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山河锦衣行 » 第十一章 新帝(上)

第十一章 新帝(上)

    终于,崇祯皇帝驾崩的消息传来了,一时间应天府一片哗然,留守南京和难逃下来的大臣无不掩面而泣,至于是真心实意,还是逢场作戏,对于死人来说已经不重要了。

    史可法的额头上缠着白绫,这段白绫,他已经戴了有些时日了,上面隐隐还有血迹,这位刚刚四十出头正值壮年大明朝臣,短短十几日,憔悴了很多很多。

    他悔啊!如果自己能再快些就好了,北京城就不会被攻破,皇上也许就不会自缢。

    先皇已逝,国不可一日无主,即便是要北上抗击李自成,挽救大明,首要做的事情便是立新帝。不过崇祯皇帝的四个儿子全部被李自成俘获,难逃生天,南京的大臣们选择就地取材选择藩王。

    几日前,福王、潞王、周王和崇王都逃亡到了淮安,他们已经在淮安待了有一段时日了,前几日传来消息,周王薨于淮安。

    当崇祯皇帝自缢的消息传到他们的耳边时,他们都已经意识到了一件事情,原本他们永远也无法企及的那个位子,正悄悄地打开了一个口子。

    坐镇应天府的史可法一日之间收到了数封文书,多年为官的经验使他不用看也知道这些文书是用来做什么的,现在要开始站队了。

    文书中有来自张慎言、有来自吕大器、还有来自姜曰广的,文书的内容大致就是告诉史可法自己站在了哪位王的队伍里,同为东林党的几人不约而同的站在了拥立潞王的队伍里。

    文书中,还详细的点明了不能拥立福王的原因,原因是福王有“贪、淫、酗酒、不孝、虐下、不读书、干预有司”七个坏毛病,所以不能拥立他。

    潞王朱常淓是神宗的侄儿,“贤良聪慧”,应当有他来做皇帝。这个时候相当部分的东林党人闭口不讲嘉靖皇帝“大议礼”和万历皇帝“争国本”时他们那套被奉为“万世法”的伦序纲常了,开始讲起“立贤”来了

    这句“贤良聪慧”其实就是句笑话,其实他们口中“贤良聪慧”的潞王和哪位一身缺点的福王吃不了多少,非要说的话也是半斤对八两。

    不管史可法是如何想的,但是绝大多数东林党人想接着这次机会,狠狠的升迁一次。

    福王朱由崧,和崇祯是堂兄弟关系,按辈分来算,现在崇祯驾崩了,这个皇帝的位子就应该由福王来做。虽然可能能力不足,但是福王的的确确是此刻与崇祯皇帝关系最近的人了。

    一时间应天府的暗流涌动,应天府的官员分成了两种声音,一派拥立潞王,这是呼声最高的,多以东林党人居多,另一派就是拥立福王的了。

    史可法皱着眉头看完了文书,这位残明之下的重臣,咬了咬牙,终究没有做出选择。史可法这个时候想到了一个人,庐凤总督马士英,史可法私下命人送信给马士英相邀在浦口相见,马士英答应了史可法的请求。

    两日后一位庐凤总督,一位兵部尚书在浦口会了面。

    史可法开门见山,“马大人,如今先帝驾崩,大明山河破碎,先应当立新帝以保我大明江山稳定,不知您心中可有人选?”

    马士英笑着说,“小人位卑言轻,这么重要的事情,我说了不算呐,不知尚书大人心中是否有心意的人选?”

    “如今应天府的官员分为两派,一派用了福王,一派拥立潞王,唉~”史可法一声长叹。

    “史大人心目中的人选不是福王和潞王?那是?”

    “这便是我今日来找马大人商议的原因,我想拥立桂王。”

    马士英一拍桌,“折中?尚书大人是想让在下与您一并拥立桂王?”

    史可法点了点头。

    马士英眼睛一转拿定了主意,“那我们就这样说定了!”

    两位重臣一拍即合,将这件大事便决定了下来。

    淮安,四位王爷已经在此处住了好几日了,崇祯皇帝自缢的消息几人也早就知道了,周王和崇王自知这个位子,单论辈分都不会和自己有关系,这几日整日无所事事,日子算不上潇洒,但也过得不差。

    今日,一小支军队向着几位王爷的临时住所开了过来,恰逢外出归来的周王,他被吓得不轻,以为是顺军杀过来了,直到看见是自家的军队,才将迈上马车的脚又迈了回来。

    来的那只军队直直奔着福王所住的地方去了,领头的兵士给锦衣卫塞了几块银子,低声向护卫福王的锦衣卫道:“庐凤总督马士英有使求见福王,还望通禀一声。”

    锦衣卫得到了别人的好处,资源不好意思推脱,走进宅院,不时便出来了,马士英再锦衣卫的带领下,进了宅院,见到了他的目标。

    圆头大耳,目中无神,满脸的颓败之相,这种人最好拿捏了,马士英摘下头盔向福王袒露了自己的身份,吓得这位堂堂福王身体一颤,险些从座位上跌落下来。

    马士英不多语,直接开门见山,“福王殿下,想不想做皇帝?”

    朱由崧又被吓得不轻,直到马士英第三遍问他时,他才反应了过来,他点了点头,朱由崧不想再受苦了,一路上逃来应天府的苦已经让他吃够了,他想坐上哪个座位,他没有考虑,只是木然地点头答应了。

    尽管他清楚地知道,自己仅仅是这个动荡局势中一颗棋子,但至少,继承那个位置就可以保证自己不再继续挨饿受冻。

    马士英高兴的笑了,福王的反应让他高兴极了,他已经不能用蠢来形容了,简直就是蠢得出奇。不过,这样的人才更好的拿捏。

    又跟福王寒暄了几句,马士英从福王的住处走了出来,他看了看头顶的太阳,知道时间差不多了。

    下午时分,一条消息传到了应天府所有官员的耳朵里,史可法想要拥立桂王,对于南京的东林党人来说势力,其实只要不是福王朱由崧继位,无论选谁都是不会有意见的,所以他们一接到史可法的方案,礼部就马上准备了各种仪仗,甚至做好打算出发去广西接桂王到南京继位。

    只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时,不久就会有另一道惊雷在应天府炸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