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女流之辈 » 第十四章 生死

第十四章 生死

    一张古旧鹿皮纸摊在灯下。

    油灯上罩着轻巧透亮的琉璃罩子,生怕灯火倾倒,点燃了这张价值无可估量的古方。

    鹿皮纸上是娟秀的字符,字脚透出一抹红,似乎是用鲜血写成,文字与今日所用已大不相同,如同天书一般。

    这是混杂在晟城王贺礼之中的压轴之物,草包如晟城王,恐怕还不知道这枚所谓“得道高僧”的金丹之中另有玄机。

    皇帝陛下却是一清二楚。

    他的六弟,尚在龙瀛为质子的六弟君不寿,与晟城王结成了表面兄弟,实则却是借这个草包来向他这个大哥示好。

    这枚金丹本是君不寿自龙瀛秘密弄来,通过毫不知情的晟城王转交给他的。

    当然,皇帝陛下没兴趣知道他这个六弟花了多大功夫才弄来这份古方,他只要知道这张方子的真假。

    那个很可能这辈子终老于异国的弟弟,对他而言,并没有什么多余的价值。

    灯下还有一个人。是个须发银白、面孔却年轻的道士,手中抱着一柄拂尘,很容易让人想起“仙风道骨”这个词。

    “这……”道士也知道这张古方宝贵,不敢以手触碰,屏住呼吸,细细上下看着。

    “这恐怕是……古绀文,书写所用的血墨是用鹿血、朱砂,混合一种名叫湛露的花朵汁液。

    这种墨汁能历经千年不腐不朽,因初写就时字迹殷红,又名绀文。只是,古绀文乃是上古时期的文字,如今大多已经散佚不存,如要破译,恐怕……”

    道士抬起头来很快地瞥了一眼帝王,满是“这事儿不容易,得加钱”的贪婪神情,与仙风道骨的架势全然不符。

    皇帝陛下静静地盯着恭敬的道士,目光之中不露喜怒,却盯得人背后发毛,片刻后,皇帝缓缓道:“仙师是仙人李耳座下弟子?”

    道人不敢抬头,恭敬道:“是。”

    假话只要连自己也相信,重复一千次就成了真的。

    “听说,尊师收徒向来不拘一格,走兽飞禽,木石花草,只要万物有灵,皆可收入门下,唯有人族不受他老人家青眼。”皇帝冷冷道。

    道士额头渗出一层薄汗:“陛下有所不知……”

    “的确,仙人近年确实收了位人族的关门弟子,想来就是阁下了。”

    峰回路转。道人暗暗松了一口气,这才发现自己短短片刻,背后已是汗透重衣。

    欺君之罪,其罪当死。道人岂能不知?

    只是自古以来富贵险中求,自己明明有真本事,只不过是假借了仙人徒弟的名号——

    若不是这个名号,还不知道自己此刻在哪家道观无人问津,凄凉等死呢!

    若不是这个名号,自己又怎能凭着一手丹石之术,受国主礼遇?

    “不过,”道人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儿上,皇帝陛下淡淡地说出了连他这个冒牌货都不知道的事实,“听说,仙人之徒所擅乃是符箓,并非炼丹。”

    道人硬着头皮道:“陛下有所不知,丹石之术与符箓之术都是道门必修,符箓更偏降妖除魔,而炼丹才是长生之道。

    “一直以来,贫道受陛下之托,只负责炼出金丹,符箓实无用武之地。”

    拜托了,皇帝陛下可千万别一听“无用武之地”,下一句就派自己去抓鬼啊。

    要真会符箓,能降妖除魔,他还搁睢明国混个锤子?老早就去龙瀛加入国家编制,当捉妖师去了。

    “仙师既然擅长符箓,诸多符箓绘制都与古文字相关,想来解开这绀文中的字义也指日可待。”

    道人松了口气,以手指在虚空中照着绀文比划了几个字形,有心卖弄,从容道:“陛下谬赞,贫道尽力而为。所幸古绀文乃是上古时期的人族所用文字,其中不少都与如今所用有所关联。

    “尤其是字形简单如题首这二字,依贫道所见,应是‘长生’。”

    皇帝无声地抬了抬嘴角。

    “那就,有劳仙师。”他说,慢慢向殿外踱步而去,“在此方未曾全部破译之前,还请仙师暂居此处,有任何需求只管提出,朕自会吩咐妥当。”

    道人这才反应过来,自己是被软禁了。

    不知道身份早已被看破的道人,只得对着鹿皮古方冥思钻研,试图早日将其全数破译。

    他还不知道,他永远也不可能活着走出去了。

    皇帝陛下了却一桩心头大事,吩咐要去一趟翠微宫,再了却另一桩心头大事。

    这是公主殿下被禁足的第二天,可巧君世绝正在翻看旧案卷。

    听说她爹来了,慌张之下,果断把本不该出现在她桌上的案卷统统扫到桌下,用幕布盖起来。

    君世绝随手从书架上抽了本书,装模作样地看着,眼角余光瞥见她爹挥退了跟着的人,孤身一人走到她案前。

    她装作这才发现陛下来了,着急忙慌地起身,一跪:”儿臣不知父皇驾临,有失远迎,还望父皇恕罪。“

    老皇帝一瞥桌上扣着的是本《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不动脑子也知道从来不信神鬼的闺女肯定在掩饰什么。

    他没说让起身,君世绝也猜得到,小老头儿又要整幺蛾子了。

    果然,皇帝清了清嗓子,淡淡道:“新一篇《论势》作得也不错,前后对比一瞧便知,不是一个人写的。”

    “前一篇说的还是以强治弱,制衡周旋的道理;到了后一篇,就成了势之强弱,可违常理生克。

    水能灭火,火亦可反之而沸水,土能挡水,水亦可决堤而下。”

    皇帝潦草地拍了几下手,不像是真心夸赞的样子:“说的是不错。”

    ——还挺会挑谋士的,别的不说,前后俩人理论知识都挺丰富。

    君世绝摸不准她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暂时闭口不言,给她爹一个发挥的舞台。

    毕竟,她课业几曾屈尊亲自写过?

    抄一遍算是给面子的了,她爹能不知道?不过是借题发挥而已。

    果然,老皇帝开场白结束,直接切入正题:“汴梁郡松阳县县丞张家宸擅离职守,非节非假,无故入京,朕已责令他去职还家。”

    ——原来是开始动她的人了。

    “普天之下,莫非王臣,父皇赏罚自有道理,儿臣不敢置喙。”

    “果真如此?”

    君世绝以为客套一下她爹就该顺着台阶溜下去了,结果老皇帝一个反问,直接给她按在原地。

    她知道这事还没完:“儿臣不解,请父皇示下。”

    “朕与你说过独孤侍郎长子一事,你说要看看再考虑,如今可有考虑好了?”

    君世绝猝不及防,不可置信地抬起头来,忽然觉得眼前这个年过半百、本该与她在这世界上最亲的人,竟是如此陌生。

    之前让风媒去查独孤家长子的消息,除了知道人不在京之外,终于有了眉目,内容确实让她有些惊诧。

    独孤氏对外秘而不宣长子出走的消息,却又在这几年,花了重金在民间诸多报社买下“伏妖仙君”这个词条,不遗余力地为此人在民间宣传造势……

    不是偶然。

    君世绝压下愤怒,冷冷道:“纵使那人如今根本不在京,也不管我愿意与否,陛下也要我非嫁不可,对吗?”

    “朕有把握,必不会让我儿独守空闺。”

    言下之意,显然是默认了这一事实。

    “陛下莫非是想,”她冰冷乃至于愤怒地质问道,“再造出一个姜氏吗?”

    “放肆!”

    君世绝知道说这话出口,一定会重重挨一耳光,她也没有躲开,挑衅地弯起唇角,道:“不是吗?”

    姜氏在皇家是个犯忌的词。

    早在太祖起事之时,姜氏就曾追随,传说中,那位姜氏先祖有沟通天地之能,以一手占星的术数预测了许多次重要战役的成败。

    睢明立国之后论功行赏,姜氏被封国师,超脱于朝堂之上,世代承袭,避世而居。

    少有人知的是,皇室的保护神——隼,也正是出自于这个家族。

    直到先帝险些被叛变的隼反噬。

    之后不久,原本在山中离群索居的姜氏,忽然亡于一场烧了三个日夜的天火。

    那座山庄也就此成为了幽灵山庄,常有入山的猎人听到废墟之中传来哀哭。

    “那独孤龙搏乃是仙人之徒,姜氏这种皇室的家奴,如何能与之相比?”

    “您果然是知道的。”君世绝冷冷道,她能查到的事情,她爹定然早就心里有数。

    仙人李耳的确是收了个人族弟子,不过当然不是那位正在苦心钻研长生方的倒霉道人,而是那位离家出走的独孤家少爷。

    “您要借由这个人,来与龙瀛一争谁才是神佑之国?还是要借仙人的术法,来完成您的长生之梦?

    “哈,若真是仙人之徒,他一个半只脚踩进仙境的人,会再跌回这肮脏人间?您别发梦了!”

    老皇帝拍了拍手,门开了,有人抱进来一个锦盒,静悄悄放在公主身前的地上,又退了出去。

    “该醒醒的人是你,阿棠。”

    君世绝盯着那个锦盒,她似乎明白了什么,仓皇地抬头看了看父亲,又低头看了看那个刚好能装下一颗人头的锦盒,脸色一点一点变得惨白。

    “朕知道,你还惦记着那徐家的小崽子。”

    他语气忽然放缓,甚至有些怜悯和叹息,带着上位者的审视,欣赏着她的神情:“打开看看,看看你忤逆君上的后果。”

    她惨白着脸,手指哆嗦了很久才摸在了锦盒的卡扣上。

    “这就是你一心要保下的人,朕把他还给你。”

    她闭上眼扭开了卡扣,咬着牙,把盒子掀开。

    “你既然知道,普天之下,莫非王臣。也应该知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里面是一颗硝制过的人头,须发凌乱,切口整齐,失水后被保存得很好,那张脸上还带着濒死前的绝望表情。

    “以往你纵使出格,朕念在你女孩儿家,终究成不了气候,从来不与你追究。”

    她将一声尖叫强行压在了喉间,惊恐地膝行后退了几步,她怎会认不出来与她朝夕相伴的伴读面孔?

    皇帝好像终于想起来,他面对的不过是一个十五岁的少女。

    纵使如何好强,她这辈子恐怕连个死人都没见过,这一幕不知会对她造成多大刺激。

    于是他走上几步,挡在闺女与人头之间,温言安慰道:“别怕,父皇总不会害你,你是朕唯一的子嗣,朕会好好保护你一辈子,嫁到谁家也不能欺负了你去。”

    君世绝直愣愣地看着前方,许久,她又爬回锦盒前,鼓足勇气,将人头抱在了怀里。

    触感冰凉,干燥,是死亡特有的血腥与腐败,那种感觉其实让人头皮发麻,但她不能怕。

    “谢陛下的赏。”她沙哑着嗓子说道。

    “但还请陛下三思,独孤氏既然能有仙缘,又岂会为人间帝王辖制?”

    她抱着人头,脸上是一贯的面无表情,唯有右眼眼角有一颗挂在眼睫上的泪珠。

    “昔日国师姜氏受制于血咒,尚且敢反,那么不受辖制的独孤氏,日后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她抬起头,眼角那滴泪终于顺着脸颊流下。

    她的莽撞葬送了一名心腹的性命,也葬送了另一名心腹的前程。

    帝王威严终于还是比骨肉亲情更重,当她稍微流露出一点点违逆的苗头,那个身为帝王的男人给了她重重一击。

    她偏要再要赌一次,赢了于事无补,输了,却要就此命定一生。

    “陛下,敢去赌吗?”

    她像是在问皇帝陛下,也像是在问自己。

    可她知道这一次,自己绝不会输。

    毕竟,连骨肉亲情都可以抛弃的人,又怎么会相信仙人能无故垂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