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女流之辈 » 第十五章 独孤

第十五章 独孤

    天家父女口中所说的独孤氏,自有一把烂账没做平。

    夫人李氏近日就发觉丈夫有些不大对头,有心稍作劝解。

    夫君独孤璟仕途上走的是个端方踏实的路线,礼部侍郎这个位子已经兢兢业业做了五年之久。

    未来等礼部尚书梁老头儿光荣致仕,独孤璟稳稳可以接替其职。

    而夫人李氏,只要不太离谱,总能按部就班混到一个诰命。

    虽然定不比家中老太君那个诰命的含金量,但也算得是妇人荣耀的巅峰。

    往后妻凭夫贵,在贵妇圈子里头也能更有些发言权,而对子女的婚嫁也更有选择的余地。

    ……但一想到子女两个字,休说独孤璟,她自个儿都要发愁。

    自她过门以来,夫妻伉俪情深,并无妾室之忧。可叹的是她自己体弱,只育有一子,还因此伤了身体根本,不能再为夫君开枝散叶。

    再说到这个孩子,她就更悲从中来。

    夫君是独孤氏的家主,二人的孩子自然也是未来的少主人。

    独孤璟给孩子取名独孤龙搏,寄予了殷殷期望,自孩子牙牙学语以来就看得极紧,生怕他行差踏错,不能继承独孤氏偌大家业。

    独孤龙搏天生聪颖,无论诗书骑射,都是同龄人中的翘楚,亦因此而名满睢京。

    他原本是夫妇二人的骄傲,也是独孤氏未来的门脸。

    但这好好的孩子,聪明归聪明,就怕走了歪路,正因为聪明,才比寻常孩子跑得更快、更歪。

    独孤璟平时都不许李氏插手教育孩子,说是怕她心软面慈,镇不住。

    李氏也就只隐约知道了独孤龙搏不知何时爱上了那些个志怪传奇。

    她妇道人家尚且知道这都是假的,怎奈何小孩儿竟当了真,几本私下里翻看到破烂的画本子东藏XZ,俨然是小孩子的宝藏。

    因此没少挨当爹的打。

    那些不务正业的画本,也当然也没逃过被挫骨扬灰的命。

    后来独孤龙搏拒绝父亲荫职给自己做,若要出人头地,那么就只剩下一条科举的路子可走。

    前头抗拒荫职的独孤龙搏,这回倒自觉,收拾东西就去参加科试。

    与他同期的试子知他才名,求神告佛都不敢求状元之名,甘愿次居一席。

    李氏怎么也没想到,所有知情人都没想到,放榜当日,独孤龙搏榜上无名。

    最接受不了这个结果的,当然是半生心血都放在了教育孩子上的独孤璟。

    他甚至不惜滥用职权,从故纸堆里头生生翻捡出来了儿子当时的试卷。

    那试卷上写了什么,李氏不知道,她只知道,愤怒的夫君那夜打断了爱子的右腿,更命他彻夜长跪祖宗祠堂,好好忏悔思过。

    更没想到的是,当夜,独孤龙搏拖着断了的腿,翻墙跑了,就此不知所踪。

    白墙之上,拖行的长长血迹犹在。

    没人知道养尊处优的独孤氏少主,究竟要承受怎样的痛苦,才能如此惨烈决绝地抛家而去。

    李氏不明白。

    为什么就不能低个头、服个软呢?

    从此之后,独孤璟好像就忘掉了还有这么一个儿子,外人问起,就以儿子名落孙山无颜见人,在家闭门苦读不见外人来搪塞。

    她一个妇道人家,心系爱子,也哭过,也怨过,可那是她要携手一生的夫君,她又能把他怎么样?

    要敬他,爱他,视他如天,这是她的本分。

    李氏借着为夫君换下罩衫的功夫,轻轻地问:“出什么事了?”

    浅触则止,若是夫君不愿谈及他近日异样的缘故,她也绝不会再问。

    独孤璟沉吟了片刻,反身关上了房门,拉着李氏的手,与妻子并肩坐下,低声道:“武烈公主,前不久办了及笄礼。”

    李氏不大关注这些朝堂上的人事往来,但武烈公主她是知道的。

    武烈公主《睢京月报》皇室专版的常客,是个人如封号一般好武刚烈的小公主,李氏虽然觉得公主“不大有个女人样儿”,也还是颇觉有趣的。

    见夫君忽然提起,想到他今日异样,李氏不由得心头一紧,问道:“怎么……莫非公主竟找你的麻烦不成?”

    往日看公主的诸多闹事有趣,可看热闹归看热闹,真要自己成了当事人,怕也是笑不出来了。

    独孤璟摇摇头,望着妻子,一字一句地说:“我有意让龙儿尚主,你看如何?”

    李氏乍闻爱子乳名,先是一怔,随后眼泪已不受控制地涟涟而落,哽咽难言。

    独孤璟无声地拍着她的后背,知道妻子难过,也不再言语。

    许久,李氏才拭泪道:“哪还想得到这个……你真是……龙儿,他不知此刻又在哪里?是不是要受冻挨饿……可怜孩子……”

    说着,眼泪又是成串地落下。

    独孤璟缓缓道:“他玩够了,该回来了。”

    李氏没听出来夫君话语中的意味深长,只欢喜于他所说的“该回来了”,像孩子一样执着地追问道:“真的吗?龙儿真的会回来?”

    “真的。”独孤璟淡淡道,“就快了。”

    李氏得到了确定的答案,她从不怀疑夫君的决定和判断。

    他是她的天,是她细萝攀附的大树,他说独孤龙搏会回来,那就是一定会回来。

    大喜大悲之后,她觉得一阵乏力的晕眩。

    李氏自幼体弱,医者常常叮嘱她要平心静气,今日悲喜交集,让她觉得有些力不从心。

    独孤璟从怀中掏出来一瓶药物,拔开闻了闻,又重新放回去摸出来另一个小瓶子,将里面的药物喂给李氏。

    李氏感激地笑了一笑,她长年体弱,夫君随身携带着她吃的药丸,夫妻情深,不知羡煞了多少人。

    转眼间,她又有些疑惑他随身带着的,怎会有其他药物:“夫君,那是……”

    独孤璟按了按额角,道:“或许是公务上太费心思,近来总是头痛,找太医开了些治头风的药,难受的时候吃一粒就好多了。”

    见夫君不愿多说,李氏想起来他刚说的“尚主”一事,急忙问道:“让龙儿去娶……去做驸马爷?那武烈公主凶悍的很,龙儿脾气和善,不知要吃多少苦头……”

    独孤璟道:“对上公主,他未必落下风。”

    李氏喏喏,欲言又止。

    独孤璟叹息一声,知道不能说的更多更细,更何况她一个内宅妇人也未必能懂,只道:“信我。”

    她怎么会不信他?

    尽管忧虑不已,李氏这个娇弱的妇人,还是尽力对夫君展露出一个近乎虔诚的笑容。

    独孤氏的老太君,独孤璟的生母叶氏,是位颇有才干见识的老太太,也是位正一品的诰命夫人。

    独孤氏祖上乃是睢明国开国功臣,也是位大字不识的莽将,然则随着迁都中原,睢明尚武之风渐弱,武将的地位亦已随之式微。

    独孤氏虽仍是少数立足至今的世家,可地位也如武将之于睢明,不再是中流砥柱了。

    老太君叶氏三十而寡,并未将家主之位交给心智未成的长子独孤璟,而是自己重新规划了独孤氏的百年大计:弃武从文。

    睢京城无人不知,独孤家有座在逾制边缘试探的摘星楼,在传闻中有百尺之高。

    不过叶氏心中十分清楚,摘星楼作为睢京城中除了皇室之外,藏书最丰、体制最高的藏书楼,高度是九十六尺余六。

    从任何一个角度看来,摘星楼都绝不会真正逾制。

    当它立成的那一日,在睢京城造成的轰动可是非同一般。

    摘星楼成,也仿佛宣告睢京,独孤氏要重新崛起,立于朝堂之上。

    一晃三十年过去,独孤璟重新从母亲手中接过家主重任的时候,果然已经站到了庙堂中枢。

    也因此,独孤璟自幼对母亲言听计从,就如李氏依赖自己一般。

    但李氏对他的依赖,更多的是源自于她自幼所受的教育,独孤璟对母亲的依赖,却是源自于一个个真实的事例。

    今日他如往常一般向母亲请安,叶氏气色不大好,倚在软椅中默默听着。

    独孤璟说了些闲话,妥帖地为母亲续了半杯苦荞茶,低眉道:“龙儿在外头放任了这么久,是时候该回来了吧?”

    叶氏喝了一口润了润喉咙,淡淡道:“不急。”

    独孤璟有些讶异地瞥了一眼母亲,很快又低下头去,道:“儿子不明白。”

    当初独孤龙搏逃家而去,独孤氏是不是真就废物到连一个断了腿的少爷都找不回来?

    真是的话,这世家未免也破落得太惨了点。

    事实上,若不是叶氏坚持放任,恐怕事发当夜独孤龙搏不仅得被当场逮住,还得被他爹打断另一条腿。

    然而,独孤璟却从那时起,对母亲的决策是否一定正确,开始产生了动摇。

    他才是如今独孤氏真正的家主,母亲纵有才智,可困居深宅之中,如何比自己站得高看得远?

    他该有一些自己的决断,不该总是受制于妇人之言。

    叶氏有些有气无力地摇摇头,这五年来,或许是支撑着她的那股心气散了,她老得很快。

    “我知道,今上只有一女,如今及笄,立储之事拖不下去了。这个时候你想让龙儿回来,打的是什么主意,我也清楚得很。”

    独孤璟被母亲说中心事,默不作声。

    呯地一声。

    叶氏喝完最后一口茶,将茶杯掼在地上,面冷如霜。独孤璟一震,下意识就想如同往常千万次母亲发怒时,噌的一下一跪了之。

    但他硬生生克制住了自己的本能,甚至还可以平静如常地抬眼,望向盛怒的母亲,平静而不解地问:“母亲为何发怒?”

    她果然是老了。

    他看过威严的、冷漠的、亲切的、温柔的,最终印象里的那个无所不能的母亲,如今苍老而憔悴地坐在软椅之中,靠着吃斋念佛来完成曾经凭借双手就能达成的愿望。

    属于她的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

    叶氏厉声道:“卖子求荣,也亏你敢想!此时站队,一着不慎,整个独孤氏都是牺牲品!昔日姜氏之覆灭,今日徐家的下场,还不够让你警醒不成!”

    独孤璟平静如常地道:“姜氏亡于天灾,徐家毁于贪墨,只要独孤氏行端立直,又怎会有这些不测发生?”

    他取过另一只茶杯,仍是那副妥帖的模样,为母亲斟上半杯清茶,从容地推了过去。

    “龙儿这些年得遇仙缘,也是一段造化,但他终究是独孤氏子弟,没有道理不为家族兴旺而出力。”

    叶氏气怒之后,按住心口,眉心皱起。

    “母亲这些年,始终暗地为龙儿在江湖中造势,不然他一个毛头小子,怎么会有那么多的传奇在身,以至于‘伏妖仙君’之名,上至九十老妪,下至六岁小儿,都能津津乐道?”

    “莫非母亲,真就打算让他一辈子混迹其中?”

    叶氏咳了两声,有气无力地道:“他可是你的亲生儿子,你……”

    独孤璟起身,左手按住右肩,深深弓下腰去:“我也是您的亲生儿子。”

    叶氏长久地望着躬身的独孤璟,一声叹息,道:“长大了,出息了。”

    已经不需要母亲的羽翼遮蔽,不满足于如今的高度,想要飞得更高更远。

    我的孩儿啊,母亲又怎么会害你,岂不知登高必跌重的道理?

    独孤璟恭敬地低首垂眉,道:“儿子不论年岁多少,始终是母亲的孩子。”

    叶氏闭口不言,良久,道:“我听说三郎,似乎与武烈公主走得很近。”

    独孤氏这一辈的三少爷,独孤昶良,正是之前常与公主一道游猎的贵族子弟之一,去年还曾不怕死地压了公主一头夺魁。

    “我原以为,若是非要独孤氏来尚主不可,三郎才是最佳选择。”

    独孤璟道:“尚主一事,最终定论还是要看今上,儿子已经透出去这层意思,陛下自有考虑。但龙儿,已是非回来不可。”

    不然真要是被钦点了,人家一上门,哟,驸马爷搁哪儿呢?

    那恐怕就真得重蹈“昔日姜氏之灭门,今日徐家的下场”了。

    叶氏又按住胸口咳了两声,冷冷地道:“你打的好主意。罢了,这次且随你,你要如何,放手去做便是。我老了,终究是不中用了。”

    ——就算出了差错,这把老骨头总也能在入土之前,最后帮着收拾一次。

    独孤璟道:“大夫说了,母亲的病是心病,忧思郁结在心,才迟迟不能康复。从今往后,母亲凡事都放下心思,一切看开,自然就会一日好过一日。”

    叶氏转过头,看到神龛上供着的金身佛像,佛前轻烟缭绕,佛的面容也慈悲而模糊,叹息:“我的病,怕是好不了的了。”

    独孤璟再度躬身。

    一躬到底。

    出了名端方的礼部侍郎,一礼一行,一举一止,自然是断不会有半点行差踏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