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山河锦衣行 » 第十五章 皇帝大位

第十五章 皇帝大位

    史可法笑了,他不曾想过,自己也会有被人在自己地盘上坑的这一天。

    从浦口回来后没几日,自己和马士英选择立桂王的消息便在南京传开了,当他听到这件事的时候已经是百口莫辩了。

    包括之前劝自己的人和与自己不和的人,一夜之间都与自己对立了起来,此刻他进退两难了。

    先前自己考虑“拥潞”时的一句“此兵端也”一时间成了自己的把柄,这下算既得罪了潞王,连同拥潞的东林党人也得罪了个遍。

    一时间,堂堂南京第一重臣居然没有了主意,“拥潞”诸人气势汹汹,舆论大哗。

    史可法不敢表明自己的政治态度,他不敢说福王按伦序当立、也不敢再说“拥潞”或将开兵端的缘由,更不敢坚持自己的观点拥立桂王的缘由,更不敢站出来阐述自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以此打消众人对“拥嫡”的疑惧之心。

    史可法开始了文官最常用面对问题的方式,畏首畏尾,引避不言,这种做法本不应该出现在这位重臣的手上。

    南京的朝臣们开始商议,渐渐的,拥立潞王的声音又高了起来,朱由崧是崇祯的亲堂兄,从血缘关系上看是不二人选,但是南京的第一重臣史可法在这么重要的事情上却在犹豫着,踌躇着,没有了自己的抉择。

    少数的东林党没有选择潞王,却也没有选择朱由崧,南京城的大臣们也各有了各的选择。

    朱由崧不想再受苦了,一路上逃来应天府的苦已经让他吃够了,他也想坐上哪个座位,当马士英找到他,劝他参与皇位竞争的时候,他没有考虑,只是木然地点头答应了。

    尽管他清楚地知道,自己仅仅是这个动荡局势中一颗棋子,但至少,继承那个位置就可以保证自己不再继续挨饿受冻。

    马士英回去后迅速便起了准备,准备接上了福王这位未来的皇帝,亲自率领大军将向着南京出发,在军队面前,文臣的话不重要了,明的新皇帝人选即将尘埃落定。

    马士英为心里都十分明白:朱由崧只想当上皇帝、享受荣华富贵,对政事根本就没有心思、也没有能力处理,明的兴亡与他没有什么太大关系,只要让朱由崧吃好喝好,国家的运转权力就能牢牢控制在自己的手里。

    朱由崧自己也明白,自己根本没有能力去解决眼前这个烂摊子,江淮四镇怎么样都行,只要不谋反就好;李自成烧杀抢掠无所谓,只要不杀过来就好;朝廷是谁拿事无所谓,朝廷党争无所谓,史可法也马士英怎样更所谓,怎么样都好。

    南京城,马士英的消息传的更快,带兵送福王很快就到南京的消息,南京城的文臣们急了,当他们去寻找哪位大臣史可法时,却发现,他却没了踪影。

    张慎言、高弘图、姜曰广、李沾、郭维经、诚意伯刘孔昭、司礼太监韩赞周,一众能说的上话的人朝中紧急会议,一个时辰后,终是做出了决定,以福王继统。

    ————————————————————

    南方热火朝天,北方也是热火朝天,刘宗敏的人马已经驻扎在了抚宁,后面的部队正在源源不断的赶来,却都是些小股人马。

    刘宗敏在大帐里发着火,他大骂着副将焦刚,“李自成那个王八蛋想干什么!让老子打前锋,他人去死了嘛?人呢?”

    他在抚宁已经整整驻扎了两日,但是那个说随后就到的李自成却迟迟不见踪影。

    这几日里跟大大小小的冲突也有十几次了,虽说都是吴三桂派出来的小股人马,但是却让人异常觉得心烦。

    “大人,闯王…不,李自成这不是明摆着想耗您的力气吗?您弱了,他就强了,等赢了吴三桂,您不就得听他的了嘛?”

    刘宗敏捻了捻胡子,这么简单的个道理自己还是想的明白的,这次他难得没有像往常一般生闷气,而是沉默了许久,然后缓缓地开口道:“本将知道,李自成那个混账王八蛋肯定是不安好心,但是这种事情也没办法,我不服他,总不能跟他打起来吧?”

    焦刚的眼睛转了两圈,“大人,这几日,跟我军交锋的人马里,有些是清军的人马。”

    “这我知道,说重点!”

    焦刚一下无奈住了,这刘宗敏的脑子怎么一会儿动一会儿不动的,“属下的意思是,这几日交手来看,吴三桂的军队算不上强大,不说您,就算是给我这种蠢材上十万兵马也能拿下山海关,您到时候可以这样……”

    里面的声音越来越小,逐渐没了动静。

    唐白贴在大帐门口,迟迟不肯进去的原因便是在此,他要从刘宗敏的嘴里听出些什么,但是这一连几天听到的不是刘宗敏发火就是刘宗敏埋怨李自成,要么就是怎么跟李自成争权夺利。

    不过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获,至少能确定,太子不在刘宗敏的大营里,军营里纪律懒散,兵士打架斗殴的事情时常发生,像他这种四处混,托关系走后门给自己找轻松差事的更是多了去的。

    “喂!你是做什么的?在大帐门口鬼鬼祟祟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