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翼德:汉室再兴 » 第二十一章 平原县之危

第二十一章 平原县之危

    张大川马不停蹄一路南下,穿过渤海郡。

    渤海郡是一个大郡,城镇连绵密集,百业兴旺,人口众多。

    沿途经过的高阳县、乐城县、东光县、清河县,都比涿郡城富足。

    这仅仅是袁绍领地的一半。

    张大川对袁绍的治理能力有了新的认识。

    张大川换上了士子穿的长袍,拿着吴家的路引,一路畅通无阻。

    过了清河县,到了平原境内。

    “哞……”

    远远看去,平原县遍地耕牛,农户正在耕作,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再往前走,看到军营连着村庄。

    巡逻的兵丁在村庄里穿行而过……

    妇人在村口说话闲聊……

    小孩在村中嬉戏玩耍……

    有句俗话,匪过如梳,兵过如篦。

    这年头,百姓见到兵,比见到山贼还怕上几分。

    袁绍的领地,军队纪律也算严整,但百姓见了士兵,还是离得远远的。

    这里,太不同寻常了……

    张大川下了马,牵着马靠近村庄。

    “你是来游学的士子吗?”

    一个穿着百姓衣服,腰挎佩刀的老兵走了上来。

    “是的。”

    张大川觉得这老兵十分和气。

    “玄德公有令,游学士子,村里管饭,到平原城,还能领赏钱。”

    张大川点了点头,正好他也饿了。

    老兵拿出一个木牌,一支炭笔,让张大川登记姓名。

    张大川随手写了,交给老兵。

    “张……翼……德……”

    老兵颤颤巍巍拿着木牌,一字一顿念出了张大川的名字。

    “怎么?你还识字?”张大川感觉挺奇怪。

    老兵抱着木牌躬身一拜,“翼德先生,不知道你亲临平原县。”

    不一会儿,张大川周围就围满了人。

    “什么?翼德先生来了?”

    “这就是翼德先生吗?”

    这种场景,好像一个大明星,遇到了粉丝群。

    “翼德先生,你身体好些了吗?”

    “翼德先生居然身高九尺,而且一表人才。”

    “翼德先生,到我家里坐坐吧。”

    村子的军民对张大川拉拉扯扯,弄得张大川不知所措。

    我的名气这么大吗?

    “翼德先生来平原县,肯定是要见玄德公的,我去请玄德公,你们照顾好翼德先生,我骑马去。”

    老兵说完,分开人群,骑上战马,往平原县城去了。

    这个村叫枣核村,村中有一棵大枣树,高十几米,树荫蔽日。

    张大川被村民按到枣树下的讲坛,请他讲农学。

    张大川一坐下,整个人都蒙了,他在未来是个坐办公室的,哪里能讲什么农学。

    村里一个老者道:“今春,玄德公给我们发放农具,租给耕牛,还用军队帮忙开挖沟渠,帮了我们大忙。我们枣核村建村一百年了,从来没见过这种好事。后来才听说,这是翼德先生提供的高论……”

    张大川一想,诸葛珪、诸葛玄三天两头到他那里取经,张家庄的兴农策略,应该被诸葛家的人学到了。

    但是,这些是经济学方面的问题,和农学没什么关系。

    “翼德先生,你就指导我们一下吧。”

    “你们想听哪个方面的?”

    “翼德先生,你说一亩地可以种出两千斤粮食,是不是真的。”一个农户问道。

    张大川轻轻咳了一下。

    之前和诸葛玄论道时,他确实说过,但这是在未来,有良种、农药、化肥的情况下。

    根据他去年种地的经验。

    张家庄一亩上等田的粮食产量只有四百来斤,下等田的粮食产量只有二百来斤。

    “提升粮食产量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张家庄亩产不过三百六十斤粮。”

    农户们听了,点了点头,开始议论。

    “不知道翼德先生说过的一年两熟,是什么意思,粮食产量真的能翻倍吗?”农户继续发问。

    张大川一想,这个他也跟诸葛玄说过,不过汉朝还没有玉米,亩产翻倍肯定是做不到了。

    不过高粱、豆类可以代替玉米,也可以提升一些产量。

    闲来无事,跟农户们讲讲无妨。

    “一年两熟是秋末种植小麦,夏季收获,随后立即种上一茬高粱或者大豆,夏季阳光雨水充足,秋季就可以收获,如此一年两熟,便可增产。”

    一番言论下来,农户们一个个目瞪口呆。

    眼下,他们刚刚忙完春耕。

    还停留在“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固定思维中。

    “我说了,粮食增产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做到,如果你们有兴趣,可以开辟试验田,先试种一下,如果可以,再行推广。”

    接下来,张大川把选苗育种、果树嫁接、虫害防治之类,他能想到的,一股脑说了。

    这些知识基本上是初中学的,结合了他一年管理农庄的实践,也算比较靠谱了。

    自然,农户们也都听得津津有味。

    “翼德先生……”

    张大川听到有人喊他,看远处,是刘备、关羽、简雍、诸葛珪、诸葛玄,这阵仗,有点隆重……

    村民们见刘备来了,又是一阵前呼后拥,跟见到张大川的场景差不多。

    “我与翼德先生有话要说,先行告辞……”

    平原县城。

    这里行人熙熙攘攘,商贩塞道,叫卖声此起彼伏,比袁绍治下的县城还要繁华。

    县城还在扩建,叮叮当当的建造声,不绝于耳。

    来到县衙后堂,刘备摆酒设宴,请张大川坐在右手边上座。

    他还记得张大川不喝酒,专门给他上了茶。

    刘备端起酒碗道:“翼德先生能来平原县,我很高兴,今日,满饮此杯。”

    一杯茶酒下肚,简雍问道:“关于渔阳战事,翼德先生让主公作壁上观,我已传达,两位诸葛先生也都赞同,不知翼德先生此来,有何指教?”

    “我听说,刘虞大人和公孙瓒将军都收到天子密诏,他们都是奉诏起兵。”张大川传了赵云的口信,他也好奇,刘备的反应。

    刘备一听天子诏书,果然有些激动,旋即又愁云满布。

    “若是他们二人拿天子诏书调动平原兵马,该当如何啊?”

    诸葛玄笑了一下,挥动羽扇,扇了扇风道:“这个简单,主公只需主动询问另一方,如果两方都有天子诏,主公可继续按兵不动。”

    刘备听了,面带微笑,点了点头,“先生高论。”

    张大川轻轻咳了一下,问道:“玄德公手下,有多少兵马?”

    “一万三千余人。”

    “能否交给在下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