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太史慈之从黄巾围城开始 » 第七章:转战冀州有初战

第七章:转战冀州有初战

    灵岿作尽业,惟恭继其迹。

    地狱千万重,莫厌排头入。

    “妹夫,刺史大气啊!竟然也给我安排了一个曲侯。”

    接到刺史任免后,武安国比太史慈该高兴。

    不过,太史慈还是有点郁闷,说是大几千人,但实际上也就是2000郡兵,再加半屯的骑兵100来号人,剩下的所谓义从,还要自己去招才行。

    “兄长,刺史虽然有任命了,但我从哪里搞2000人啊!”

    “要不,我们在南门搞个招兵点吧。”

    “那此事由兄长安排,三日内尽快招满。”

    正所谓好男不当兵,虽然武安国在临淄南门设了招兵点,三天也就是招了82人,而且大部分都是贫困子弟,太史慈就是挑,也挑不出好的兵来。

    虽然已经预料到兵非好兵,马非好马,但现实情况更让太史慈无语。

    刺史黄婉允诺的骑兵和郡兵竟然也打了折扣。都尉潘敏拨过来的3曲郡兵共1850人,不满编,大部分都是老弱,最大的将近50多岁,最小的才14岁,看起来年轻的那些,他娘的还都是刺头。骑兵倒是有一屯人马,不过这个马竟然没有几匹好马!

    气得武安国三尸神暴跳如雷,“妹夫,这仗可怎么打!就凭这些个老弱病残?瘦马骑兵?”

    “要不,我们干脆不干了吧!”武安国开始怂恿了。

    “说什么呢?这好歹也是我们起家的家底啊!”太史慈忽悠道,“没有这些人马,难道单独靠我一个人去给你妹妹挣聘礼啊!走也行,不过到时候我没聘礼,你也不回嫁妆哈!”

    武安国一听,好吧,为了妹妹的嫁妆,干吧!

    中平元年,六月十六,乾卦,大吉。

    太史慈率2000人的部队从东门出发。

    左曲,军侯武安国,600人,主要为枪兵;

    中曲,太史慈亲率,720人,枪兵300人,弓兵200人,刀盾兵220人;

    右曲,军侯徐猛,琅邪莒县人,是刺头中的老大,500人,主要由郡兵中刺头和招募的游侠组成,兵器五花八门。

    骑曲,军侯吕虔,青州任城人,骑兵多来自济南郡,有瘦马骑兵180人。

    徐猛武艺已达二流水准,能和武安国打五六十回合上下,在与武安国交手后,不打不相识,互相欣赏。吕虔,马技纯熟,为人傲气,武艺在二流之下,在与太史慈马站时候,被太史慈三个回合挑落下马,顿时对太史慈心服口服。

    “叔,你这样不地道,好歹太史慈也是为国出战啊!你这样算计他,不是好汉所为!”

    站长城门上,望着太史慈离去,潘凤对都尉潘敏不客气的说。

    “你懂什么,我不算计他,你如何出头!我就是要让他死在渤海!哼,个人勇武再强又能这么样!大军围杀还能跑得掉?”虽然视潘凤为亲儿子一样,但见到潘凤一脸不服气,生气的说,说完就下城楼向黄琬禀报去了。

    冀州,乐陵国。

    行军路上,一路荒芜,孤寂而又单调。

    太史慈一路无言,武安国也一直沉默。

    短短2个月的时间,他们经常走的道路,竟然变化如此之大!

    曾经熙熙攘攘走商的商队不见了。

    曾经热火朝天干活的百姓不见了。

    道路两旁的树,蔫蔫的塌着,树皮都被剥光了。

    沟子里有些尸骨,绿豆蝇嗡嗡乱飞,无人收敛。

    林子中尚未熄尽的灰烬里,几根小孩的腿骨若隐若现。

    沿途的难民不少,尤其是越接近郡城难民越多。

    他们衣衫褴褛,骨瘦如柴。看见官军行军,赶紧躲在两边。

    待太史慈他们行军走后,又慢慢跟上。

    一双双发绿的眼睛,麻木又渴望。

    这群人像是丧尸一样,密密麻麻的缀在前面人的身后。

    似乎在等着前面的人主动倒下,然后让自己饱餐一顿。

    这一幕幕,让太史慈生出一种仿佛坠入人间地狱的不真实感。

    历史书上“天大旱,人相食”竟是这般的无情!

    这个世道不正常,恐惧像虫子爬一样,在太史慈身上蔓延。

    太史慈双眼无神,这难道真的就是东汉末年的天下吗?

    吃人是真的,他方才都亲眼见到了!

    吃人是真的,他方才都亲眼见到了!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满朝汉臣公卿,又有几人心系天下苍生?

    这个士族的时代,我一个小小的校尉又该如何去抉择?

    黄县的两月、临淄的十日,都抵不过到达乐陵郡的一日刺激来的大!

    “报!禀校尉,前方十里就是厌次县!”

    “报!前方五里,有黄巾攻打庄园!”

    收到斥候情况后,吕虔驾马而来向太史慈禀报。

    “太史校尉,前方五里是郭家庄园,斥候探到有黄巾一万,正在攻打,不过庄内有庄丁,目前势均力敌。”

    “黄巾何人统领,郭家庄园何人所有?”

    “校尉,时间来不及,我麾下斥候未看到黄巾旗帜,只是抓了一个舌头,逼问下才知道,此处黄巾是青州头目管亥麾下管承,与大部队失散,就拉扯队伍,准备打下庄园,去往幽州,好像要去和徐什么头领汇合。”

    “管承?呵呵,老相识了。”太史慈看了一眼武安国,眼神挑逗一下。

    “是这贼子,待我去收拾他!”武安国一激,顿时闹起来要去干掉管承。

    “兄长莫急,待了解清楚。”

    原来郭家庄园,是颍川郭氏旁枝,现任族长郭淮,是乐陵郡郡丞,在位时间强取豪夺,在郡丞南门外,修建了一大座庄园,武器配备充足,人员起码能容纳2万人。

    “兄长,军中粮草多少?”因为没有太过信任的人,太史慈只好让武安国管理辎重。

    “我昨日和辎重屯盘过,大致还有3日粮草。”

    从齐郡出发前,都尉潘敏拨了二十日粮草1000石,经过十几日的行军也差不多耗尽了。

    古代军队一人一日至少需要两斤米,有条件的则会再加上一斤多甚至更多的副食,万人一日需粮草200石左右。太史慈2000人左右,每日至少需要40石粮草。

    “那就得去救!顺便要些粮草,不然我等难以到达渤海郡。”

    太史慈下令各曲立即修整半个时辰,半个时辰后全体出发进攻。

    休息间,太史慈招武安国、徐猛、吕虔过来商议。

    “诸位,前方黄巾1万,目前尚未发现骑兵。正在攻打庄园的有3000人,5000人在待命休整,2000人在防备左右后方。怎么打,各位有什么计划?”太史慈把黄巾的情况说出来,向看一下三人的想法。

    “校尉,我右曲战意还不错,愿当先锋!”徐猛请战。

    “唉,妹夫,肯定用我左曲人马啊!我打先锋!”武安国不甘示弱,瞪着徐猛。

    “校尉,我骑曲装备简陋而且人手不足,直接冲阵恐怕损伤有点大啊!”吕虔想了下自己的瘦马骑兵,“我建议骑兵留作后手或者策应。”

    “唔,既然大家都有想法。那我意如此……”

    太史慈说出自己的战法,让其余人去准备。自己也开始闭目养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