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CHANGE嫦娥 » 第十四章 CHANGE

第十四章 CHANGE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题记

    还听说需要上殿朝见,于是赵明诚想要安顿家人在贵池,独自奉旨入朝,免让家人受到金兵的危害。清照百般挽留,好容易才拖了一个月。

    六月十日,赵明诚又呆呆地重复:“我要上朝。”

    清照浅笑着用雪白如葱的手指刮他羞,实际内心却紧张无比:“呀,多大的人了,还没有一点自我保护意识。辛弃疾那样的大英雄都没有成功——我是说他防卫国家的能力,他的词嘛,不是词样。说到词——哎呀,又跑偏了,关键,重点是你不能去!”

    赵明诚正色道:“辛弃疾是出生在金兵领土,所以他两边不讨喜,我可是纯宋朝人,你不信吗?我一定会平安归来的。”

    清照皱了皱眉,这样的话反驳只会让他更想上朝,于是忽然俏皮地露出了盈盈笑面:“唷,今天真风凉,蒲扇都不用,不坐席子上都挺舒服。哎呀,海棠花居然没有被晒焉!不过我也真傻,不是么?这么一朵海棠花,我居然带到了这儿!如果可以的话,能给我再买一枝吗?”说着又乘着赵明诚专注听她说话,慢慢用手挪开了朝廷的镶金诏书。

    忽然不小心脱口而出宋朝,只能用谐音字弥补:“宋朝——啊不不,我说,送炒年糕给我吃怎么样?我想,当年吃的时候那炒年糕真是又软又糯,好吃极了,那味道呀——真是让人说不出用甚么词语来形容的呢,最近没吃过,可以免费送我一片吗?破费了你呀,这年头,哪来的那么多炒年糕?不过我最近看见了一家小摊,专卖炒年糕,我去看过了,只是忘了在哪儿,不好意思拜托你明天帮我看一下,有没有这小摊呢?”

    赵明诚忽然一下子站了起来,在屋子缓缓地踱着步子,徐进道:“宋朝,我知道你要说宋朝,这样,我再留三天,国家之事乃大事,顾得了小家就顾不了大家,真对不起你,没法这么自私只顾小家;真对不起你,没法给你去看炒年糕摊;真对不起你,没法帮你再买海棠花。现在我要去整理行李了,再安顿两三天,我就得离开你。”

    “说就说,干脆点,”清照质问道,“那么文质彬彬干甚么?你就是想离开我,不是吗?宋朝气数已尽,金兵都已经冲破城门了,努力有何用?”

    “三天之后,我必须离开。”

    清照只得同意了。

    接着就是不停的收拾行李和惺惺相惜。

    过了三天,赵明诚挑起一担子行李,雇了一艘小舟,清照身着琵琶襟上衣曳地飞鸟描花长裙,白色对襟双织暗花轻纱裳,眉目如画,白璧无瑕,双眸盈盈传情,前来送行。

    赵明诚大步踏上了小舟,船夫醉了酒,从舱中踉踉跄跄走出来,正要摇橹,清照一个箭步冲上了小舟,双手灵活地向前一伸一握,紧抓住了赵明诚的双臂:“你不能去!”

    她怔怔地看着赵明诚俊秀的脸庞,剑眉星眸、挺鼻薄唇,似乎是当年初见,他的面孔渐渐模糊,晃成了两张摇动的脸:一张是后羿的,一张是赵明诚的。

    清照开始了动摇:他想要做英雄,让他去做也行啊。但是他这次去,一定再无法相见。

    就这么犹豫着。

    清照忽然松开了赵明诚的双手。

    她明亮的双眼盯着他:“你……保重。”

    本来有千言万语想要倾诉,却汇作了一句轻描淡写的“保重”。

    既然无法用言语表达,那就多看几眼,珍惜此刻吧。

    她的双眸有些失神,含情脉脉,像两块流光溢彩的琉璃,眼中映着的,是赵明诚。他已经永远刻在她的心里,不仅是在眼中。

    清照挺拔轻巧地站在船尾,伸出右手,伸向船篷中的赵明诚,她很快感觉到了赵明诚的触摸。

    他的手指热乎乎的,暖到了心中。

    她定了定神,听着桨声和水声,站在船头。

    或许有时,相依相伴就是最好的爱。在一起,即使不说话,也是一种朴素简单的快乐。

    忽然船夫高声叫道:“那位客官,到了!”

    赵明诚舍舟上岸,看了她一眼:“将这位娘子送回贵池。”

    “那……如果听说城里情况紧急,该怎么办呀?”清照喊道,“那时候该怎样啊?”

    赵明诚大喊停船,坐在岸上,伸出食指和中指,对她义正严辞地说话,她从来没有看到过他这么认真:“跟随大家吧!万不得已时,先丢掉行李,再丢掉衣服被褥,再丢掉书册卷轴,再丢掉古董!只是有一物不可丢:宗庙祭器必须抱着背着,与自身共存亡!可万勿忘记此事呀!”

    这时赵明诚挑起行李,翻身上了一匹刚雇的膘肥体壮的驖马,扬长而去。清照叫道:“不要!停!”

    赵明诚一下子勒住了那匹马,在马背上扭过头来看她。

    她深情地注视着他,虽然小舟在远去,但是二人都知道,他们的心,永远在一起。

    赵明诚此刻心情五味杂陈,苦涩、不安、焦虑、悲伤、遗憾、但是又有一丝希望。天气炎热,一路不停奔驰,驖马很快便口吐白沫地倒下了。赵明诚急了,又雇了一只瘦小的驴子,就这样一路马不停蹄地赶过去。

    到了建康,皇帝浅黄袍衫,折上巾,九还带,六合靴,头上扣着一乌纱帽,看起来疲惫不堪,立刻任命他为将军。

    赵明诚训练了几日士兵,忽然听到金兵又攻了进来,他身着连环镔铁铠,跨在一匹枣红追风马上,雄姿英发,气势勃勃,举起一柄铜铸的刻花长剑,用力一挥,大喊:“出发!追上他们!”

    士兵们都是刚刚征召入伍的,有的甚至只有十六岁,一片混乱,反正是行军了出去,迎面撞上了金兵,赵明诚挥剑斩对方一个士兵的长矛,发出叮当作响,用力一挑一刺,那人摔倒在了地上,用蒙古语说着什么,好像在咒骂。战马嘶鸣着跳跃过一堆堆插满箭镞,浑身都是刀疤的尸体。

    赵明诚开始还好,后来宋军武器越来越稀缺,人也少了许多,金兵源源不断地从城门口冲了进来,赵明诚冠也歪了,铠甲也划痕累累,脸上还多了一道伤口,头发披散开来。

    他看着人们的斗争,迅速翻下了战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