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西游之灵台方寸 » 第十九章紫阳真人

第十九章紫阳真人

    李元霸暂且不表。

    那紫阳真人,却大有来头。

    道家中却有两位真人,号为紫阳。

    一为,西汉开国元勋,威武侯,丞相周勃的七世孙,周义山。

    (周勃很猛的,其为沛县人,在刘邦还是沛公时,便跟随了。

    一路参加了楚汉之争,攻打过赵贲,大败过章平。成皋之战时,攻取了二十二县。

    刘邦建汉后,周勃带兵讨平了韩王信、陈豨、卢绾的叛乱。

    刘邦死之前有言,安定刘氏天下的人,必然是周勃。

    吕雉死后,周勃联合陈平夺取了吕禄的军权,诛杀吕氏诸王,平定诸吕之乱,最后拥立汉文帝即位。

    嗯,周勃的儿子便是平定了吴楚七国之乱的名将周亚夫。

    刘邦起兵时,沛县出了一批能臣猛将。

    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

    相传,周义山,幼时便喜日辉,先于陈留经仙人传,炼身消灾之道,还神守魂之法,又于白空山,经仙人传授太清上经。

    学有所成后。

    登峨嵋山,入崆峒金府,学得太丹隐书十禀八诀。

    登眠山,得授九赤斑符。

    终得中央黄老君指点,于常山乘云驾龙,白日升天,号紫阳真人。

    所谓得佩龙玄之文,神虎之符,带流金之铃,执紫毛之节,配金精之巾与扶晨华冠,驾以浴华飞龙,乘以三素之云。

    (《太清玉司左院秘要上法》中称,太清玉司左院法以中央黄老君太清仙主为教主,即太上老君也。

    太上老君,于道教,马甲众多。)

    但,这个紫阳真人周义山,无甚出名,一般提及紫阳道号,都指的是,张紫阳,既张伯端。

    其为北宋时期著名高道,得吕洞宾传人刘海蟾传玉液还丹金丹火候之诀。为北宋内丹学的集大成者,认为以神为火候,通过内炼,使精气凝聚不散,方能结成金丹大药。

    他继承了钟(钟离权),吕(吕洞宾)之学,仿效《周易参同契》,著出了《悟真篇》。

    (张伯端的《悟真篇》和东汉时期云牙子魏伯阳所著的《周易参同契》,号称内丹之要,道家正宗,丹经之王。

    《悟真篇》与吕洞宾所著的《指玄篇》,也算是小说中出场颇多的书籍了。)

    所谓。

    道自虚无生一气。

    便由一气产阴阳。

    阴阳再合成三体。

    三体重生万物昌。

    明确了,性命双修。

    正合。

    任君了悟真如性,未免抛身还入身。

    何时更兼修大药,顿超无漏作真人。

    张伯端的道教思想深受佛教禅宗影响,主张三教合一,试图以道教修炼性命之说融合儒释道三教。

    其在道教命功的基础上,引入儒家的穷理尽性和佛教的达本明性,形成了性命双修,先命后性的南宗丹法。

    被全真道尊为南宗始祖。

    并与杏林翠玄真人石泰、道光紫贤真人薛式、泥丸翠虚真人陈楠、琼炫紫虚真人白玉蟾被全真道奉为南宗五祖。

    【全真道又称全真派,与正一道并为道教两大派别。由金代王重阳创立,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号三教圆融,识心见性,独全其真。

    (因内修求返其真之道,主张功行双全,以期成仙证真,所以叫全真。

    王重阳主张儒、释、道三教平等,所谓三教从来一祖风。

    全真道内以修习《道德经》为主,修习《孝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为辅。)

    全真道真正兴盛时,为其弟子长春真人丘处机掌教以后。

    丘处机七十三岁时,因成吉思汗所邀,经历两年多的万里跋涉,到达西域大雪山成吉思汗的军营。(阿富汗境内)。

    所谓万里西行见成吉思汗以止杀,得到了成吉思汗的礼敬,成吉思汗令丘处机掌管天下的出家人,自此全真玄风大振。

    (嗯,不同于武侠小说。)

    元朝实现南北统一后,全真道便南传于武当山,乃至苏,浙,闽,赣等地区。

    道门金丹派同源于钟吕,却分南北。

    金丹南宗近道,北宗近禅。

    但经全真派相连,元代中后期南北二宗合并,共尊东华帝君、钟离权、吕洞宾、刘海蟾、王重阳为五祖。

    后传于,北七真,即全真七子马钰,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南七真,既张伯端,刘永年,石泰,薛道光,陈楠,白玉蟾,彭耜。

    南北二宗合并后仍称全真道。

    全真道除合并南宗以外,又合并了真大道、楼观道和部分净明道。

    自此成为了唯一的一个丹鼎大派,与符箓大派正一道平行发展。

    (现全真道,有三大祖庭,山西永乐宫,陕西重阳宫,BJ白云观。)】

    言归正传,却说此界,这紫阳真人,正为张伯端,也是之前李菩提气机有感之人。

    那紫阳真人张伯端,上前相礼后,道曰,“方时,还在想,是何人,改了我这徒弟李元霸的命数,又改了这佛门兴盛的时机,不想竟是,邱天师当面。”

    李菩提,心中一转,已知,张紫阳,所言之意。

    要论这张紫阳,为何称李菩提为邱天师,却为其亦为西游世界所来,因李菩提本体有一身为天庭天师,作为道家之仙,故称李菩提为邱天师,正如,佛门之佛,也可称李菩提一声须菩提尊者,盖因亦有一身,伴于阿弥陀佛。

    对于仙神而言,菩提祖师所斩之身,与本体,各为各心各体,却亦为一心一体。

    (打个补丁,不然的话,所斩之身惹祸,难道便不用本体负责吗?)

    【嗯,这里其实真不是瞎写,张紫阳虽然是北宋的道士,但确实在《西游记》中出场过。

    《西游记》虽然用了唐代玄奘西行的事迹,借此写了唐僧西天取经。

    但,成书于明代。

    张伯端也被写了进去。

    《西游记》里有一难说的是那麒麟山獬豸洞赛太岁(既观音菩萨的坐骑金毛犼)还在观音菩萨跨下时,因听得西方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萨对观音菩萨所言。

    那朱紫国国王还是太子时,喜好射猎,在一次射猎时,将孔雀大明王的二子雌雄两个雀雏,那雄孔雀射伤了,雌孔雀直接带箭归西了。

    孔雀大明王于是吩咐观音菩萨对朱紫国国王拆凤三年,让朱紫国王身耽啾疾。

    那赛太岁听了这话,下凡便抢了那朱紫国国王的皇后金圣宫(又称,金圣娘娘,金圣皇后,因为朱紫国国王将正宫称为金圣宫,东宫称为玉圣宫,西宫称为银圣宫)进洞做了三年的夫人。

    (那赛太岁下凡带了观音菩萨的三个金铃,他将头一个金铃幌一幌,就有三百丈火光烧人。将第二个金铃幌一幌,就有三百丈烟光熏人。将第三个金铃幌一幌,就有三百丈黄沙迷人。那烟火还不算打紧,只是最后的黄沙最毒,号称若钻入人鼻孔,就会被伤了性命。)

    当时就有一个神仙,送了一件五彩仙衣给金圣宫用来妆新。自从金圣宫穿了那件衣服,就好像浑身上下都生了针刺,以致赛太岁连摸也不敢摸一下。但凡挽着些儿,手心就痛,因此从始至终,都没有沾过金圣宫的身。

    这个神仙便是张紫阳。

    孙悟空救了金圣宫回朱紫国后,因那朱紫国国王也无法进金圣宫身,张紫阳便再次出现了。

    原文,有言。

    俱正在仓皇之际,忽听得那半空中,有人叫道:“大圣,我来也。”行者抬头观看,只见那,肃肃冲天鹤唳,飘飘径至朝前。缭绕祥光道道,氤氲瑞气翩翩。棕衣苫体放云烟,足踏芒鞋罕见。手执龙须蝇帚,丝绦腰下围缠。乾坤处处结人缘,大地逍遥游遍。

    此乃是大罗天上紫云仙,今日临凡解魇。行者上前迎住道:“张紫阳何往?”紫阳真人直至殿前,躬身施礼道:“大圣,小仙张伯端起手。”行者答礼道:“你从何来?”真人道:“小仙三年前曾赴佛会,因打这里经过,见朱紫国王有拆凤之忧,我恐那妖将皇后玷辱,有坏人伦,后日难与国王复合。是我将一件旧棕衣变作一领新霞裳,光生五彩,进与妖王,教皇后穿了妆新。那皇后穿上身,即生一身毒刺,毒刺者,乃棕毛也。今知大圣成功,特来解魇。”行者道:“既如此,累你远来,且快解脱。”真人走向前,对娘娘用手一指,即脱下那件棕衣,那娘娘遍体如旧。真人将衣抖一抖,披在身上,对行者道:“大圣勿罪,小仙告辞。”行者道:“且住,待君王谢谢。”真人笑道:“不劳,不劳。”遂长揖一声,腾空而去。

    而在,《说唐》中,李元霸的师傅,便号,紫阳真人。

    《说唐》成书于清代。

    这里便合并为张紫阳了。】

    念头于心中转动,李菩提,上前见礼,紫阳真人。

    得知,其此世之身乃是,西游世界本体阳神投影所至。

    虽无甚大法力,只当游历周天相近了。

    入此界中,本无心理会世间。

    但,游历时,于李渊府上,见了这大鹏金翅鸟临凡的李元霸,心无善恶之分,偏生滔天神力。

    恐会伤及凡人,若以李元霸的气力,不知会造成多少恶事。

    因此,将其带于身旁教导。那李渊,因也无法制止李元霸,见了紫阳真人乃道德之士,且能降住李元霸,便也干脆同意了。

    近年来,便领着李元霸在景室山上静修,于此前算得李元霸命中有劫,却于不久前改变了,正感意外,卜算却觉,天机混沌不清,只知有贵人改变了李元霸的命数。

    又接到了李渊的来信,说李元霸得皇帝杨坚的召见,于是便起身来了大兴城。

    方有此时相见。

    (景室山,就是老君山,但要到唐太宗贞观年间,才被赐名老君山,位于HEN省LY市栾川县。

    而隋朝此时的国都大兴城,唐朝建立后,易名为长安城。

    两者的距离,单以说唐世界中马的脚力来说,不难,更别说两人都不是寻常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