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CHANGE嫦娥 » 第六章 CHANGE

第六章 CHANGE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题记

    一年后,宋神宗驾崩,年仅九岁的哲宗就位。

    此时王位继承人年幼,名为宣仁太后执国事,但实则为摄政王,司马光六十六岁,被任命宰相,全面废除王安石变法,恢复旧制。清照二岁,已学会说话,走路。

    三岁其父格非官太学,受知于翰林学士苏轼。

    十岁,其时哲宗十七岁,开始亲政,全面恢复变法新政,严酷打击元祐党人,司马光被废黜。苏轼、苏辙、黄庭坚等人惨遭流贬。

    十六岁时,清照成长为亭亭玉立的少女,虽不倾国倾城,但也皮肤白净,清秀好看,知书达理,秀外慧中,文学造诣极高。她与几位友人同在湖边亭中聊天,又泛舟湖上,喝了几杯浓酒⑤,不禁两颊泛红,醉意朦胧,不知是醉酒还是醉景,与友人玩得不亦乐乎,回家时天色已晚,和几个姑娘驾着小舟回家,走错了路,进了莲花池中,莲花也在白中泛着红晕,与她的脸相衬。莲藕绿莹莹的,清照觉得颜色似曾相识,但又说不出和什么相像。

    少女们虽然醉了,却争相着抢夺船桨。船飞也似的冲向了莲花深处,划过一条优美的水线,旁边休息的些许只雪白的鸥鹭早已昏昏欲睡,惊得几乎飞到云中。

    当然,云中的确有玉兔在等着嫦娥,但是清照当然不知道。这回,“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就是玉兔了。

    回家后,清照提起精制狼毫小楷毛笔,蘸上了研好的墨,自觉色彩浓厚,又沾了一滴清水,文思泉涌,调和调和便挥毫泼墨写下:“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自觉词藻朴素,虽意境十足,但仍有不满,于是把宣纸晾一晾。可是酒量太多,发作起来了,喉头有些干涩,晕乎乎地,除下外衣,起身上胡床踞坐,也没有上大床,头靠着窗边,不久竟然迷糊得睡着了,醒来时稍微清醒一点,看来酒醒了。

    不禁气想自己知道那么多醒酒的方法,怎么就无计可施了呢?

    忽然母亲哒哒哒跑上楼,踩得楼梯吱呀作响,大喊:“漱玉⑥!快,快,穿戴好衣服跟我走!”李清照抓起随手丢下的外衣,简简单单套上,头发散乱,也管不得,直接冲了下去,看见弟弟也是一样慌张。母亲把两个大包囊扔在地上,姊弟二人吃力地抬起包囊出了家门。

    原来他们去和常年少见的父亲一起住了,前去汴京城⑦。

    母亲好容易拦住了一部夜里行驶的马车,对驾车的人低声下气说,路程远,她给双倍的钱,车夫还讨了几两银子做小费,才同意。

    她拘谨地坐上了马车,凝视着夜色朦胧的天空,倚着窗户沉思。有许多问题她不明白,为甚么母亲说她出生的时候大睁着眼睛,而且乖得奇怪,一点不哭闹?她望着夜空中无数闪烁不定的繁星,但是它们只是数万配角,衬的是在云层下若隐若现的月亮。月亮只是月牙,细细长长好看极了。她尝试看破云层,似乎……月亮给她一种温暖的安全感,但是她好像又抗拒,为甚么呢?有那么多谜团。

    恍恍惚惚到了一家大院,里面的宅子真大啊,大得惊人,屋檐上有各种精美的雕刻,忽然马车一个急刹,听见母亲在谈价钱,她知道到了,自己穿着朴素的月白色褙子走了进去。

    李清照缓缓步入大厅,令她吃惊的是里面陈设清新淡雅,却又有着独特的韵味,并没有瑰丽壮观。瓷器并不是绘着牡丹,而是绘着兰花。

    她忽然听见有人声:“这是泽兰堂,”忽然又是格格笑声——“想必你就是格非老爷的小姐吧,我是琴芳。”一个秀丽的丫鬟拉着她的手,笑盈盈地看着她。

    “我可以参观一下整房吗?”

    “当然可以——”沉思片刻——“来吧。”

    李清照转了一圈,幸好她自小习八卦,没被绕晕。她理了一下思路:大宅叫玉玲珑馆;她的房干净整洁,典雅别致,叫沁雅轩;弟弟的房叫绿满轩;母亲的卧房叫浮翠阁;父亲独占一个大屋,叫竹韵坊;房内剩下的便是各种画廊、曲廊和丫鬟们的房间,布置的确是八卦阵;周围几片湖,小亭子有涵青亭、琼蕊亭、松涛亭等等;房后院子里有几幢小屋,分别叫碧桐花楼、春泽斋、冷碧山庄,说是分给他们几人。望着奢华的大院,李清照觉得她父亲不仅是大官,还是技艺高超的文学家和艺术家。

    李格非来了,和清照设想的基本一样,身长七尺,相貌不伟岸,但是还算帅气,有些平庸。

    谈论起来房子的事儿,李清照的弟弟发话了:“嗳,男孩子要甚么选?”李清照暗笑,于是对着母亲亲热道:“听到了?你先选,我第二,他呀,‘吃残羹剩饭’。”母亲也谦让道:“你来,你先来。”于是好久才决定下来,李清照占琼蕊亭、碧桐花楼;母亲是松涛亭、春泽斋;清照弟弟是涵青亭、冷碧山庄。

    弟弟抗议道:“我知道我最后选,但是为什么给我个女名的?”清照想说的定是冷碧山庄名字不对,等弟弟说完,清照笑道:“啊唷,这不怪我们呢!你定是不要碧桐花楼和春泽斋的……”弟弟还要辩——“所以改个名叫冷翠山庄好啦。”

    清照当即住进房内,有人叫“小姐”,回头一看,居然就是琴芳。她笑道:“怎么了?”琴芳说要帮她更衣沐浴,清照心想她大概以为自己是娇宠惯了的大小姐,拒绝了。谁知琴芳说老爷叫她过来的,清照没办法,只好任她摆布。

    几天后的早晨,酒醒的她换上了干净的缎襦罗裙,跑出了外面,昨夜下了暴雨,想起来还心惊肉跳,风雨声音大得像在惨叫。她先去看自己精心栽培,连旅行都带着的海棠花,仍然娇艳美丽,但是似乎红花落了几朵,倒显得那些本是陪衬的绿叶看起来多些。

    琴芳拉着珠帘,帮清照扇风。清照忽然心头有感,问:“你看这个海棠花怎么样?”琴芳答说一样,清照斥道:“这是绿叶多了,红花凋零了!”后来想想语言偏激,和琴芳又言归于好。

    回房后总结感想,写下:“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就这样又过了一年,清照女词人的名字传播开来,各个王孙公子向她提亲,她却在后院中不顾形象,欢快地荡着秋千,荡完了有些累,稍微休憩了几分钟,昨晚又是个风雨夜,她养的海棠花又凋了,这次琴芳学了个乖,便说是“绿肥红瘦”,清照荡累了,衣服本来就薄,出了一层汗,衣服都湿了。

    她孩子气地疯玩着,踢掉了鞋袜,散开头发,忽然围墙外走来一个青年,萧萧肃肃,爽朗清举,玉树临风,清照忽然觉得有些似曾相识,却不知道在哪里见过。想到自己的样子,羞得冲到房门边,仍想看那青年,便回着头,如果他一走,她便跑进屋。但是青年慢慢踱步,她只好把头凑到未成熟的青梅旁,作势嗅味。

    那位青年是赵挺之的季子,叫赵明诚。他也觉得这姑娘很漂亮,挺有意思,回家一看,乖乖不得了,居然是著名的词女李清照!一想,便在睡醒时宣称自己梦中朗读了一首诗,只记得最后三句是“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⑧。赵挺之明白了小儿子的心意,果向李家提亲。

    注:⑤据史书记载,李清照抽烟、喝酒,也是少数这样做的女子。

    ⑥李清照名清照,字漱玉,后人有《漱玉词叙论》等。

    ⑦汴京即今河南开封。

    ⑧谜底为“词女之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