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黄泉路上的做题家 » 第三章 九只高手与一个倒霉蛋

第三章 九只高手与一个倒霉蛋

    二人一前一后,沉默走着,走进了一条死路。

    除了来路,三面围墙,墙后是座小山,遮挡严实,看不到那边的光景。

    姜山催出迹,光芒指向侧前方,打在墙上的一个标记上。

    毫无疑问,这里就是目的地。

    走在前面的人也确定了,回头看向姜山,略犹豫后把耳机摘下挂在脖子上,友好地点了点头。

    姜山微笑回应。

    十几个岔路都没分开,二人是队友的可能性极大,但总归不认识,简单致意便分头查看。

    左右两侧的墙壁各有五幅图画,姜山的迹打在了右侧的第一幅,解题的办法,大概就在那里。

    “我猜测,这里有道微型芥门,开门的钥匙就是手里的迹。”耳机少年很快分析出结果,手指夹着卡片,“谁先来?”

    “你先吧,我也可以学习学习。”姜山向后退了一步。

    耳机少年不再多说,走向左墙的第一面图画。

    画面中是一条汹涌的河水,水面上伸出一个手,手掌张开,像是在求救。

    水的颜色是浆黄色,看上去有一种粘稠感,溺水之人奋力挣扎,但水下似有水鬼索命,拽着他下沉。

    如此鲜明的特点,刚出行过的姜山一眼便认出这是什么地方。

    三途河。

    耳机少年盯着画面端详一会,将卡片贴上了溺水人的手掌,催动。

    路尽头的墙壁上黑光旋转,出现了一个半人高的洞口。

    “我先进去了。”耳机少年扬了扬手里的卡片,身子一缩,冲进了洞里。

    感应到进了人,洞口开始缩小,姜山等了几息时间,待洞口完全消失才夹着卡片走向左右墙的图画。

    左侧的画是水,这里的画是山。

    一片山脉的主峰上,一人双臂展开,左手手掌五指张开,右手提着一盏灯笼,灯笼淡黄色骨架白色罩面,内里跳跃着青绿色火焰,火焰有一丝流出灯笼,在整幅画的外圈游成了一条火龙。

    有点气势,姜山瞄了眼对侧的图画,有些小得意。

    这座山峰是没见过的,不是常识课上去过的地方,姜山怀疑这里也是一处名胜,努力记下其主要特点,将卡片贴在了人物面前的石台上。

    考虑到进门就可能见到引导师,姜山简单地整理了仪表,调整呼吸舒缓了紧张的心情,迈进了洞里。

    黑色与白色交替闪烁,引起了短暂的失明,视线恢复后,他已置身一间屋子里,同路的耳机少年就在面前。

    果然是队友。

    耳机少年也在等他,确定结果后点点头,找了个空位坐下,戴上了耳机。

    姜山的视线随他而动,直到他拿出一款两边带有摇杆和按键的设备,心无旁骛沉浸进去后才移开目光。

    算上自己,屋内有八人,五男三女,八个人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或站或坐,屋子差不多就满了。

    进门右手边的里侧墙角,倚靠着一个身材高大的男子,在他身边斜放着个长条皮囊,估摸是枪戟类的兵器,看上去极具威力。

    与他相对的左侧里角,是对窃窃私语的男女,他们样貌相似,估计不是兄妹就是姐弟,姜山看过去时,正好与女孩视线相对,女孩性格腼腆,被发现后立刻移开目光。

    另外两个女孩坐在屋里窗边,左侧的公主切发式女孩,瞥了一眼姜山就不再理会,自顾摆弄着几片诡异精致的竹简,右侧的马尾女孩则根本就没正眼瞧过姜山,始终抱膝发呆。

    最后一人将外套蒙在头上睡觉,从敬明殿离开到这里,满打满算不过一刻钟,此人却已有了鼾声。

    人人高深莫测。

    正寻思着,身后突然传出声音。

    又来人了!

    姜山向前走了两步,让出位置,回头看向紧闭的房门。

    房门没开,一人凭空出现,姜山吓了一跳。

    制作微型芥门是可以设定门的外观的,如进门时的黑色漩涡,而现在突然凭空出现一人,只能说明做门者懒了,只做了进门外观,没有出门的外观。

    这样的后果,就是显得进门人很呆。

    看着表情呆蠢的来人,姜山仿佛看见了刚刚的自己

    第九人懵了好一会,才缓缓睁开眼睛。

    “姜山?”第九人明显错愕,但很快回神,咧嘴笑着,走上前来打招呼道:“是叫姜山吧,认识我吧。”

    姜山也有些意外,“小蛟。”

    此人名叫战小蛟,与姜山在同一个大院长大。

    因为性格相差很大,二人接触不多,过往见面了也是点点头,刚刚的对话已超越了之前三年的总对话量了。

    “什么情况。”二人搭伴走到离大家最远的地方,姜山问道:“现在是分完组了吧,我们是同一组?”

    “是啊。”战小蛟回答说,“引导师是哪个。”

    “没来吧,我看这里都是同龄人,不像有导师的样子。”姜山不懂,追问着:“是用什么方式分组的呢,为什么我们会提前出来啊。”

    战小蛟眨眨眼,“你不知道?”

    我该知道?

    姜山摇了摇头。

    战小蛟小声解释,三言两语姜山就明白了。

    分配引导师这件事,内里很有操作空间,有关系的人会想尽办法将后辈交给靠谱的人。

    所以,引导师大名单一出现,部分新人的分组就确定。

    战小蛟的曾祖父是酆都东郊纳灵院的院长,有人给他安排很正常,而我的话……大概是母亲吧。

    姜山右手下意识摸向左手的手链,心里默默寻思。

    姜山对父母的印象很浅,很小的时候,他的父母便将他寄养在了东郊纳灵院,随后离开,再也没有回来。

    但他们的离开不是杳无音信,十几年的时间,他的母亲四次托人带来钱物信件,去年更是卡着时间送来了成年礼。

    这是很夸张的事情,虽说十几年是姜山的全部人生,但对修士来说,就是出一个任务的时间。

    前几年,在成长的过程中,姜山也不理解父母,对他们的行为心怀不满,但加入十灵殿后,这份不满渐渐消失了。

    因为殿内有相同遭遇的同门太多了!

    如赵明惕,三百多岁就见过一次爹妈,对比下来,姜山的情况已是非常不错了。

    “现在九个人了,不出意外,马上还会进来一个。”战小蛟兴奋地搓搓手,“曾祖父找的人厉害呀,竟然能直接凑满一队,话说这几个人,你都认识吗?”

    “一个都不认识。”姜山摇摇头,“我不怎么认人的。”

    战小蛟想起了他的生活方式,理解地点点头,盯着门口等待第十人,这一等,便是大半天。

    太阳离开了能照进屋子的角度,众人也不断变化位置和姿势,唯一不变的就是大伙间的距离。

    嘶嘶!

    还算安静的屋子里响起了芥门形成的声音,有一搭没一搭聊天的战小蛟瞬间精神抖擞,“终于来了。”

    嘶嘶的声音吸引了大多数人的注意力,只有带着耳机少年和睡觉少年没有察觉。

    七众瞩目下,门口现出人影,一个衣衫不整的人跳进了屋里。

    来人进屋后照例先环视一圈,见到姜山后眼睛一亮,意外又兴奋,挥手招呼:“姜山!”

    不同于姜山战小蛟和墙角小男女的细声交流,他说话的声音极大,所有人都能听到。

    姜山顿时感觉本来集中在他身上的目光移到了自己身上,强烈的注视让他很不舒服,便算不上热情地回应他,“孟林君。”

    孟林君来到身前,用放低了些但仍不算小的声音说道:“他们就是咱们的组员吗?”

    “大概吧。”姜山随口回应。

    “运气还不错啊,有两个熟人。”孟林君对着战小蛟点头打过招呼,走向了耳机少年。

    战小蛟揉了揉突突的太阳穴,此人进屋虽只有数息时间,说了两句话,却给他一种非比寻常的感觉,仿佛是有什么大病,问道:“他是谁啊。”

    “赵前辈组内的同门,我们一起去了常识课。”聊天时,战小蛟已知道了赵明惕的名字。

    “他这个人有些要强,我跟他交流不多。”姜山顿了顿,又丰满了下人物的形象。

    战小蛟心道你大概跟所有人都交流不多。

    孟林君来到耳机少年身侧,敲了敲他的耳机。

    耳机少年抬头看到他,很是迷茫,清醒后便开始数人头,数了三四遍,带着些不愿相信道:“你是最后一个人?”

    “那是自然。”孟林君咧嘴笑着,“一年未见,见到我感动吗?”

    游戏少年还未回答,室内最平整的一面墙突然亮了起来,惊得在墙前的三个人窜出了好几步。

    墙壁上出现几块亮斑,亮斑很快连成了线,线条越聚越多,越聚越复杂,最终形成了一幅画。

    接着,像是对上了信号,刺耳又僵硬的机械音随着动作的图画炸起:

    “十灵殿,位于灵界极南,九曲尽头,自诞生起便肩负着维持轮回秩序、保证六界稳定的重任……

    十灵殿由十所大殿构成:

    第一殿:……

    第二殿:……

    ……”

    这是一个介绍宗门概况与宣传宗门文化的短片,制作水平一言难尽。

    每说一句话,墙壁上就会换一张图,丰富的色彩让人的眼睛非常不适,带有颤音的语调刺激着耳膜,大多人都捂着耳朵,只有刚被惊醒的睡觉少年捂着心脏。

    游戏少年重新带上耳机并调大音量,声音大到离他几步远的姜山都能听见里面的背景音。

    孟林君冲到墙边,想找开关关掉,未果后又大声喊叫,想让放片的人关掉,当然也不可能实现,众人只能硬捱这波声光污染。

    短片持续了小半个时辰,最后在一句“选择你最期待的一殿”中结束。

    墙壁回复成了白色,屋内重新回到寂静。

    “真是……无敌。”姜山首先发言,给出了的评价。

    战小蛟人也麻了,不断挖耳朵,想挖出脑海里的最后一句话,“选择你最期待的一殿,人家问呢,选择哪一殿。”

    “首先排除制作此片的这个殿。”窗边的公主切女孩说道。

    “嗯~你们不喜欢这个短片么?”

    突然有人问了一句,孟林君和公主切女孩想都没想就回应过去,“当然不喜欢。”

    “真是可惜,做这个还挺费工夫的呢。”

    大伙瞬间明白了,循声看去,发现身后不知何时多了一人,屋里十一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