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西游之灵台方寸 » 第十六章四大天师

第十六章四大天师

    斩仙,之名,非为寻常。

    要知道,此世,仙道,以太上为祖,以元始为尊。

    又有黄帝轩辕,镇元大仙,酆都大帝,泰山府君,斗姆元君等一众神圣,居于仙道之内。

    就连佛门之众,因佛道托于太上所开,亦统于仙道之下。

    菩提此宝,敢成此名,足见其利。

    自为仙道,凶刑之器。

    此间事了,二圣便离。

    问于老君,去向何处。

    只听,老君,言道,“此番,天地再衍,却有天庭之主,脱劫而出,我自前去接引,于后,归于天上仙宫,炼丹讲道。”

    又问到,菩提,可有所往,亦可同去仙宫,相伴。

    菩提祖师,听得,此言,心中暗道,莫不是那玉帝劫满而出。

    想那玉帝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才驾座金阙云宫灵霄宝殿,得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尊位,那如来称其享受无极大道,不知是否已有混元道行。

    如今,化胡为佛以有,正待到西游之时,却也应到玉帝治理三界。

    心头转变,菩提祖师,回道,太上老君,“我却无心上天,想居于人间,不知老君要去哪里接引天庭之主。”

    太上老君,言道,“那天庭之主,号为玉帝,历经多劫,如今正转于西牛贺洲境内。”

    菩提,闻言,说道,“正好可于老君同往,见一见天庭之主,待老君居天时,我便分留此洲。”

    老君,亦未多言。

    二圣,便各自骑着青牛,奎牛,前往西牛贺洲。

    正行于路上,只见,天上金星大亮,星光直落于二圣身前。

    化作,一少年道者,容貌绝俗,面生一副将军象,头戴星冠,足蹑朱履,外罩皓鹤白霞之袍,里着黄衣,腰垂白玉环佩,背上挎悬一庚辛宝剑。

    菩提,一运灵觉察观,却知来者非他神,却是那西方太白之星,号西方金德太白天皓星君,即为太白金星。

    正是那西游时化作老迈年长的白须老者相,手持一柄光净柔丝拂尘,的李长庚。

    此时,却显一青春少年样。

    太白金星者,金之精也,受月之魄,合土星之气。太白,金星,名二实一。亦名启明,长庚。所谓东称启明,西称长庚,启明,长庚皆金星也。

    其应星象于西,位尊白帝之子。

    主杀伐,战事。一应刀兵将军肃杀,二司虚灾疾病煞变。

    所谓。

    太白经天,乃天下革,民更王。

    被阴阳家尊为武神。

    相传,李白,正因其母亲梦见太白金星落入怀中而生,因此才取名李白,字太白。

    菩提祖师,还在疑惑,这星君临凡至此为何时,只见太白金星,到于身前,执礼向于老君。

    老君,见菩提不解,便解释说道,“这太白,我曾传其道法经卷,不想此次天庭放他下界接待玉帝。”随即,介绍菩提太白相见。

    又言道,“太白,这次接引玉帝后,你即为天庭文相,却应有持重之象。”

    那太白,听得老君言语,便应声而变,成一老相。

    气象也从,金铁铮凌,化作一团和气。

    换了素服,收起宝剑,拿起拂尘。

    菩提祖师,不曾想得见,这太白化武为文之景。

    接下来,便一同继续行路。

    不久,便来到了,一城之上。

    老君,言道,那玉帝便在城中。

    菩提祖师,运灵觉一算,却知这城非它城,却乃天竺外郡,亦有名为。

    凤仙郡!

    不曾想,那玉帝,最后一劫转生,正降在这,后世那凤仙郡,郡侯上官氏,于玉皇下界时将斋天素供,推倒喂狗,致使此郡三年无雨之处。

    老君相领,入于城中,至一户人家,见门匾之上,写到,张府。

    原来玉帝这最后一世,却名张友人,为城中大善之人,号称张百忍,也正因此,这凤仙郡才在其升天后年年祭祀。

    后面的事,菩提并未跟着参与,只余身后相站,却见老君与太白,无有甚考验,直接进府,面于张百忍,老君助其了劫,并太白金星接引玉帝升天,最后连带着,这一家子,拔宅飞升。

    菩提,本想,事情结束后,便离去,却得老君,相邀,说道,有一事,可出一份力。

    得知,乃是,天庭,四大天师,既张道陵、葛玄、萨守坚、许旌阳。本应于,通明宫内相待,日后辅佐玉帝,治理三界。

    如今,那道号全阳子,称碧云教主、崇恩真君、天枢领位真人的萨守坚,却因外事,远离此界,这四大天师,位格缺一,即有心让菩提补上。

    (天庭通明殿里,灵霄殿外,有佑圣真君的佐使王灵官执殿,这王灵官全称先天首将赤心护道三五火车王天君威灵显化天尊,号隆恩真君,太乙雷声应化尊,为雷神,火神,降魔之神,乃道教的护法镇山神将,为五百灵官之首,称为都天大灵官,道教的宫观,山门内的第一座殿往往为灵官殿,就供奉王灵官,所谓,上山不上山,先拜王灵官。

    大闹天宫时,便是这王灵官,掣金鞭,拦住了孙悟空。

    这王灵官,正是,萨守坚之弟子。)

    菩提,亦知,此非难事,实为天大的好事,那天师位格,非为寻常,乃节制诸天神圣之位,为人间道首,这是老君,留好给自己。

    却因,自己,有那斩三身之法,合该应此幸事。

    也因,自己,与那玉皇沾分缘法,非为它缘,乃是上一天地经老子所助,神游道墟,曾于周穆王化玉帝相见。

    真真假假,皆可为其真。

    既唤出,三宝玉如意,一斩此念,而出。

    化一道人,生得一副清净道相。

    身披百衲伏魔衣,手执五明降鬼扇。

    有诗为证此真人。

    去太极得登紫微,聚三华者朝五炁。

    一窈包藏造化功,三般大药内圆融。

    巽风吹起炉中火,炼出神丹满鼎红。

    松筠野鹤任纵横,遐迩孤云常自在。

    那道人,见于老君,菩提,打了一礼,言道。

    “道法于身不等闲,思量戒行彻心寒。

    千年铁树开花易,一入酆都出世难。

    贫道,邱洪济。

    见过,老君,见过祖师。”

    菩提,即言于其,随老君入天宫,同三天师,共辅玉帝。

    再与老君相礼,见老君与邱洪济登天而去。

    自此,菩提,便只有一身相游于这人间之界。

    无甚所向,菩提决定找一清净地静悟大道。

    这凤仙郡,属天竺国,于灵山过近。

    菩提便骑着奎牛向东而行,正行时,却见那下面,佛光大盛,阻了去路,不禁思觉,自己向东而行,此地离那灵山亦远,怎会有如此佛光。

    便,下入城中。

    这城,虽然不大,却称国名。

    号为,舍卫国。

    菩提,运灵一观,便知前因。

    却为那灵山上比丘圣僧下山传经,盖因这比丘圣僧为如来弟子,随身携带的佛经,乃如来亲书,才有如此佛光。

    走上前去,却见那比丘圣僧,正与一长者,谈价。

    如要,得这僧讲经,却需付那三斗三升米粒黄金。

    菩提,见此,并无阻挡管事之意。

    盖因,这经,真的有大神威,这讲经僧,亦有法力。

    那长者听得这经可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脱。

    嗯,花了黄金,真的办事,有用。

    菩提正要离开,却有一蝎子,爬到身旁,竟要蜇他。

    既运法定住蝎子,不禁哑然,这蝎子竟能进身,要知道此时,菩提,早已成仙圣之体,已有大罗大觉之力。

    凡兽怎能靠近,怎敢攻击。

    一察方知,这蝎子正为异兽,虽无它能,却善藏灵命,亦有尾后一钩,专破仙躯。

    菩提,不由想到,莫不是那西游时,蜇了如来,逃往毒敌山琵琶洞的蝎子精。

    此时,怕是,未听得如来讲经,不经修炼有成,少了造化,自己,才能防住。

    又想到之前,如来阻了自己,救了大鹏。

    既将蝎子定住,扔到那比丘僧身上,令其不觉,这蝎子善于隐藏,便由其带到灵山。

    不知可有,蜇佛之事。

    便飞身骑牛离去。

    继续东行。

    却临近西海,见一座高山秀丽,林麓幽深。

    却有千峰开戟,万仞开屏之势。

    日映岚光轻锁翠,雨收黛色冷含青。

    枯藤缠老树,古渡界幽程之景。

    奇花瑞草,修竹乔松之象。

    正是那。

    万载常青玄福地,四时不谢赛蓬瀛。

    菩提,心中一觉,只觉,此地与我有缘。

    当即,下了奎牛,要进山中。

    在深处寻得一好去处,有一天然石洞。

    洞外可观。

    烟霞散彩,日月摇光。

    千株老柏,万节修篁。

    带雨半空青冉冉,含烟一壑色苍苍。

    当即决定留居于此。

    正在此时,那奎牛,却跪于地上。

    这奎牛,本就不凡,又陪菩提,经天地,证金仙,如今成了一精怪。

    只见其,开口言道,“老爷,慈悲,牛儿我,开了灵智,如今老爷,将隐,请放我游留人间,待老爷出行时,再唤我回来。”

    菩提,见状,亦觉,这牛儿,随自己行于混沌再开,有些苦劳,如今,自己,不知何时外出,总不能放其在此吃草相等。

    便答应了,那奎牛便化为一牛头妖形,相拜后,就要离去。

    菩提,言道,“你这憨货,此行万一有怪抓你下酒,你待如何。”

    奎牛,连求祖师相怜。

    祖师,从袖中,取出那芭蕉阴扇。

    奎牛知闻此宝,乃祖师得自昆仑之宝,正要接来。

    又听,祖师,说道,“此宝予你防身,你行在外,不需甚解救苍生,但,自不可食人行恶,若要我知,便将你重散天地,神魂不存。”

    奎牛,连连答应。

    祖师,让其自行离去,那奎牛便驾云而去。

    (这章里的邱洪济,正是西游记原文中天庭四大天师之一,顶替了现实道教四大天师中,萨守坚之名。

    嗯,四大天师中,葛玄,是三国著名高道,道教灵宝派祖师。

    葛玄的侄孙便是之前提到过的抱朴子葛洪。

    葛玄传道火龙真人郑隐,郑隐传道葛洪。

    这里的火龙真人并非是传道张三丰的火龙真人贾得升。

    至于葛玄之师,却为东汉末年,号乌角先生的左慈,左元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