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我在秦时当匠人 » 第三十三章 行路

第三十三章 行路

    入秦以后,一路上他见到了不少人使用着这个新奇的犁具在田间耕作。

    他好奇地上前观看,这东西造型独特,内里设计巧妙,于是便询问老农。

    “这东西是何人所发明的呢?”

    “听说是我们秦国的相国大人和别人共同发明的,这个东西实在太好用了,有了它,我们一家人今年的收成就不用担心了。”

    “我听说发明这东西的人好像叫什么,是个很厉害的人。”

    “老了,记不清楚了,对了,它叫曲辕犁。”

    “老伯伯,我是路过这里的,可以讨碗水喝吗?”

    “我这里有一碗,你拿去喝罢。”

    谢过刚才的老农,他又继续赶路了。

    这一路上的见闻让他感受到了秦国的不一样,心里有了几分紧张,说不清是期待还是别的原因,他看过那个叫曲辕犁的犁具,确实是非常不得了。

    这种新型犁具只需要一人一牛就可以操作,而且相比之前的犁具,它操作非常灵活,回转方便,只看了这一会儿,他就明白了这个东西有多么重要,这么重要的东西,秦国居然完全不保密吗?

    老农还提到,他们中有不少人都是免费领取的,甚至还可以借牛给他们使用。

    他无法掩饰心中的震憾,秦国什么时候变得这样强大了?

    不敢想象秦国有了曲辕犁这样的利器,会发挥出怎样的实力?

    而且这上面居然还有墨家的记号,你说可笑不可笑,身为巨子,他甚至都不知道这个东西是谁做出来的。

    这人的身份自然就是墨家现任巨子,六指黑侠。

    六指黑侠最为人称道的地方就是他左手有六根手指头,这样的孩子如果出生在秦国,恐怕会被人当成残疾而抛弃。

    他没有穿那身标志性的黑袍,这样太扎眼了。

    此人身后还牵着一头马,近看才发现不是马,原来是头骡子。

    他此行正是要去咸阳,见一见那位最近风头正盛的墨家弟子。

    但是见到曲辕犁以后,他忽然改了主意,或许自己应该先从别的地方打听一下。

    秦墨已经有好几年没听到过他们的消息了,也不知道自己这个巨子,他们还认不认。

    任重而道远啊,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墨者就是这样的一群人,哪怕前路再艰辛,也不会因此停下脚步。

    ...........

    召知发现自从惊鲵那天出去再回来之后,她好像没那么讨厌自己了。

    这种变化让召知感到很奇怪,摸不着头脑。

    只能归于女人都是善变的,连女杀手也不例外。

    为了感化她,召知经常会给惊鲵讲故事,很多故事都是不属于这个时代的,甚至连西游记也讲了两段,他今天讲的是韩非子中的一则故事:

    楚人有鬻(音yù与卖同讲)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故事讲的是一位楚国人,卖他的矛与盾。他夸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很坚固,任何武器都刺不破它。”又夸他的矛说:“我的矛很锐利,没有什么东西穿不透的。”有人就问他:“如果用你的矛,来攻你的盾,结果会怎样呢?”那个人就答不上来了。

    本来嘛,坚不可破的盾和无坚不摧的矛是不能同时存在的。

    婉儿也常常在一旁听他讲故事,她虽然不爱读书,却很喜欢听故事。

    有太多故事对于她们都是新奇的,从来没有人和她们讲过这么多的东西。

    她们两人的经历很相似,一直都是在训练中长大的,不同的是罗网的训练比别人更加残酷血腥,惊鲵现在发觉召知这个人并不是那种一无是处的讨厌了,而是好为人师的讨厌了。

    如果有机会,她还是会一剑杀了这个人的。

    不为别的,就因为他曾经用同情的眼光看自己。

    婉儿最近很痴迷听他讲故事,晚上甚至还要听着他讲故事哄着她睡觉,她听着听着就睡着了。

    这样的生活很舒适,既不用为钱发愁,也不用为生计奔波劳累,但秦国不是人人都可以像他们一样的,很多人还是要为了生活低头,为了五斗米而折腰。

    六指黑侠这天也如愿来到了咸阳,这一路上很顺利,除了遇到几个不长眼的毛贼之外,也没发生过什么事情。

    他现在的打扮像一位老农,听说咸阳开放互市,很多人都不辞劳远的过来了,有些是像他这样牵着自己的马或者驴来集市叫卖,有些是为了过来咸阳看看,顺便买点东西回去的。

    这样的人很多很多,这两天咸阳可以说是热闹极了,无论你是什么身份,只要交了入城费,就可以进来。

    六指黑侠都有些意外,自己一路上竟然没有受到多少刁难和盘剥,要知道在别的国家,他身后的骡子很容易被看守城门的士兵盯上,而剩下一点东西都算是有良心的了。

    这其实也是吕不韦做出的努力之一,他付出了无数的代价和心血,就是为了向别人证明,咸阳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咸阳了,这里不会歧视任何人,无论你是商人,农民,百姓都好,只要你来了咸阳,这里都非常欢迎你。

    他一路上发出的感慨已经够多了,但是当他真的到了咸阳,还是忍不住到感慨一句“不愧是天下有名的雄城,有如海纳百川一般,将所有力量都汇聚到了一处。”

    走在西城门的大道上,两旁都是来此卖东西的老人和妇女,青壮男子还在地里面辛劳耕作,他们是不会有时间前来的。

    妇女的摊位上摆出来的东西大多都是自己制作的织布,编织的草鞋,稍微名贵一点东西都见不到,全是普通人家最常用的东西,自己做的用来补贴家用。

    这样的机会以前是没有的,并不是所有地方都开放互市了,不然他们也不用大老远的赶来咸阳了。他随便找个摊位问了一下,这里的摊位收费很低,而且白日间还会有甲士过来巡逻,维护秩序,所以大家来了以后都不太愿意离开了,生怕自己的摊位被别人抢了去。

    有人打听过,在这里住宿最便宜的话两三文钱一晚,这个价格并不算贵,他们有时半天的收入都超过了二三十文,所以很多人都选择在这住下了。

    吕不韦甚至还在城门处贴了告示:如有欺人者,当以盗窃罪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