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山河锦衣行 » 第七章 时局

第七章 时局

    时局变得太快了,一切都在朝着无法预料的方向开始发展。

    这些日子发生第一件的事情便是吴三桂降顺,第二件大事便是吴三桂降清。

    降李自成数日后的一个夜晚,吴三桂率领本已退出山海关的辽东军突然杀回了山海关,仅仅一夜,山海关便重新回到了吴三桂的手中。

    大顺朝堂震动,这颗本已经收起来的棋子再一次回到了棋盘上。

    纸是包不住火的,这件事在京城传开了,有人喜有人忧由人怒,尚且“忠明”者喜,降顺者忧。

    怒者自是李自成,朝堂之上李自成大怒,一怒是因为明朝的残余势力在南京另立朝廷,二怒是因为刚刚投降不久的李自成又反了,还夺下了山海关,短短数日大顺便被夹在了中间。

    “诸位大臣,你们就没什么想说的!?”

    诸位忠臣打出了那句千百年来最经常说的废话,“臣等不能与陛下分忧,等惶恐!”

    李自成心中破口大骂这群经过自己精挑细选后的酒囊饭袋,明靠着这群猪是怎么可能长久。

    “田将军,你怎么看?”

    果然,真正出了事还有看自己人。

    宋献策上前一步,“臣当日劝降吴三桂时便看出此人的野心不小,依臣之见,皇上应该兵发山海关,趁早歼灭吴三桂后再谋南方。”

    李自成微微点头,表示赞同了宋献策的意见。

    “不可!”又一将领站了出来,“今南明出立,朝堂正是不稳的时候,我们当兵发南方,先破了左良玉,防止明死灰复燃啊!”

    两人说的都有道理,李自成低头思索着。

    “国家大事不可问武夫啊?皇上慎思啊!”

    最可怕的情况出现了,文官说话了。

    “刘大人这是在质疑皇上的能力?”

    “张大人,您这是什么意思?你户部什么时候也管兵了?”

    明亡不足一月,这批新选上的文员,就已经结成了党派,历代王朝皆是如此,党派之争对在位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固,平衡党派的势力也是历代帝王所最头疼的。

    但是这群文官似乎小瞧了李自成。

    “够了!”

    李自成一声怒吼喊停了叽叽喳喳的群臣,明晃晃的长刀出鞘,文官背后一阵凉意,他们似乎忘记了面前这位皇帝是什么人出身,又是怎么当上了皇帝。

    文人最怕的是武夫,而且是敢杀人的,杀起人来不眨眼的武夫,李自成正是这样的武夫。

    吴三桂是块病,南方是块大病,但南方这块大病尚且不致死,但吴三桂这块病,却足以杀了李自成。

    “牛金,即刻传令各部,准备好粮草,留一万人驻守京城,三日后开拔,直取山海关。”

    一个生的矮小的将领站了出来,“遵命!”

    没人再敢说一句话,李自成的部将知道他的性格,贪生怕死的文官害怕那把明晃晃的刀。

    一场算不上早朝的早朝便这样结束了。

    “退朝,宋献策留下。”

    众文官纷纷告退,宋献策只了留下来。

    李自成突然大怒道:“刘宗敏是想干什么!自入城以来,他一次朝都不上!”

    皇上息怒。宋献策跪了下来,“他的性子您是知道的。“

    宋献策最想看到的局面形成了,一把手李自成和二把手刘宗敏起矛盾了,他必须拱一把火。

    “微臣有些话不知道当不当讲,刘宗敏前些日子搜纳前朝官员家中银两,微臣打听到,他交给朝廷的只有不到一半。”

    李自成也给了他最想要的反应。

    “混账!!!”李自成将刀鞘摔在了地上,“他以为他是谁!竟敢欺骗朕!”

    刘宗敏已经不是一次两次顶撞李自成了,如果不是他带兵打仗能力出众,李自成早就将他砍了。

    “微臣有一计,可以帮皇上除掉刘宗敏。”

    “讲!”

    “皇上既然已经决定兵发山海关,那不如带上他,这带兵打仗死人再正常不过了,说不定晚上吴三桂会派人刺杀刘宗敏呢?”

    宋献策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

    李自成大笑了起来,“不亏是我的智将,那这件事就交给你了!”

    宋献策心领神会,带着这份命令退出了朝堂。

    ——————————————————

    柳一刀得到李自成要离京这条消息是日落时分,大明虽然亡了,但对百姓的生活影响不大,日子还是要过的。

    搜查的风头也差不多过去了,现在大街上人也多了不少,城门的看管也弱了下来,但是还不足以让一众人出城。

    门被推开,六子一身带着头巾,穿着轻甲走了进来,又神神兮兮的关上了门。

    这小子加入了闯贼军,说是这样打探消息快些,仗着一身功夫很快混上了小头目。因为这件事,柳一刀骂了他好几天,最后也只能作罢。

    但是消息来的自然也快了很多。

    “叔!我回来了。”

    柳一刀正在院中劈柴,见六子回来,放下了手里的斧子。

    “今天怎么回来了?”

    “李自成要开拔了。”

    柳一刀应答道:“走,进屋说。”

    两人并肩走进了屋子,唐白的伤已经差不多了,能下地了,只是不怎么灵活,见柳一刀和六子回来了,从床上坐了起来。

    “六子回来了!”

    “嗯,唐叔快躺下,身子还没利索呢。”

    “不碍事,说说,外面什么情况。”

    “李自成要开拔了,这次是去北边,听说是要拿下山海关,军中都传开了。”

    唐白低头沉思,柳一刀开了口,“辽东?是清军打过来了?”

    提起辽东,柳一刀和唐白这两位从辽东退下来的老兵便有说不尽的话。

    唐白想了想否定了这个猜想,“不可能是辽东,现在的辽东无险可守,如果是抵抗清军,就应该是去山海关,那有吴三桂的兵马,不出意外,李自成的目标应该是吴三桂。”

    六子立马附和道:“唐叔说对了,我听人说吴三桂本来已经降李自成了,不知为何又反了。”

    柳一刀一愣,“李自成打得过吴三桂?山海关是防御重镇,易守难攻咱们都是知道的啊!就算李自成再有十万人也不一定吃得下山海关。”

    唐白揉了揉额头,“你我都在辽东待过,山海关那群人都是从辽东下来的,他们是什么能力你我不知?山海关若失,那北方便真的是闯贼的天下了,大明就真的没翻身的机会了。”话罢又是一声长叹,“将门误国啊!”

    谈起辽东,便不得不讲防守在辽东的明军,作为辽东的老人,唐白和柳一刀明白,大明能到今日这幅田地,辽东脱不了干系,它活生生的拖垮了大明。

    辽东问题一直是大明最大的问题,至于辽东将门的兴起,最早能追溯到李成粱那个时候,世人皆知李成梁小姐关宁军能打,却不知道辽东铁骑事实上就是李家的私兵,既然是私兵,那待遇就比普通明军的士兵好了不止一点。

    但是这只军队的缺点便是,太烧钱了,李成梁在世时便想尽一切办法从朝廷手中要钱维持这支军队,这才保得辽东安生了些年月。

    加之李成梁长期养寇,朝廷对于辽东将门也越来越需要,李成梁死后,大明便于李成梁养的“建州女真”爆发了萨尔浒之战,唐白和柳一刀便参与了这一战。

    结果明军大败,朝廷也越来越管不住辽东,对于辽东铁骑更是越来越依赖,他们也看透了朝廷对他们的依赖。

    领头的军头的一合计,便盘踞在了辽东,夺良田,招募私兵,不断向朝廷要钱,要粮,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这些军头已然成为了辽东的主人,派系盘根错节。但凡是触动这些人的利益,便没有好下场。

    柳一刀点点头,算是回应了唐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