还爱管闲事。”

    恃才傲物的人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绝对的自信,绝对的直接,眼睛里揉不得沙子,不懂得变通。偶尔一次恃才傲物会让人觉得有些可爱,但总是如此,就会让人厌恶,也就是这样,才让朱元璋起了雪藏解缙的心思。

    “臣斗胆,依臣之见,臣的脾气到今日还没变,全赖陛下。陛下若不喜臣,也不会让臣待在陛下身边。”解缙见朱允炆笑骂,也跟着笑道。

    “呵,你这叫恃宠而骄!”

    “好了,朕不说笑了,朕不让你去绍兴是因为你还有其他事要做!”朱允炆收敛了笑容。

    “臣聆圣谕。”解缙起身拱手道。

    朱允炆顿了顿,又接着道:“朕要调你去其他地方为官!”

    闻言,解缙赶紧起身,俯首道:“臣,全凭陛下调遣!”

    “你也不问去哪?”朱允炆笑道。

    难得,非常难得,解缙的脸上又露出些微笑来,低声道:“去哪都是为陛下,为大明效力。臣,何必问!”

    “说得好!”朱允炆抚掌:“如今朝堂中就缺你这种忠直之气!”说着,苦笑道:“如今的官儿啊,都拼了命想来江南,稍微贫苦一点的地方都不愿去。朕听那些官说什么,去那些穷地方当官,还要自己搭钱,真是岂有此理!”

    其实也真是如此,大明朝的俸禄微薄,特别是洪武朝,当官的花费大还不敢贪污纳贿。若是去了富裕的地方还好,总是还有些做官的乐趣。可若去了穷得叮当乱响的地方,那真是苦不堪言。

    若是去了滇州辽东等边疆之地,那更是想死的心都有了。

    “嫌贫爱富,人皆如此!”解缙淡淡的说道。

    “朕要你去浙州!”朱允炆喝了口热茶,慢悠悠地说道。

    解缙想了想,正色道:“陛下可是为了洪武二十八年提出的摊丁入亩等新政?”

    “正是如此!”朱允熥点头说道。

    洪武二十八年秋,朱允炆给朱元璋上了两道奏本,一本是《削皇庄授百姓疏》,另一本是《赎买勋贵田亩奏》,这一本朱允炆只写了个大纲,然后让即将致仕的刘三吾以及方孝孺等人文官署名,让他们带领文官集团向武将勋贵开炮。

    而这种于国,于百姓都有利,而且还能对付勋贵,毕竟能让武人不舒服的事文官都愿意做,更何况还能博一个美名,给皇太孙留下个好印象,文官对此更是趋之如骛。

    一开始摊丁入亩官差一体纳粮在凤阳中都实行,后来中原大灾,便顺手在那边全面推广。这两个地方虽有阻力,但毕竟地方上的势力不大,加上朱元璋还在,有洪武大帝的威势,总的来说还算顺利。

    隐藏的人口田地都变成了登记造册有记可查,赋税也不全是一股脑都被官绅转嫁在百姓身上。有地的百姓收成多了,不用再受盘剥。没地的百姓,也可以出去卖力气为生,不用再被捆绑在土地上,给人家当牛做马。

    可浙州,却是……一言难尽!

    解缙看看朱允炆的脸色:“那边自古以来豪门豪族众多,官绅勾结盘根错节,是有些难!”

    “难是一方面,马全年纪大了,力不从心孤掌难鸣也是一方面!哼,另外这次的叩阙案还不是他的不作为所致!”朱允炆这话已经很给马全这位浙州左布政留了面子了。

    马全他是马琪慧的父亲,也就是朱允炆的岳父,这些年当官做得其实不错。但临老临老,犯了读书都都有的臭毛病,开始珍惜羽毛,不愿意去做读书人和名门望族口中的酷吏。

    新政若不能雷霆治理推行,那就是雷声大雨点小,这一点,让朱允炆对马全十分失望。

    “你去那边,左布政,按察使,巡查使,三个官职朕都给你。”朱允炆笑道:“三司之权,够用吧!”

    “陛下这是要换了马大人?那皇后娘娘那边?”

    “皇后明大体,此事无碍。”

    解缙又想想,行礼道:“陛下,那臣能杀人否?”

    单一句话,就让朱允炆无比心安,没选错人。马全在那边,就是不肯杀人。其实朱允炆也知道他的苦衷,他是传统读书人出身,对于那些读书传家,家中有许多可科举高中,在朝为官的豪门,总不好逼迫过甚。

    “能!”朱允炆也肃容道:“让你过去,就是要杀人,杀那些不知道好歹的人!”

    说着,继续问道:“你过去之后,打算如何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