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明月向天 » 第3章 寻常事里不寻常

第3章 寻常事里不寻常

    清晨起来,周维见父亲周平在整理这些写好的家书,不禁疑惑问道:“父亲,不是封城吗,那些士兵今日应该都无法过来取这些家书了吧”

    周平将整理好的家书都放在一旁后说道:“维儿说得有理,不过为父今日还得去拜访一位故人,可能会比较晚归,所以要先把这些家书整理好才行。”

    父子两人谁也没有提起昨日的事情,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般,而这个清晨与小院过往的所有清晨看起来也并无区别。

    周平将那些给士兵写好的家书整理完之后就直接向外走去,出门之前,周平转过身来对着还在洗漱的周维随口说道。

    “维儿,城南平律书屋的金掌柜与我和你母亲是多年老友,你母亲生前曾寄放过一本书在金掌柜那边,今日封城,我们也不用出摊,所以你不如就去金掌柜那边,将这本书取回,并且日后就由你来保管此书如何。”

    周维看着父亲已经走到院门后,也是赶紧把口中漱口的水吐掉问道:“父亲,金掌柜知道我是你儿子吗?”

    周平看着周维笑着说道:“金掌柜小时候抱过你的,所以他是认得你的。”

    说完,周平便头也不回地已经走出了院门。

    看着父亲头也不回的背影,周维不免犯着嘀咕碎碎念道。

    “金掌柜是哪位呀?我怎么从来都不记得见过什么平律书斋的金掌柜呀?父亲今天不知去见什么人,走得如此匆忙,也不和我多说几句,不知道是不是昨天生我的气了,也不知道他早上吃什么。”

    古语言,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周维自从十岁那年母亲离世之后,没多久就把家里的一日三餐也操持了起来。

    平日里,不出摊时,周维和父亲都是在屋中读书练字或者父亲给他进行一些古籍的答疑解惑。

    今日父亲嘱咐周维去城南的平律书屋取书,所以周维利落地给自己弄了一碗清粥之后就出门去了。

    其实此刻周维心中已经开始期待父亲说的这本书,因为从昨日七色烟火划破长空之后,周维就隐隐能感觉到父亲对于自己的态度有些变了,好像自己离父亲所隐藏的秘密也越来越接近了。

    初春的清晨有凉风微拂,吹在周维身上还能感觉到一丝绵绵的寒意。

    城中的随处可见的海棠花,在七色烟火划破长空的这个夜晚,竟悄然盛开在了拒妖城的每一个角落,微风卷起或粉或红的海棠花在城中四处飘摇,有一种盛世如春的意境。

    拒妖城中近些年来盛植海棠树,而城中百姓也知道这位靖西王钟爱海棠。

    所以才在叶白云彻底掌管拒妖城后,自掏腰包地给城中疯狂种植起海棠树来。

    因此每至万物复苏,树木新绿之时,便到了拒妖城中的海棠花争相盛开的时候。

    而且海棠花开时极美,只可惜花期不长,不到半月便会衰败凋零。

    不过,也有不少文人墨客、商贾旅人会在此时,从附近几州赶来看此盛景,所以初春时节,往往也是拒妖城最为繁华热闹的时候。

    但今日拒妖城的街道一改往日繁华,不仅路上行人稀稀落落,坊间摆摊的人更是寥寥无几。

    反倒是有不少人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窃窃私语讨论着昨日夜里拒妖城到底出了什么大事。

    同时,街道上还有守军和天象军两种巡逻的士兵神色紧张地列队而过,紧盯着城中任何一点细微动静。

    看到这种情况的周维,心中也不免担心起自家的诗文生意,因为按照以往经验来看,这个海棠花开的时节,其实正是做诗文生意的好时候。

    可眼下正逢封城,周维花大价钱誊写的这些精美诗集书籍,可都是等着这个时候去找那些赏景而来的文人雅士来卖个好价钱。

    不过担忧生意之余,周维更多还是好奇,昨天那束照亮全城的七色烟火背后到底代表了什么事情?

    为何会引得天象军的将首卫铠亲自下令封城两天呢?

    从城中一路走来,耳目聪慧的周维当然也听到一些传得神乎其神的坊间说法。

    有部分人说,是因为城主被突然刺杀,所以示警支援,缉拿刺客。

    还有人说是城主府中有重要宝物失窃了,所以封城两日,找出贼人。

    更有甚者说是妖族在城主府中杀人夺宝跑了,所以引得叶王爷和卫将军大怒封城。

    但这一路听来,各个说法都说得煞有其事,而且这些流言把一向聪慧的周维也弄得将信将疑,不过从这些信息中,周维有一点可以确认。

    就是这个事情是在城主府里面所发生的,并且七色烟火也是从城主府发出的。

    正当周维还在分析这些传言的真实性时,一声呼唤忽然打破了周维的思绪。

    “周家小子,今日怎么一个人出门呀。”

    往城南走的路上突然有人喊了周维一句,周维听着声音有些耳熟,回过头来发现是街道旁有一卖布大婶喊住了周维。

    卖布大婶姓李,也是个穷苦人家,周维曾听街坊邻居说起过李大婶的丈夫早年从军时死于妖族手上。

    李大婶至此守寡没有再嫁,一个人拉扯着她的女儿,后面女儿嫁到外地去了。

    李大婶又因丈夫还埋在拒妖城外,所以没有跟随女儿去到外地,就这样一直在拒妖城过着一个人的生活。

    平日里,周维和父亲出摊时偶尔也能看到这位李大婶摆摊。

    不过李大婶好像不经常在周维父子摆摊的那个坊间,所以周维父亲和这位李大婶也是点头之交,最多说过几句客套话而已。

    不等回话,周维又看见李大婶摊前有个大约七八来岁的黄衣小孩在偷一个白衣女子的荷包。

    “姑娘,小心毛贼。”周维看到此景之后,情急之下,直接高声示警于那位姑娘。

    可惜这毛贼的手脚还是快了一步,原来黄衣小孩看到周维已经发现自己之后,手上动作更快,竟是一把抓下姑娘别在腰间的荷包就撒腿跑了。

    并且,边跑还边回头地瞪了周维一眼,似乎是怨恨周维这多管闲事之举。

    周维看着这黄衣小孩中难掩的狠毒之意,也是没有多想,直接拔腿就追了上去。

    能在被周维揭穿行窃之举,仍然还选择下手的黄衣小孩显然是一名惯偷。

    只见他得手之后,就一直速度惊人地往各种小路里面狂钻,一点都不像七八岁的孩童该有的速度。

    但周维这些年虽然一直有怪病缠身,可服用各种草药治病的周维身体素质却比一般大人还要好上几分,其中力气和体力更是惊人。

    之前在和那些城中士兵闲聊嬉闹之时,周维还一举把那个副什长魏洋的大斧提了起来,震惊了全场士兵,那时还是伍长的魏洋就劝说周平让周维早日参军,不要辜负了这份力气和天赋。

    因此在这番追逐之中,周维一连追了两条街道,终于是借着更好的耐力,快追上了这位速度远快于寻常小孩的黄衣毛贼。

    而偷荷包的黄衣小孩眼看马上就要被周维追上,也是在周维距离自己还有两三丈的距离,果断将荷包朝另一个方向扔去,然后黄衣小孩自己便立马拐到另一条巷道里面了。

    周维见此状脚步一顿,直接选择朝着荷包被丢的方向走去,将这枚看起来就做工精美的荷包拾起。

    等到周维将这枚荷包拾起之后,周维才发现这荷包入手质感丝滑,上面还绣有一对鸳鸯图案,并且掂在手里还有些压手感觉。

    看来荷包里面装的银子确实不少,也难怪那名白衣女子会被这位黄衣毛贼盯上了。

    而周维之所以不去追那名黄衣毛贼,也是因为拒妖城治安极好,鲜有小偷小摸。

    所以周维略微一顿之后,就选择先捡起这枚荷包,以免让那名白衣女子再次蒙受损失风险。

    至于捉住这个黄衣小孩的事情,还是让拒妖城中的府衙去做吧。

    “小子,我看你往哪里跑。”正当周维准备向回走时,一位穿着家丁样式的男子对着周维就是一声怒喝。

    同时,趁着周维还不明所以之时,又快步跑来把正拿着荷包的周维抓个正着,并冲着还在街角远方的白衣女子喊道:“小姐,我在这边,偷你荷包的小子被我给抓着了。”

    周维正想和家丁开口解释,只听白衣女子身边的高大家丁远远地说道:“乙四,快快松手,这位小兄弟可是刚才出声示警之人。”

    听到高大家丁之言,乙四不由缩了缩脖子,看着周维悻悻地松开了手。

    在白衣女子快步赶来之后,先是向周维敛衽一礼,轻言谢道:“多谢小公子帮小女找回荷包,此荷包对小女意义非凡,小女先谢谢小公子的仗义出手了。”

    周维见白衣女子施礼,也是拱手回礼说道:“这位姐姐太过客气了,父亲曾教导,路见不平,读书人必当挺身而出。”

    这时近距离观察之下,周维才发现这位白衣女子虽然其面容清秀,可双目却有些狭长,与其清秀的相貌稍微有些不搭,不过总体来说这位白衣女子的长相也能称得上清爽婉约。

    看到这里周维再次顿了一下,似乎是觉得有些奇怪,于是,周维双目略显疑惑神色,竟然是想得有些出神了。

    白衣女子见周维在打量自己之后有些出神,不禁嘴角微翘,调侃问道:“小公子在想什么呢?”

    “抱歉,只是觉得姐姐生得好看,与这荷包真是相得益彰。”

    常年在摊上卖出的周维被白衣女子调侃一句之后,也是脸上一红,有些局促地恭维白衣女子说道,并且顺手把荷包递回给了白衣女子。

    见周维夸赞自家小姐,那位身材高大家丁也是在旁附和道。

    “这荷包可是小姐心爱之物,用料都是那上好的蚕丝织成。”

    白衣女子接过荷包后,笑着问道:“多谢小公子夸赞,这荷包的确对小女子意义不凡,因此小公子这边可有什么难处,小女也好报答小公子刚才仗义出手之举。”

    周维听到白衣女子之言,立即心生一念,并且不动声色地向白衣女子问道。

    “我要去找城南的平律书斋,可是我对于城南这边不是很熟,不知这位姐姐可曾听过这平律书斋之名。”

    站在旁边的高大家丁,继续接过话茬说道。

    “那你可真是问对人了,我家小姐最爱书画,平日里就喜欢去城里的各个书斋淘些喜欢的书籍字画,因此那平律书斋也是我家小姐常去之所。”

    白衣女子也是顺着高大家丁之话说道:“是呀,小公子既然是要去城南的那家平律书斋,不如就让小女子我给公子带路,顺带去书斋之中挑选几本书籍送给小公主这位读书人,这样也算是报答小公子的这次仗义出手之恩。”

    听完白衣女子以及这位高大家丁的话语之后,周维脸上稍显难色,似乎不愿让这一行人和自己一块去那平律书斋。

    但还未等周维出言拒绝,白衣女子便已经察觉到周维脸上的为难之意。

    于是,白衣女子忽然莞尔一笑说道:“既然小公子不愿受小女子书籍回报,那小女子我也不强人所难,小公子说的平律书斋就在那南城门边的净水街道中,而小女子也正好要和这府中家丁去那府衙报官,所以就不与小公子同去了。”

    周维听到此言之后不由白衣女子以及这两位家丁拱手作别,然后便快步回到大街之上。

    重新走在路上周维,回头看向白衣女子以及两位家丁消失的方向,自嘲般地轻轻一笑。

    似乎是在笑话自己是不是早上这一路走来听的坊间流言太多,弄得自己也有些疑神疑鬼了。

    一念至此的周维又摇了摇头,回头朝着城南净水街道方向走去。

    有了白衣女子的指路,周维很快就找到了父亲说的那间平律书斋,只见这书斋开在了南城门旁的街道偏僻角落里,周维也不知道父亲是什么时候和这家书斋老板认识的。

    若不是白衣女子指路,周维估计自己要费不少时间才能找到这个偏僻地方。

    走进书斋,周维鼻子就闻到一股浓重的书墨气味,一下子就让周维回想起,早些年自己家中曾经开过的那个书铺也是充斥着这种书墨香味。

    不过,这家平律书斋的书墨香味却是要比原来周维家中的那个书铺味道要重上不少,看来这间书斋的生意也不是很好的样子。

    但这个看着不大,位置偏僻的平律书斋里面却是小有天地,相较于周维家原来的书铺是要大上不少。

    进去书斋中的三面墙都整齐罗列着各种书籍古文,一眼扫去,书籍种类之多,看得周维这位自幼就熟读各种古文书籍的人也感觉有些眼花缭乱。

    周维心想这位金掌柜应该是一个知识渊博的学者,不然他怎么能收集到如此多的古文藏书。

    此时,书斋门口还有个老人正在柜台前眯着眼睛打盹,粗略扫了一眼书斋内部的周维,也是走到老人身前轻声问道:“老掌柜,晚辈周维,请问老掌柜可是平律书斋金展柜。”

    老人听到周维自报姓名之后,立即睁开眼睛,并细细打量周维一会后,才慢慢说道:“周公子找我家老爷可有何事。”

    周维恭敬地回答道:“晚辈受家父周平所托,前来找父亲的好友金掌柜,并想将多年前生母寄放在金掌柜这里的书籍取回。”

    周维看到这位佝偻着背的老人在自己自报身份之后,就一直盯着自己细看,周维心中不免感到有些奇怪。

    并且在这位老人看向自己之后,周维就能感觉到身上有种莫名被扫视的感觉,好像是这个年过花甲的老仆人可以看透自己一般。

    而且在周维第一次与这位老人对视之时,周维还看到老人那双有些浑浊的眼睛中有刺眼精光射出。

    “王老,不得无礼,周小友是故人之子。”周维话音落下不久,便有一道声音从周维的身后传出,等到转过身去,就能看到有一人正笑脸盈盈地看着自己。

    此人身长七尺,穿着墨绿纻丝直裰、体态中等、肤色偏黑、细看之下左脸还有几颗黑痣。

    不过此人嘴角却一直挂着笑意,且初见此人的周维,也感觉有种亲切之意萦绕在身,似乎与这位从未谋面之人相识已久一般。

    随着此人话音落下,周维身上被扫视的感觉也忽然消失不见,并且周维整个人都感觉到轻快不少。

    不用多想,周维就知道此人便是父亲所说的多年好友金掌柜,因此周维先向恭敬地向金先生作了一揖,随后恭声出言问道。

    “金掌柜好,先生之前可是见过我?”

    这位平律书斋的金掌柜也不问周维是如何识得自己,只是笑着解释道。

    “我与你父母是多年老友,加上近些年都幽居在拒妖城中,自然是看着小友长大的。”

    周维听到金掌柜的言语,立即心念一转,再次拱手问道。

    “晚辈有事不解,恳请金掌柜相告,晚辈自诩过目不忘,自三岁之后就能记事,刚才金掌柜说看着晚辈长大,可是晚辈可以确定从未见过掌柜之面,可请金掌柜相告是在何时见过了晚辈?”

    金掌柜哈哈一笑,抚须莞尔说道:“你父亲说你聪慧多思,我还不觉,没想到你的心思是如此敏捷,我只是多言一语,你就有如此问题,我如何看着你长大这事,你不如去问问你的父亲。”

    周维思索片刻之后又追问道:“金掌柜是修行者吗?”

    “你不是过来取回你母亲放在我这边的书籍吗,你先拿去看看吧,看过之后我再来答一答小友的问题。”

    听到周维的疑问,这位平律书斋的金掌柜,也没有正面回答周维的问题。

    金掌柜只是笑着抬手招了一下,便有一书泛着金光从书斋南面的最高一层书架上飞来,并直接悬停在周维身前,而这本泛着金光的书籍封面上赫然写着“卫时随笔”四个大字。

    书籍静静地浮在周维面前,周边还泛着丝丝神秘金光,周维不知道是这位金先生的法术所致,还是书籍本身就是宝物。

    周维呆立不动地看着面前的书籍,好像是被金掌柜这一手神乎其技操作所震惊,一时间竟没有伸手接过身前这本泛着金光的不凡书籍。

    同时在周维心中,此时亦有万千思绪奔流而过,有千万问题要从嘴中喷涌而出。

    其实周维并不是被金掌柜的这一手术法所震惊,而是震惊于“”卫时随笔“”这个四个大字。

    卫时是周维母亲的闺名,那这本《卫时随笔》也就是母亲生前所写的随笔。

    可母亲的随笔又为什么要寄放在这位金掌柜这边,是金掌柜借去收藏还是读呢?看金掌柜刚才那一手术法吗,这位金掌柜应该是一位修为不凡的修行者吧。

    要知道,这手驱物之术便是天象军的副什长魏洋叔叔也难以用出的术法。

    记得上次听其他士兵说魏洋叔叔已经是落雨境的修士了,那这位金掌柜又是什么境界?

    而能把随笔借给金掌柜的母亲又是什么境界?父亲为什么今天让我过来找金掌柜呢……

    无数个问题从周维心中冒出,把周维心中搅得思绪万千,可周维偏偏又不知该从何问起。

    于是,周维整个人都呆立在了这个看似平凡的平律书斋之中。

    “不如翻开看看!”

    金掌柜的声音从周维的心湖中响起,周维抬起头看向父亲这位故人,突然发现此刻好像天地都被隔绝了开来,就剩下金掌柜和他两人,以及自己身前悬浮着的这本《卫时随笔》。

    “不如翻开看看!”

    又是一声温言在周维心湖之中响起,这句话好像有着莫名的魔力,让一贯的冷静再也没有办法克制内心的呼唤,用着已经发颤的双手,轻轻地把悬浮在身前的《卫时随笔》接过。

    书籍入手之后其实家中的普通书籍手感并无差异,周维看出书籍纸张用的是青州最普通的那种青檀纸。

    鼻尖轻嗅之下,周维还能闻到那徽墨特有的墨香味,若是没有神秘金光环绕,这本《卫时随笔》怎么看都像是一本寻常书籍。

    可是周维能强烈感觉到,自己全身窍位都已经躁动起来,似乎每一处都在呼唤着周维翻开这本随笔,这是一种周维从来都没有过的感觉。

    这种身体每一处都在呼唤的感觉好像是他乡遇故知、酒醉逢知己这种相见恨晚的喜悦;又像是久旱逢甘霖、洞房花烛夜的急切;还有一种近乡情更怯、归来何太迟的期盼。

    不过,周维心中可以清楚确认只要翻开这本随笔,应该就是推开了他一直期待的那扇大门,或许大门后就是自己向往的翻山倒海,一剑开天。

    又或是坊间所说飞天入地,无所不能。

    还是魏洋叔叔经常说的呼风唤雨,自在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