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大王下山来寻道 » 第三十一章 尚有余温

第三十一章 尚有余温

    此刻东海市,精武门武馆的一处静室内,坐着四个人。

    坐在最上首的,就是精武门的当家人—霍博文,今年已经八十二岁,看着却像不到五十岁一般,头顶没有一丝白发,下首左边两张太师椅上,坐着两位看着年约四十出头的中年男子,而右手边的太师椅上,则坐着屁股只占着小半边椅子李峰,正在恭敬地向霍博文叙述昨天发生的事情。

    李峰今天下午,才和常在心一起回到东海市,李峰昨天等聂寻走后,心中早就想当面和师傅霍博文讲述聂寻的事情,只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既然答应了跟随常在心来嘉林市,怎可半途而废,武道中人,更是把诚信放在首位,更何况晚一天见霍博文,也不是差别很大,于是就打了电话给霍博文大致说了一下情况,等下午返回精武门后,便第一时间来和霍博文讲述。

    整整二十分钟,只听见李峰一个人在说话,其余三人一言不发,仿佛生怕漏掉一个字。

    当李峰说完最后一个字之后,整个房间静寂了足足有一分钟,霍博文左手握着茶壶,闭目沉思,而李峰对面,靠近霍博文的男子首先发话:“三师弟,你说这位武道大宗师,看上去只有二十岁左右?这世间难道真有这么年轻的武道大宗师么?”

    李峰见这男子问话,忙起身回话道:“回大师兄的话,恕师弟眼拙,当时看到墙上那大洞,早已胆战心惊,这是后来这位叫聂寻的武道大宗师和我攀谈时,我曾仔细观察过他的面容,确实是二十岁左右的容貌,只是听师傅说及过,武道大宗师内劲登峰造极,比常人年轻看上去数十岁也是正常,弟子修为低下,所以实在看不出他的具体年轻。”

    刚才开口问话的男子叫霍传英,是霍博文的长子,而坐在他身边的是霍博文的次子霍传雄。

    “闻所未闻,闻所未闻啊~~。”这时候霍博文睁开眼睛,感叹道:“据我说知,国内那一位”说着用手指朝上虚指了一下,语气恭敬地接着说道:“也是三十岁踏入武道大宗师境界,这已经是国内近五百年来,最为惊才绝艳的人物,现在是否已踏入那传说中的陆地神仙境界,犹未可知。我有幸在五年前见过那位一面,虽然那位神华内敛,可是看上去也是至少有三十岁的面貌,如果真如峰儿所说,二十岁入大宗师,在我生平所见过的十几位大宗师中,可算是面貌最年轻的了。”

    “爹,是不是……”这时霍传雄犹豫了一下说道:“是不是有些蹊跷?照理说,二十岁武道大宗师,绝无可能,有没有一种可能,是那面墙被人事先动了手脚?而这位聂寻故弄玄虚吓人?其实他根本不是武道大宗师?”

    “嗯?”房间中众人目光齐齐看向李峰,这个假设倒是合情合理。

    李峰认真思考了许久,谨慎地回答道:“回二师兄的话,师弟当时也是惊讶莫名,可是,如果那面墙事先被人做了手脚的话,常家的人怎么会不知道?那家医院都是常家的,外人要做那么大的手脚,一定会惊动常家人,这是其一。其二,师弟我当时用手触摸那石粉时,也曾特意观察过那墙体中的钢筋,切口平滑锃亮,不像是被提前做了手脚的样子,更重要的是,我当时曾用手触及钢筋切口面,尚有余温!”

    “那就是真的不会错了!”霍博文听到李峰说道“尚有余温”这四个字时,缓缓站起身来,手捋短须说道:“虽然不知这位武道大宗师为何如此年轻,或者另有驻颜之术也未可知,但既然是华人,自当是武道之幸,华国之幸啊~~峰儿,你说这位大宗师说要来我精武门,可知道他什么时候来?”

    李峰恭敬说道:“回师傅的话,峰儿不知,但是听大宗师话语之中,似乎对我们精武门和霍元义霍公颇为敬重,也正是因此,峰儿昨天没有受到任何责罚。”

    霍博文听罢,双手向天抱拳虚行一礼:“承蒙祖上霍公大义,泽被子孙,我等霍公后人,定当将华国武学发扬光大。”

    然后,才对李峰说道:“聂大宗师既然和你相识,便是你的缘分,如果你知道他哪天会莅临精武门,必当提早告诉为师,精武门上下扫榻相迎,不可有一丝一毫失礼之处。”

    “是,峰儿遵命。”李峰赶忙答应

    正在这时,“哚,哚,哚”屋外有人敲门,

    “请进”霍博文说道

    进来一位少年,正是霍传英的儿子霍远航,进来向所有人行了一礼后,对霍博文说道:“爷爷,外面有大和国合一道武道馆馆长上杉有纪一伙人求见求见。”

    “噢~~合一道,怕又是为了下个月的武道大会的事情。”霍博文笑着对众人说:“走,正气厅迎客。”

    合一道是大和国首府-西京市的最大的武道馆,在华国国的东海市以及其他城市也开设了分馆,传授跆拳道等传统大和武道,在九年前,为了促进两国的武道交流,合一道武道馆和精武门武道馆双方便约定,每年的十月三日,由双方各出九名五十岁以下弟子逐一比试,九场定胜负,胜场多的为胜,截止去年,精武门总战绩七胜二负,其中去年最为扬眉吐气,九场全胜。所以霍博文听到合一道来访,心情也是十分轻松。

    众人来到正气厅,合一道一行三人,正坐在大厅等候,见到霍博文等人到来,一个年貌五十岁左右的小个头男子缓缓起身,冲着霍博文微微一鞠躬说道:“霍师傅好,一年不见,霍师傅风采依然啊!”然后,又冲着霍传英和霍传雄二人也微微点头施礼。正是合一道武道馆馆长上山有纪,中文确是说的十分流利。

    双方互相施礼后,分宾主落座,霍博文坐在最上首,含笑对着上杉有纪说道:“不知上杉馆长这次大驾光临,可是为了下个月的武道大会的事情啊?”

    上杉有纪坐在下首微微点头,说道:“正是,自从九年前第一届武道大会举办以来,今年已经是第十个年头了,华国国不亏是千年武学传承,源远流长,我大和国至今为止,仅侥幸取得两次胜利,真是惭愧。”

    霍博文听闻后在心中冷笑,要说华国国众多宗门世家中,谁最痛恨大和国,霍家绝对可以排得上前三,先祖霍元义就是当年被大和国背地里暗下毒手,用毒药毒害而死,霍博文深知这个民族表面上看似谦恭有礼,实则一肚子坏水,可是面子上还是微笑说道:“上杉馆长严重了,武道切磋自然互有胜负,只要能增进两国的武道友好交流,谁胜谁负便也不重要啊。”

    上杉有纪听闻,感叹道:“霍师傅高风亮节,心境如苍松翠柏,自是胜过我许多。”顿了一下,继续说道:

    “自古华国以九为极,武道大会至今已过九届,极数之后,自当破而后立,推陈出新。故而我等思来想去,想在原来的规则之上,做一些改变,特意前来与霍师傅商量。”

    “草!果然来了!不知道这次小鬼子又要什么鬼点子。”霍博文虽然年逾八十,可是脾气却依旧火爆,在心里爆了一句粗口。嘴上却说道:“噢,愿闻其详。”